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想要實現長期生存,這類疾病也不容忽視!

2020-12-02 騰訊網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隨著癌症預防和早期篩查意識的逐步覺醒以及癌症治療技術和藥物的逐步發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不斷提高。

對於他們而言,很可能已經度過了5年的生存門檻,正在向著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前進。

圍繞和困擾著這部分癌症患者的,除了無法預防的復發和轉移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潛在生存隱患,那就是來自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半分鐘讀全文

大多數長期生存的癌症患者面臨著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增加風險。

炎症可以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無論是放療,化療,還是靶向治療,癌症治療都會引起心臟毒副作用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心血管疾病與癌症擁有著包括肥胖、吸菸、飲酒、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在內的多種共同風險因素。

如何更好地管理長期生存的癌症患者的預後,是和癌症治療一樣重要的課題。

心血管疾病與癌症有哪些共同的風險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風溼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以及心肌病在內的一系列疾病的統稱。

其中,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是我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缺血性心臟病在1990年-2017年的三十年間一直穩定在我國居民最主要死亡原因榜單的前三位,而高血壓性心臟病也在這三十年間悄然進入了這一榜單。

在一定程度上,這說明了心血管疾病不可忽略的重要程度,尤其是對於癌症患者而言。

由於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相關發生機制,癌症治療引起的心臟毒副作用以及心血管疾病與癌症共同的風險因素,長期生存的癌症患者們面臨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相關發生機制

炎症可以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炎症可以來源於肥胖、高血糖、高血壓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常見病症,也可以來源於微生物和病毒感染、過敏原暴露、輻射、有毒化學品、飲酒、吸菸以及其他慢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症介導著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所有階段,從起始到進展,直至最終的血栓形成。而動脈粥樣硬化是驅動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一個路徑。

近幾十年來,廣泛的事實和間接證據表明,包括宮頸癌、胃癌、淋巴瘤在內的幾種癌症類型都是由感染或慢性炎症引起。同時,腫瘤微環境中的炎症也具有促進細胞惡性轉化,癌症發生及進展的作用

此外,氧化應激反應,激素,細胞和生長因子,以及其他代謝反應等也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這兩種疾病相關聯。

癌症治療引起的心臟毒副作用

無論是放療,化療,還是靶向治療,癌症治療都可能會引起心臟毒副作用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缺血性心臟病是放療最常出現的與心臟相關的毒副作用。總體來說,與未經照射的患者相比,經過胸部放療的患者在5年內心臟病的發生和死亡絕對風險增加2%,而20年後心臟病的發生和死亡絕對風險將會增加23%。

5-氟尿嘧啶、阿黴素等化療藥物以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等靶向治療藥物的心臟毒副作用也是眾所周知的。

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共同風險因素

心血管疾病與癌症擁有著共同的風險因素,例如肥胖、吸菸、飲酒、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不活動以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

僅就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而言,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分別導致了全球52萬人和80萬人因冠心病死亡。

而在眾多關於癌症預防的建議指南中,也都紛紛提出了要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

哪些長期生存的癌症患者需要警惕心血管疾病風險?

發表在《Lancet》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108215名癌症倖存者和523541名對照者進行了至少一年的隨訪,發現大多數長期生存的癌症患者確實面臨著更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胰腺癌、肺癌、惡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宮頸癌、子宮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腎癌、膀胱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甲狀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以及白血病等20種癌症類型。

靜脈血栓栓塞風險

與對照組相比,有18種癌症類型的長期生存患者靜脈血栓栓塞風險升高,其中胰腺癌的風險比最高(9.72),前列腺癌的風險比最低(1.72)。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靜脈血栓栓塞的發生風險雖然呈現下降的趨勢,但在診斷後的5年仍然高於對照組

心力衰竭或心肌病風險

有10種癌症類型的長期生存患者發生心力衰竭或心肌病的風險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為1.94,白血病為1.77,多發性骨髓瘤為3.29,食道癌為1.96,肺癌為1.82,腎癌為1.73,卵巢癌為1.59。

其他風險

在包括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在內的多種癌症類型中,也觀察到了心律失常、心包炎、冠狀動脈疾病、中風和心臟瓣膜病的風險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心力衰竭、心肌病以及靜脈血栓栓塞在既往沒有心血管疾病和年輕患者中的風險更高

心血管疾病的增加風險似乎在接受化療的患者中更為明顯

寫在最後

在癌症正在慢慢成為慢性病的今天,如何更好地管理這些長期生存的癌症患者的預後,是和癌症治療一樣重要的課題。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積極隨訪,定期複查,在隨時關注自己身體變化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修煉。

參考文獻

[1] Zhou M, Wang H, Zeng X,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The Lancet, 2019.

[2]Koene R J, Prizment A E, Blaes A, et al. Shared risk factor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J]. Circulation, 2016, 133(11): 1104-1114.

[3] Strongman H, Gadd S, Matthews A, et al. Medium and long-term risks of specif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survivors of 20 adult cancer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using multiple linked UK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databases[J]. The Lancet, 2019.

[4]齊洪濤, 彭宗玉. 癌症靶向治療後心血管毒副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 中國全科醫學, 2018, 21(27):131-134.

[5]https://health.usnews.com/health-care/patient-advice/articles/2017-10-10/whats-the-connection-between-heart-disease-and-breast-cancer

[6]https://www.eventscribe.com/2019/ASN/fsPopup.asp?Mode=presInfo&PresentationID=544813

[7]https://nutrition.org/millions-of-cardiovascular-deaths-attributed-to-not-eating-enough-fruits-and-vegetables/

入群交流

美中嘉和已經建立肺癌、乳腺癌、婦科腫瘤、消化道腫瘤以及其他癌種的病友交流群。加入美中嘉和病友群,聽腫瘤專家講座,問腫瘤醫生問題,學腫瘤治療進展,說腫瘤治療心得。

相關焦點

  • 案例:特殊的ALK基因融合讓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實現長期生存
    該患者自17年10月開始服用克唑替尼,兩個月後胸部CT檢查腫瘤體積明顯縮小,12月檢查確認腫瘤達到部分緩解。又過了3個月,18年3月底檢查發現疾病穩定,但腫瘤體積略有增大。兩日後用藥方案調整為克唑替尼聯合貝伐珠單抗。此後疾病穩定,直到克唑替尼治療23個月時,病情才出現加重,影像學觀察到患者右側肺部視野陰影逐漸加深。
  • 長期帶瘤生存,說起來容易實現卻要跋山涉水,如何才能做到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治療腫瘤的主導思想被貼上了「腫瘤不滅,性命不保」的標籤,其實這種說法太過於絕對。現在的治療理念正在逐漸改變,因為大家認識到了,癌細胞是很難被完全殺滅的。很多時候經過手術治療,腫瘤不一定會停止生長,只要能維持生存平衡,就能實現帶瘤生存3年、5年甚至更長時間,這是癌症患者追求的目標,也是目前臨床治癒腫瘤的標準。
  • 晚期腫瘤患者真的很難生存久嗎?分子檢測匹配治療讓這類患者生存期...
    延長生存期、實現治癒,是所有抗癌人的最終目標。但是如何才能實現? 近期,世界知名學術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發表了一項來自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研究表明基於分子檢測的精準治療,可以幫助胰腺癌晚期患者多生存1年以上,同時將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一半以上!
  • 卵巢癌的生存機率有多大?醫生:若早發現,94%的患者可多活五年
    卵巢癌作為女性生殖系統中癌症發病率的第三位,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主要的原因就是卵巢癌早期是出現腹痛、腹脹等不適,很多人都是以為腸胃出現的問題,因此很容易就忽視了,而要是等到卵巢出現症狀,基本都是晚期了,因此卵巢癌晚期的生存機率是很低的,5年生存率僅為30%-40%。
  • 慢性病引起的肝纖維化不容忽視!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肝膽衛士李亞磊】 在臨床中,導致肝纖維化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免肝等,慢性肝病患者患病時間長,治療效果不理想,長期大量飲酒或者長期服用藥物等導致的肝損傷,在長期的肝臟損傷與修復的過程中,就很容易產生肝纖維化。
  • 有些腫瘤患者一旦確診,會發現病情進展好像特別快,這是怎麼回事
    1.發現不及時任何惡性腫瘤都有潛伏期,早發現早治療是最好的結果,但腫瘤發展時往往只有輕微的臨床症狀,這也導致了大部分腫瘤患者都會忽視,或當成相關病症治療,只有在久治不愈的情況下才會想起去醫院檢查,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腫瘤患者確診時就處於中晚期的原因。
  • 抗擊腫瘤 扭轉「肝」坤 -中晚期肝癌有望獲得長期生存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在此來臨之際,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外科主任、華山醫院肝病中心主任欽倫秀教授指出, 在多學科合作模式基礎上開展的肝癌綜合治療有望進一步提升我國肝癌病人的生存率5個百分點,助力實現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提出的我國總體癌症的5年生存率在
  • 【警告】長期吸菸加速腫瘤進展!戒菸多久才能提高術後生存?
    > 1 促進腫瘤進展的病理因素 在對453例患者的生存分析中,中位生存期為137個月(95%可信區間為130-144個月)。 3 在病理I期腺癌中,長期吸菸加速了腫瘤進展 在臨床資料中,我們關注的是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吸菸史。吸菸狀況通過以下四個參數進行評估:每日吸菸數量、吸菸年數、包年和戒菸後的年數。
  • 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方案日趨成熟療效顯著可實現患者長期生存
    批准的免疫療法加化學療法組合以及靶向腫瘤的藥物已改變了治療前景。「事實上,參與KEYNOTE和CheckMate早期試驗的任何患者都將進行第七次研究。生存的第八年非常令人鼓舞。「重要的是,雖然PD-L1是預後良好的生物標誌物,但對於沒有PD-L1表達的患者,針頭仍在移動,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長期生存機會。」這項雙盲3期PACIFIC試驗(NCT02125461)將放化療後無法切除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隨機分為放化療後的durvalumab(Imfinzi)或安慰劑,無論其PD-L1狀態如何[6]。再加上輻射。
  • 過飽危害不容忽視!廣州亞洲美食節上,鍾南山揭秘飲食與長壽的秘密
    過飽危害不容忽視!廣州亞洲美食節上,鍾南山揭秘飲食與長壽的秘密金羊網  作者:付怡  2019-05-17 金羊網訊 記者付怡報導:廣州是美食之都,廣州人注重吃也注重健康。
  • 哪些腫瘤需檢測MSI?這6類患者必須檢測!
    中國MSI-H腫瘤疾病負荷每年高達近30萬例,與每年新髮乳腺癌病例數相當,且遠遠超過前列腺癌、甲狀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等。MSI-H腫瘤的分子病因導致其對免疫治療敏感性強,同時 MSI-H腫瘤具有獨特的臨床/分子病理特徵。 為什麼會發生 MSI?
  • 肺上有腫瘤能生存多長時間
    肺上有腫瘤首先要明確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惡性肺部腫瘤佔據我國癌症之首。惡性腫瘤常稱癌症,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良性腫瘤通過治療對生命沒什麼影響,那麼肺部惡性腫瘤能活多久呢?
  • 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晚期胃癌患者有望迎來生存突破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副院長劉寶瑞教授介紹,「全世界有44%的胃癌發生在中國,這是一種東方人群為主的疾病。」有研究數據披露,我國男性胃癌的發病率更高,是女性的2.4倍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副院長劉寶瑞教授接受採訪在中國,不僅胃癌患者多,而且晚期胃癌患者比例較高,約80%的胃癌患者確診時已是進展期。劉寶瑞教授表示,這是因為胃癌患者的症狀隨原發灶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而且多數的早期胃癌患者無明顯症狀。即便少數人有上腹不適或是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症狀,也難以引起足夠重視。
  • 邵國良教授專訪 | 免疫聯合治療助力HCC患者長期生存「夢想照進...
    要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邵國良教授:B肝病毒感染是我國肝癌高發的一個主要原因。B肝可導致肝硬化,最後演變為肝癌。若想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首先要防止B肝疾病的發生。如果已經感染B肝病毒,則需要預防B肝轉變成肝硬化,應對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和定期複查。
  • 拉羅替尼廣譜高效,為多種NTRK基因突變實體瘤患者帶來長期生存獲益
    驅動基因的發現和靶向藥物的研發,可以稱得上是改變腫瘤臨床實踐的裡程碑事件。而每每談到靶向治療新藥進展時,我們第一關心的都是——它針對哪個部位的腫瘤,是肺癌、乳腺癌,還是肝癌?的確,在「腫瘤」這麼一大類複雜難纏的疾病中,不同部位疾病由於發病原因的千差萬別,驅動基因改變自然是不同的。
  • 肺癌專題|Pembrolizumab+化療方案可提供長期生存獲益
    在近期舉行的北美肺癌會議上,一項早期的Pembrolizumab+化療的一線試驗的長期數據顯示,該組合方案繼續提供持久的反應和長期總體生存獲益,
  • 皮層 / 皮層下 DWI 高信號: 這 5 類疾病不可忽視
    近期筆者在臨床就遇到兩個這樣的患者,一個擬診 CJD,基本意味著宣判「死刑」,另一個目前還未診斷明確,故特意和大家一起回顧下主要表現為皮層 / 皮層下 DWI 高信號的幾類疾病。 腦炎(包括病毒性腦炎、自身免疫性腦炎等)都有可能出現累及皮層 / 皮層下的 DWI 高信號。腦炎一般不難鑑別,急性起病,有發熱、頭痛等症狀。
  • 南京太乙堂注重改造患者「癌症體質」,實現與瘤共存
    那麼為什麼人類至今無法「馴服」癌症、不能控制腫瘤的復發與轉移?專家認為其中的關鍵因素,是現有治療未能改變患者的癌症體質,癌細胞生存的環境依然存在,一旦新的癌細胞不斷產生,就會產生復發與轉移。南京太乙堂中醫腫瘤醫院在研究歷代中醫腫瘤病因病機、結合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創新性的「扶正祛邪•抗癌消瘤療法」。
  • 大腦核心區松果體位置長了腦瘤,能長期生存嗎?
    DWI是鑑別表皮樣腫瘤與蛛網膜囊腫的有效方法,通過表觀彌散係數反映了表皮樣瘤內部的固體性質,而蛛網膜囊腫為純液。4.腦膜瘤:松果體區腦膜瘤起自中間帆或起自天幕的游離緣。少數情況下,其起自松果內蛛網膜粒包涵體。5.轉移瘤:顱內轉移性疾病發生的頻率比原發性顱腦腫瘤多,但是轉移到松果體的情況很少見。
  • 腫瘤患者真正該忌口的,是這6類食物
    確診腫瘤之後,很多人的生活變得更「精緻」了,原本的無肉不歡、宵夜不斷、不舍剩菜、營養不全……現在,不良飲食習慣漸漸改善,注重營養搭配,也開始講究忌口:大豆不能吃、老母雞不能吃、魚不能吃、牛羊肉不能吃……其實這些都能吃,真正要忌口的是這6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