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藤生命力強,莖葉有雞屎味,南方用來煲湯,農民:聞著臭吃著香

2020-12-06 農夫也瘋狂

導讀:此藤生命力強,莖葉有雞屎味,南方用來煲湯,農民:聞著臭吃著香

文/農夫也瘋狂

在農村裡,老一輩人都喜歡養幾隻雞鴨,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糧食的浪費,而且還有雞蛋、鴨蛋可吃,家裡來重要客人了還可以宰了招待客人。

可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卻不愛養雞了,他們不是怕養雞麻煩,而是因為難搞衛生。家裡有雞鴨,地上到處都是雞鴨屎,不光是看著很噁心,而且聞起來也臭不可聞。年輕人都很講究衛生,所以就不愛養了。

而在農村卻有一種臭藤,它的生命力很頑強,而且莖葉用手一搓也有雞屎味,可是卻成為了極品的野菜,在南方的民間常用它來煲湯。老農民還說:聞著臭吃著香,越臭越好吃。

有雞屎味的臭藤為何物?

這種有雞屎味的臭藤,它也有一個很形象又接地氣的名字——雞屎藤。聽說在古代的時候也叫它雞矢藤,可是叫來叫去還是叫成了雞屎藤,有些地方也叫它女青、主屎藤等。

雞屎藤是茜草科雞矢藤屬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它的生命力很頑強,在農村基本不挑環境,耐貧瘠也耐乾旱,在野外也能大面積生長,並且生長速度很快,一不小心就能長成一大片。在國內主要是南方地區有分布,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林地、溝谷邊灌叢中都有它的身影,因為是藤蔓植物,常常纏繞在其他的灌木上生長。

雞屎藤的葉子是橢圓形,或者是卵形的,葉片兩面都是光滑的,而莖幹是扁圓柱形,稍扭曲,它和葉子一樣都是碧綠色的。看起來還是非常賞心悅目的。但是有很多人卻不敢靠近它,因為它有一種雞屎味,尤其是在它開花的時候更是臭不可聞。如果你採摘幾片葉子放在手裡一搓,就有濃烈的雞屎味。但是在南方,雞屎藤卻是極品野菜,常有人採摘它的嫩葉,或者是採挖地下的根莖來吃。

雞屎藤的價值。

在湖南有一種美食——臭豆腐,老遠就聞到臭味了,很多人都不敢嘗試。但是喜歡吃的人卻紛紛表示:聞著臭吃著香。而雞屎藤也是如此,它聞起來很臭,還是可怕的雞屎味,但是卻營養很豐富,不僅能吃而且還能入藥,南方人就特愛用它的根莖來燉肉吃。

雞屎藤的莖葉和根莖都是可以食用的,其中過去南方就常用它的嫩葉來做粑粑吃,或者是煎豬肝吃,都是很多農村娃兒時嘴饞的美味。另外像兩廣、福建等地區,就常在冬季的時候,採挖雞屎藤的根莖來煲湯喝,比如雞屎藤燉豬腳,雞屎藤燉雞肉,還有雞矢藤煲瘦肉等等都是很出名的。

關於雞屎藤的價值,在古代的醫學著作《綱目拾遺》中就有記載:中暑者以根、葉作粉食之。虛損者雜豬胃煎服。或秋季挖根,洗淨,切片,曬乾供藥用。具有祛風除溼,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之功效。另外雞屎藤不光是可以內服,還能外用,在《本草求原》中記載了它能治療腳溼腫爛、蛇傷。

結束語

有人肯定會問,這種有雞屎味的食材,能好吃嗎?其實煮熟了的雞屎藤,不光是沒有臭味,而且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用它燉肉,或者是煎豬肝吃,會讓人聞之食慾大開,同時雞屎藤的營養豐富,藥用價值很高,能起到祛溼、養胃、養腎、養肝等多種食療的作用。

近年有些人,因為雞屎藤的生命力頑強,莖葉是碧綠色的,花朵也好看,又是藤蔓植物,所以把它當成觀賞植物種在院子裡。筆者認為如果喜歡這種味道還行,如果不喜歡還是不要這樣做,免得影響鄰裡和睦。而種植雞屎藤也簡單,只要在10月份的時候收集種子,幹制之後等到來年春天撒在土壤裡就可以了。

各位朋友們,你們認識這種有雞屎味的臭藤嗎?吃過它做的美食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四季皆可採摘,俗稱「雞屎藤」,聞著臭吃著香,在夏季十分暢銷
    比如蒲公英花、夏枯草、金銀花茶、桑樹葉等,大家經常會把他們採回去做山野菜或是晾乾了煮茶喝。這種藥草便捷容易得到,兼顧食藥同源雙用的作用,在農村很受大家鍾愛。在中國嶺南地區,有一種獨特的藥草,別名「雞屎藤」,也是本地極火爆的藥草之一,在夏天十分熱銷。雞屎藤這姓名不大好聽,主要是它有一股類似雞屎的異味,可是用它熬湯或是做菜卻一點也不臭,還具備清熱解毒下火之效,特別適合夏季吃。
  • 農村這種臭草,做小吃像雞屎,農民特別喜歡吃,能治食積腹瀉
    雞矢藤,又名雞屎藤、斑鳩飯、女青、卻節、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凍、臭藤、毛葫蘆、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等等。雞矢藤是一種茜草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它的葉片偏大,是成對出現的,全植株近乎無毛或少毛。它的分枝極多,根基部位是木質的,開的花朵十分美麗,是淡紫色的或者是粉紅色的花。但是它的植株被揉碎之後會發出臭味,這也可能是它的名字的來歷吧。它在植物界屬於中小型植物,葉柄可達七釐米,莖切面是綠色或者灰白色的。
  • 嫩莖葉可當野菜,根煲湯,祛風除溼,潤肺止咳,舒筋活絡,補益肝
    煲湯好食材︱人們只知道它的嫩莖葉可吃,卻不知它的根煲湯更有益有一次和朋友上山採藥,沒採到,心想就此回家算了,可能是因為有點累,也不想再爬山了,於是就在一棵樹下歇息了會兒。朋友對於這一帶山脈可以說是非常熟悉,哪有棵什麼樹,他都清楚。「既然一場進山了,豈能空手而歸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雞屎藤面:健康新滋味
    實際上,雞屎藤是一味中藥,作為蔓藤類植物的一種,雞屎藤的葉子用手揉爛,初聞有一股雞屎味,才得此名字。但雞屎藤久聞之後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有祛風除溼、消食化積、美容養顏、解毒活血等功效。因此在民間,老百姓當雞屎藤是寶,也管它叫土參。  「網紅店」裡雞屎藤面的主料之一就是雞屎藤葉。做法簡單,將雞屎藤葉曬乾磨粉後加高筋小麥粉和勻,再製成麵條。
  • 植物筆記:帶著大蒜香味(臭味)的蒜香藤、紫鈴藤
    繼續來一種紫葳科的藤本:蒜香藤除了三角梅、炮仗花、使君子,南方還有很多開花的藤本,只是偶爾去一次,只能偶遇
  • 認識烹飪行業的天然香料5(不多見的幾種香料—荊芥香茅草香藤)
    荊芥又名假蘇.延邊地區叫臭荊芥,之所以稱其為「假蘇」,是因其與紫蘇同屬唇形科(該科植物的莖為方形,花為唇形,多有芳香)。荊芥味感清爽,有異香.延邊朝鮮族人在烹調中把它作為去腥解膩的調味佳品。夏天,把青荊芥去硬梗,切末使用。秋天和冬天則曬乾研末,叫荊芥面。朝鮮族人吃狗肉要蘸狗肉醬,醬的做法是:蔥薑末爆鍋後放面醬與狗板油。
  • 三月三,吃雞屎藤籺,清熱降火
    最近這幾天菜市場有攤位在賣一種綠褐色的,條形的食品,出於好奇,上前詢問,老闆說叫做雞屎藤籺,非常的好吃。對於我這個外地人來說,聽到這個名字就沒有食慾了,但細心聽完老闆的介紹,抱著試吃的心態就買了少許。它的做法也簡單,煮開水後,放入食材,再放適量的糖,煮熟就可以吃了;老闆說放紅糖吃起來有點酸味,放白糖就不會。按照老闆說的做法,回到家就開始操作了,吃的時候有一股清香味,有點嚼勁,甜而不膩,口味獨特,我還可以接受這個味道。原來雞屎藤籺是防城港、合浦、還有欽州這邊的一種特色小吃。
  • 寶天曼的有「味」植物
    ,分布有河南省唯一的原始森林。臭檀吳萸芸香科植物通常有葉片和種子通常具有油點(例如橘子皮上的透明點),因而具有獨特的味道。常見的如野花椒、臭常山、臭檀吳萸等。野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葉片和種子油點豐富,花椒味非常濃厚。臭常山(Orixa japonica),枝和葉有腥臭味。臭檀吳萸(Tetradium daniellii)聞起來有股臭味,因此名稱裡有「臭」字。
  • 南方用來煲湯,1斤40元人稱「廣東人參」,北方人:樹根也能吃?
    不吃!文:三農小七山裡有很多好東西,比如野花和野果。野花很好,比如白芨,七葉一枝花,蘭花,這些野花可是曾經讓不少人發家致富了的。這種植物,葉片很特別,有分裂,像人的手掌,這種掌狀葉開裂後很像人的五個手指,而它的果實和沒有嫁接過的桃子「毛桃」一樣,被人稱為——五指毛桃!
  • 一顆香藤煮出新鮮味
    由於香藤有著調料的作用,因此,又有人把葉它稱之為植物味精。除了烹調之用外,記者看到,香藤葉子還可以當茶葉泡,經過開水泡後的香藤葉釋放出淡淡的清綠色,雖然茶色清淡,但入口時茶味純厚,茶的口味可與好的茶葉相比,品起來茶湯中有一種特別的植物香味。
  • 臭牡丹,在農村當野草,祛風除溼,解毒散瘀,殊不知根可用來煲湯
    臭牡丹,中藥材名,也叫大紅花、臭八寶、臭芙蓉、矮童子、野朱桐、臭楓草、臭珠桐、臭楓根,植株有臭味,可高達2米,夏秋季節開花、結果。此臭牡丹一般長在山坡、林緣、溝谷、路旁、灌叢潤溼處,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北、西北、西南以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西等地。
  • 女友從南方老家帶了些土特產,倒數第一個光聽名字我就吐了
    女友每次吃個不絕還給我先容的沒完沒了。我也學習了許多知識。雞仔餅,雞仔餅是廣東廣州地區特色傳統餅類名小吃,原名「小鳳餅」,清代鹹有年間廣州西關姓伍的大族有一名叫小鳳的女工所創製。雞仔餅是廣東四臺甫餅之一。
  • 雞屎藤有哪些作用?
    把它的葉子揉碎,能聞到一股刺鼻的雞屎味,不被人們喜歡。但它卻是一味常用中草藥,也被稱為雞矢藤、牛皮凍、清風藤、仁骨蛇、女青。在有些地方還會用它來煲湯。接下來,譚中醫慢慢跟大家講述關於雞屎藤的故事。
  • 陽江人煲湯常用的藥根,你識得幾樣?
    苦齋,學名敗醬草,可在多年生草本,聞起來有一種類似「臭腳丫子」的氣味,生長在深山的溪邊或山溝潮溼的地方。多用於煲湯。味道另類而有特色。和榴槤那樣,起初因味道而排斥,品嘗過後,因味道而吸引。野苦齋在客家是有名的好東西,其葉部發達而有甘苦之味,卻很清爽,其特殊的風味可明顯增強食慾,用以燉豬肚既清暑祛溼,又能健脾養胃。
  • 草魚,聞則臭吃著香的做法,只需要3步驟,下酒下飯,百吃不厭
    草魚,聞則臭吃著香的做法,只需要3步驟,下酒下飯,百吃不厭湖北傳統餈粑魚的做法,醃,曬,煎,3步搞定,越吃越香人人誇讚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哈嘍,大家好!記得小時候在家,想吃魚的時候,家裡的大人拿漁網,隨便到池塘撒一,兩回,都夠吃一,兩餐了。夏天,魚,蝦更是泛濫,天氣太熱,非常容易就壞掉,在不是家家戶戶有冰箱的年代,要想保存魚,蝦,就得想辦法,做成魚乾,蝦幹之類的。這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數餈粑魚了。
  • 農村種植的「臭牡丹」,聞起來臭,卻有人用它煮水喝,有啥功效?
    「癩子花」又叫臭牡丹,之所以得來這麼個名字,也是有原因的,叫牡丹是因為它的花型長得跟牡丹有些相似,甚至比牡丹長得更妖嬈嫵媚,但因為它聞起來有股臭味,所以又沒有牡丹那麼高貴,就通俗的被叫做了「臭牡丹」。癩子花在南方種植的比較多,我們山東這裡不是很常見,有的人不理解,種花都是因為它長得美又香氣四溢,種這種「臭」花是為了啥,誰願意去聞臭味兒?還別說,別看賴子花味道臭,但它心靈美,長得好看不說,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乾鍋臭鱖魚,聞著臭,吃著香,你也來嘗嘗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每次讀到張志和的《漁歌子》,都幻想著有一天能吃到臭名遠揚的臭鱖魚。鱖魚種類繁多,主要生長在洞庭湖一帶,體高而側扁,下頜突出,頭大身寬,生性兇猛,已 捕食小魚小蝦為生,生長繁衍迅速,最大體重的有十幾斤重。
  • 美食的做法各種各樣 味道各有不同 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真正的抱羅粉顏色呈半透明狀,軟而韌,有入口即化,但又有嚼勁的感覺,和粗粉不同的是,粗粉比較脆,而且不像抱羅粉那麼柔軟,但因為文昌縣抱羅鎮所產的最出名,抱羅粉的名字就叫開了。粉身潔白柔軟爽滑,湯熱味鮮,佐料奇香耐咀嚼,不羶不膩,鮮香略帶酸辣,誘人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