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蟻獸:長舌善舞的無「齒」之徒

2020-12-06 快科技

美洲動物區位於北京動物園東區的西北角,也就是臨近東區、西區、北區交界的地方。在這裡走進一個帶有頂棚的廊道,您就可以隔著寬敞的玻璃欣賞分布於中美洲到南美洲阿根廷的北部一帶的大食蟻獸了。

大食蟻獸最具觀賞性的就是它十分古怪的長相,與我們熟悉的其他哺乳動物的模樣大相逕庭,甚至有點匪夷所思。

它的頭部又細又長,從頸部往上一直到細小如錐的吻部就如同一個長達30多釐米的圓錐形大吸管。從它扁平的額部可以知道其腦容量非常小,而從外表看,它的耳朵、眼睛和鼻子也都很小,嘴更小,就像是頭部前端開的一個小孔,不仔細看似乎就不存在。

我們下一個要欣賞的目標就是收藏在這個「大吸管」中的長舌,不過這需要有一點耐心,多花一點時間,等待它自己吐出來。▼▼▼

它的舌最長可以延伸至60釐米左右,但寬度僅有1—1.5釐米。雖然看上去細長如麵條,但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器官,上面充滿了肌肉,能完成最為複雜的捕食任務,據說它的舌每分鐘就能彈射160餘下!

正如其名,大食蟻獸的食物主要就是蟻類,在野外有黑蟻、白蟻等,偶爾也吃一些小的昆蟲及幼蟲。

這是一種極為特化的食性,這種特化也是與它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結果,因為在美洲的熱帶森林中,各種蟻類十分豐富,大約佔該地區所有動物生物量的30%,成為一個龐大的蛋白庫。

大食蟻獸是這些蟻類天生的「剋星」,它的視覺和聽覺雖然不佳,但嗅覺卻十分靈敏,能夠憑藉氣味就很容易地尋找到地面上或朽木中的蟻穴,然後利用長長的利爪伸進蟻穴之中,裂開朽木或挖開洞穴,將長舌伸進洞內舔食,或者在它們驚慌逃竄時用舌捕捉。

它的頜下腺高度發達,由喉部一直擴大至胸部,這個「百寶囊」可以源源不斷地在長舌上分泌一層濃濃的黏液,在捕食的時候,碰到的蟻類立即被粘在舌上,然後舌就像傳送帶一樣縮回,將獵物帶入口中。大食蟻獸的食量很大,一口氣就能吃掉35000隻蟻類!

與它特殊的食性相匹配,它的口中一顆牙齒都沒有,是哺乳動物中罕見的「無齒類」。因為它只要將食物囫圇吞下即可,所以用不著牙齒來進行咀嚼。而另一方面,它卻有一個同鳥類相似的,可以磨碎食物的肌胃,從而能夠有效地消化食物。

大食蟻獸吃蟻類時進食速度飛快,這對於它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蟻類一般都有一定的抵禦能力,而在短短幾分鐘內,趁蟻巢內的居民還來不及動員起來它們的「士兵」衝向入侵地點,組織反擊,而大食蟻獸卻早已匆忙地吃掉了成百上千隻蟻類,然後就轉移到另一個蟻穴去了。

它這種匆匆忙忙的取食行為對蟻類的生存也是較為有利的,因為沒有一個蟻巢中的蟻類被完全吃光,恢復起來也是較為容易的,這樣大食蟻獸的食物就會源源不斷。它在飽餐之後,還喜歡走到附近的小溪中遊上一段,據說是要將身上殘留的蟻類統統衝洗乾淨。

在動物園裡,它似乎也保留了這個習慣,在提供有水池的情況下,不時地進入水中,舒舒服服地洗浴一番。▼▼▼

在動物園裡,我們自然無法欣賞到它如何取食蟻類,因為在這裡它的「食譜」是根據日常營養所需制定的最佳配方,通常是選擇雞蛋、蘋果、香蕉、酸奶、牛肉、貓糧、螞蟻乾等原料在攪拌機內打成半流質狀的「絲襪奶茶」,過網細篩後再放入特製的取食器裡讓大食蟻獸自由舔食。▼▼▼

儘管以「微不足道」的蟻類為食,但大食蟻獸的身軀卻沒有辜負自己名字中的「大」字,很適合人們觀賞。它的體型可謂相當的大,體長可達100—130釐米,另外還有一條65—90釐米長的大尾巴。

它的體重一般有18—23千克,最大的可達 40千克。它的體型還呈現出一種簡約的弧線,脊部隆起、彎曲呈拱形,並一直延伸到它像一把拖在身後的大掃帚一樣的大尾巴。

據說,這個蓬鬆的大尾巴下雨天可以豎起來當傘來遮風擋雨,睡覺的時候還可以蒙在頭上或者鋪在地上當作絨毛毯子,這個說法也許有點誇張了。

再看大食蟻獸身上厚而粗硬的毛被上面的花紋,也很有特色:主要為黑灰色,雜有棕褐色,並且有兩條寬闊的、鑲有白邊的黑色縱條紋,由喉部通過肩部上達至背部。它的前肢的毛色比較淡,灰白毛較多,卻在下面有一個黑色的斑點,很像一個「小臉」,從側面看,就像它有三個頭似得,十分有趣。▼▼▼

另外,在它的前後肢上都具有5趾,前肢粗壯而有力,除第五趾外,均具有像鐮刀一樣彎曲的長長的鉤爪,特別是中趾的爪十分強大,是它進行自衛和挖掘蟻穴的主要武器。

但是,由於鉤爪太長,也使得它行走時前腳掌無法著地,只能把長爪向後屈曲,以趾背著地,形成一瘸一拐的古怪步法,姿態笨拙可笑。

它的後肢較短,各趾上也都有大小相仿的尖銳的爪。在野外,如果遇到危險,大食蟻獸一般也會疾走而逃,但動作十分難看。

若是實在逃不掉時,就用尾部坐在地上,豎起前半個身體,與對方抱在一起,由於它的皮膚又硬又厚,能暫時抗禦對方尖牙利爪,然後用前足堅強有力的鉤爪進行反擊,同時口中還會發出一種奇特的哨聲威脅對手,也常常使美洲獅、美洲虎等食肉猛獸望而卻步,從而能夠逃離險境或取得搏鬥的勝利。

從它在動物園站立起來抱樹幹的姿勢,似乎可以看出它是具有一定的保護自己的手段和抵抗能力的。▼▼▼

在野外,大食蟻獸不善爬樹,但喜歡遊泳,走路的姿勢跟在動物園裡是一樣的,總是不時地低下頭用鼻子輕嗅,吻部幾乎與地面接觸,並不停地搖動著尾巴,樣子十分滑稽。

它平時白天出來活動、覓食,夜晚睡覺、休息,主要棲息於河邊、沼澤、潮溼的森林和大草原的低洼地帶,性情孤獨、溫和,行動比較謹慎而遲鈍,通常單獨活動,只有雌性攜帶幼仔的時候,才形成小的群體。

大食蟻獸雌性的妊娠期約為190天,每胎僅產1仔。大食蟻獸對自己的孩子照料得非常精心,幾乎所在整個哺乳期間都含辛茹苦地照看著幼仔,生怕其受到傷害。因此,大食蟻獸總是把孩子馱在背上,形影不離,一直守護到這隻雌性第二次懷孕為止。幼仔出生9個月後體型就接近成體了,但2-3歲才能達到性成熟。▼▼▼

目前,我國已有不少動物園飼養大食蟻獸,其中上海野生動物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等南方動物園的丰容條件更為理想,能使多隻大食蟻獸一起自由自在地生活,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好的觀賞環境。▼▼▼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拍攝)

- THE END -

#動物#牙齒#食蟻獸

原文連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上方文Q

相關焦點

  • 都知道大食蟻獸,你知道嗎 還有一種小食蟻獸
    界: 動物界 Animalia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 哺乳綱 Mammalia目: 貧齒目 xenarthra科: 食蟻獸科 Myrmecophagidae屬: 小食蟻獸屬 Tamandua種: 小食蟻獸 T. tetradactyla
  • 大食蟻獸,大地上的古老漫遊者
    圖片:電影《冰河世紀》在為數不多的現生貧齒類動物中,食蟻獸可能是最奇怪的一類,分為2科3屬4種,其中體型最大而僅在地面棲息的那個種,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大食蟻獸(Myrmecophaga tridactyla)。
  • 世界上最大的食蟻獸,「螞蟻殺手」大食蟻獸(舌長60CM)
    世界上最大的食蟻獸名叫大食蟻獸,它們的形態是專門對付螞蟻的,最為奇特的是大食蟻獸的舌頭,細長黏人,被觸碰的螞蟻根本沒有反抗之力。一、世界上最大的食蟻獸:大食蟻獸大食蟻獸在現存四種食蟻獸中體型最大,體長最長可達2.4米,平 均長度在2米左右;雄性體重通常為50公斤,雌性體重通常為55公斤。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到南美洲烏拉圭和阿根廷的西北部。
  • 每日菜譜 | 做給無齒之徒穿山甲的「精力湯」
    動物界的無「齒」之徒其實不少,外國有食蟻獸、犰狳,而在中國臺灣鄉土動物之中則有穿山甲。
  • 七大奇特食蟻獸,你都知道誰?
    七大奇特食蟻獸,你都知道誰?食蟻獸外表怪異,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它們在捕食螞蟻和利用螞蟻營養方面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也因此成為動物進化的一個典範。土豚皮膚呈粉紅色土豚是南非和非洲中部哺乳動物。長1~1.5米。耳長,吻如豬,舌長而粘。
  • 動物世界-大食蟻獸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披毛目 Pilosa科:食蟻獸科 Myrmecophagidae屬:大食蟻獸屬 Myrmecophaga種:大食蟻獸 M. tridactyla
  • 膽小的大型食蟻獸:它是一種稀少的奇特動物,善於挖土速度快!
    膽小的大型食蟻獸:它是一種稀少的奇特動物,善於挖土速度快!食蟻獸是哺乳綱管齒目土豚科的一種。大型食蟻獸體型類似大袋鼠,但很肥壯,體長150~180釐米,體重50~60千克;全身黃褐色,體毛稀疏;頭部窄而長,吻部前突呈管狀;舌細長,富黏液,能延伸;耳長大而薄,類似驢耳;四肢粗壯,趾端具強大而銳利的爪;尾呈圓柱形,尾肌很發達,基部粗,末端變細,長約70釐米。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東非至南非。
  • 大食蟻獸襲人致死引發關切
    原標題:大食蟻獸襲人致死引發關切  食蟻獸通常給人性情溫順的印象,一些人甚至把食蟻獸當寵物飼養。不過,研究人員新近公開近幾年間發生在巴西的兩起大食蟻獸傷人致死事件,引發公眾對於這種貧齒目哺乳動物棲息地喪失、人類與之接觸風險增加的關切。
  • 大食蟻獸為什麼被稱為「南美怪獸」?
    嘴部又細又長尾巴又長又扁大食蟻獸的長相讓人很好奇你知道大食蟻獸的「秘密」嗎?大食蟻獸被稱為「南美怪獸」因為大食蟻獸有「四怪」「一怪」是長相怪「二怪」是舌頭長「三怪」是爪子利「四怪」是尾巴用處多在雨天和熱天時
  • 大食蟻獸的人工飼養
    大食蟻獸很少有天敵,人類除外。       人工飼養中的大食蟻獸對溫度要求比較高,且人工繁殖率低,所以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動物園有這個物種。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過貧齒目動物對溫度敏感,屬於異溫動物,體溫會隨溫度變化,所以飼養環境的溫度與溼度需要嚴格控制,經研究溫度控制在28℃、溼度控制在40%最為適宜。
  • 小動物幼兒園開園、南美洲大食蟻獸入駐……
    其間,園區小動物幼兒園將正式開園,小白虎、小獅子、小東北虎等一眾小可愛,將萌化你的心;來自南美洲的神秘新朋友——大食蟻獸也將與大家正式見面,這可是大食蟻獸在常州的首次亮相。    沈巍 張敏  小動物幼兒園開園  春節期間,淹城動物園小動物幼兒園將正式開園,園裡匯集了眾多萌寵幼崽。
  • 【rlyl物種說】今日--大食蟻獸(Giant anteater)
    屬:大食蟻獸屬 Myrmecophaga種:大食蟻獸 M. tridactyla大食蟻獸是異關節總目披毛目食蟻獸的一種,為一種大型的食蟲動物,和樹懶為近親。分布在從墨西哥南部到南美洲烏拉圭和阿根廷的西北部,生活在草地、落葉林和雨林地區。主要以螞蟻和白蟻為食,一天最多可食30,000隻昆蟲。大食蟻獸在現存四種食蟻獸中體型最大,體長最長可達2.4米,是美洲所特有的奇特動物之一。大食蟻獸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在許多地區面臨局部地區滅絕。
  • 亞洲首例大食蟻獸雙胞胎廣州亮相
    大食蟻獸懷孕一般是單胎,兩隻幼崽剛出生的時候,體型比單胎的幼崽都要小,一般大食蟻獸剛出生的時候約為1200-1500克,但這對雙胎的雄性大食蟻獸的出生只有900克,雌性大食蟻獸則稍重一點。在動物幼兒園大食蟻獸幼崽展區,來自深圳的遊女士和孩子看到大食蟻母獸背上有兩隻大食蟻獸幼崽,小朋友都在拍手歡呼,稱從沒見過這個有趣的場景。
  • 土豚:乍看起來像小豬,其實我是食蟻獸
    >名稱:土豚拉丁學名:Orycteropus afer科屬:土豚科分布區域: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東非至南非特徵:愛吃白蟻、擅長掘洞挖土、夜間活動土豚在非洲語中意思是土豬,又叫非洲食蟻獸,體型類似大袋鼠,是一種哺乳動物。
  • 雕齒獸
    屬於貧齒類動物,雕齒獸屬,除下部外整個軀體包在由骨片形成的甲殼內。這個目下包括有食蟻獸、樹懶、已滅絕的地懶及犰狳。雕齒獸堪稱為哺乳動物中的"鐵甲武士",成熟的雕齒獸身體全長約4米,背部最高達2.5米。它們身上的堅硬盔甲直徑就經常大於兩米,保護著它的身軀。雕齒獸還有一條管狀尾巴,雕齒獸的尾巴有環形骨作為保護。
  • 大食蟻獸龍鳳胎亮相廣州
    6月10日,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大食蟻獸龍鳳胎與遊客見面。這對大食蟻獸龍鳳胎於2020年3月3日出生,出生時體重都只有900克左右。大食蟻獸也叫巨食蟻獸,大食蟻獸主要棲息地在美洲,其頭部很小,眼睛視力低下,但嗅覺異常靈敏,可在超長距離鎖定蟻穴方位,進食蟻類時速度飛快。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南美怪獸——大食蟻獸
    南美怪獸--大食蟻獸。長相怪,眼睛、耳朵小,腦袋就像和頸部連在一起的細長圓管子,圓管前部有個小孔,就是它的嘴巴。舌頭長,大食蟻獸沒有牙齒,但有一條靈活自如的長舌,長約60釐米,1分鐘內可伸縮160次以上,還會分泌許多黏液,輕而易舉地粘住螞蟻等食物。是爪子利,彎曲如鐮刀,不但可以做挖掘工具,也是最佳的防衛武器。由於其前爪長而彎,所以它們在行走時前掌不著地,而以指背著地,一瘸一拐,步法奇怪。
  • 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亮相了
    6月10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首次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 南方+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已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
  • 廣州:大食蟻獸龍鳳胎亮相與遊客見面
    本文轉自【中新網】;  6月10日,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的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內,大食蟻獸媽媽背著龍鳳胎幼崽亮相與遊客見面。這對大食蟻獸龍鳳胎,在2020年3月3日出生,出生體重都為900克左右。
  • 南美洲大食蟻獸落戶鄭州 享「土豪」待遇
    圖為鄭州動物園新建成的大食蟻獸館,門口有大食蟻獸的雕塑。 韓章雲 攝  12月14日,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給鄭州市動物園籤發了此批次四隻大食蟻獸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遠道而來的大食蟻獸終於結束30天的隔離檢疫期與遊客見面了。  圖為鄭州動物園的大食蟻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