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提醒了大家,原油價格可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有所震蕩,今天就跳空跌到32美元每桶低開,到中午就是28美元每桶了。
是機會還是挑戰?是跌跌不休還是築底反彈?是有價無市還是敞開供應?
事急從權,我找了在2019年中海油的半年報告和一些其他資料分享給大家。
中海油2019年上半年的開採成本是29美金。
當年中石油中標伊拉克的操作成本是2美元。說句題外話,伊拉克是除了伊朗以外第二個咱們國家派出醫療隊,支援新冠肺炎疫情救助工作的國家。大家秒懂吧!
此外中東的伊朗、沙特、科威特、阿聯、卡達的石油開採成本低於10美元。
俄羅斯的成本是17美元。
委內瑞拉的成本23.5美元。
美國頁巖油的成本約50美元。
美國和加拿大的成本在35-40之間。
中國和巴西的開採成本都高於美利堅和加拿大。
從成本上看加上運費和儲存成本,俄羅斯的17美元再加5美金,22美元應該是此次石油暴跌的底線,當然如果中東的玩家要幹票大的,誰也攔不住,畢竟幾十年的積累,家底雄厚。
再看一下石油價格暴跌對誰影響最大!
當然是俄羅斯,天氣逐漸轉暖,新冠肺炎的版圖不斷向北推進,俄羅斯又面臨強人普京退休,石油還是俄羅斯的主要外匯來源,這個經濟、政治外加新冠打擊的重疊打擊,全球都拭目以待。
美國股市已經暴跌兩個星期,降息的空間越來越少,理論上講,油價暴跌對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是利好,但是油價暴跌就意味著頁巖油的產業遭完爆,其巨額債務在金融體系高度發達的槓桿作用下,已經不知道被翻倍多少次,那麼這次原油動蕩會不會引發債務危機,美國政府能否接得住中東的降價禮物?
中國的石油大部分依靠進口,抗擊新冠疫情的停產停業,又讓原油消費大幅下降,消費不足引發的石油價格下降對國內煤炭行業和以煤炭為主要原料的生產企業造成一定的打擊,但是油價下跌還是利大於弊的。
至於是不是有價無市,據新浪財經記者報導,沙特給亞洲主要供應商的答覆是要多少有多少,要什麼給什麼。降價促銷打價格戰,土豪是來真的了。
感謝關注欣聞奇摘,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致力分享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