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史上最小的矮行星被發現了!直徑勉強超過430公裡!

2020-12-04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剛剛!科學家宣布太陽系迄今為止最小的矮行星被發現了!

在我們太陽系,除了行星外,還有一群特殊的天體,它們就是矮行星。矮行星區別於行星的特徵就是矮行星不會清除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並且體積足夠小,不過有一個固定的界限。

矮行星

在太陽系主要的小行星帶中有許多矮行星,例如穀神星、灶神星、鬩神星、鳥神星。在這項研究公布之前,穀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這個區域的小行星數量龐大,據目前統計大約有50萬顆左右,並且數據還在不斷增長。穀神星就躺在這群小行星家族裡,在此之前,它霸佔著太陽系最小矮行星的位置,現在一項最新研究終於把它終於「請」下了這個位置!

據最新研究顯示,在小行星主帶中還有另一顆行星被命名為「矮行星」,它的名字是Hygeia(海格亞)。利用甚大望遠鏡(VLT)的光譜偏振高對比度系外行星研究(SPHERE)儀器的數據,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令人信服的證據,Hygeia實際上是圓的,這使得它成為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建造的位於智利帕瑞納天文臺的大型光學望遠鏡,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成像系統之一)

其實在這之前,Hygeia就已經滿足了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通過的被指定為矮行星的大部分條件。根據這些條件和定義,符合「矮行星」的特徵是:

1)圍繞太陽旋轉,

2)有足夠的質量使其自身引力克服剛體力,使其呈流體靜力平衡(近似圓形)的形狀,

3)沒有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天體,

4)不是其他天體的衛星。

Hygeia已經滿足了其中的三個要求,它圍繞太陽運行,也不是一個較大天體的衛星,也沒有清除它軌道附近的物體,但是此前科學家還不確定它是圓的。而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它實際上可能是圓的,Hygeia正式滿足了所有的條件。來自馬賽天體物理學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Pierre Vernazza正式宣布:「通過VLT上的球形儀器的獨特能力,我們確定了Hygeia的形狀,它幾乎是球形的。因此ygeia可能被重新歸類為矮行星,目前它是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

觀測發現證據

通過使用SPHERE儀器, Vernazza和他的同事們對Hygeia的大小做出了更精確的限制。根據他們的估計,測量的直徑剛剛勉強超過430公裡,相比穀神星測量的直徑950公裡和冥王星測量的2400公裡,它確實有資格稱為目前太陽系最小的矮行星。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矮行星。

有趣的是,該團隊的觀察還表明,Hygeia的表面並沒有一些非常大的隕石坑,這不僅給了科學家一個驚喜。這是因為Hygeia是主帶中最大的小行星家族之一的主要成員。這個區域含近7000個深色碳質(c型和b型)成員,位於主帶的外圍。由於它們的相似之處,科學家猜測所有這些小行星都被認為來自同一個母體,比如Hygeia,誰也無法確定它是不是由過去的一次大規模撞擊事件造成的。同樣地,天文學家們期望在Hygeia的表面發現一個大而深的標記,因為這個標記可能是由這次可能的撞擊事件引起的。

數值模擬研究

儘管科學家已經能夠觀察到海格亞95%的表面,但是到目前為止只能識別出兩個普通的隕石坑。不過科學家表示這兩個隕石坑都不可能是由產生體積相當於100公裡大小的小行星的小行星群的撞擊造成的。他們太小了。

為了進一步研究這個謎題,研究小組進行了數值模擬過程,以確定Hygeia如何變成球形的原因,同時又產生了一系列小行星的過程。最後他們斷定,這可能是大約20億年前,一個直徑在75至150公裡之間的物體與地球發生了一次正面碰撞的結果。根據他們的模擬,這種猛烈的撞擊會完全粉碎撞擊雙方的身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碎片結合在一起,形成了Hygeia的圓形,而其殘餘物則被撞擊或者融合。這種兩大天體在小行星帶相撞的事件,即便在過去的3-4億年裡也是相當罕見。

這項最新的研究不僅揭示了另一個可能的矮行星,而且還為小行星帶如何隨時間演化提供了額外的線索。由於更強大的望遠鏡的出現和數值計算的進步,這類詳細的小行星研究現在成為可能。VLT和新一代自適應光學儀器球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成像主帶小行星,縮小了地球和星際任務觀測之間的差距。

相關焦點

  • 目前太陽系最小的矮行星被發現了!直徑僅430公裡!
    科學家發現了目前太陽系最小的矮行星!據了解,這顆小行星位於小行星帶,科學家稱它為健神星(HYGIEA),這顆健神星其實早在1849年就被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尼巴萊·德·加斯帕裡斯發現,只是礙於當時觀測技術條件,所以只能大概判斷這是一顆小行星,卻無法得出詳細的觀測數據。
  • 這顆恆星不孤獨,直徑超430公裡,科學家發現了它的「雙胞胎」
    2005年之前,太陽系曾經有九大行星。它們根據距離太陽的距離從進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最後的冥王星。冥王星是最晚被發現的行星,1930年才被發現。冥王星的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的普魯託,正是因為冥王星距離太陽實在是太遠了,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陰暗的冥界,因而得名。但是隨著天文學家後續的研究發現,冥王星的大小實在是太小了。
  • 美媒:天文學家觀測到疑似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
    來源:經濟日報美媒稱,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高對比度系外行星研究儀器(SPHERE)發現,小行星健神星可以被歸類為矮行星。健神星是小行星帶中僅次於穀神星、灶神星和智神星的第四大天體。天文學家發現,健神星是球狀的,有可能取代穀神星,成為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0月28日報導,作為小行星帶中的天體,健神星滿足了被歸類為矮行星的四項要求中的三項:繞太陽運行,不是衛星,而且與行星不同,它沒有清理軌道周圍區域。最後一項要求是,它的質量足以讓自身重力把它拉成一個大致的球形。
  • 太陽系最大的無名天體:直徑1500公裡,繞太陽一周需547年
    太陽系中還有一個直徑超過1500公裡的矮行星,自從發現以來,這顆倒黴的天體一直無法獲得一個正式的名稱2007 OR10是一個矮行星,它於2007年被發現,由三位天文學家同時發現。當時,考慮到這顆矮行星的軌道在遙遠的海王星軌道之外,天文學家認為它的表面被水冰所覆蓋,因此,2007 OR10剛剛被發現時由一個充滿詩意的非正式名稱「白雪公主」。但是在隨後的觀測中,天文學家發現這顆矮行星實際上看起來是紅色的,根本沒有一點「白雪公主」的樣子,因此,科學家仍然沿用2007 OR10的稱呼。
  • 天文學家觀測到最小的「侏儒行星」,距離我們最近時只有3億公裡
    ,它本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從行星中除名,原因就是冥王星個頭太小,軌道太偏、也並沒有完全清除軌道上的其他星體,因此不被認為是行星。近日,天文學家們觀測到了目前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
  • 小行星衛神星可能是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
    由法國馬塞利亞星體實驗室的研究員Pierre Vernazza領導的天文學家小組限制了Hygiea的尺寸,並估計它的直徑剛剛超過267英裡(430公裡)。與之相比,gatheea的寬度還不到它最著名的表親冥王星的五分之一,冥王星直徑約為1,491英裡(2,400公裡)。ceres至今仍擁有最小的矮行星的稱號,直徑幾乎為590英裡(950公裡)。
  • 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發現一顆新的矮行星
    轉過身來,它又成了新的天體分類「矮行星」的一員大將,加上穀神星、鬩神星、鳥神星及妊神星,當前獲得「官方認證」的太陽系矮行星已有5顆。據美國媒體報導,太陽系家族又添新「面孔」: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內冥王星以外的地區,發現了一顆新的矮行星2014 UZ224,美國小行星中心證實了它的存在。
  • 太陽系又有天體要被重新分類?直徑只有冥王星1/6,卻要與它同列
    從此,太陽系的行星數量不但從九個減少到了八個,而天體的分類也在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多出了一個矮行星的分類。在當時,科學家一共將四顆天體歸類為矮行星,除了冥王星(直徑2370km)之外,還有鬩神星(直徑2326km)、鳥神星(直徑1500+400-200公裡)、妊神星(直徑1436km)和穀神星(直徑950km)。
  • 直徑可達1800公裡,專家確定,早期太陽系出現一顆未知星球
    根據新星雲假說的觀點,這大概就是我們太陽系的形成過程。  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太陽系內部比較混亂,跟現在不太一樣,除了八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外,一定還存在著很多未知的大型天體漂浮在太陽系內。  現在,科學家終於確定,在早期太陽系中,存在一顆直徑約1800公裡的未知星球。  2008年,非洲蘇丹迎來了一個巨大的火球,隨後在努比亞沙漠廣闊上空發生了爆炸,這顯然是一顆來自外太空的隕石。
  • 矮行星和小行星
    太陽系內符合這一定義的包括:穀神星、齊娜(即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冥王星、卡戎星總計六顆。太陽系小天體a.天體;b.圍繞太陽運轉;c.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的定義。原來的小行星、彗星等全部歸入太陽系小天體的範疇。
  • 太陽系的矮行星有幾多,矮行星與衛星和小行星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矮行星與小行星的區別就是大與小,圓與不圓的關係。矮行星肯定比小行星大,主要是質量大。現在最小的矮行星是穀神星,直徑為960x932km,質量為9.43±0.07×10 kg,也就是約94.3億億噸。根據這個定義,目前明確確定的矮行星有五顆,按照大小排列為: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穀神星。冥王星從1930年被發現,一直作為行星對待,所以原來太陽系有九大行星。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木衛直徑僅2公裡
    2010年9月,科學家在對已知衛星進行常規跟蹤觀察時發現這兩顆遙遠的衛星,它們分別是S/2010 J 1和S/2010 J 2。北京時間6月16日消息,科學家發現繞木星軌道而行的兩顆新衛星,使這顆行星已知的衛星總數增加到了67個。其中一顆衛星直徑只有2公裡,可能是木星已知最小的衛星。
  • 太陽系最遠的星星
    【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系最遙遠的天體】近期天文學家發現了太陽系中一顆最遙遠的天體。編號為2018VG18,其別稱為「Farout」,距離太陽大約120個天文單位(AU)。這個天體的直徑大約為500千米,這樣的直徑很可能是一個球形,並可能會成為一顆矮行星。
  • 太陽系最大撞擊結構被發現,直徑7800公裡,在這顆衛星上
    不過,科學家最近發現了迄今為止殘留下來最巨大的撞擊結構,同樣來自於一次恐怖的撞擊。這個被撞擊的主角,不是地球或者木星這樣的行星,而是一顆衛星——木衛三。木衛三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直徑達到了5262公裡。
  • 健神星,從一個被誤解的、巨大的小行星變成了最小的「行星」
    儘管它曾經被分類到太陽系裡第四大的小行星,但觀察它還是很模糊、很困難,所以一直以來它都被高度地誤判了。圖:小行星帶概念模擬圖然而,經過天文學家們有史以來第一次認真地對健神星進行觀測之後,發現了這樣一個事實,健神星很極有可能是一顆矮行星,並且是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
  • 180億公裡外,太陽系最遠天體現身!上面一年相當於地球1000年!
    天文學家確定一顆代號為2018 VG18的矮行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太陽系最遙遠天體。2018年11月10日,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的日本斯巴魯8米望遠鏡首先發現它的蹤跡。一個多月之後,智利麥哲倫望遠鏡的追蹤測量同樣證實了它的存在。
  • 它隱藏在太陽系邊緣無數年,距地球180億公裡,終於被科學家發現
    除了這些離地球相對較近的行星和衛星有很多未解之謎外,太陽系邊緣對於人類來說還是一個探索的盲區,我們對太陽系邊緣的了解和認知非常少。比如太陽系邊緣到底存在多少天體,還有哪些神秘的天體等著人類去發現?而且現在科學家懷疑太陽系邊緣有可能存在著一個超級地球,如果它被發現,那就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最小的行星--水星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最小的行星是水星。而我們的地球直徑約1.28萬千米。18個水星合併起來才抵得上一個地球的大小。水星是一個類地行星,意思是主要由矽酸鹽礦物和金屬組成,比例大約是70%的金屬和30%的矽酸鹽材料。水星的鐵含量比太陽系中任何其他主要行星的鐵含量高。
  • 矮行星到底是個啥天體,它與衛星和小行星的區別在哪哈?
    現在最小的矮行星是穀神星,直徑為960x932km,質量為9.43±0.07×10²⁰ kg,也就是約94.3億億噸。而最大的小行星是灶神星,是一個不規則土豆型,大小約578×560×458 km,質量約27億億噸。矮行星要成為圓球型或者基本圓球形,小行星的形狀就亂七八糟,什麼樣子都有。矮行星,又稱「侏儒行星」,就是比行星小一號的意思。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最遠天體":超太陽100個天文單位
    圖片來源:卡內基科學學會來源:中國科學報本報訊天文學家日前宣布,他們發現了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居民」——一顆微小的矮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120倍。這顆矮行星被臨時命名為2018VG18,並被它的發現團隊暱稱為「遙遠」。觀測表明,2018VG18呈粉紅色,這表明它是一顆冰凍的星球,其直徑可能在500公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