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水是我們中餐裡自成一派的美食,通過奇妙的浸潤方式賦予食材各種複合型的香味,於此同時還可以最大程度保存食材本身的口感和滋味。在製作滷水的過程中各種香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香料的種類實在是太繁多了,光是「豆蔻」的種類就有好幾種,這次我們就來解答一下草果、草寇和肉蔻的作用和區別吧。
【草果】
草果在一般家庭廚房裡也算是比較常用的香料,它雖然名字裡沒有「蔻」這個字,但它其實也可以算是一種「豆蔻」。草果的整棵植物都帶有一點香氣,地下的根有點像是生薑,因為它本身就是姜科豆蔻屬的植物。
草果的外觀:一般情況下我們買到的都是乾燥之後的成品草果,它的外形是長橢圓的形狀,頂部殘留有花柱的痕跡,另外一端會稍微帶有一點果柄。外皮比較堅硬,一般呈現較深的棕灰色,拍開之後能看到裡面種子被分成3瓣,每瓣裡有個十幾顆。
草果的使用情況:草果算是在滷水中非常多見的香料之一,辛香開胃,可以去腥除異之外,對於滷水中的香味還起到了承前啟後、固守中庸的作用。常見的用法就是將草果拍散,然後用酒浸泡一會去掉那個好像煙燻一樣的味道,然後就可以使用了,如果滷的食材味道比較輕,可以考慮將草果裡面的籽去掉再用。
【草蔻】
草蔻的全稱是草豆蔻,也是姜科植物,雖然有些地方也把它叫做「草果」,但是草寇跟真正的草果並不是同一個東西。
草蔻的外觀:草蔻的外形就跟草果有比較明顯的區別了,它的形狀一般是偏圓形的。外皮比較堅硬,呈現灰褐色,拍開之後能看到裡面的種子同樣被分成瓣,但是每瓣的種子就非常多了,比草果要多出很多。
草蔻的使用情況:草蔻在滷水中也非常適用,同樣可以去腥除異, 跟草果的效果有點相近,但是據一些做滷水的朋友說,如果食材中包含骨骼部分的話,用草蔻更能激發「脫骨香」。而且一些麻辣口味的滷水,也可以用草蔻和蓽菝的組合搭配,讓滷水口感更好、入味更優。
【肉蔻】
肉蔻也叫做肉豆蔻,同樣也是滷水中的常用香料,在「十三香」中也有肉蔻存在,製作滷水的時候也經常伴隨草果一起出現。初聞之下氣味並不強烈,但是拍裂或者磨碎之後就有十分濃烈的辛香。
肉蔻的外觀:肉蔻的表皮一般是棕灰色或者黃灰色,質地結實而堅硬,破開之後跟草果和草蔻完全不同,裡面沒有那麼明顯的一粒粒種子,取而代之的是有點類似於松露的那種花紋結構,這是因為肉蔻本身就是一顆種子。
肉蔻的使用情況:肉蔻的香氣比較濃烈,增香去異的功能特別強,尤其是一些油脂比較豐富的食材,比如豬頭肉的部分就跟肉蔻、良姜、砂仁十分搭調。不過如果要將肉蔻製成粉末用作甜點的話,一般還是進行去脂比較好,它本身就是種子,油脂比較豐盈。
【草果、草蔻和肉蔻的相同點和不通電】:
★相同點
這三者都屬於苦香型的香料,主要作用都是去異增香,而且也都算是香料當中出香比較比較慢的類型。這三者的香味有些許區別,但是作為苦香型的香料,都可以通過白酒浸泡來去除它們本身的異味。★不同點
這三者雖然同屬於苦香型,但是也有區別,所以用量上稍有不同。每公斤食材對應肉蔻不超過2克、草果2到3克、草豆蔻3克左右。草果和草蔻都是姜科植物的果實,果皮拍碎才能看到裡面的種子,而肉蔻就是肉豆蔻科植物的種子本身。那麼以上這就是這次關於草果、草蔻和肉蔻這三種香料的淺顯介紹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