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雞屎藤,人們熟悉的吃法是做成粑蒸熟,或是搓成橄欖狀的球入甜湯。在儋州有這麼一家「網紅店」,卻做出了雞屎藤面,使得雞屎藤不僅可以做成小吃甜品,還能成為三餐的主角。
中午時分,走進這家「網紅店」,帶有田園裝修風格的小店裡,座無虛席。小店裡氤氳著食物的香氣,三五成群的客人點了各色的儋州小吃,擺滿一桌子拍照、品嘗。作為「網紅店」的招牌之一,雞屎藤面的點單率頗高,所以自然是要試一試。
雞屎藤的名字聽起來不雅,若非是海南本地人,怕是早就被這名字嚇跑。實際上,雞屎藤是一味中藥,作為蔓藤類植物的一種,雞屎藤的葉子用手揉爛,初聞有一股雞屎味,才得此名字。但雞屎藤久聞之後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有祛風除溼、消食化積、美容養顏、解毒活血等功效。因此在民間,老百姓當雞屎藤是寶,也管它叫土參。
「網紅店」裡雞屎藤面的主料之一就是雞屎藤葉。做法簡單,將雞屎藤葉曬乾磨粉後加高筋小麥粉和勻,再製成麵條。加入雞屎藤的麵條看上去是綠色的,捧起一把,草葉的幽香淡淡而來。這樣的氣味並不難聞,相反,綠色、清新,更讓人產生一種這是健康食物的想法,從而躍躍欲試。
店裡的雞屎藤面有兩種做法,湯麵及拌麵,湯麵又有排骨雞屎藤面和雞肉雞屎藤面兩種。廚房裡,大鍋裡的開水滾滾,一份面只需要汆上兩分鐘就能出鍋。出鍋的面佔了海碗的大半,此時得加上熬製好的高湯和肉塊。而這碗雞屎藤湯麵裡,輔料也頗為豐盛。青菜葉、木耳、芹菜、香菜及半顆水煮蛋將碗填滿,上桌時還在小碟子裡單獨加上一份辣筍條。
和所有的面一樣,雞屎藤面也要吃剛出鍋的那一口才好,韌度、嚼勁都是最好的。不同的是,雞屎藤面有一股草香,湯是淡淡的,不搶面的風頭。那一碟子辣筍條,則讓愛吃辣的人們有了口福,為面的清淡增添口味。
拌麵的口味相對湯麵而言要重一些,重在其醬料。拌麵裡的醬料是肉絲、木耳、香菇加入多種調料熬製而成,香辣脆口,入喉後有雞屎藤的清香餘留。
「網紅店」的老闆娘羊蓮菲是土生土長的儋州人,提及將雞屎藤製成麵條這一創新做法,羊蓮菲笑稱是一個意外。早些年,剛生完孩子的羊蓮菲在坐月子時,婆婆給她找了一些雞屎藤作滋補身體之用,感受到雞屎藤妙用的她就產生了製作雞屎藤食品出售的想法。
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雞屎藤產品有許多,怎樣做出特色、做出創新,就成了她考慮的重點。「人們吃東西越來越講究健康。」 羊蓮菲說,受蔬菜麵條的啟發,她想到了做雞屎藤面。經過反覆實驗,她發現用曬乾的雞屎藤和面,能很大程度上去掉雞屎藤的腥味。對於配料、高湯她也反覆嘗試,達到售賣標準。
「一開始在微信上賣,當時說能賣出20碗就開店,沒想到一下子就賣出了50碗。」羊蓮菲說,2015年11月份,在家人的支持下,她開了店。如今,不包括外賣在內,店裡一天能賣出500多碗雞屎藤面。而加在甜品裡的雞屎藤饃,也頗受歡迎。
正所謂吃到念念不忘,這家「網紅店」的新客多,老客更多,是否是美食,只有舌尖能判定那種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