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腫瘤 扭轉「肝」坤 -中晚期肝癌有望獲得長期生存

2020-11-26 騰訊網

據2018年發布的《中國肝癌大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原發性肝癌新發病例46.6萬,約佔全球的55%;每年因原發性肝癌死亡42.2萬例,約佔全球的45%-50%。

經過數十年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國肝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逐步由原來的4.2%提升到12.5%。隨著肝癌手術切除以及肝移植等外科為主治療手段的進步,以及近年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療藥物的發展,我國肝癌病人的生存率有望迎來新的突破。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在此來臨之際,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外科主任、華山醫院肝病中心主任欽倫秀教授指出, 在多學科合作模式基礎上開展的肝癌綜合治療有望進一步提升我國肝癌病人的生存率5個百分點,助力實現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提出的我國總體癌症的5年生存率在2030年不低於46.6%的目標。

從「排雷工兵」到「多兵種聯合作戰」

在我國,肝癌治療仍然以外科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隨著肝癌手術技術以及圍手術期管理的進步,手術安全性和術後療效得到顯著提升;當前,早期肝癌的五年生存率可達到70%。

然而,我國早期肝癌發現率不足30%,70%-80%的肝癌在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而中晚期肝癌的五年生存率不足20%。

「十餘年前,肝癌外科醫生只是個『工兵』,只能靠一雙手和『排雷」技術與肝癌博弈,但面對肝癌術後較高的轉移復發率,我們總是有種回天乏術的無奈」,欽倫秀教授回憶道

2008年,首個多靶點小分子藥物索拉非尼進入臨床應用,為肝癌治療帶來了全新的「武器」。2017年以後我們又迎來了多個『巡航飛彈』,包括一線治療的侖伐替尼,和索拉非尼耐藥後可作為二線治療的瑞戈非尼、卡博替尼等;2018年以後,腫瘤免疫治療的多個藥物也相繼獲批,包括國內首個獲批二線治療肝癌的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突然之間,手握多個『飛彈』的肝癌外科醫生已經可以指揮對肝癌進行立體的多兵種聯合作戰,不再只是一個『工兵』了」。

抗擊腫瘤 扭轉「肝」坤

肝癌根治性切除術後的總體5年復發率達60%左右,即便是小肝癌術後復發率也可達40%,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腫瘤的轉移播散。

欽倫秀教授認為,抗腫瘤靶向治療藥物不但有望使原來一些沒有手術治療機會或者無法根治性治療患者的通過腫瘤降期後轉化為可手術治療,而且還可降低肝癌術後轉移復發。

「如果通過「好藥早用」來降低肝癌術後的復發率,無疑將顯著提升肝癌患者的長期生存」,欽倫秀教授指出

另外,所有抗腫瘤靶向藥物都伴隨有使用後出現耐藥的問題。「但當有多個靶向藥物時候,則可通過序貫治療來應對耐藥問題,從而延長方案的有效性,甚至可以做到肝癌的全程管理」,欽倫秀教授指出。

欽倫秀教授認為,肝癌患者多伴隨B肝和肝硬化等基礎疾病,而且往往肝功能受損,患者對於藥物耐受性比較差,因此序貫治療更適合,而且也可以起到延長生存的作用。

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旨在廣泛開展防癌科普宣傳,提高全社會癌症防治意識和能力。而肝癌作為我國高發的惡性腫瘤,如何提高肝癌規範化診療水平、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一直備受關注。

近年來,肝癌的系統治療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一批如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單抗、阿特珠單抗等系統治療藥物,其中侖伐替尼更是被國內外多個指南推薦為一線治療方案,以此為基礎的聯合治療方案也初步顯示出廣泛應用前景

但是肝癌治療依然任重道遠,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全程管理,從源頭上降低發病,從診治上早期幹預、綜合治療,真正實現肝癌患者延長生存甚至治癒的遠大目標。

相關焦點

  • 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患者實現三年無病生存
    腫瘤免疫治療再傳好消息!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為兩名晚期肝癌患者舉行了 「三年無病生存」慶祝活動。這是目前我國報導的首個經CAR-T細胞治療後無病生存滿三年的晚期肝癌治療案例。 這是一場特別的慶祝活動。
  • 肝癌晚期帶瘤生存能活多久
    肝癌晚期帶瘤能活多久,是因人而異的。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取決於病人的具體病情、身體素質、否得到有效治療、是否有較好的照顧護理、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狀態等。一般情況下肝癌晚期根治的可能性很小,只能延長時間,但長期帶瘤生存也不是不可能。現在的治療理念中非常提倡目的為帶瘤生存的治療。肝癌晚期的存活時間,主要是要看治療效果和患者自己的精神狀態。
  • 孟志強教授:T+A肝癌免疫聯合療法中國上市,獲益不止步於晚期患者
    中國是肝癌大國,且疾病分期晚,系統性治療在肝癌治療中佔據重要地位。但自2008年索拉非尼獲肝癌一線治療適應證以來,肝癌系統治療幾乎停滯不前。IMbrave150研究阿替利珠單抗(T)聯合貝伐珠單抗(A)與索拉非尼頭對頭對比一線治療晚期肝癌的成功,終為肝癌患者奉上了突破性的治療方案,為肝癌治療帶來了極大的變革。
  • 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
    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施東華博士和史搖平博士為第一作者,李宗海教授和腫瘤介入科翟博教授為通訊作者。其中,有一名接受CAR-T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定期複查體內均未發現活性病灶,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這位患者2015年7月正式入組相關CAR-T細胞治療。肝癌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 遇見奇蹟:晚期肝癌「雙藥聯合」,腫瘤消失了!
    孫先生最初確診為原發性肝癌的時候,其肝部病灶體積為12.4cm×13.3cm×19cm,也是一個巨大型肝癌,一起伴有門脈癌栓,伴少數出血。沒有手術醫治的時機,傳統醫治方法無能為力,悉數看起來都不是那麼樂觀。但奇蹟是一年左右的時刻這一巨大肝部病灶簡直悉數壞死了。咱們來從孫先生整個醫治進程來看一下,這終究會是怎麼回事。
  • 一名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仁濟醫院發表全球首個CAR-T...
    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施東華博士和史搖平博士為第一作者,李宗海教授和腫瘤介入科翟博教授為通訊作者。其中,有一名接受CAR-T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定期複查體內均未發現活性病灶,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這位患者2015年7月正式入組相關CAR-T細胞治療。肝癌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 劉允怡:巴塞隆納臨床肝癌B期和C期患者施行部分肝切除術治療的國際爭議
    (5)無肝外轉移。(6)腫瘤未侵犯門靜脈和(或)肝靜脈[1]。即肝切除術只適用於BCLC0期或A期患者,且要求腫瘤單個,患者肝功能和整體狀況均良好。而BCLCB期患者應接受TACE治療,C期患者[包括腫瘤侵犯門靜脈和(或)肝靜脈患者],只應接受索拉非尼治療。
  • CAR-GPC3-T細胞治療肝癌患者首次實現3年無病生存
    上海2018年7月12日電 /美通社/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為2名晚期肝癌患者舉行了「3年無病生存」慶祝活動。這兩名患者於2015年7月入組科濟生物 (CARsgen Therapeutics) CAR-GPC3-T肝癌探索性臨床研究,這是目前我國報導的首個經CAR-T細胞治療後無病生存滿3年的晚期肝癌治療案例。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主任、CAR-GPC3-T肝癌項目主要研究者翟博教授在為患者進行復檢之後,確認2名患者目前恢復良好,體內未見新發病灶,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
  • 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成果公布:一名晚期肝癌患者無...
    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施東華博士和史搖平博士為第一作者,李宗海教授和腫瘤介入科翟博教授為通訊作者。其中,有一名接受CAR-T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定期複查體內均未發現活性病灶,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這位患者2015年7月正式入組相關CAR-T細胞治療。肝癌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好不好 且看肝癌晚期患者怎樣與癌共存
    從確診肝癌晚期至今,「與癌共存」的理念為孔祥泉注入了信心、力量。這一年,他堅持「與癌共存」,活到了今日。「他是醫生,也是癌症病人,更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家住廣州的孔祥泉今年45歲,在東莞經營一家印刷廠。去年10月,他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確診為肝癌晚期。影像檢查結果顯示,孔祥泉腹腔中的肝腫瘤足足有10公分大。出現腹脹,腹痛,消瘦以及嚴重的黃疸症狀,孔祥泉臉色蠟黃,走路舉步維艱。「沒有力氣,走路都走不了。」
  • 邵國良教授專訪 | 免疫聯合治療助力HCC患者長期生存「夢想照進...
    而對於已經患有肝癌的患者,若想提高生存率,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是最重要的。目前,我國很多患者發現肝癌時已是晚期,長期生存並不理想。治療方案的選擇影響著患者的生存率。在肝癌的治療方面,《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強調了多學科治療的配合。隨著新藥不斷研發,肝癌治療已經進入免疫時代,這些新藥、新技術的發展都為肝癌患者的長期生存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 肝癌晚期怎麼辦?這三種治療方法你要知道
    在臨床中,肝癌早期由於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病人往往不易發覺身體的異常,常常是由於病人發現體重減輕、左上腹肝區位置疼痛來醫院就醫,此時已是肝癌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治療時間。那麼,肝癌到了晚期到底該怎麼辦呢?
  • 肝癌精準治療獲突破 注意肝癌早期7個信號
    近日,《自然》在線發表了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合作成果:首次發現可以通過誘導TP53突變的肝癌細胞,使之發生衰老進而特異清除肝癌細胞,有望為肝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什麼是肝癌?  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前者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後者稱為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較為少見。  繼發性或稱轉移性肝癌係指全身多個器官起源的惡性腫瘤侵犯至肝臟。一般多見於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子宮、肺、乳腺等器官惡性腫瘤的肝轉移。
  • 濟南肝癌晚期能活多久一般
    濟南中醫肝病醫院 擅長依據中醫辨證理論進行肝病的辯證治療,對肝病治療優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治療方法 肝癌作為一種嚴重的惡性腫瘤,很多患者被確診為肝癌晚期的時候
  • 針對肺癌,肝癌,肉瘤等多種晚期實體腫瘤...
    近兩年,基於T細胞的免疫療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除了目前獲得FDA批准的CAR-T療法給血液腫瘤患者帶來顛覆性的生存獲益外,還有在實體腫瘤領域備受關注的TILs療法將在明年提交上市申請。此外,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發現最近各大國際免疫團隊對於另外一項基於T細胞的免疫治療技術-TCR-T的研究應用在實體瘤中也初現曙光。
  • 治療肝癌數據出爐,我們離「打敗」大魔頭肝癌還有多遠?
    目前臨床上晚期肝癌的治療以介入和TKI靶向藥為主,但總體5年生存率仍低於40%。近些年來,腫瘤免疫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連創佳績,改寫了多個腫瘤的指南推薦。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腫瘤疫苗、過繼轉移的抗原性特異性T淋巴細胞、針對CTLA-4和PD-1/PD-L1等靶點的免疫治療藥物增加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介導的腫瘤殺傷。
  • 衛健委公布原發性肝癌治療規範(2019)要點解析 建議收藏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和腫瘤致死病因之一,分別排在第四位和第二位,,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CC)、肝內膽管癌(ICC)和 HCC-ICC 混合型 3 種不同病理學類型,其中 HCC 佔 85% ~ 90%,因此規範中的肝癌指 HCC。規範肝癌的診斷和治療對於提高肝癌患者的診療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質量非常重要。
  • 上海仁濟醫院發表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成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袁蕙芸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與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科濟生物」)創始人、CAR-GPC3 T細胞的發明人李宗海教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
  • 對抗肝癌新途徑:膽固醇酯化酶是個啥?
    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對比101例肝細胞癌樣本的蛋白質組數據,發現了肝細胞癌新的候選藥靶--膽固醇酯化酶SOAT1。實驗表明,通過抑制膽固醇酯化酶SOAT1,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遷移。這一新發現,給對抗肝癌帶來了新的希望。
  • 【海上名醫譜】欽倫秀:持之以恆探索,只為幫肝癌患者解除「懸在...
    「每名肝癌患者頭上,仿佛都懸著一把利劍,隨時擔心會掉下來。我就是幫助他們解除這要命的『利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外科主任欽倫秀教授,從醫20餘年,始終致力於肝癌轉移復發研究。就在不久前,好消息傳來:他帶領團隊在原來建立、驗證、優化肝癌轉移復發預測模型基礎上,已完成試劑盒的開發和製備,並通過質量檢驗,正在申報批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