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最佳和最差短片評選結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020-12-04 騰訊網

十一假期已經結束,十一檔期的電影市場,其結果現在也差不多已經看得到了。《我和我的祖國》成為票房冠軍,這點毫無疑問,也是大家都想得到的。不過,很多觀眾沒想到的是,《攀登者》因為電影口碑問題,導致票房雪崩,預計該電影票房最後不會超過10億。

當然,今天我們就不在聊這三部電影的情況了,因為在之前已經聊的差不多了。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聊的是,《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一共是由七個單元組成的。這七個單元,是分別由不同的演員和導演完成,這樣一來,自然免不了被比較。

之前也有不少網友和影評人對著七個單元的故事做過點評,但是始終沒有一個統計,讓網友投票選出最佳和最差。終於,在假期結束後的第三天,這個投票終於出現了。據悉,本次公布的這次投票,參與人數一共是一萬人,下面我們就來來具體看一下投票結果。

《前夜》

好評率:16.7

差評率:2.6

這個故事是整部電影的第一個故事,正所謂萬事開頭難,管虎執導這第一個故事,其實還是很有壓力的。不過,這個故事做的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用時間軸營造出來的那種緊迫感,讓觀眾非常具有代入感。管有一個要說的,就是這個故事的催淚效果,堪稱是七個單元中,效果最好的一個。

《相遇》

好評率:9.7

差評率:17.0

這個單元是爭議很大的一個單元,覺得好的人非常喜歡,覺得不好的人,就非常不喜歡。但是,不得不說這個單元中的兩位主演,是真的太優秀了。尤其是張譯,全程臺詞都沒有幾句,硬是演活了這個人物,這個一般人真的做不到。

《奪冠》

好評率:28.7

差評率:3.5

徐崢的導演功底還是很不錯的,這一點從這個故事中,完全看的出來。就這個單元來講,有亮點但是也有敗筆。亮點很多,前半部分幾乎全都是兩點,上海的老胡同,冬冬的來回奔跑等。但是,敗筆也很明顯,就是最後的成年人。不是黑吳京,但是吳京演的真的很尷尬。也可能是,劇情太尷尬了。

《回歸》

好評率:6.0

差評率:11.8

看預告的時候,這是觀眾最期待的一個故事,但是到了正片中,就有些讓人失望了。最大的問題大家都看得出來,就是線太多了,任達華兩口子各一條線,杜江這邊一條線,主線就有三條,這麼短的時間,要講清楚這三條線真的很難。所以,變成了現在這樣都沒講好的局面。

《北京你好》

好評率:30.1

差評率:1.2

毫無疑問的全篇最佳單元,寧浩執導,葛優主演的《北京你好》是差評最少,好評最多的一個單元。原因有很多,導演合演員都有功勞,當然,編劇的功勞也很大。我在分析這個單元的時候,不止一次的說過,這個單元中把「我和我的祖國」中的「我」展現的最到位,而整個故事,也是最豐滿的一個故事。

《白晝流星》

好評率:5.8

差評率:51.4

差評最多的一個單元,但是卻不是好評最少的,由此可見,這個單元的爭議也還是很大的。陳凱歌作為整部電影的總導演,其實也想在自己的這個單元秀一下,但是沒想到秀跑偏了,很多人都覺得整單元有點偏題。但是,也有人覺得,這個單元是最好的一個單元。

《護航》

好評率:3.1

差評率:12.6

其實護航算是一個不錯的故事,有笑點也有淚點,問題就出現在了電影和現實之間的問題。看到很多評論說,這個片段太假,因為軍人的天職是服從,這個片段中,呂蕭然不可能會不服從命令,讓佟麗婭飾演的飛行員繼續參加任務。不過,電影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這個故事,算是比較中規中矩吧。

看完以上數據,我們一開始的答案也就出來了,好評最多差評最少的就是《北京你好》,其次就是《奪冠》。另外,差評最多的是《白晝流星》,而好評最少的則是《護航》。很多人對於這個結果,都表示是意料之外,但是也在情理之中。大家覺得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短片英文名,《護航》的翻譯有點妙
    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黃建新擔任總製片的《我和我的祖國》正在院線熱映,18日會有兩部大片登陸內地院線,或許到那時候才會真正影響《我的祖國》和連續多日拿下票冠的《中國機長》。截止上映第14天下午18點左右,《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經突破25億元,目前累計25.55億元。
  • 《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
    文/趙月軒(原載2019年10月20日《寧波晚報》)《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有著特別意義的電影,其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在中國的大事簿上寫上過重重一筆,內容傳播度之廣,親歷者之眾,也是其他電影難以比擬的。在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創作人員的用心:講中國的故事,更講「我」的故事。和以往主旋律影片主要聚焦於大事件中的重要人物不同,《我和我的祖國》把目光對準了共和國的無名英雄。因為有了一眾戲骨的加盟,影片觀感極佳。在《前夜》中,以黃渤和辛柏青為代表的演員,把劇中人物升旗遇阻的焦灼、克服困難時的眾志成城和升旗成功後的百感交集,演繹得絲絲入扣。
  •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20年1月11日在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獲得2019年度榮譽推介電影。9月26日,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 我和我的祖國影評:愛國就在我們身邊
    文丨新新新說@bigfun社區從電影院走出來的那一刻,我就有了一種自信:這個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穩了!《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故事,在脈絡上是一體的,我們可以評價某個短片的優劣,但對於整部電影,探討整部電影的情懷所在,這才是更加珍貴的東西。這七個故事,看起來不怎麼相關,從開國大典前夜到中國女排奪冠,從北京奧運舉辦到航天英雄返航。
  • 《我和我的祖國》:我看到一顆影壇流星的墜落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位導演拍攝的七部短片組成,分別是《前夜》(導演:管虎)、《相遇》(導演:張一白)、《奪冠》(導演:徐崢)、《回歸》(導演:薛曉璐)、《北京你好》(導演:寧浩)、《白晝流星》(導演:陳凱歌)、《護航》(導演:文牧野),其中陳凱歌還擔任全片的總導演。以下按照片中的時間順序分別評析。
  • 陳凱歌《白晝流星》最差?劇透《我和我的祖國》,從故事找原因
    作為國慶檔最為備受矚目的三強之首《我和的我祖國》,其關注度和熱度遠遠超過了二弟和三弟,一度被觀眾稱為「國慶檔必看電影之一」在國慶檔開啟,《我和我的祖國》正式開畫之後,已經達到了2.58的票房,其排片更是給到了34.1%,上座率的高達45%,實打實的位居國慶檔票房榜首。
  •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下降 白晝流星差評最多 卻有特殊含義
    《我和我的祖國》熱映,上映3天,就破9億,在10月2日的19時23分,觀影人數更是達到2614.9萬,累計票房已破10億。相對比《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實時票房和排片佔比均遙遙領先。《我和我的祖國》10億海報豆瓣評分雖然由8.2分降到8.1分,但是仍有超過7成的觀眾,對《我和我的祖國》這部主旋律電影
  • 《我和我的祖國》「細節」打破主旋律的刻板印象
    《我和我的祖國》「細節」打破主旋律的刻板印象 時間:2019.09.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朱白這些歷史瞬間,既可以匯聚當時人們的熱情和精神,也可以在今天重新將人們的情緒點燃。對於觀影者來說,每當影片中出現激動人心的緊張時刻,除了對於那些結果已經知曉有了應有之淡定以外,一定也會隨著故事的起承轉合內心被掀起波瀾。對於嚼著爆米花、喝著可樂、如今生活在太平盛世裡的觀眾,不知道除了在此時洞悉到新中國曾經經歷的困難和激昂時刻,還會不會還想到更多。
  •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不失望,不驚喜,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而能幹脆直接把「獻禮片」都寫到臉上的,也就是這部《我和我的祖國》了。但反而,這三部中我最期待(唯一還有點期待)的一部,也就是這部了。雖說作為獻禮片主旋律少不了,但這部的題材本身濃縮了70年的7件大事,甚至找來了7個看上去都比較靠譜的導演共同保駕護航,只要權衡好「主旋律」,甚至真的有能拍出中國史詩的希望。
  • 《我和我的祖國》看得他們熱淚盈眶,《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
    談到「我和我的祖國」,每個人內心都會變得柔軟,腦海裡閃現出一些專屬的高光時刻,進而講述出一段段濃情故事。在校黨委和校團委安排指導下,青年教工團支部於9月28日組織了45名身著紅衣和校服、胸帶團徽的青年教師和學生共赴影院一同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的提前點映。《我和我的祖國》回顧著新中國70年發展的榮耀時刻,每當看見搖曳的五星紅旗,師生眼睛裡都閃爍著光芒,為國家的進步和壯大驕傲自豪!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情懷、票房和口碑三贏 史上最超值觀影
    觀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是值得的,甚至說是史上最超值的,因為這部電影有七個獨立單元,即由七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七個(批)不同人物的七個不同故事組成,所以看這一部電影其實相當於看了七部電影,豈不超值?!《我和我的祖國》之《前夜》選取1949年開國大典前夕大量龐雜而緊張的準備工作中的天安門國旗旗杆的準備和確定這一中心點,講述旗杆設計師林治遠懷有高度的愛國之情和工作熱忱,全力以赴和敢為人先地完成國旗旗杆準備工作,詮釋了愛國不僅僅是停留在口號上而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在行動上——最大的愛國就是高度負責保質保量地完成所從事的工作而為祖國的發展壯大和繁榮富強添磚加瓦——「小人物」也可以創造奇蹟!
  • 愛奇藝自製綜藝《我和我的祖國》定檔8.31 以青年獨特視角記錄中國...
    《我和我的祖國》共設置五期內容,這些內容將通過21個主題豐富、形式多樣的創意視頻,來呈現中國在多年發展進程中涉及到工業、農業、體育、教育、科研、軍事、外交、美食、建築、影視等多方面的發展成果,更加全面地帶來祖國的日益變遷對人們生活的積極影響。這些創意短片由眾多當代年輕人進行徵選、製作和呈現,他們將用自己的方式來記錄不一樣的祖國風貌。
  • 《我和我的祖國》深度影評
    葛優坐輪椅和低頭看鞋的片段,更讓全場爆發出最熱烈的笑聲。諸如此類的細節,讓片子很耐看。《相遇》,個人評價:8.3與喜劇的多機位快鏡頭相比,《相遇》這種題材的作品,運用長鏡頭我覺得是合適的。但相比於林治遠這個角色,短片最大的亮點還是在於百姓提著燈籠、捐獻自家珍貴物品的場景。這其中,有普通百姓、也有知識分子。以前還有公知誇讚日本韓國民眾為國家捐錢的段子,殊不知新中國的成立,才真正是廣大人民群眾做出巨大犧牲換來的。最令人感動的地方,莫過於70年前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振臂一呼。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我和我的祖國》為何大火?七部短片各自成色如何?
    恰逢建國七十周年,在萬眾矚目的閱兵盛典外,在氛圍濃厚的電影院中,隨著「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歌聲飄蕩,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這特殊的時間節點上成為觀眾宣洩愛國情緒的出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獻禮作,「重磅」是《我和我的祖國》最吸睛的地方。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我最願看到的,是在中華大地唱響勝利之歌,五星紅旗在廣闊天空高高飄揚。我愛我的祖國,我深知自己肩負著重任,也知道祖國和人民日夜盼望著,終於迎來勝利的時刻,決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有任何閃失。立國之事,治遠必鞠躬盡瘁。 (二) 「三年為什麼不給個信,哪怕往門裡塞張條兒呢?」
  • 《我和我的祖國》:翻閱他的青春,築夢我的祖國
    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濃縮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以來的七個具有深刻意義的歷史瞬間,用筆記記錄的方式將七個故事裡的小人物串聯了起來,像在時間軸上一樣喚醒了塵封的記憶,一一揭開普通人為國家奉獻付出、和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秘密」。時光從未停下腳步,祖國在歲月長河中掀起的浪花,在定格的那一刻,便鎖住了每一代人的最美時光。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讓作文更有波瀾——《那個老人》
    本文由「七七和她的小王子」原創,歡迎關注,全網同名。小王子作文《那個老人》秋日的午後,我獨自漫步在喧鬧的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突然,我的目光被一個穿著洋氣的女士吸引住了,她應該40歲了吧,但依然穿著很時髦,像一個貴族。
  •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國》
    《我的我的祖國》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片,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那段時間走進電影院八成的人都會選擇看《我和我的祖國》。電影題材內容老少皆宜,講述的都是能讓各個年代百姓切身感受到,經歷過的故事。《我的我的祖國》總共分為7個故事片段,分別是:《前夜》(1949年開國大典)《相遇》(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奪冠》(1984年女排三連冠)《回歸》(1997年香港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