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
女性到了二七(也就是14歲),此時腎氣開始充盛,卵巢功能開始發揮,女性出現排卵、月經來潮。三七(21歲)到五七(35歲)這個階段,子宮、卵巢的功能達到了頂峰,也是女性懷孕、生子的「黃金期」。
五七(35歲)後,腎氣衰弱,卵巢功能開始走下坡路,一直到七七(49歲),大多數女性的月經會停止來潮。中醫認為,月經的正常與否直接反映著婦女氣血的盈虧、臟腑的強弱,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月經間接反映著女性的卵巢功能。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周而復始的排卵,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保證女性生育和維持女性特徵。
所以,保養卵巢,重在養經。月經是女性健康規律的晴雨表,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標誌,意味著排卵正常並且擁有健全的黃體功能。如果月經出現了問題,就要引起重視,警惕卵巢儲備功能下降。
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會有什麼影響?卵巢儲備功能是卵巢內存留的所有卵泡的數量、質量的總合,也是孕育寶寶必備的卵子儲備。
以往的大姨媽,在卵泡發育成熟排出卵子後,感受到了排卵後激素變化的信號提醒,帶著行李奔湧而來。
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後,儲備的卵子數量開始減少、質量開始下降,激素變化的信號強度,也開始變弱,造成了大姨媽的時間延長或縮短,會導致月經不調,面部痤瘡、肥胖、脫髮,不孕等等危害女性的終生健康。
哪些因素影響卵巢儲備功能
目前主要有遺傳因素、免疫因素、年齡因素、醫源性因素(卵巢手術、盆腔放療或化療、婦科炎症)、環境感染因素、心理情緒因素等。
如何改善我們的卵巢功能
均衡營養:
適當補充葉酸、補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E、微量元素,如雞蛋、牛奶、豬肝、新鮮蔬菜、豆類製品、魚類、木耳等;保持適當的體重,且過度肥胖及消瘦都會影響體內激素和蛋白質合成,從而影響卵泡發育及成熟。
適當運動:
有研究發現,堅持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可以保持全身各臟器體統的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及供應,保證功能健康協調,可以延緩卵巢功能的衰退。多愛迷推薦三三制運動方案。三三制指的是什麼呢?每周至少運動3天,每天不得低於30分鐘,運動時心跳保持在每分鐘130次左右。
少吃止痛藥:
經期的女性,身體免疫力較低。研究表明,在25-35歲的群體中,經常服用止痛藥的人群體內卵子活性比不用止痛藥的人低了7%。這是因為止痛藥會抑制大腦神經,長期服用會「迷惑」神經中樞,對卵巢發出的指令速度降低,導致卵子活性減弱。
避免不潔的性生活:
當然不是提倡大家要避免性生活,一定頻率的性生活是能夠起到愉悅身心、增加身體健康和抵抗力的。那麼不潔的性生活可能是對於衛生條件不注意或者是使用的保險套不潔或者男方的衛生問題等等。不注意可能會誘發盆腔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等等,影響卵子的活力。
中醫藥治療:
中醫藥治療以 「整體觀念」和 「辨證論治」為特點,主張 「陰陽平衡」,針對腎脾虧虛、肝鬱血瘀的病機,予補腎健脾,疏肝活血化瘀治療,能有效改善和恢復卵巢功能,同時中藥周期序貫治療,遵循月經周期各階段陰陽消長,及陰陽轉化的特點,因勢利導,調理陰陽,推動月經周期正常轉化,從而達到改善卵巢功能調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