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H/dMMR亞型」腫瘤患者的免疫治療

2020-11-28 騰訊網

2017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兒:FDA第一次不按照腫瘤來源,而是按照生物標誌物進行區分腫瘤類型,批准了PD1抑制劑K藥(Keytruda)用於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錯配修復缺陷(dMMR)亞型」的實體瘤患者。

詳情閱讀:菠蘿|全球首個「廣譜抗癌藥」獲批!這5點應該知道

問題來了:MSI-H/dMMR是什麼呢?哪些癌種有「MSI-H/dMMR亞型」呢?

MSI(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翻譯為「微衛星不穩定」,MMR(mismatch repair)是指「基因錯配修復功能」。

錯配修復缺陷(dMMR)通常是由於錯配修復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基因編碼突變導致的,這些錯配修復蛋白負責識別和糾正錯配核苷酸,或通過MLH1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如果錯配修復系統出現問題,錯配修復就會積累形成微衛星(短DNA重複序列)不穩定(MSI-H)。

總結一句話就是:存在MSI-H/dMMR的患者,其腫瘤DNA修復機制存在缺陷。

MSI-H/dMMR亞型的腫瘤在很多癌種中都有,比例各有不同,有的多一點,有的少一點。比例較高的癌種包括了子宮內膜癌、結腸癌、胃癌、卵巢癌等

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這種亞型呢?

有兩種主要方法:患者可以通過免疫組化檢測方法(蛋白質水平檢測dMMR)或PCR檢測(基因水平檢測MSI)獲知自己是否是MSI-H/dMMR亞型。

來源:2017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cross 18 cancer types

MSI-H/dMMR亞型的腫瘤之所以對抗PD-1單抗治療響應比較高,因為它們DNA突變多,看起來更不像好人。

雖然說腫瘤細胞很狡猾,可以通過各種偽裝來躲過人體免疫細胞的識別和消滅,但是DNA突變多的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差異巨大,很難進行完美偽裝,被免疫細胞識別的可能性較大。

K藥的5項臨床研究中,共治療了149例MSI-H/dMMR癌症患者,客觀緩解率(ORR)達到39.6%,從而獲得FDA批准,「用於成人和兒童不可切除或轉移性MSI-H/dMMR實體瘤患者」。

O藥的CheckMate142研究也顯示,治療74例轉移性MSI-H/dMMR結直腸癌患者,ORR達到31.1%,從而被批准的「用於12 歲及以上氟嘧啶、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治療後進展的 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雖然國內還沒有PD-1抑制劑在這個適應症上市,但已經有不少企業也開展了抗PD-1單抗用於MSI-H/dMMR 實體瘤的臨床研究。

比如樂普生物(泰州翰中)於2018年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牽頭,全國多家臨床機構開展了「重組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HX008注射液治療晚期實體瘤的多中心、開放、II 期臨床研究」。

從該研究早期的臨床數據來看,已入組的不少患者治療取得了積極的療效,而且安全性數據與K藥/O藥在該適應症的安全性特徵相似,未出現不可預期的不良事件。

下面就是一例「MSI-H/dMMR亞型」胰腺神經內分泌癌,經4線化療後失敗(多處轉移)入組,接受抗PD-1單克隆抗體HX008注射液治療後,轉移灶明顯縮小的病例。

「MSI-H/dMMR亞型」腫瘤進展到晚期,通常對化療不敏感,而且由於DNA突變多,容易產生耐藥,因此患者的預後較差。晚期腫瘤患者的治療需求尚未被滿足。國內迫切需要在該亞型的晚期實體瘤患者中顯示有良好的療效及相對安全的抗PD-1單抗類藥物的獲批上市,讓更多MSI-H/dMMR患者儘早獲益。

目前,樂普生物(泰州翰中)該臨床試驗的招募正在全國20多家中心火熱進行中,入選的患者可接受免費的PD-1抑制劑治療,若為「MSI-H/dMMR亞型」腫瘤患者歡迎諮詢。

公司聯繫方式:010-89017802,office_linchuang@lepubiopharma.com。

也可就近選擇合作的研究醫學中心諮詢。

參考文獻:

[1] Flaherty KT, Le DT, Lemery S. Tissue-Agnostic Drug Development. Am Soc Clin Oncol Educ Book. 2017;37:222-30.

[2] Le DT, Durham JN, Smith KN, Wang H, Bartlett BR, Aulakh LK, et al.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predicts response of solid tumors to PD-1 blockade. Science. 2017;357(6349):409-13.

[3] Hause, R. J., Pritchard, C. C., Shendure, J., & Salipante, S. J. (2016).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cross 18 cancer types. Nature Medicine, 22(11), 1342–1350.

[4] Venderbosch S, Nagtegaal ID, Maughan TS, Smith CG, Cheadle JP, Fisher D, et al. Mismatch repair status and BRAF mutation status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 pooled analysis of the CAIRO, CAIRO2, COIN, and FOCUS studies. Clin Cancer Res. 2014;20(20):5322-30.

相關焦點

  • MSI-H晚期結直腸癌一線治療新標準|晚期結直腸癌|一線治療|MSI-H|...
    § 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狀態在當地通過PCR或免疫組化方法確定。¶ 如果原發腫瘤在左側和右側均有,則將腫瘤部位歸類為其他。‖ 復發定的義為首發癌症發生後≥6個月發生繼發性結直腸癌。**本試驗納入了3例同時有BRAF V600E突變和KRAS或NRAS突變的患者。
  • 康方生物-B(09926):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公布MSI-H...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康方生物-B(09926)發布公告,該公司核心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代號:AK104)布局新輔助研究,公布在微衛星不穩定性高
  • 雙免疫治療 MSI-H/dMMR腸癌見曙光
    以往這類患者的治療「前景」較差,不過近年免疫治療發展迅速,帶來多一枚可用的「子彈」,最新的「雙免疫治療」更大大提升治療效果。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饒家棟醫學博士表示,第一至三期大腸癌的治療方向多年來沒有大改變,「第四期治療近年開始有變化,約10年前我有份參與的COIN-B研究發現,KRAS腸癌患者接受化療加標靶藥可延長存活期,更有20%人可治癒。
  • 上海探索「免疫治療+」殺滅腫瘤 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
    上海孟超腫瘤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6日電(陳靜 肖鑫)上海孟超腫瘤醫院6日在位於上海嘉定安亭的上海市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試運行,將探索開展「免疫治療+」,致力實現為腫瘤患者實施個性化精準治療。據了解,所謂免疫治療,是指恢復人體對抗和殺死腫瘤的免疫能力,而不直接作用腫瘤細胞。
  • 腫瘤的免疫治療研究
    腫瘤逃逸的機制很複雜,參與的因素可能有免疫細胞、腫瘤細胞、腫瘤微環境等多種因素。因此,改善人體免疫系統、調節免疫微環境是治療或預防腫瘤發生發展的重要手段。針對腫瘤特異抗原的CAR-T細胞在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取得了明顯療效。但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免疫治療的最終落腳點均為特定類型的免疫細胞,因而免疫細胞是免疫治療的關鍵,免疫細胞治療是最直接的免疫治療方式。由於對一些腫瘤的療效明顯,腫瘤免疫治療於2013年被Science雜誌評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首。
  • 腫瘤免疫治療發展史
    2013 年《科學》雜誌將腫瘤免疫治療列為十大科學突破之首,免疫治療有望成為繼手術、化療、放療、腫瘤靶向治療後的新一代的腫瘤治療手段。從PD-(L)1抗體到CAR-T,腫瘤免疫學的進展正在改變許多癌症類型的治療標準,而且藥物開發和癌症治療的範式也常被重新書寫。目前,大量新的在研品種和公司正在以史無前例的數量進入腫瘤免疫治療領域。
  • FDA批准Pembrolizumab用於MSI-H/dMMR 結直腸癌一線治療!
    Pembrolizumab(Keytruda,派姆單抗,K藥,帕博利珠單抗)是一種結合併阻斷位於淋巴細胞上的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的治療性抗體。該受體通常負責防止免疫系統攻擊身體自身的組織; 它是一個免疫檢查點。許多癌症使蛋白質與PD-1結合,從而阻斷了自身免疫系統殺死癌症的途徑。
  • 超十萬腫瘤患者數據證明:TMB預測免疫治療療效靠譜
    這句話用在免疫治療與腫瘤的戰爭中,再合適不過。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我國的獲批上市,免疫治療大大改變了傳統的腫瘤治療策略。但是目前差不多只有20%-40%的腫瘤患者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要想篩選出最佳獲益人群,就要做到知己知彼,通過標誌物了解腫瘤和自身免疫系統的狀態。
  • ...Opdivo+Yervoy組合在日本獲批,治療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患者!
    、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此外,小野製藥還宣布,Opdivo單藥治療的四周一次給藥方案也獲得了批准:在已批准的單藥治療適應症中,在當前「靜脈輸注每2周一次240毫克,每次持續30分鐘」劑量和給藥時間表基礎上增加「靜脈輸注每4周一次480毫克,每次持續30分鐘」。
  • 康方生物-B(09926):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公布MSI-H晚期實體瘤的新輔助研究的初步臨床數據
    智通財經APP訊,康方生物-B(09926)發布公告,該公司核心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代號:AK104)布局新輔助研究,公布在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晚期實體瘤的初步臨床數據。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通俗來講,就是腫瘤患者機體內自我抵抗的兵力不足,我們臨床醫生採取外源性幫助的方法增強腫瘤患者自身抵抗力,以此來消滅體內的腫瘤細胞。另一方面,而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是因為免疫系統反應異常過激而導致的,因此臨床上常採用抑制患者免疫功能的措施來進行治療。 問題二:腫瘤免疫治療的「工作過程」是怎樣的呢?
  • 腸道菌群組成影響腎細胞癌患者腫瘤免疫治療的應答
    未來研究人員表示在開始治療前對糞便的分析可能可以指導臨床醫生用藥,以防止腎細胞癌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原發性耐藥。簡稱/名詞介紹:ORR:客觀緩解率,指腫瘤縮小達到一定量並且保持一定時間的病人的比例,也就是在任何時候完全緩解和/或部分緩解的患者數量。PFS:無進展生存期,指從隨機分組開始到第一次腫瘤進展或死亡時間。BOR:本文中,研究者評估的從nivolumab開始治療之日到治療結束的最佳腫瘤反應(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定或疾病進展)。
  • 腫瘤免疫治療的作用機制
    近20年來,以腫瘤疫苗、過繼細胞免疫療法(ACT)和免疫檢驗點單抗療法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作為一種全新的腫瘤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凸顯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腫瘤疫苗也稱為腫瘤主動免疫療法,其來源於自體或異體腫瘤細胞或其有腫瘤特異性抗原(TSA)或腫瘤相關抗原(TAA)。
  • 腫瘤免疫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理
    2.骨髓、器官移植患者:這類病人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效果可能也不會太好,同時增加器官排斥的風險。3.肝炎患者:我國是B肝大國,腫瘤合併肝炎的病人很多,但是通常不影響他們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用藥過程中肝臟毒性會比正常人高一點點,但是大部分處理後都能緩解。對於合併HBV 感染的患者,需在HBV-DNA 低於2000IU/ml 後再開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2018年是肺癌治療激動人心的一年,多個重磅研究結果顯示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讓肺癌治療「變了天」,有望讓不治之症轉變為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隨著免疫治療藥物逐步加快速度進入中國,我國肺癌治療逐步步入腫瘤免疫治療時代。 腫瘤免疫治療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對抗腫瘤的免疫功能來殺死腫瘤細胞,有療效持久,副作用相比化療要小的特點。在某些瘤種,如惡性黑色素瘤,其療效顯著,部分患者甚至能在停藥後,仍然獲得長期生存。
  • 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MDSC免疫檢查點c-Rel
    Journal Club 06/11/2020近年來,腫瘤的免疫治療作為一種創新的治療理念,已成為目前及今後腫瘤綜合治療的重要手段。免疫治療通過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去識別和殺傷癌變細胞,不僅可有效清除手術無法完全清除或轉移的腫瘤細胞,且特異性強,毒副作用遠低於放化療。
  • 默沙東Keytruda一線治療MSI-H/dMMR患者頭對頭...
    在一線治療環境中的這些數據進一步證明了Keytruda單藥療法對MSI-H或dMMR腫瘤患者的益處。我們期待儘快與醫療界和監管部門共享這些數據。」2017年5月,Keytruda獲美國FDA批准批准,成為第一個基於MSI-H/dMMR生物標誌物的抗癌藥物,用於治療MSI-H或dMMR實體瘤患者,無論腫瘤類型如何。結腸直腸癌(CRC)是一種病發部位位於結腸或直腸的癌症,而結腸或直腸是身體消化或胃腸道系統的一部分。
  • 免疫治療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年老體弱可以免疫治療嗎?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被公認為「手術、放療、化療外的第四模式」。《science》雜誌早在2013年就將其評為當年十大科學突破第一位。免疫治療屬於腫瘤生物治療的一種,種類繁多,機制各異,我們通常說的PD1/PDL1隻是眾多免疫治療的一種,也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一種。
  • 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健康界
    把身體比作花園,腫瘤比作花園裡的雜草,免疫治療就好比往土壤裡添加除草肥料,這種肥料能夠使土壤肥沃,控制雜草。但是土壤中肥料過多可能會對花園造成損害。免疫治療作為時下熱門的癌症療法,自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後更受到了多數患者的追捧。那麼,免疫治療適應哪些患者?治療後是否會有不良反應?如果有,怎麼應對?
  • 免疫治療:臨床腫瘤治療的新型策略——訪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副...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副主任、中國免疫學會副秘書長黃波教授團隊研究提出的載藥囊泡調動中性粒細胞的腫瘤免疫治療方式備受關注,目前在一些瘤種上已顯示出長期生存獲益的優勢。同樣地,免疫治療近年來在腫瘤治療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家和臨床腫瘤學家已經感知到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