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達3133億,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據將達3800億元,其中職場教育的佔比將達到26.2%。
在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概念被炒的火熱的背景下,不僅是網易雲課堂、騰訊課堂等在線教育平臺發展迅猛,得到、千聊、喜馬拉雅FM等知識分享社區也紛紛湧入市場企圖分得一杯羹。
在線教育逐漸成為紅海市場,但越來越多的產品是否真正解決了用戶痛點暫且要打上一個問號。從職場人士角度出發,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崗位競爭和生活壓力,這個群體面臨著以下痛點:
信息不對稱,缺乏快速提升方式。當職業生涯遇到瓶頸期,部分職場人士的已有知識體系不足以支撐他們繼續晉升,他們有學習和成長的需求,但針對現狀找不到有效提升方式。
學習效率低。對於上班族用戶來說,工作之外的可利用時間不多,而視頻類課程的學習周期較長,內容體系不夠精簡會降低用戶的時間利用率。
無法因人適才教育。不同崗位、不同職級的職場人士的現有知識體系和對未來知識的需求不盡相同,而現有的產品無法幫助用戶衡量現有能力和預估下階段所需能力。
缺乏鞭策動力。用戶缺乏激勵動力、學習效果不顯著時,容易放棄學習。
36氪最近接觸到的「瓶蓋思維」正是一家從上述用戶痛點出發,對現有的學習方式進行升級的職場教育平臺。其微信小程序在8月正式上線,課程內容以音頻為主,涵蓋產品、運營、新媒體、IT、管理等七大領域。
為了解決不同職級職場人士對應不同等級學習需求的難題,瓶蓋思維將每個領域的課程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類以迎合不同用戶的實際需求,遵循階梯式定價。同時,瓶蓋思維正在圍繞崗位打造知識圖譜,藉助AI和大數據為用戶推薦晉升下一職級所需技能的相關音頻課程,實現成長路徑的定製化。
瓶蓋思維
創始人吳秀臻表示,目前平臺內容控制在10分鐘以內,以PGC生產為主,後期將通過PGC+OGC+UGC三端共同發力,其中平臺和講師將根據大數據計算出的熱門選題定向輸出內容。
為了激勵用戶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學員在付費後,瓶蓋思維會通過學習打卡、邀請新用戶等方式進行返現,朋友在督促用戶完成學習後也能獲得返現。創始人吳秀臻表示,瓶蓋思維的盈利主要來自B端用戶,通過孵化網紅講師,對講師開通諮詢、社群、培訓等增值服務進行收費。
針對目前市場上其他的在線教育和知識類產品,創始人吳秀臻表示,瓶蓋思維的差異在於提供因材施教的學習方式,並且內容兼顧精簡實用、娛樂化、場景化屬性,讓用戶享受為其量身定製的學習內容。
瓶蓋思維總部位於廣西。創始人吳秀臻是一位二次創業者,擁有豐富的項目運營和大數據分析經驗;聯合創始人畢永勝擁有多年大數據開發經驗。
瓶蓋思維目前正在尋求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市場運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