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外太空微中子

2020-12-06 快科技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座落於南極的世界上最大粒子探測器「冰立方探測器」近日首次探測到來自外太空的微中子。微中子是一種神秘的高能粒子,可能是宇宙內最劇烈的撞擊產物。

阿德萊德大學的加裡-希爾博士表示:「冰立方為我們打開了宇宙的一個新窗口。這一發現為進行新型天文學研究鋪平了道路。我們可以利用探測器探測銀河系以及銀河系以外的遙遠區域。」

希爾稱:「這是我們發現的第一個堅實證據,證明我們探測到來自太陽系以外『宇宙加速器』的高能微中子。」希爾是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研究論文將刊登在《科學》雜誌上。

微中子是一種亞原子粒子,與其他所有物質發生非常微弱的交互作用。這種粒子由宇宙射線粒子撞擊形成,例如在大氣層內、恆星中央、核反應和超新星爆炸。天文學家懷疑其他未知的宇宙加速器也產生微中子。由於微中子與物質發生微弱的交互作用,探測微中子的難度極高。

為了探測微中子,冰立方探測器使用深埋在南極洲冰盾地下的5160個傳感器,深度達到1.5公裡。數萬億個微中子穿過冰立方監測的1立方公裡冰區。在與冰層中的氧原子發生相撞時,撞擊會產生微弱的藍色閃光。科學家可以根據藍光判斷微中子飛入探測器時的方向和能量。

2012年4月,科學家首次發現地外高能微中子的線索,當時探測到的兩次撞擊事件能量超過1000 TeV。後來,科學家將這兩個微中子命名為「伯特」和「厄尼」。研究發現刊登在《物理評論快報》上。這一次,科學家探測到了更為微弱的撞擊事件,能量大約在30 TeV左右。

微中子不會受到磁場影響,因此能夠追蹤到它們的源頭。希爾表示:「至少有一半微中子的特性和能量與在地球大氣層產生的微中子不符。它們可能在活躍的星系中央形成,可能是類星體。我們面對的問題是它們到底是在我們所在的星系形成還是銀河外的星系。」

希爾指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微中子分布在天空各處,在不同時間出現,說明它們並非由單一事件導致或者來自於單一的源頭。他說:「我們要做的就是獲取更多數據同時在更長時間內運轉探測器。如果天空中存在一個首先方向,它終究會出現並被我們探測到。」

相關焦點

  • 首次直接檢測太陽核心產生的微中子,將幫助洞悉太陽核心結構
    最近,科學家首次直接測量到太陽碳氮氧循環(核融合反應之一)產生的微中子,完成微中子物理學一個裡程碑由於這兩種反應都會產生神秘難捉摸的微中子,科學家可通過不同的微中子光譜特徵來區別出兩者,但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Mass Amherst)粒子物理學家Andrea Pocar表示,迄今為止,從未在任何恆星中直接發現碳氮氧循環。
  • 科學家發現微中子即靈魂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由看得見的物質研究到了看不見的原子、質子、夸克到中微子。現在又發現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質——超弦。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超弦。不知道你有這種感覺沒有:某天你到某個地方或發生某件事情時你會驚奇:咦!這個地方(這個經歷)我好像經歷過啊!科學家發現微中子即靈魂當今世界最驚人的發現,科學家發現微中子即靈魂、即佛家的中陰身. 世界上這些諸多的不可思議的現象,怎麼解釋呢?
  • 以微中子看宇宙
    戴維斯因偵測到太陽微中子而成名,那是人們第一次看見來自外層空間的微中子,它可是出了名的難以捉摸;小柴昌俊則發現了1987年超新星爆發所釋放出來的微中子。他們的成果是實驗上的精彩傑作,因為理論學家原先假定微中子不具質量,但這些實驗確認了它們其實擁有微小質量。不過,諾貝爾基金會特別表彰的是,戴維斯與小柴昌俊為世人建立了一門全新的科學:微中子天文學。
  • 追溯到134億年前宇宙發生的事情,太陽會噴出大數量的微中子
    但是,經過認真的分析,他們發現,它並不是來自於任何設備,他們的天線從任何方向接收到的信號都是相同強度的。另外,他們還懷疑這種神秘信號的起因是不斷積累的糞便引起的,因為一窩鴿子就棲息在寬角望遠鏡上但是,即使他們把這些鴿子趕走,並清理了金屬表面那種雜音仍然存在。當他們與尋找這種信號的其他科學家交談時,他們才意識到自己接收到的是什麼東西。
  • 解釋宇宙反物質去向,10年大型國際實驗發現微中子異樣
    在一項名為T2K的國際大型實驗中,科學家首度發現這些無法通過標準模型解釋的現象,或許可以靠微中子的奇怪行為解決。宇宙物質分為物質和反物質兩類,每個物質粒子都有一個反物質夥伴,它們的質量相同、電荷相反,當兩種粒子碰撞時會以完美的效率湮滅、轉化成100%純能量(這也是科幻小說家特別喜歡反物質引擎的原因),然而在當今宇宙,我們看到物質明顯多於反物質。
  •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美國和歐洲研究人員9月2日宣布,首次探測到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為人類了解黑洞形成開闢新方向。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和歐洲15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兩項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兩個黑洞70億年前撞擊產生了一個新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42倍,是人類探測到的第一個中等質量黑洞。他們為這個黑洞編號GW190521。
  • 外媒:科學家首次探測到黑洞吞噬中子星
    參考消息網8月21日報導外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表示,他們在引力波的幫助下首次探測到了吞噬中子星的黑洞。據埃菲社8月19日報導,作為該發現參與方之一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19日發布公告說,中子星和黑洞都是死亡恆星的超高密度殘骸。
  • 靈魂的真實存在-微中子!
    【震驚發現 科學家首度發現人類靈魂真實存在】人類真的有靈魂?千百年來,這是人們一直都在爭論的問題。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由看得見的物質研究到了看不見的原子、質子、夸克到中微子。現在又發現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質——超弦。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超弦。
  • 秘密終於被科學家解開,鬼真的存在?最後一句驚呆了!微中子即靈魂.
    【震驚發現 科學家首度發現人類靈魂真實存在】人類真的有靈魂?千百年來,這是人們一直都在爭論的問題。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由看得見的物質研究到了看不見的原子、質子、夸克到中微子。現在又發現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質——超弦。
  • 微中子超光速被認為是"世紀謠言" 實驗全過程公布
    科學家宣布CERN發射的微中子以超光速抵達義大利的一個地下實驗室,消息一經宣布便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 外媒:科學家首次在彗星周圍探測到極光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9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科學家首次發現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據介紹,該彗星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此次極光發現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實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蹤」這顆彗星。
  • 秘密終於被科學家解開,靈魂是微中子,天天說是迷信的人,自己打自己嘴巴吧!
    就好比磁碟上的信息以電磁波的方式發送出去了,它們任何時候都可以被自己的大腦接收顯示。需要說明的是磁場記憶依賴大腦的構造(磁碟上的磁粉位置和排列),如果不恰當就產生了白痴。如果記憶只是單純的象某些科學家說的「大腦褶皺」起作用的話,有報導說白痴的大腦褶皺為什麼不比正常人少呢?有科學家試驗說,人每天攝取食物所應該產生的能量遠遠大於人每天發熱所消耗的能量,那麼相差的能量去哪兒了呢?
  •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2015年9月14日,人類首次探測到宇宙中的引力波。2016年2月,韋斯與另外三位科學家向全世界宣布了這一發現。美國當地時間2016年2月11日上午10點30分(北京時間2月11日23點30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召集了來自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LIGO科學合作組織的科學家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媒體中心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 NASA科學家40年來首次在火星大氣層探測到氧原子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香港「東網」5月11日報導,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研究人員40年來首次在火星大氣層探測到氧原子的存在。報導稱,科學家使用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 SOFIA)上的儀器,探測到氧原子出現在火星大氣上部中間層的區域。火星大氣層的氧原子會影響其他氣體逃逸的方式,因此對該行星的大氣層有顯著影響。此發現有助NASA甚至全人類認識火星大氣層。
  • 科學家首次在一顆系外行星上探測到了水
    儘管可能還不太夠,但科學家們剛在尋找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上取得重大突破,一個天文組在一顆超級地球的大氣中探測到了水蒸氣。在《自然天文學》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指出,這是首次成功在系外行星上探測到水。 圖:獅子座星系團這顆行星於2015首次被發現,該天文組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檔案數據來觀察其在主恆星和地球之間的類似
  • 科學家首次通過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了褐矮星
    歐洲和夏威夷的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了一枚「超級行星」(Super-Planet)—— 又稱「冷棕矮星」(Cold Brown Dwarf)或「失敗恆星」(Failed Star)。這顆被命名為 Elegast(BDR J1750+3809)的天體,位於 212 光年外的大力神星座內,相關研究或有助於科學家們尋找宜居的外星行星。
  • 來自外太空的粒子流,將幫助科學家探索貝里斯金字塔
    憑藉強大的穿透力,來自外太空的μ介子,可幫助科學家掃描地球上的山體和大型建築。現在,科學家們正準備用它來探測貝里斯金字塔,期待從中發現珍貴的古書籍和手稿。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探測到虛磁場中「李—楊零點」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杜江峰團隊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在多體系統量子模擬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探測虛磁場中
  • 人類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人類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天文學家2日在《物理學評論通訊》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發表研究報告稱,發現的一段引力波信號可證明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天文學家當日表示,他們發現的這個中等質量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 人類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人類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 】天文學家2日在《物理學評論通訊》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發表研究報告稱,發現的一段引力波信號可證明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天文學家當日表示,他們發現的這個中等質量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4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