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為什麼喜歡用鷹爪做裝飾?

2021-01-13 FUN知識點

尼安德特人和鷹的關係很特殊,從目前已經發現的遺蹟、遺物推測,鷹對於我們這些表親來說,是一種既恐懼又神聖的存在,他們一方面需要應對鷹的侵擾,另一方面也會對鷹的羽毛、爪子、骨骼加以加工利用,作為首飾佩戴,或者當作護身物件。

研究人員一共在26個尼安德特人曾經的居住地找到了鷹骨殘留,其中年代最早的大約是13萬年前。當然,鷹並不是尼安德特人捕獵的唯一飛禽,與鷹骨同出的還有許多其他鳥類,但是只有鷹的骨骼表面顯示出了較為特殊的一面。

首先,鷹的翼骨上有許多切割痕跡,由於翼骨基本無肉,所以切割這裡應該另有所圖,很可能與獲取羽毛有關;其次,鷹腿部與鷹爪相連的部分往往存在割痕,很明顯是切下爪子形成的,而考古發掘已經出土過尼安德特人的鷹爪項鍊裝飾。

其實,鷹在凱爾特人、北歐人,以及希臘神話中都意義非凡,如今在北美和南美一些印第安部落,還保留著以鷹為圖騰的傳統,比如著名的人類學家摩爾根就曾被接納為紐約州易洛魁部落塞內卡部鷹氏族的養子,「鷹氏族」顧名思義,就是以鷹為認同和歸屬的族群。

事實上,鷹對於早期人類來說是存在危險的,最有名的當屬人類學家達特在1924年發現的南方古猿「湯恩小孩」頭骨,其上的傷痕表明這個三歲左右的小孩子曾經遭到過鷹的襲擊,甚至造成了致命的傷害。

另外,人類學家還曾在波蘭西南部一個洞穴遺址中,找到了大約11.5萬年前的兩節指骨,鑑定結果表明這兩節指骨被鷹食用並消化過,而指骨的主人很可能是5歲左右的尼安德特兒童,他(她)要麼直接遭到了鷹的攻擊,要麼是在死後成了鷹的口糧。

除此之外,鷹攻擊貓、狗、兔子等小型哺乳動物,或猴子、猩猩等猿類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在東非的烏幹達,就曾發生過冠鹰鵰撕扯下小男孩手臂的事情,冠鹰鵰還是長尾黑顎猴的主要威脅之一,它們會突然用鋒利的爪子抓住幼年長尾黑顎猴,由於力量很大,猴子的頭骨常會被刺穿,就連山魈有時也會淪為鷹的襲擊對象。據統計數據,有81種猛禽都會捕食靈長類動物,包括鷹、雕、貓頭鷹等等,它們的爪子對獵物的頭部、心臟等要害部位都能造成巨大打擊。

雖然鷹可能無法抓著人類小孩或稍大的猿、猴飛行,但是據推測,它們可能會先將獵物撕裂成碎片,然後再將其帶回巢穴享用。

將恐懼的對象轉化為信仰和崇拜,是人類社會早期普遍存在的信仰形式,因此山川日月、風雨雷電、走獸飛禽都可能成為崇信的對象。鷹的遠距離視力、夜視能力、飛行技能、長嘴尖爪都是人類所不具備且嚮往的。

無論對尼安德特人還是智人,捕獵本身並不能讓他們變得與眾不同,因為捕獵作為獲取食物的生存必須,是所有動物都需要熟練掌握的技能。但是,將獵物抽象化,使得其具有某種象徵意義,就更加接近泛靈信仰或者圖騰信仰,或許當尼安德特人佩戴上鷹爪製作而成的裝飾品時,他們相信自己具有了如同鷹一般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克羅埃西亞遺址中發現「謎」一樣的鷹爪,專家猜測,它應有三個用途
    十二萬年前,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了一隻被後人稱為尼安德特人的古人類,他們逐漸統治了歐亞大陸,可是卻在兩萬四千年前,神秘地失蹤了。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關於尼安德特人神秘的石頭罐子,裡面居然是鷹爪,關於它的用途,科學家們給出了三個猜測,究竟是什麼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舊石器時代的《瘋狂原始人》尼安德特人的日常生活
    電影裡原始人的原型就是尼安德特人,也就是俗說的尼人。尼人是舊石器時代的人屬亞種,最早由非洲遷出,統治了歐洲近五十萬年的時間,但在距今約三萬多年前便已滅絕了。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不過無論怎樣,這個處於舊石器時代的人屬亞種,有著相對成熟的人類習性,像取火,製造工具,喪葬,裝飾,或可能懂得使用藥物,以及族群分工。
  • 海豚與尼安德特人誰更聰明?腦容量和手打磨骨針骨笛骨鐲骨魚鉤…
    ,人們發現了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化石。尼安德特人在沒有鐵質工具的情況下,製作骨針是卻是高智商的提現。【3】當姜太公容易,做一個能釣歐洲三文魚的骨質魚鉤那是難題?跳入水中捕魚很危險,也不一定能捕到很多魚。在遠古怎樣做一個魚鉤呢?對於猿人來說,這是一個高智商且動手能力極強的工程。一般人做不了的。
  •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人和黑猩猩雖然有98%以上的基因是相似的,而且共祖,但是人和大猩猩無法繁殖後代的,前蘇聯的科學家就這一點做過一個實驗。人類的起源同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第一個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在很早之前,不同的人種之間又是怎麼樣的一個關係呢?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死了?
    我們正在談論的是另一種生物學物種,被科學家智人尼安德特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稱為。也就是說,關於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的外觀的現代重建之一。直到公元前四千年,尼安德特人都放心了,但是從那時起,他們的數量和棲息地開始減少。在經歷了五千年的痛苦之後,在歐洲幾乎沒有地方可以找到活著的尼安德特人。
  • 更多證據證明消失的尼安德特人很聰明,他們自己會做繩子
    在法國阿布裡杜馬斯考古挖掘現場發現樣本,證明尼安德特人擁有比之前認為更複雜的纖維技術你會做繩子嗎?什麼是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簡稱尼人,也被譯為尼安德塔人,常作為人類進化史中間階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稱。因其化石發現於德國尼安德特山洞而得名。
  • 尼安德特人和現代智人
    擁有了這些化石證據,人類學家就等於找到了住在許多個不同地點不同時期的「古人」,那麼剩下的就是要用一種理論把這些古人之間的關係串聯起來。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但是這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是在逐漸進化的,所以大量身體特徵並不是清晰可分的。以大腿骨為例,並不是說大腿長的兩個化石就一定比較接近,因為有可能你找到的化石本來是一個大腿短的種群,而你偏偏發現了其中一個特例是長腿的。所以要避免這種誤差,必須通過綜合特徵比較,才能相對準確的判斷古人類之間的關係。而困難的是許多化石其實都很不完整,只遺留很一小部分殘缺的身體骨骼,因此化石的完整性直接決定了其研究價值。
  • 尼安德特人比猩猩、猴子聰明,為什麼在3萬年前滅絕了?
    尼安德特人早已滅絕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他們在人類身上留下不少的基因,即使經過數萬年的蕩滌仍然還存在1.5%-2.5%的比例,而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和比猩猩猴子聰明也沒啥大關係,也許用現代國際政治領域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所著的《文明的衝突》來解釋更合適。
  • 當現代智人遇到尼安德特人的科技——《尼安德特人三部曲》
    在尼安德特人龐特剛剛來到我們世界的時候,面對這個全然陌生的世界他引發了許多令人忍俊不禁的情況:「雷本走進衛生間,想替龐特倒杯水,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龐特真的是從其他地方來的,肯定是!上廁所忘了衝水很尋常,可是……他不僅沒有衝水,還用貼在馬桶蓋上印著"已經消毒,請使用"的塑料條擦屁股。
  • 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為了人類貢獻了什麼?
    而且發展出更加嚴謹的墓葬,在莫斯科附近的索米爾發現了用數千顆象牙珠製成的服裝陪葬的墓室。人類這一時期誕生了空前的藝術和發展出巨大的成就,這遠遠先於此前的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對比在此之前的時期,智人還是顯得平平無奇的樣子,為何在尼安德特人消亡後的短短萬年內,智人的智慧就像是燒開了的水,噴湧而出?
  • 尼安德特人(8)
    這些研究想要知道尼安德特人是誰?他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為什麼在大約3萬年前消失?在歐洲和尼安德特人共存的數千年間,我們現代的祖先與他們是如何互動的,他們是朋友還是敵人?尼安德特人是我們的祖先,抑或我們失聯已久的表親?考古遺址的發掘結果告訴我們,相較任何現今的猿類,尼安德特人與我們更相像。那麼,到底有多像呢?他們是否是人類家族演化分支中走入末路的一個物種?
  • 最後的尼安德特人如何生活?
    他們似乎喜歡黑色羽毛的鳥類。這表明他們可能將其用於裝飾目的,例如珠寶。 To show me exactly what he meant, Clive and his team reconstructed some intriguing Neanderthal habits.
  • 亞洲人為什麼會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還比歐洲人的比例高?
    亞洲人帶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東亞人身體內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佔比甚至高於歐洲人。智人祖先走出非洲後,一直在跋涉,他們在歐洲大陸與尼安德特人的融合記錄在後代的基因裡,然後帶到了亞洲,大洋洲。13萬年前,智人走出非洲,來到地中海沿岸的中東,第一次遇到了尼安德特人。6萬年前,第二批智人走出非洲,在歐洲大陸上又一次遇到了尼安德特人。相遇時,智人沒有遠遠地躲開身材比他們高大魁梧的尼安德特人,而是停留在附近的山頭做了鄰居,在同一條河流中打水喝。
  • 尼安德特人與我們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30萬年前,歐洲的海德堡人後代尼安德特人出現了。又過了幾萬年,非洲的海德堡人也演化出了一個「制霸」全球的物種——智人。不過,一個開始智人的戰鬥值,慘不忍睹。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比智人還要大。從大量尼安德特人的壁畫、工具等證據分析,它們比我們更聰明、敏捷、強壯。
  • 尼安德特人
    Neanderthal man尼安德特人頭骨復原像1848年,在歐洲西南角的直布羅陀發現了一些古人類化石,這些化石所代表的古人類就是最先被發現的、後來被稱做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的早期智人,但當時卻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 尼安德特人:我不是家族樹枯枝上的愚蠢失敗者
    她寫道,尼安德特人「並不是家族樹枯枝上的愚蠢失敗者,而是適應性極強,甚至是相當成功的人類古代近親」。  根據從威爾斯北部到中國邊境和阿拉伯沙漠邊緣的數千處考古遺址中發現的化石和文物,它生動地描繪了不同時期和地點的尼安德特人,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 「怕痛基因」促使了尼安德特人的滅絕
    那麼,為什麼相比一般人,這類人會非常怕疼呢,最新的研究指出,這可能和尼安德特人遺傳給我們的「怕疼基因」有關,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基因的存在加快了尼安德特人的滅絕。
  • 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為什麼不存在生殖隔離?
    而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一個屬於人科人屬尼安德特人種,一個屬於人科人屬智人種,從分化上看,它們的關係與獅子和老虎是一樣的。按理說,親緣關係接近的兩個不同種的動物之間是存在生殖隔離的。但是,為什麼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就不存在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最後一個尼安德特人
    其中一個說:「禁閉之前,我倆想把課程聽完,到底怎麼分辨尼安德特人與我們智人。總不能先把人打死,再用遊標卡尺量骨骼比例吧。」隊長點點頭,也看向教授。教授伸出食指推了推滑落的眼鏡,臺下的軍人是智人衛戍部隊的精英,他不知道自己的答案能否讓這些年輕人滿意。
  • 一個尼安德特人能挑戰兩個智人,如此強大的人種,為什麼會滅絕?
    在智人生存的時代,有一類人種也同樣生存著,他們就是尼安德特人。早在12萬年前,他們統治著整個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兩萬四千年前,這些古人類卻消失了。那麼尼安德特人是如何滅絕消失的?對此科學家開始了大量的考古研究,要知道在尼安德特人生存的時代,智人也同樣生存著,並且發展規模也非常大,不亞於尼安德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