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為做這道滷味招牌菜, 嘗香料差點味覺失靈

2020-12-04 滷菜英雄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道乾坤牛掌如此受人歡迎,研發者湯榮戰可是著實下了一番功夫。用湯大廚的話說:「為了這道菜,我嘗香料差點嘗到味覺失靈。」

湯榮戰

現任武漢中南花園大酒店行政總廚

這個顧客「有問題」

只嘗不買真是怪

牛掌富含膠質,我想用它做一道紅滷菜,味型以鹹鮮為主,微麻、微辣。確定了新菜的做法和味型方向之後,我並沒有急著試驗滷水配方,而是一頭扎進了農貿市場,專門找那些賣香料的攤子,每到一家先與老闆攀談,詢問每種香料的產地,然後再將心儀的香料放在嘴裡細細地咀嚼,讓各種香料的味道在口中化開,並牢牢地記在心裡,就這樣我每天都要去市場逛上兩個小時,由於香料的味道以辛、辣、苦、酸、澀為主,所以我每天離開時嘴裡五味雜陳,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說不出的難受,舌頭也都已經麻木到快沒知覺了。就這樣在農貿市場裡連續「吃」了五天的香料後,我的滷水配方終於誕生。

舌頭沒有味覺了

反覆試驗熬滷水

配方換了十多遍

確定配方後就是試製。這款滷水我一共試了15次,前14次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使我對香料的特性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裡我和大家分享兩個案例。

失敗案例一 滷好的牛掌易變黑

起初我用糖色和紅曲米來給牛掌上色,為了防止滷好的牛掌變黑,將紅曲米作為上色的主力,但滷出的牛掌顏色鮮紅,就像是用過化學染色劑一樣,雖然好看,但這樣的牛掌顧客都不敢吃,所以我想到換一種香料來代替紅曲米,這種香料就是紅梔子。紅梔子上的是金紅色,與糖色配合出來的效果更自然,而且它上色後不易被氧化,保色效果好。

除了上述兩種滷料外,八角、桂皮、肉蔻、草果都屬於深色香料,也有一定的上色效果,用它們熬出的滷湯為棕紅色,為食材鍍上的顏色較深,所以不可以多放。另外,桂皮還有提香的作用,建議選用湖北公安縣出產的桂皮,香味更濃並且上色更深入、透徹。

「你們的牛掌太麻了,都有苦味了。」聽到顧客的這個反饋,我就想到問題應該出在花椒上,於是找來了不同產地的花椒仔細品嘗,發現是我沒選對,有些花椒麻味不純,本身就帶有淡淡的苦味,滷出的東西就發苦。最後我選定了四川廣安產的花椒,這裡出產的花椒品質極好,麻味非常純正。

失敗案例二 麻得發苦 花椒沒選對

「你們的牛掌太麻了,都有苦味了。」聽到顧客的這個反饋,我就想到問題應該出在花椒上,於是找來了不同產地的花椒仔細品嘗,發現是我沒選對,有些花椒麻味不純,本身就帶有淡淡的苦味,滷出的東西就發苦。最後我選定了四川廣安產的花椒,這裡出產的花椒品質極好,麻味非常純正。

滷水裡面還有啥?

姜要帶皮一起放

滷水中的姜要多放一些,以便徹底去腥,並且姜塊一定要帶皮。很多廚師為了保證菜品的美觀度喜歡用削了皮的姜入菜,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正確,因為姜肉屬於熱性食材,容易讓人上火,而姜皮卻是涼性的,兩者搭配中和可以使菜品既有姜香味,又不易上火。

枳殼酸苦 去腥解膩

枳殼的作用是去腥解膩,但酸苦味重,不能多放,否則滷出的牛掌也會沾染上苦味。

枳殼:未成熟的酸橙果實曬乾或微火烘乾而成,性微寒,味道苦、辛、酸,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作用,常用作中藥。

枳殼

金牌搭檔:香砂+白芷+小茴香

「香砂+白芷+小茴香」是個金牌組合,這個組合的作用是提香,但並不是這款滷水的主味,它們提升的香味在回味之中,這種香味不會搶了主味的風頭,又可以使牛掌的回味更加醇厚。

香砂

白芷

小茴香

糖色中間放 上色效果佳

糖色要在牛掌小火滷製一小時以後再加入,上色效果會更好。原因有兩點:一是生牛掌的表皮過於緊緻,糖色不易被吸收,而滷製一個小時之後表皮已經軟化成熟,此時下入糖色就很容易被吸收了;二是牛掌剛下鍋滷製時會產生少量的血沫,如果一開始就加入糖色,會有一部分糖色被血沫吸收,影響上色效果。

相關焦點

  • 跟大廚學會這種滷汁做法,隨時在家做滷味,滷一盤輕鬆被秒光!
    導讀:跟大廚學會這種滷汁做法,隨時在家做滷味,滷一盤輕鬆被秒光!滷味,對於不少朋友來說都是很喜歡吃的一種烹飪美食,最初用原料加工後,把各種各樣的食材放進滷味原材中,通過加熱烹製,讓滷汁滲透到食材中,滷好的食材非常的香,吃起來酥爛脫骨,讓人吃了回味無窮,滷味雖然好吃,但是花錢買著吃的話,很多人都是捨不得的,因為滷味的價格要比我們自己買普通食材的價格貴2-3倍,因此很多人都想學會該怎麼做滷味。
  • 30年大廚大廚分享開滷肉店核心經驗,看到的有福了!
    春節離我們的腳步越來越近,很多家庭也為春節的到來做了充足準備。特別是對於商家來說,利用好假期可以增加平時數倍的營業收入。於是每年的11、12月份時,總是能看到很多新開的滷肉店開業。開滷肉店不難,如何做好滷肉店呢?開了12年的滷三味熟食店的劉師傅今天就和大家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 大廚教你在家做,配方比例詳細教你,太香了
    大街小巷可見的鴨脖兔頭,每每看見都會讓我們垂涎三尺,大廚教你全國連鎖的滷味兒,用料簡單易學 每每我們出去逛街都會被滷味兒所俘虜,這滷味兒到底是什麼魅力讓我們深深不能自拔?隨著經濟的發展推動,好吃的滷味兒可以說是全國連鎖,這樣方便我們天涯海角的人們都可以嘗到不同地方的美食。
  • 這道好吃又滋補的淮山,你一定不能錯過!
    在長沙頗有名氣的冰火樓,有一道既美味又健康的招牌菜——雞汁青樹坪淮山。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道菜!經過削皮處理後的淮山,在冰火樓的大廚熟練刀功下切成段狀,然後用鮮美的雞湯煨制,撒上蔥末碎辣椒,並置入特製白瓷盤,這道雞汁青樹坪淮山就做成了!值得指出的是,冰火樓的菜品在烹飪過程中,為了儘可能還原青樹坪淮山的本味,同時能讓顧客吃的健康營養,冰火樓大廚堅持少用鹽,並且不添加味精。這也是冰火樓22年來,一直通過菜品向社會傳遞的健康湘菜理念。
  • 確診後嗅覺、味覺失靈是普遍現象嗎?這次新冠肺炎還有什麼症狀?
    戈貝爾染病時自曝嗅覺、味覺失靈(現已痊癒)編者按:《每日醫典》為騰訊醫典/騰訊體育聯合出品的每日問答類小欄目,對話行業內頂級醫學專家,解答疫情中心、生活內外和體育相關的疑問,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寫下你想了解的問題。
  • 成都某連鎖餐廳招牌菜,辣滷龍門大骨的核心製作秘方公開!
    成都「熙客吊鍋菜」餐廳的這道辣滷龍門大骨,採用成本較低的豬脊骨製作,同樣是店中的招牌菜。因為整塊脊骨入菜食用不便,大廚便將其斬成小塊,既入味又好「下嘴」,每塊骨頭上都連著肉,食客非常享受這種「肉搏」的快感。
  • 五香粉,身處廚房小小天地,卻暗含著古老的中國人的中庸之道
    導語:每一個製作美食的人都有其區別於別人的「獨門秘籍」,尤其對那些飯店裡的大廚而言,除了專業的烹飪手法、刀法、火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添加進美食的各種調味料了,不少廚師都根據自己多年的烹飪經驗會製作出獨具個人特色的調味料來,這也是為何同樣的美食因為廚師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味道的原因來。
  • 做滷肉,香料怎麼選有講究,選對了,滷肉軟爛好吃不腥不膩
    但滷味想要做得色香味俱全,香料是一定要放對的,做什麼肉,就要選擇什麼香料。去腥選什麼,除羶選什麼,誰和誰搭配會中和掉肉的香味兒,都很有講究。這也就讓很多朋友誤以為,飯店大廚做滷肉的時候,有什麼特殊的「秘方」,畢竟那個味道、顏色,我們自己是做不出來的,其實只是香料搭配的好,秘方就談不上了,終究人家是「專業」的。
  • 嗅覺、味覺失靈,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感染?能否恢復?
    嗅覺、味覺失靈,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感染?能否恢復?01據新華社倫敦8月19日報導,歐洲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嗅覺失靈和普通感冒引起的嗅覺失靈存在很大差別。新冠患者辨彆氣味的能力更差,在味覺上難以品嘗出苦味和甜味。此外,嗅覺失靈的新冠患者通常可以自由呼吸,不會像感冒患者那樣有流鼻涕或鼻塞症狀。
  • 組方篇:為何滷水有香料增香四大命門之說?如何理解香味中軸線?
    ,中香也是一個滷味產品的主香,其重要性要佔到30%,也就是說顧客說一個滷味吃完之後是什麼味道,這個味道一般指的是主香,也就是中香,記住中香塑造有兩個要點:一是中香並不全是香料的味道,而是在矯味之後與食材本味的融合出的新的複合香,如果沒有食材本味做基調,全部都是香料味,試想你滷鴨肉和豬肉難不成是同一味道?
  • 《滷水》香料藥味重的因果關係,操作誤區,以及如何改善這一現象
    藥味重的主觀與客觀因素首先對於「滷水和滷味」成品是否真實有藥味重這方面的情況,要有一個直觀的判斷,做餐飲有句話叫「眾口難調」也就是說,十個人裡面就有五個口味重,其他五個人口味輕,用同一個滷味滷水讓這十個人品嘗,就有七八總說法,有主觀的人,有客觀的人
  • 舌尖嘗甜味、舌根品苦味?「味覺地圖」欺騙了我們半個世紀
    事實上,這又是一個世紀謠傳,味覺地圖並不存在。 應該有不少小夥伴,小時候曾因看了這破地圖被坑得暈頭轉向。 例如吃藥時為了避開苦味,竟特意把藥放在專門嘗甜味的舌尖上。 結果,苦到從此開始懷疑人生。
  • 難怪染疫後味覺和嗅覺失靈了!原來是...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新冠呼吸道病毒正在影響人類的大腦和認知功能,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味覺和嗅覺喪失是新冠病毒的症狀之一
  • 舌頭是如何嘗出味道?為什麼捏住鼻子只能嘗出5種味道?
    人體有五感,有聽覺、視覺、味覺、嗅覺以及觸覺,其中比較敏感的就是聽覺和視覺了,當然也有人嗅覺和味覺靈敏。說到味覺,就會想到舌頭,舌頭可以嘗出很多味道,在大家的認知中,舌頭就是萬能的,可以嘗到各種味道。大家可能產生誤會了,味覺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厲害,舌頭只能嘗出5種味道,其它的都需要鼻子來配合,才能嘗出味道。要知道嗅覺和味覺是相通的,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感冒時,味覺會失靈,下面我們就來好好探究一番。為什麼說舌頭只能嘗出5種味道?
  • 大廚分享多種香料的用途,功能和用法都很全面,深入了解香料知識
    大廚分享多種香料的用途,功能和用法都很全面,深入了解香料知識中國的香料有很多種,有關香料的知識也非常豐富,按照香料的作用,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們分為5大類,分別是辛香料、芳香料、調色料、祛異料、輔助料。各種不同的香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它們相互搭配相輔相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草果成為香料「明星」,背後原因不簡單!
    不止神草三七居深山 還有百味珍饈等你嘗! 關注「文山百味」 看文山民族風情,品文山百味珍饈 草果是廚房中常會用到的一種香料。
  • 「萬能滷水」的調製秘訣,這5種滷料缺一不可,學會滷什麼都入味
    我家兒子特別喜歡吃滷味,滷蛋、滷肉、滷菜百吃不膩,可是去外邊買太貴了,還不一定乾淨。為了兒子,我就自己學做滷味。其實不論滷什麼,都是大同小異,只要滷水做好了,滷什麼都好吃。我嘗試很多種做滷水的方法,發現了想要調製「萬能滷水」,這5種滷料缺一不可,這5種滷料就是桂皮、香葉、八角、幹辣椒以及醬油。做滷味時,加入它們,色香味俱全,不管滷什麼都入味。因為兒子愛吃各種滷味,所以我做了滷水拼盤,有五花肉、香菇、海帶、素雞、雞蛋,今天就將滷味的製作方法教給大家,趕緊學起來吧,記得轉發收藏哦。
  • 泥鰍鑽豆腐這道菜,為什麼連大廚都做不成?不明真相的人還在傻做
    家常菜之所以稱呼為「家常」二字,正是因為這菜沒有等級限制,只要願意學,就能學會,而且用料簡單,烹飪簡單,家庭主婦都能做出來。泥鰍燉豆腐這道菜,便是「泥鰍鑽豆腐」。傳說泥鰍鑽豆腐這道菜,和古代四大美人中的貂蟬有關,將貂蟬比喻成豆腐,將董卓比喻成泥鰍。
  • 不存在「味覺分區」 每個味蕾都能嘗到五味
    流言: 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根對苦味最敏感,而舌兩側,則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味覺地圖」。資料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付雲鵬/攝 真相卻是,分辨各種味覺的細胞存在於每一個味蕾內,而味蕾在舌頭表面和口腔內都有分布,也就是說,舌頭上有味蕾的區域都能對所有味覺進行靈敏的分辨,傳言中的「味覺地圖」其實並不存在。這條教科書級的流言其實來自學者對文章的謬譯。
  • 把料理變成魔法,這個失去味覺的廚神開了家世界最奇特的餐廳…
    它身上的光環數不勝數,而這一切,都得益於一個失去了味覺的大廚——Grant AchatzAchatz五歲時,父母開了第一家餐廳,從小他就接受著美食的薰陶。而不同的地方在於,父母的餐廳提供的是最為基礎的菜單:煎雞蛋,烤雞肉,燉牛肉….而Grant Achatz卻有著各種各樣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在廚房呆的時間比在家裡還長,「為什麼一定要這樣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