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10月,生下一個活蹦亂跳、健康的寶寶是每一個準媽媽的心願,但也有一些女性懷孕後出現異常反應,「健康都市」曾接到一位讀者打來的電話,她很渴望能懷上一個孩子,知道自己懷孕時,心情很激動,也許和體質有關吧,她沒有很強烈的孕吐反應,生活如常進行。
可就在懷孕60天時,她
流產了……
對於有意外情況的懷孕女性,醫生們常會用一句話來解釋,「好的胚胎要保就保住了,不好的胚胎想保也保不住」,「準媽媽手記」的指導專家陶瀅認為,如果懷孕期間出現早孕反應停止、陰道流血、下腹疼痛等現象就是流產徵兆,流血和腹痛時間越長,發生流產的可能性越大,一旦有流產徵兆就應立即到醫院就診,若B超檢查時能見到胎心搏動,說明胚胎還存活,孕婦應當臥床休息、保胎。
本期手記中的百合準媽媽1年前也曾有過流產的經歷,一年後,當她再次懷孕時,又出現了先兆流產的症狀,經過一個多月在家靜養、保胎,肚裡寶寶胚胎終於恢復健康成長,準爸媽懸著的心終於暫時安定下來。正如百合準媽媽所說,孕育寶寶的過程還很漫長,但從保胎的忐忑中走過來,就跨過了第一道檻!
孕育的過程有時暗藏危機,親歷過憂慮焦灼守望的準媽媽,對與自己血脈相連的小生命,更有來之不易的珍惜,對生養孕育懷有別樣的感恩之情。
當確知寶寶已悄悄來到腹中時,全家人欣喜之餘,一再告誡我要謹慎小心。因為去年我曾遭遇先兆流產並因胎兒未發育做了清宮手術。經過近一年的身心調養,再次懷孕時,多了一分成熟和淡定,我不再興奮得看許多育兒書籍和狂寫妊娠日記,甚至都沒算算預產期。只是認真地吃營養的東西,多睡覺。
可就在春節後一周工作稍感疲累時,我又出現了流血症狀。知道利害關係,我迅速躺在床上不動。觀察一天後,我們到了昆醫附一院。張雲會教授首先讓我做了B超檢查,確定有胎心後,處方為肌注HCG,口服孕康,並儘量臥床。
小傢伙的生命跡象讓大家鬆了口氣,還好不必像患習慣性流產的準媽媽們那樣在床上吃喝拉撒,我的「休眠」期最初就是在對小寶寶的擔憂和孕初的嗜睡中混沌度過的,心情煩悶時就朝著老公發火、報怨。還好不久回到娘家,爸媽的精心呵護和流血症狀的逐漸消失使我焦燥的心漸漸平復。老媽給寶寶起名「狗娃」,意寓狗年平安生下的娃娃,這比老公想起的「旺財」好多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每天我認真吃下孕婦該吃的養身不養嘴的東西,輔以民間偏方:野生鱔魚(說是能滋陰補血)、山藥等保胎食物。「烤肉是變性蛋白質,醃製品沒有營養」這些健康理念支撐著我寡淡無味的飲食。此外,曾經做過膽囊摘除手術的我,還得小心伺候腸胃,吃多吃少都不能忍受。
比起飲食的不適,精神上的折磨不可不書。除了打針,我幾乎不出門,翻來覆去躺得腰酸腿疼。看書、讀報、聽音樂也難掩心中孤寂。嘮叨的話多得連老媽都自嘆比我年輕,任誰回家都能得到我吧兒狗撒歡般的熱情問候,微小的事都會刺激我易感的神經,自我診斷:產前抑鬱症,病得不輕!
遠離塵世般休養一個多月後,狗娃和我戰勝了生命之初最危險的難關。偶爾,和狗娃爸爸腆著肚子小心翼翼散步時,我總想起紀錄片《帝企鵝日記》,比起企鵝爸爸媽媽經受的嚴寒危急,我們已心懷感激,而長久跋涉隨著永難忘懷的三月似乎才剛剛開始。
百 合
專家指導:雲南省婦幼保健院 保健技術指導科 陶瀅
如果我有那麼好的文筆,在8年前也許會有相似的日記被發表,因為百合的經歷與感受和我的那麼相像,也是一次自然流產和第二次的在家保胎,至今那一個多月與世隔絕的體驗歷歷在目。只不過具有產科專業知識的我有著比百合更多的擔憂與緊張。現在想想真可笑,我會把幾乎所有的異常妊娠和自己聯繫起來:擔心宮外孕、流產、葡萄胎、前置胎盤……
流產的原因很複雜,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胚胎發育的問題,一方面是母親健康及外界因素的影響。據研究分析,胚胎發育不良是主要的,在早期流產的胚胎中,至少有60%是發育不好的,或者有染色體的異常。這些發育不良或發育異常的胚胎是遲早都會夭折的,用生物進化論的觀點來說,就是生物的自然淘汰,所以對那些保不住的流產沒有什麼可遺憾的。另一個原因是母親的健康和外界因素,包括子宮異常、內分泌問題、免疫系統問題、感染和其他因素。
這幾年,我們單位有好幾個年輕媽媽都是保過胎的,在門診,也有不少先兆流產的孕婦。現在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出現流產呢?這可能與城市女性工作緊張、壓力大及環境因素影響精、卵細胞的質量有關。對諸位準媽媽來說,胚胎的基因、染色體構造成什麼樣我們沒法控制,我們能做的是以積極的態度去創造一個儘可能良好的環境,讓那些沒有遺傳基因缺陷的寶寶健康成長。
編輯: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