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用雞屎藤、班蘭葉製作月餅
老字號試水新味道
瓊海的雞屎藤月餅。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當清香的班蘭葉,遇上中秋月餅,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今年中秋節前,瓊海市昌隆酒店新推出一款班蘭月餅,成為當地月餅市場上的爆款,8月份生產的首批5000盒班蘭月餅,在短時間內就被消費者搶購一空。
班蘭,俗稱班丹或班蘭葉,印尼話叫Pandan,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常被用來製作食物。瓊海是海南的僑鄉之一,飲食文化受東南亞影響較為深遠。
「我們也沒想到班蘭月餅的市場會這麼好。」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酒店點心部主廚李興林表示,今年推出的班蘭月餅是一次試水,「沒有準備太多原材料,所以有很多訂單我們都只能放棄。」
在瓊海,把班蘭葉加入到點心製作中,並不是一件特別稀奇的事情。瓊海有很多使用班蘭加工製作而成的糕點、麵包、雜糧食品,如班蘭糕等。把班蘭融入月餅,是李興林想做的一個全新嘗試。
班蘭月餅有豆沙、香芋兩種口味,薄如蟬翼的酥皮中加入了班蘭葉汁,保持酥軟可口的同時,增添班蘭獨有的天然芳香。
「班蘭的色彩很漂亮,味道也很獨特,清香撲鼻。」瓊海市民馬曉婧說,她很喜歡吃班蘭糕,「班蘭月餅我還沒有嘗試過,有機會的話很想嘗一嘗。」
「現在大家很關注綠色健康食品,班蘭月餅就是我們針對這一市場需求所做的一次嘗試。」從1985年就開始從事點心製作的李興林有著豐富的點心製作經驗,在他的主導下,始創於1996年的昌隆月餅已經陸續推出了低糖蓮蓉月餅、雞屎藤月餅等產品,「昌隆月餅還全新製作了五仁餡月餅,使用核桃、桃仁、瓜子仁、白芝麻、腰果等材料,讓新五仁月餅更香、更鮮的同時,糖度更低。」
昌隆月餅自上世紀末創立以來馳名瓊海,它選料考究,注重挑選優質食材,製作精良,口味極佳,月餅質量出類拔萃。「現在昌隆月餅的年銷售量已超過10萬盒,在瓊海月餅市場上影響力很大。」李興林說,昌隆月餅的發展一年比一年好,他們也開始更多注重開發出一些具有海南特色或瓊海特色的產品。
瓊海昌隆酒店已經流水線生產雞屎藤和班蘭口味的月餅。袁宇 攝
據介紹,2006年,昌隆月餅推出了雞屎藤月餅,把極具海南地方特色的雞屎藤與月餅相結合,通過把雞屎藤磨製成粉,再加工成餅皮,最後加入椰子餡和蛋黃,形成獨具特色的雞屎藤月餅。
「中秋前後,雞屎藤月餅的銷售量已經達到一萬盒。」李興林說。
在李興林看來,一款老字號的月餅品牌,要更加重視產品的創新能力,緊跟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我們現在有16個口味的月餅,而且還將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李興林說,明年將換一個更大、更新、更智能的生產廠房,進一步提高月餅等產品的生產能力。
而此次首批5000多盒班蘭月餅全部售空,也進一步鼓舞了李興林的幹勁。他說,瓊海雜糧非常有名,很多雜糧食品很受市場青睞,下一步打算根據市場需要,開發一款雜糧月餅,「我們現在已經有一款嘉積鴨餐包,也很受客人喜歡,希望未來的雜糧月餅也能得到市場認可。」
責任編輯:周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