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腫瘤需檢測MSI?這6類患者必須檢測!

2020-12-05 騰訊網

微衛星不穩定(MSI)是指由於在DNA複製時插入或缺失突變引起的MS序列長度改變的現象,常由錯配修復(MMR)功能缺陷引起。MSI現象於1993年被Jacobs等人在結直腸癌中首次發現,與癌症發生有關,可用於癌症檢測。

由於微衛星數量龐大且遍布整個基因組,因此位於多個基因上的微衛星不穩定將會導致與腫瘤相關的多個信號通路中的多個基因功能異常,進而導致 MSI-H 腫瘤的發生發展。

什麼是 MSI-H 腫瘤 ?

MSI-H 腫瘤是指一類具有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表型的腫瘤,發生於多個部位,最常見的發生部位為結直腸子宮內膜小腸,同時也發生於其他部位。

中國MSI-H腫瘤疾病負荷每年高達近30萬例,與每年新髮乳腺癌病例數相當,且遠遠超過前列腺癌、甲狀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等。MSI-H腫瘤的分子病因導致其對免疫治療敏感性強,同時 MSI-H腫瘤具有獨特的臨床/分子病理特徵。

為什麼會發生 MSI?

MSI 的發生與錯配修復系統(MMR)功能異常密切相關。正常細胞中,MMR 系統蛋白能夠識別和修復這些錯誤,該系統包括主要的4個蛋白 MLH1、MSH2、 MSH6 及 PMS2。而腫瘤細胞中,MMR 蛋白功能異常,無法修復 DNA 複製過程中發生的錯誤,最終造成 MSI 的現象。

在免疫組化 MMR 蛋白檢測中,若 4 個 MMR 蛋白均表達,則為 pMMR,相當於 MSI-L/MSS 型,若任一蛋白缺失,則為 dMMR 型,相當於 MSI-H 型。

MSI 檢測的 4 大臨床意義

1

輔助診斷林奇症候群

林奇症候群曾被稱作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腫瘤症候群,患者罹患結直腸癌或其他多個部位(包括子宮內膜、卵巢、胃、小腸、肝膽、上尿道、腦和皮膚等)的惡性腫瘤風險顯著升高。

林奇症候群約佔所有結直腸癌患者的2%-4%,是最常見的遺傳性結直腸癌症候群。

林奇症候群的主要致病因素是MMR基因(MLH1、 MSH2、MSH6 或 PMS2 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變或 EPCAM 基因缺失導致 MSH2 基因沉默。因此,MMR/MSI的檢測可以作為林奇症候群的初篩手段。

對於經初篩確定的dMMR/MSI-H的患者,再考慮林奇症候群相關基因的胚系突變檢測,以明確診斷

2

判斷預後

結直腸癌

2000 年,在一項使用2B3D NCI Panel診斷方法對607 例結直腸癌患者進行預後分析中,發現I~IV期的MSI-H結直腸癌患者比MSS結直腸癌患者均有顯著的生存優勢 (HR = 0.42, 95%CI:0.27-0.67, P首次提示MSI-H是結直腸癌的獨立預後判斷指標

一項納入32個研究共7642例患者的Meta分析顯示,相較於 MSS,MSI-H是預後良好的獨立預測指標,HR = 0.65(95%CI:0.5-0.71)。因此,dMMR/MSI-H表型的結直腸癌雖然往往分化較差,但通常預後較好,目前公認dMMR/MSI-H是II期結直腸癌獨立良好預後因子

在II期結直腸癌患者中,高危因素包括T4、組織學分化差 (3/4 級,不包括MSI-H者)、脈管浸潤、神經浸潤、 術前腸梗阻或腫瘤部位穿孔、切緣陽性或情況不明、切緣安全距離不足、送檢淋巴結不足12枚,而dMMR/MSI-H被認為是低危因素。

胃癌

近期,一些研究表示,具有MSI-H表型的胃癌患者預後較好,也無法從輔助化療中獲益。在一項Meta分析中顯示,MSI-H的胃癌患者預後較好,且淋巴結轉移少,腫瘤浸潤淺,(HR = 0.63,95%CI:0.52-0.77)。

基於此,《胃癌 CSCO 診療指南》(2019 版)中推薦 MSI/MMR 檢測用於判斷預後

3

預測輔助化療療效

結直腸癌

在一項回顧性研究中長期隨訪了II/III期結直腸癌,並首次提出MSI可能是輔助化療的療效預測指標,且MSI-H結直腸癌不能從5-FU化療中獲益。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dMMR/MSI-H結直腸癌患者不能從5-FU輔助化療中獲益,尤其在II期結直腸癌中,反而生存期縮短(HR = 2.3, 95%CI:0.84-6.24)。這些研究數據表明,II期的dMMR/MSI-H型的結直腸癌患者不僅無法從5-FU單藥輔助化療中得到生存獲益,反而是不利的。

目前,國外的NCCN指南和國內的CSCO指南均指出,II期的dMMR/MSI-H型的結直腸癌患者預後較好,不建議使用氟尿嘧啶類單藥輔助治療

胃癌

在胃癌中,MSI-H也能夠預測輔助化療療效。MAGIC研究結果顯示,僅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中,dMMR/MSI-H患者的OS未達到,而pMMR/MSI-L/MSS患者的OS為20.5 個月(P值=0.09),接受手術和化療的患者中,dMMR/MSI-H患者的OS為9.6個月,pMMR/MSI-L/MSS患者的OS為19.5個月(P 值 = 0.03)。

綜上,dMMR/MSI-H給僅手術治療的患者帶來陽性預測結果,而接受化療的患者與陰性預測作用相關,因此,可手術的 dMMR/MSI-H患者不能從圍手術期化療中獲益

4

指導免疫治療療效

2015 年,某研究首次報導了dMMR/MSI-H型的結直腸癌患者能夠從帕博利珠單抗的治療中獲益,同時,發現dMMR/MSI-H型的其他癌種患者也能夠從中獲益。後續在更大樣本量的研究中,帕博利珠單抗在12個癌種的dMMR/MSI-H患者中的療效得到再次證實。

這些研究表明,dMMR/MSI-H患者能夠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中獲益,且不限癌種

基於此,美國FDA 於2017年批准了帕博利珠單抗用於治療dMMR/MSI-H 型不可切除或轉移性經治的實體瘤患者。緊接著,FDA 批准納武利尤單抗單藥或聯合伊匹木單抗用於氟尿嘧啶、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治療後出現進展的 dMMR或MSI-H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由此,MSI 成為了所有實體瘤中免疫治療療效的預測因子,可見 MSI 的檢測將在整個腫瘤領域越來越重要

哪些患者應檢測 MSI?

所有確診的結直腸癌患者;

所有確診的子宮內膜癌患者;

所有確診的胃癌患者;

所有確診的小腸腺癌患者;

所有需進行 Lynch 症候群篩查的腫瘤患者;

尋求免疫治療的所有實體瘤患者。

對免疫療法指導性意義

MSI—H:,對免疫療法更加敏感,更能從免疫治療藥物獲益

MSI—L:,對免疫療法不敏感,不太可能獲益

MSS:穩定,對免疫療法不敏感,不太可能獲益

目前研究發現,這項指標似乎更適用於消化道惡性腫瘤對PD-1抗體療效的評估。

參考來源:

相關免費臨床招募

End

【重要提示】本公號【家屬說】文章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謹遵醫囑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MSI檢測/IHC檢測在Lynch症候群子宮內膜癌患者腫瘤篩查中的應用
    MSI檢測/IHC檢測在Lynch症候群子宮內膜癌患者腫瘤篩查中的應用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同時,腫瘤的異質性不只是有多個腫瘤亞克隆,腫瘤的微環境也存在異質性,這導致腫瘤治療的困難。 目前,腫瘤治療已進入分子靶點的個體化醫療時代,腫瘤的治療已逐漸從以病理為主轉變為病理與驅動基因共同決定選擇的時代。腫瘤發生機制的複雜性也提示臨床醫生在選擇治療藥物前,若能進行基因檢測及分析,對於治療的用藥指導非常重要。
  • 「MSI-H/dMMR亞型」腫瘤患者的免疫治療
    2017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兒:FDA第一次不按照腫瘤來源,而是按照生物標誌物進行區分腫瘤類型,批准了PD1抑制劑K藥(Keytruda)用於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錯配修復缺陷(dMMR)亞型」的實體瘤患者。 詳情閱讀:菠蘿|全球首個「廣譜抗癌藥」獲批!
  • 微衛星不穩定性(MSI)檢測概述
    MSI-H結直腸癌患者相比MSS患者具有顯著的生存優勢,臨床表現較差,但預後更好。研究證實,針對Ⅱ/Ⅲ期結直腸癌患者,MSI-H患者的總生存期及無病生存期明顯延長。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發布的結直腸癌指南,建議MSI檢測應在所有結直腸癌史的病人中進行。
  • 晚期腫瘤患者真的很難生存久嗎?分子檢測匹配治療讓這類患者生存期...
    近期,世界知名學術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發表了一項來自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研究表明基於分子檢測的精準治療,可以幫助胰腺癌晚期患者多生存1年以上,同時將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一半以上!
  • 指南·共識|哪些腫瘤標誌物和基因檢測適用於肝膽腫瘤?
    (5)ctDNA、微小RNA等血清學標誌物,由於檢測成本較高,且缺乏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論證,缺乏組織和腫瘤特異性特徵,建議可作為肝膽腫瘤患者診斷及篩查的參考指標。 (6)建議肝膽腫瘤根治性治療術後,參考使用上述血清學標誌物結合影像學檢查進行動態監測。
  • 桐樹基因CEO嚴令華:ctDNA檢測技術突破讓更多腫瘤患者受益
    最大的優勢就是可無創檢測腫瘤患者的基因組學狀態。如果沒有ctDNA,腫瘤患者要想進行基因檢測,必須採取有創組織活檢的方式。就目前的有創組織活檢技術而言,相當於進行一次手術,不僅創傷較大,而且會有很多不良反應。」桐樹基因CEO嚴令華在介紹ctDNA的概念及其目前在腫瘤精準治療中提供的幫助時表示。
  • 這類靶向藥物不用基因檢測
    靶向藥是治療腫瘤的一個裡程碑。自從2003年問世以來,靶向藥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大多數患者及家屬都知道,服用靶向藥之前需要行基因檢測,如果有突變就可以吃靶向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種「廣譜靶向藥」無需行基因檢測。
  • 對比2019版,2020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有哪些更新?
    日前,《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2020版)》發布,對比2019年版,主要有哪些更新呢,一起來看下吧! 適宜進行基因檢測的對象 根據檢測目的對適合基因檢測的人群進行了細分。
  • 衛健委:抗腫瘤靶向藥物突出基因靶點檢測,需用合規伴隨診斷
    抗腫瘤藥物的應用涉及臨床多個學科,合理應用抗腫瘤藥物是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合理利用衛生資源的關鍵。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需考慮藥物可及性、患者治療意願和疾病預後等三大要素。文件中明確規定:1.醫師應當根據組織或細胞學病理診斷結果,或特殊分子病理診斷結果,合理選用抗腫瘤藥物。
  • 「救命的」腫瘤基因檢測:離爆發還有多遠?
    遺傳病、生殖健康領域有巨大需求,胚胎植入前遺傳學基因檢測(PGT)實現了技術進步,NGS已被用於輔助生殖的優孕優生領域。但由於檢測企業的技術門檻高、樣本數據正在積累階段,這類初創公司佔比較少。
  • 腫瘤用藥基因檢測納入醫保 千億市場放量第一步
    9月26日,在由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衛生改革發展研討會」上,健康經濟與費用研究部研究員萬泉指出,中國醫療衛生需轉變投入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國慶前還傳出消息,腫瘤用藥基因檢測項目已進入北京醫保,這正是提升醫保資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舉措。
  •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扎堆上市:中國腫瘤NGS檢測第一股燃石醫學領跑
    來源:嘿財經腫瘤基因檢測賽道競爭膠著,扎堆上市也意味著競爭進入新階段。中國的臨床腫瘤學NGS市場規模可能在120億左右,以目前腫瘤領域測序公司的營收情況來看,現有市場規模不到20億,整體市場估計還有6倍左右空間。
  • 中國人自己的MSI檢測 | 凡是過往 皆為序章
    在《結直腸癌及其他相關實體瘤微衛星不穩定性檢測中國專家共識》中,推薦對所有結直腸癌患者進行MMR蛋白/MSI檢測,以明確患者是否屬於林奇症候群。林奇症候群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由於錯配修復基因的遺傳性變異導致。90%以上的林奇症候群患者發生了微衛星不穩定的情況。
  • 鑫諾解讀|微衛星不穩定MSI檢測專家共識
    二、MSI的臨床意義MSI檢測對於包括CRC和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cancer,EC)在內的多種實體瘤患者均具有重要臨床意義。2.1 MSI檢測作為林奇症候群初篩手段《NCCN結直腸癌臨床實踐指南2019V1》和《CSCO
  • 哪些人需要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國家衛健委最新規定這8類人員!
    《意見》稱 加強核酸檢測工作,既有利於鞏固防控成果,維護群眾健康,又有助於人員合理流動,推動全面復工復產復學,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重要措施。 其中,明確提出新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要「應檢盡檢」,必須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廣州藥企燃石醫學首個腫瘤NGS檢測試劑盒上市
    這意味著全國的腫瘤患者有了更精準的靶向藥物治療方法,可以直接在醫院內進行檢測。作為一種基因病,如果能準確知道哪些基因發生了突變,又能剛好找到針對這些基因突變的藥物,來抑制腫瘤的生長或者消滅腫瘤細胞,就可以實現精準治療腫瘤,提高患者生存率,並使患者獲得較好的生存質量。   相比第一代測序技術而言,二代測序技術更加精準與方便。
  • 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癌症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常寧博士的團隊研發了採用光子晶體微球技術檢測腫瘤標誌物的方法,讓檢測更加快捷、準確,所用血量也很少,這是這個團隊厲害的地方用腫瘤標誌物來查癌的性價比很低,結果也不準確。雖然你用了很高端的技術,讓腫瘤標誌物的檢測更加快捷、準確,但跟實現更加有效的癌症篩查,還是有差距的。
  • NGS檢測平臺助力諾禾致源布局腫瘤檢測領域
    學界認為,腫瘤是人類隨著年齡增長、基因累計突變的結果。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腫瘤患病人數在不斷增長,同時受工業化生活等複雜環境因素影響,腫瘤的顯現也越發趨於早齡化,平均每1萬個兒童中,就會有1.5個腫瘤患兒。
  • 中美面對面之NGS腫瘤檢測試劑盒
    (註:一年後FoundationOne CDx獲批後,此款產品已經被整合進大panel中,不是主打產品,甚至官網上都沒有了詳細資料)2017年6月23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二個基於NGS技術的伴隨診斷試劑盒Oncomine DX Target Test,此款產品由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開發,可以檢測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三個基因的變異情況(BRAF,RO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