藥味重的主觀與客觀因素
首先對於「滷水和滷味」成品是否真實有藥味重這方面的情況,要有一個直觀的判斷,做餐飲有句話叫「眾口難調」也就是說,十個人裡面就有五個口味重,其他五個人口味輕,用同一個滷味滷水讓這十個人品嘗,就有七八總說法,有主觀的人,有客觀的人,重要的是有五個人認為淡了,香味不夠,還有五個人卻相反,認為鹹了,藥味太重。在這裡易家川菜認為藥味的重與不重應該要有一個客觀的評判。
一方面,長期在後廚的人每天都在與各種調料打交道,特別是做滷味這一行業的朋友,時間久了就會產生一種嗅覺遲緩,自己對香味、藥味已經不能客觀的分辨,在這種情況下突然得到一個新香料配方,他們嘗試了之後多半會認為差不多或者香味不足。另一方面,初入滷味這一行業的朋友,很少受到過這些調料的刺激,如果突然讓他們把一個香料配方料包放進清水裡面去煮,他們絕對會很直接的認為,這包滷料藥味太重。
香料配方比例與藥味重的關係
易家川菜以前提及過香料配方的問題,香料本來就是中藥,做滷味,香料的用量要少而精,該少的要少,該多的則多,首先要以五香香料為基礎,五香香料稍重,其他香料為輔,易家川菜不說君臣藥性這些讓人看不懂的廢話,這些是藥師的事情。只說大家都懂的實操理論。五香香料之外的一些香料用量過大就會產生藥味重的情況,比如豆蔻、木香、砂仁、甘草、丁香、草果這些,豆蔻多了會氣味重,甘草多了不但回甘過頭,還會滋生苦味,丁香用量在滷水中是最小的,丁香的香味非常濃鬱,過多會味道太濃,在香料中佔比1%已經夠了,草果的香味更是刺激性的強。這些香料在滷水配方中都不宜量太大,所以這或許是配方的比例問題造成的。
香料包在滷水中的佔比與熬煮時間
佔比:香料在適當比例的滷水中有一個集中散發香味的過程,就好比一包香料對應15斤滷水剛好合適,但是你用了10斤水,當然香味濃度就比較重,如果用了20斤以上的水,香味濃度肯定就比較淡,感覺不香。
時間:一包香料在合理佔比的滷水中通過中小火燜煮,一般在15到20分鐘就散發出了適合滷水佔比的香味,如果你一直讓香料包泡在這鍋滷水中,那麼這包香料的香味會一直散發到滷水裡,反覆再反覆,滷水的水也通過加熱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藥味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易家川菜對於這一方面的操作是,將香料燜煮15到20分鐘就要撈出來,這個時候來滷食材,當第一批食材滷好過後,這批食材就會將香味帶走一部分,所以滷第二次食材的時候再把這包香料放進滷水中再受熱20分鐘,以此類推。
藥味重處理調和竅門
如果已經藥味重,那麼處理這一情況的方法有兩種:
1、加入適量嫩糖色、老湯去稀釋這些藥味;
2、用初加工過後的雞骨架、零碎肉、肉皮進去吸收多餘的藥味,吸收藥味過後撈出來,再開始滷食材。
易家川菜,用自己的風格來做川菜!歡迎關注「油滷」、「現撈、辣滷」、「麻辣小龍蝦」、「川渝小面」、「麻辣燙、冒菜」、「四川小吃」、「紅油涼菜」等相關專業內容,並留言和私信,以上圖文均為易家川菜原創首發,版權歸易家川菜所有,轉載請註明原創出處,否則必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