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50噸級國產運輸車:HY473 運輸車。該車由HY473型6x6牽引車和HY962型半掛平板車組成。V12缸風冷柴油機和變速箱均採用德國技術,平頭駕駛室仿製自日本五十鈴車型。1996年,通過換裝大功率發動機使載重量升至75噸,成為共和國戰略基石東風31型洲際彈道飛彈的運輸車。
實現跨越式發展車型: 解放CA141載貨汽車。1996年,通過換裝大功率發動機使載重量升至75噸,成為共和國戰略基石東風31型洲際彈道飛彈的運輸車。1983年9月解放牌CA141型5噸載貨汽車通過國家產品定型鑑定,成為第一汽車製造廠投入換型技術改造項目的主導產品。
第一家合資企業生產車型: 北京吉普切諾基。1984年1月,北京汽車製造廠與美國汽車公司(AMC)合資成立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這是我國汽車行業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1985年,第一款產品BJ213型切諾基正式投產。
推動零部件工業發展車型: 上海大眾桑塔納。早在1983年,上海就開始組裝生產桑塔納轎車。1985年3月,中國最早的轎車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成立,開展了振興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的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工作。
兵工廠產的支柱民品:長安SC110型廂式車。1986年,首批長安牌SC110微型廂式車試製成功,江陵廠發動機也開始批量投產。1988年,長安微型汽車產量突破1萬輛,微車發動機產量突破1萬臺。
臺灣第一款自主開發的轎車:飛羚101轎車。1982年吳舜文為實現為中國人造出自主汽車的心願,毅然決定自主開發轎車。五年後,裕隆的第一款自主車型飛羚101在裕隆汽車工程中心順利誕生。1986年10月25日,飛羚101發布,直至1988年停產。
第一種自主開發MPV: 上海大眾SS610轎車。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際上開始出現MPV車型。上海汽車拖拉機研究所意識到了這種新產品的市場潛力,於是聯合上海大眾共同開發。1987年,SS610型7座MPV試製成功。
第一種國產兩廂轎車:夏利TJ7100型轎車。1983年,天津汽車工業公司提出將CB型三缸汽油機裝備到載貨車和轎車上,建議引進850系列汽車的同時引進大發Charade轎車。時任天津市長的李瑞環建議轎車中文名字叫夏利,寓意「華夏得利」。
第一種引進國產的中高級轎車一汽奧迪100。1988年5月,一汽與大眾汽車籤署引進3萬輛奧迪100轎車及技術轉讓協議。1989年9月,第一輛奧迪100轎車在一汽第二轎車廠下線。中國從此開始批量生產擁有國際水準的中高級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