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大片結局,拼裝複雜家具……系統思維無處不在

2020-11-25 澎湃新聞

預測大片結局,拼裝複雜家具……系統思維無處不在

2020-08-12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中國核工業 中國核工業 來自專輯核評論

◎ 青風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稱,疫情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一時間朋友圈一片歡騰。說到電影,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看電影到中途就已經猜到了結局,有時還會替懵懂的主角捏一把汗。與此同時,為什麼我們在現實中思考自己的未來時卻常常感到茫然?

除了影片情節本身可能帶有暗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在現實中站在個人視角,可是在觀影時擁有「全局視角」。其實這樣的觀察與思考方式,就是系統思維:從理解全局或整體出發,尋找不同事物之間的內在關聯性,達到把握和解決個別問題的目的。

一個系統包含三個關鍵:要素、關聯、目的(或功能)。運用系統思維面對問題,要學會拆解出各個要素,然後挖掘要素之間的關聯,最後給出整體性的解決方案。

其中的「關聯」是指構成系統的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連接,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充分理解關聯的基礎上,我們才能釐清各部分的權重,併合理安排工作推進的節奏,使得各項舉措相互配合、相互促進。以生活中拼裝一件家具為例,如果不是按照說明書規劃好的步驟,而是隨意上手,即便局部拼得正確,也可能因為妨礙了其他步驟的進行而不得不推倒重來,結果事倍功半。

簡單的家具拼裝一般採用「線性思維」足矣,相比「碎片化思維」,「線性思維」已經具有一定組織性,但進一步升級為「網狀思維」、「立體思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系統思維。

除了上面說到的全局視角帶來全面思考,系統思維還具有幫助我們透過紛繁的現象把握問題本質,形成長期的良性循環而非疲於解決眼前問題,洞察先機、把握關鍵節點等優勢。

對於正處於戰略機遇期的中核集團,如何以系統思維推動發展?下列幾個角度或許可供參考: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在確保下屬各級單位的目標和集團公司的總體目標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全面考量、相互協同,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例如對能源發展趨勢早做洞察,合理布局核電之外的風光乃至氫能等的技術路線和資源配置。

二是發現和打造「增強迴路」,實現績效躍遷和突破。「增強迴路」是指系統的幾個因素互為因果從而構成快速增長的循環,可以帶來所謂「飛輪效應」。對於一個系統及其各個子系統,擁有一個或多個正向的增強迴路,才可能實現爆發式的增長。例如核技術應用產業建立「研發投入越多,新產品越多,用戶和收入越多,反哺研發投入越多」的增強迴路。

三是對於開創性和探索性工作,特別是科研創新,要激發系統的「自組織」能力,即開放資源和試驗條件,從產生的多種新模式中擇優扶持。例如鼓勵年輕人打破路徑依賴,以項目團隊的形式接任務、出成果。

四是識別系統內外連接的薄弱處,進行相應的調節和補償,以增強系統的適應性和抗風險能力。例如加強後處理和放射性廢物處置環節的推進力度,又如在逆全球化潮流下加強核電裝備自主化等。

五是保持自身系統的開放性和與外部環境的協調性,例如與高校共建聯合研究機構、形成大協作核科技創新體系就是一個典型舉措。

策劃:楊金鳳

原標題:《預測大片結局,拼裝複雜家具……系統思維無處不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用理解生命的思維來解析複雜電腦系統
    在以往的時間中,我們都是慣用抽象式思維來處理複雜系統,抽象式使得我們在面對複雜系統時,不需要知道整個系統是如何工作的,只需要了解自身關注的某個具體部分,其他部分的細節會被再次抽象化。有三點原因:第一,生物系統通常比物理系統更複雜;第二,生物系統是有歷史的,可以追溯其歷史來研究生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預測生物系統的發展;第三,生物系統會隨著自然環境變化而發生進化(生物系統是進化而來的「足夠好」的系統,而不是設計出來的精緻優雅的系統)。總的來說,複雜系統與生物系統確實存在著深遠的「親緣」關係,意味著我們可以從生物學思維中學到很多東西。
  • 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複雜技術系統就像生命迭代進化成長
    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思維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生物學思維,這些複雜技術系統就像是生命一般,它們成長、迭代,走上無止盡的複雜化道路,生物學思維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生物系統與複雜技術系統,兩者之間存在的最大不同在於,篩選生物系統的大手是無形的,幾乎不可預測;但是對於複雜技術系統來說,這隻大手就是人類自身在揮動,以人類偏好為篩選標準。生物系統是在主動追尋著環境變化而進化,複雜技術系統則是被動依靠人類的偏好選擇而迭代。成功生存下來的複雜技術系統,無一不是依靠人類的偏好選擇,接下來等待它的是,繼續複雜化來適應人類的偏好需求。
  • 人工智慧、物聯網等令人難解的複雜系統,用這種思維輕鬆搞定
    在以往的時間中,我們都是慣用抽象式思維來處理複雜系統,抽象式使得我們在面對複雜系統時,不需要知道整個系統是如何工作的,只需要了解自身關注的某個具體部分,其他部分的細節會被再次抽象化。有三點原因:第一,生物系統通常比物理系統更複雜;第二,生物系統是有歷史的,可以追溯其歷史來研究生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預測生物系統的發展;第三,生物系統會隨著自然環境變化而發生進化(生物系統是進化而來的「足夠好」的系統,而不是設計出來的精緻優雅的系統)。總的來說,複雜系統與生物系統確實存在著深遠的「親緣」關係,意味著我們可以從生物學思維中學到很多東西。
  • 複雜系統自動建模綜述:描述、預測與理論發現
    ,但無論是對複雜系統的刻畫描述,還是對複雜系統進行有效的預測,以及科學理論發現,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本文總結了張江老師在集智-凱風讀書會上的《複雜系統自動建模》專題,介紹了如何更好地利用AI來對複雜系統更好的進行描述、預測乃至於理論發現,最後,本文還對通過AI對複雜系統進行自動建模中的一些可能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描述和討論。
  • 複雜適應系統思維模型-人生需要不斷的適應、學習和進化
    霍蘭把這類複雜系統稱為複雜適應系統。例如:股市中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分析模型,都有自己對股市預測的方法論。比如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就是幫助巴菲特進行投資分析的內部模型。7)  積木,複雜系統常常是在一些相對簡單的部件的基礎上, 通過改變它們的組合方式而形成的。因此, 事實上的複雜性往往不在於塊的多少和大小, 而在於原有積木的重新組合。內部模型和積木的作用在於加強層次的概念。
  • 「複雜思維範式」的本質是「動態有序」
    非線性思維認為,一般情況下都要把非線性當成非線性來處理,只有在某些簡單情況下才允許把非線性簡化為線性來處理。非線性作用是系統無限多樣性、不可預測性和差異性的根本原因,是複雜性的主要根源。非線性思維是一種直面事物本身的複雜性以及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複雜性、運用超越直線式的思維去力爭更清晰的理解和把握認識對象的思維方式。
  • 懸浮拼裝地板
    ,「wdoqr」懸浮拼裝地板比如健身房的木地板在清潔時,使用清潔劑來清潔地板,可能會對地板造成不可逆的損壞,甚至會影響地板一次使用壽命,所以地板清潔就非常重要。木地板的顏色與家具的顏色相匹配,地板的顏色要襯託家具的顏色,以柔和為主調。實木材料的步是去皮,然後放入高溫高壓環境中殺菌。單龍骨用於籃球訓練、羽毛球活動中心等運動木地板場地。實木多層地板由天然木材製成,顏色不同。資源整合是一種手段。因為地板裝修屬於永久性裝修,一般不會改變,所以要選擇顏色。
  • 北大、斯坦福提出基於動態圖網絡學習的三維部件拼裝
    如圖1所示,三維部件拼裝在數學上可以形式化為對於各個輸入部件的位姿估計(pose estimation)問題,即給定各個部件在各自規範空間(canonical space)中的布局,目標是組成一個完整的形狀。三維部件拼裝有著很廣泛的應用,比如從家具城買回來一堆家具的部件,或者工廠當中有一堆雜亂擺放的零件,這時候則需要機器人把這些零散的部件組裝成完整的、可供使用的整體。
  • 一種預測複雜量子系統性質的方法
    預測複雜量子系統的特性是高級量子技術發展的關鍵步驟。儘管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已經設計出許多技術來研究量子系統的特性,但大多數僅在某些情況下才被證明是有效的。加州理工學院的三名研究人員最近推出了一種新方法,該方法可用於通過有限數量的測量來預測複雜量子系統的多種性質。他們的方法,在發表於《自然物理學》上的一篇論文中概述,被發現是高效的,並且可以為研究機器處理量子信息的方式開闢新的可能性。
  • 科學家們預測宇宙最終面臨的三大結局
    隨著這個疑問的產生我們卻發現我們人類發明出來的飛行器目前還不能穿越那廣闊無垠的宇宙,而且很多的複雜問題還需要經過漫長的一段時間才會解決。而科學家們也在預測著最終宇宙面臨的三大結局。第一種結局是一些科學家會認為宇宙還會出現一次大爆炸,大爆炸之後會產生一個嶄新的空間,第二種結局是有些科學家則會認為宇宙會被撕裂,而撕裂之後的宇宙會產生另外一個新的紀元,第三種結局是一部分科學家會認為宇宙將會聚集在一起
  • 小學生玩索瑪立方體,打破吉尼斯紀錄,多玩拼裝積木,動手又動腦
    有研究證明,經常玩包括索瑪立方體等在內的益智類拼裝積木,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空間思維和想像能力。01和其他同齡孩子不同,佳佳是個喜歡安靜的小女孩,在上小學前,她最大的愛好就是擺弄各種版本的積木。
  • 邱文炫 「拼裝」 與機器人的故事
    邱文炫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惠陽學校初二(1)班的班長,鑽研機器人拼裝與編程是他在學習以外最大的興趣和愛好。他與機器人的故事,要從小學四年級說起。當時,邱文炫初次接觸機器人拼裝與編程,「輸入編程指令後,看到機器人小車動了起來,非常有成就感。」邱文炫說,第一次的成功,令他對機器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通往複雜世界的死胡同:線性思維
    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太習慣於線性思維,一點點往外推,然後推出了荒謬,推出了悖論。其實,人生需要超越,不能線性外推。下面,我們來看兩類系統,一類用鐘錶表示,即規則性、周期性、穩定性、簡單性,例如晝夜更替、日食月食、萬年曆編制。為什麼天文學家能夠提前一萬年編制出萬年曆?
  • 簡單易懂的思維模型:系統思維篇
    編者按: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曾說,「思維模型會給你提供一種視角或思維框架,從而決定你觀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視角。頂級的思維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並幫你避免失敗。」就芒格而言,思維模型可以簡單理解為任何能幫助你更好理解現實世界的理論框架。
  • Physics Reports:統計物理和複雜系統理論的探索
    然而由於地球系統本身的複雜結構及眾多非線性相互作用,人們對這些災難事件的理解和預測困難重重。這是科學界和公共政策決策者極為關注的話題。近日,由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陳曉松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物理學頂刊Physics Reports發表綜述文章,系統梳理了統計物理與複雜系統方法在地球系統科學中的應用。本文是對這篇綜述文章的解讀。
  • 早起讀書439天,《複雜之美》無所不在的複雜性
    而現在,我會把這些不懂的知識點當做我重新去認知世界的線索,其中就包括系統。米勒的《複雜之美(人類必然的命運和結局)》是對系統思維一次簡潔的探究,書中涉及的是一門新興學科,它探究了統治著物理學、生物學和經濟學的一些基本原則,比如「突現論」。
  • 中國家具製造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家具製造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可以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家具製造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家具製造行業前景預判,挖掘家具製造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家具製造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 2020年中國家具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2020年中國家具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對家具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家具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家具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家具技術標準、家具市場規模、家具行業潛在問題與家具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家具行業投資價值、家具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家具行業投資決策者和家具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猩球崛起3結局是什麼意思 凱撒結局死了嗎 猩球崛起3劇情解析
    正是因為有了以上的思考,所以才能在劇情的緩緩推進中猜到最終的結局。  並不完美,但卻是最好的結局。  在電影的最後,負傷的凱撒帶領一眾臣民逃離了軍隊的奴役,那場突如其來的雪崩,似乎是庇佑猿類的神跡。偉大的革命領袖,猩猩們的將軍和精神導師凱撒同志,在戰役中英勇負傷。  電影的最後伴隨著凱撒的死去,過往的世界已經在黑暗中墮落。新的世界即將崛起。
  • AOK多喜愛兒童家具獲CAS專家權威認證,成千萬媽媽放心產品
    但要嚴格按照這一整套國標去做卻並不簡單,所謂失之毫釐謬之千裡,越是細微的工藝背後越是有一套高度標準化的生產流程和複雜的工具來保證。  一般工廠用的是開孔機,不同的孔位大小需要換不同的鑽頭,不但效率低,還容易開錯孔,如果切割機的精確度不高,很容易造成廢料、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