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的幾個理論問題

2021-01-21 光明數字報

    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7月8日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時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自覺認識和更好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習近平同志要求黨政幹部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是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一目標任務提出的。因此,應有其學好用好的側重點。學好是為了用好,將學到的經濟學理論自覺地運用於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事業,重在掌握和遵循經濟規律。經濟規律有多個層次的內容,遵循經濟發展規律應掌握和遵循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經濟規律,如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和生產力自身發展的規律;要掌握和遵循幾個社會形態中存在的經濟規律,如商品經濟規律、市場配置資源的規律;更要研究掌握和遵循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特有規律,這是掌握和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主要方面,也要對與社會主義並存的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規律有一定了解。

 

1.遵循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和生產力自身發展的規律 

 

    我國是在生產力十分落後的條件下建立社會主義的,在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方面曾經遭受到的一些挫折和教訓,使人們認識到,既不能違反經濟規律,人為地拔高生產關係,也不能違反自然規律,人為地拔高生產力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根據我國生產力落後的國情,我們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調整所有制結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有一種觀點認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決定作用,以此在生產關係領域搞「不斷革命」。其實,生產力的發展有其內在的發展動力和規律,生產力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又是波浪式推進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來看,生產力的發展有加速的趨勢。要重視生產力諸要素的各自作用和協同作用,勞動者的素質高低,生產資料的質量和數量,管理水平的高低,自然力的應用程度,科技的創新與發展狀況等,都要使其處於最有利於發展的狀態。當代生產力的發展中,科技創新與管理創新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產業革命來臨之時,誰佔據科技創新的制高點,誰就會引領世界的新潮流。因此,政治經濟學既要重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研究,這方面的盲點還很多,也要重視對怎樣更好更快發展生產力的研究。但不是研究生產力的技術方面,而是研究生產力的社會方面,諸如轉變經濟增長與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等。

 

2.遵循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運行規律

 

    在馬恩著作中,沒有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概念。但有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商品流通等概念。其實,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統一就是商品經濟。商品經濟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存在和不斷發展,但當時是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只存在局部範圍不規範的市場經濟而不構成市場經濟社會制度。資本主義是天生的市場經濟,西方文獻中把資本主義國家也稱作市場經濟國家。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生產力的發展是一致的和相互促進的。舊中國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的發展也落後。為了大力發展生產力並利用市場機制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我們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並提出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我國需要補上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課。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是價值規律,價值規律與商品供求規律、競爭規律、價格運動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相聯繫而起作用。價值規律調節商品生產與流通,也就是現在所講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國由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本質和規律,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強調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我國的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的市場經濟,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方向,不能用新自由主義的觀點解讀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作用。市場的決定作用是有邊界的,不是決定一切的。比如,市場經濟在配置資源中既有靈活性、效率性、擇優性的優點,又有自發性、盲目性、投機性的缺點,它不能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私有制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會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再比如,市場經濟還會帶來收入差距和財富差距的擴大和分配不公平,這一點在西方經濟學中多有論述,如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中提出:「在市場經濟中,財富分配不平等遠遠大於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法國學者皮凱蒂熱銷的《21世紀資本論》,用系統的統計數學分析,闡述了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幾百年發展中貧富分化的歷史事實。正因如此,西方國家也強調國家幹預和政府調節,將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結合起來。

 

3.掌握和遵循社會主義經濟特有的經濟規律

 

    社會主義經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是一種新的社會經濟形態,它會有哪些客觀經濟規律,目前的研究還很不夠。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為什麼主張用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這是必須首先搞清楚的問題。社會主義事業中出現的左或右的錯誤,都與這一問題未很好地解決有關。脫離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任務,片面強調社會主義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只能是普遍貧窮的社會主義。強調社會主義是公有制沒有錯,沒有公有制就沒有社會主義。但為什麼要搞公有制,服從於什麼目的,長期以來並未完全講清楚。

 

    關於什麼是社會主義和為什麼要搞社會主義的問題,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做了回答: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因此,社會主義著力發展生產力,是為了消除貧富分化,走向共同富裕。但發展生產力,只是共同富裕的物質條件,還需要有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的社會制度條件,這就需要藉助於社會主義公有制。就發達國家來說,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了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和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公有制社會化和生產的社會化相一致,有利於消除經濟危機和經濟震蕩,快速發展生產力。就我國而言,用社會主義公有製取代舊中國的多種私有制,解放了被「三座大山」壓抑的生產力,使新中國的成就超過舊中國幾百年。公有制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證,私有制是做不到的。因此,堅持、發展和完善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習近平同志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須搞好。」明確肯定了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共產黨執政和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和支柱,所以「必須搞好」。也只有「必須搞好」才能發揮其重要作用。

 

    要弄清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內涵的異同。在我國憲法中,這是作為兩個並列的理論概念提出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基礎,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不包括非公經濟。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也要弄清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涵的異同。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經濟只以公有制為基礎。

 

    發展社會主義事業,既要重視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又要重視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與完善。需要將生產力標準與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標準統一起來。只強調公有制、按勞分配、消滅剝削等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忽視生產力的發展,會偏離社會主義本質規定,搞貧窮的社會主義。反之,如果只重視生產力的發展,而忽視公有制為基礎、消除兩極分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必然會出現收入差距過分擴大的現象,同樣偏離社會主義本質規定。近年來,有人混淆生產力決定論與生產力標準論的不同內涵,宣傳唯生產力標準論和唯生產力論,忽視和否定發展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重要性,只能起背離社會主義原則的作用。

 

    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應是生產重效率,分配重公平。在社會主義的分配和其他方面,應是效率與公平並重與統一。這也是生產力標準與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標準相統一的體現。

 

    應學習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關係決定分配關係的原理。資本主義所有制決定了資本主義的分配原則是以按資(本)分配為核心的按要素所有權分配,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係決定了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我國當前出現的貧富分化現象,其原因有多方面,但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結構變化中公有制比重的過分縮小。消除兩極分化的根本途徑,還在于堅持國有經濟為主導,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4.掌握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

 

    首先是剩餘價值規律。剩餘價值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是資本統治和剝削僱傭勞動的階級對立的關係,是資本佔有剩餘價值的關係。這是資本主義的基本規律。

 

    還要了解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資本主義追求剩餘價值的內在動力和競爭的外部壓力,促使資本家不斷積累、擴大生產。這有三種作用:一是推動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二是推進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三是為轉向社會主義提供物質條件。

 

    要了解資本主義所有制產生和被取代的變革中「否定的否定」規律,即資本主義私有制否定了廣大勞動者自有的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又要否定資本主義私有制,恢復由勞動者佔有的所有制,不過不是回到原點,恢復個體勞動者的所有制,而是建立由聯合起來的勞動者集體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

 

    資本主義在發展中會產生出否定自己的新經濟因素。馬克思把資本主義內部出現的股份制稱作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消極揚棄,是轉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點。把工人合作社稱作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積極揚棄。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這些因素更為發展與擴大,還出現了許多表現為新特點的新因素。這些新特點、新現象不是表示當代資本主義青春永駐,而是出現了更多的轉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點。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相關焦點

  • 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應注意把握哪些方面
    實踐是理論的源泉。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而言,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筆者認為,這些重要論述表明,我國的改革發展實踐既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材料,又對其進一步發展不斷提出新要求。
  • 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等方面,對新發展階段我國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系統闡釋,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經濟關係的發展及其趨勢作出深入探討,促進了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 問政人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九大理論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論述和在實踐中形成的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本遵循
  • 建設適應當代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關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關於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理論,關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論,等等。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建構問題,並多次做出重要論述,強調要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實踐,形成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理論,指導中國經濟繼續向前發展。因此,有必要科學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並據此對中國經濟發展作出前瞻性思考和籌劃。 基本特徵是事物本質的體現,是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質的規定性。
  • 讀創讀書|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標誌性成果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探索》劉偉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劉偉教授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領域長期深耕厚植,近年來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做了大量富有學理性、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的研究。《探索》是這些研究成果的系統性總結,是一部思想敏銳、理論厚實、內容豐富的力作。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
    在書中,恩格斯從「當前的經濟事實出發」,研究經濟關係和社會物質關係,通過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一些理論觀點和方法的批判性分析,揭示其實質是被資產階級壟斷的、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非科學性的「私經濟學」,也顯示了用無產階級立場和觀點研究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方法,顯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鮮明的理論品格。
  • 「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道路,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經濟建設實際相結合,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一系列獨創性理論觀點,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 趙月枝|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與現實
    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和跨文化傳播雙重視野中探索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路徑和問題意識,能夠為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貢獻中國智慧以及信息、傳播與文化領域的思考。由此,我們需要對國外傳播政治經濟學進行有全球視野和中國立場的批判分析,進而在融通中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跨文化創新,發展出21世紀的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
  • 趙月枝 | 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與現實
    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和跨文化傳播雙重視野中探索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路徑和問題意識,能夠為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貢獻中國智慧以及信息、傳播與文化領域的思考。由此,我們需要對國外傳播政治經濟學進行有全球視野和中國立場的批判分析,進而在融通中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跨文化創新,發展出21世紀的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
  • 專家談丨如何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
    面對極其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 政治經濟學的情境:經典、現實和路徑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政治和經濟的相互影響。具體來看,「政治經濟學」有三個群體的學者。第一個群體是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形成了權力來支配工人。中國的政治經濟學大部分來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因此有一直沿用「政治經濟」一詞的傳統。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來源
    1922年4月俄國十二大通過的《關於工業的決議》,更是明確地指出了新經濟政策的「市場經濟」特徵:「既然我們已經轉而採取市場的經濟形式,國家就一定要給各個企業在市場上從事經濟活動的各種必要自由,而不希望用行政手段來代替它。」
  • 秦宣: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的幾個問題
    今年9月28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貫徹落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前提。為此,《高校理論戰線》特約記者鄭麗平就學習研究這一理論體系過程中大家關注的一些重點問題,訪問了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秦宣教授。
  • .| 周嘉昕:從唯物辯證法到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批判——政治經濟學...
    用柯爾施的話說,「對於馬克思主義來說,前科學的、超科學的和科學的意識,不再超越於和對立於自然的和社會歷史的世界而存在」。「它們作為世界的真實的和客觀的組成部分而存在與這個世界之中」。相應的,「如果在整個資產階級社會中的全部真實的現象有不可分割的聯繫,那麼它的諸意識形式就不能僅僅通過思想而被消滅。
  • 關於工程倫理的幾個問題
    工程活動中內在地存在著許多深刻、重要的倫理問題。可是,在以往很長的時期中,工程界常常「忽視」了工程的倫理維度,造成了工程活動中的倫理「缺位」;另一方面,倫理學界也常常「忘記」了工程活動也是倫理學研究的對象,造成了倫理學對工程的「遺忘」。為此,《倫理學研究》2006年第6期發表了一組學者文章,就工程倫理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
  • 高中生如何學好生物 學好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生如何學好生物 學好生物的方法和技巧高中生物對於理科生來說,可能是需要背的最多的科目了,因為生物中有很多瑣碎的知識是必須要背下來的,當然除了背誦,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分享給大家幾個學好高中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 《經濟制度演進的邏輯》:用「大白話」解說經濟學理論
    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張道根撰寫的《經濟制度演進的邏輯——政治經濟學講稿》對這些問題皆有深入淺出的闡釋。該書近日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月14日,《經濟制度演進的邏輯——政治經濟學講稿》新書出版座談會在滬舉行。
  • 自由貿易理論不能解釋貿易摩擦史,政治經濟學可以
    1784年8月28日中國皇后號進入廣州黃埔港,鳴炮十三響並升起美國國旗,拉開了中美貿易的大幕(來源:wikipedia.org)雖然中美貿易戰從世界近代史的層面看並非新鮮事,然而用舊的國際經濟學理論來解釋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卻不見得可行。不客氣地說,貿易摩擦顯示出被主流經濟學奉為圭臬的自由貿易理論的蒼白無力。
  • 寫好結題報告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寫好結題報告,既是迎接結題驗收的需要,更是通過撰寫結題報告,進一步條理和升華研究成果,推廣成果,明確後續工作或努力方向的需要。由此可見,寫好結題報告非常重要。藍譯編譯在這裡提醒大家,要寫好結題報告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報告的基本格式要符合基本內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