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家老字號的鮮肉月餅只賣5塊錢一隻,有人卻說這是「奢侈品...

2020-12-05 騰訊網

淮海中路上不缺網紅店,排隊現象也時常見;但很多店門口的排隊是「一陣風似的」,一直在排隊的卻只有那麼幾家店,而光明邨大酒家門口的隊伍永遠是最長的,365天不間斷:五條隊伍分兩側排開,排熟菜、排半成品、排堂吃、排點心、排鮮肉月餅……曾有人為了買盒鮮肉月餅最長排過8個小時,也曾有人為了預訂包房頭天晚上就帶著板凳來……淮海路上的「排隊王」是如何煉成的?

「現制現售」模式被做到了極致

早年的光明邨,門口的隊伍並沒有如此的規模。「光明邨始建於新中國成立前,上世紀50年代時叫『光明邨點心店』,是座二層小樓,主打包子、饅頭。上世紀90年代,趕上了淮海路開發的機遇,光明邨由二層擴建到現在的五層,定名『光明邨大酒家』,空間的拓展為後來產品線的豐富創造了硬體條件。進入本世紀,『中央廚房』的經營模式出現了,省人工、複製快,很快在市場上推廣;但光明邨對這種『快模式』沒有動過一絲念頭,仍堅持現制現售。光明邨門口的長隊,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慢慢排起來的。」光明邨大酒家副總經理徐晨說。

品種多、口感好、價格實惠……上海老食客能說出一堆常來光明邨的理由,而「秘密」就在廚房。

五層樓高的光明邨,一到四層是經營區域,五層是廚房,如此「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確保了出品的熟菜、點心等每天都是現制現售,消費者買回去還冒著熱氣。

「前店後廠」模式的優勢,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新鮮度,光明邨則將這種模式做到了極致。舉個例子,光明邨有塊專門處理新鮮食材的工作區域,每天早上四五點,一批批工人們就開始在此忙碌,處理鱔絲、拆蟹粉、殺活魚……這些工人都是供應商派來的工作人員,每天掐著時間來,在光明邨工作人員的監督下處理食材。「光明邨永遠不進劃好的鱔絲,供應商都是在我們店內現場劃絲、切段;不進現成的蟹粉,同樣要到店內現場拆蟹;還有活魚等等都必須在店內、在我們『眼皮底下』現場殺。這樣得到的食材才是最新鮮的。」上海光明村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莉莉說。

除了追求食物的新鮮,光明邨還堅守著傳統的製作工藝。

光明邨的鮮肉月餅只賣5元一個,有人卻說,這是奢侈品,「因為買的人多,排隊很長」。消費者隔著玻璃窗戶,聞著香氣,親眼看著點心師傅在烤制月餅。傳統工藝的鮮肉月餅,就是要手工包製,再用鐵鍋一鍋鍋烤制,翻面、再翻面,如此反覆多次,以時間的沉澱激發肉汁的美味。這樣費時費工烤出來的鮮肉月餅,自然不能與機器烤制拼速度了,但唯有這樣,才會好吃。

服務好老年人,也影響著年輕人

門口排長隊,說明消費者認可光明邨的產品;但也給光明邨帶來了「甜蜜的煩惱」。看到有上了年紀的消費者排幾個小時,光明邨工作人員常常覺得於心不忍。排隊高峰時,光明邨管理層與不值班的後廚工作人員都去現場維持秩序,還會「勸退」消費者:「今天人太多了,改天再過來吧。」

這幾年,為讓更多喜歡光明邨口味的消費者不用排那麼長隊就能吃上光明邨,他們一方面開分店,一方面向網上走。

2015年起,光明邨在徐匯區田林路與閔行區莘莊地區先後開了兩家分店,同樣現制現售、品種豐富,口味保持與總店一致。原來每月10日要到現場排隊預訂包房,現在改為網上預訂,每天放號一次,可預訂15天後的包房;上線微信小程序,光明邨熱賣的月餅、熟菜都能在上面買到,且與線下門店同質同價,只要加個閃送費。「我們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會儘量開更多的店,預計未來每兩三年會推出一家分店。」徐晨說。

當下,很多老字號在努力吸引年輕消費者,光明邨也在做這樣的嘗試。光明邨調研過,年輕人對光明邨的產品是認可的,但覺得總店環境不夠時尚,排隊時間較長。近年,光明邨抓住機會,與潮品、藝術家等合作推出帶有光明邨標識的衍生品,增加品牌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兩家分店在迎合年輕人方面動作更大,店鋪裝飾更為時尚,創新了採用全部進口原料的黑松露芝士火腿月餅,進口冰激凌首次作為甜點進入了菜單……

在吸引年輕消費者的同時,光明邨也不忘提升老年人客群的消費體驗。很多老年人不會掃碼點單,所以在掃碼點單之外,光明邨的服務員仍提供最傳統的點餐服務;很多老年人喜歡把光明邨當聚會點,一大堆人點一桌子菜,吃好了也不走、坐著聊天,光明邨的包房就不「翻臺面」,老年消費者想坐多久就坐多久……

產品上精益求精、服務上親民貼心,堅守初心、不賺快錢,也許這就是光明邨「排隊王」的秘訣。今年以來,儘管受疫情影響,但光明邨引領著淮海路上一眾老字號,銷售業績逆勢飛揚。

相關焦點

  • 從一隻網紅鮮肉月餅,看老牌會員制商店出新招
    今年5月正式出任沃爾瑪中國總裁及執行長的朱曉靜也在發布會上「首秀」,她說,山姆現有超過300萬會員,而中國市場的潛在客戶是7000萬,增長空間巨大,「在中國,山姆的旅程才剛剛開始」。今年中秋節前,山姆會員商店的一款鮮肉月餅成為網紅,高峰時期,店內排隊人群兜了一圈又一圈。
  • 探秘上海日產20萬枚月餅的生產車間,為啥要用「金屬探測儀」?
    摘要:一隻月餅的「誕生」,大致需要經歷以下流程:選料,制餡,熬糖水,制餅皮,包餡,壓磨具,烘烤,刷蛋液,再烘烤,冷卻,過金屬探測儀,最後包裝。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上海各大老字號月餅店外又開始排起「長龍」。
  • 8000家企業分食百億月餅市場,蟹粉鮮肉、蓮蓉蛋黃誰佔C位
    ▲上海王家沙門店的月餅專櫃。攝影/金葉子記者日前在上海吳江路上的王家沙看到,今年的月餅口味和往年基本一樣,從鹹口的蟹粉鮮肉、榨菜鮮肉再到經典的五仁、棗泥素月,價格區間也都在7~9元/個。除了少數幾種(比如蟹粉鮮肉)需要按盒購買,其他皆可散稱。不過,由於不易保存、遠途運輸外皮容易稀碎等原因,江浙滬居民鍾愛的蘇式月餅想要「出圈」,還需物流和新零售的助推。
  • 一張手繪地圖帶你逛遍上海老字號
    你知道上海是擁有中華老字號品牌最多的地方嗎?根據商務部公布的信息,上海共有兩批共180個品牌被評為中華老字號,數量在全國首屈一指哦!這些老品牌分布在我們生活「吃穿住行」的各個領域。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曾經報導過這家老字號,特別是醃臘製品,絕對上海頭牌!)  2.
  •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
    原創 檔案春秋 檔案春秋光明冷飲、中華鉛筆、朵雲軒、豫園商城、王開照相館、恆源祥絨線、鴻翔時裝、培羅蒙西服、梅龍鎮酒家、紅房子西餐館、杏花樓月餅、綠波廊餐廳、新雅粵菜館、錦江飯店、大壺春生煎……這些耳熟能詳的老字號、老品牌,代表著許多人童年或青春的回憶,也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情懷
  • 好吃又好玩的月餅禮盒,聽我的!還不趕快安排上!
    喜茶餅家——網紅「小鮮肉」正所謂不想賣月餅的不是好奶茶,喜茶作為奶茶界的大佬,一直有顆跨界營銷的心,今年中秋,就別出心裁的推出了時髦單品,——「小鮮肉」系列。一盒月餅三種口味,爆漿鮮肉+十三香小龍蝦+梅乾菜鮮肉,創新的改變,大膽的口味,喜茶真是能帶給人驚喜。
  • 在上海市中心,他們用8塊錢就吃上了老字號的「定製餐」
    8塊錢能吃到啥?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地段,8塊錢還真是吃不到啥像樣的東西。但黃浦區為區內老人送上的「8元午餐」,卻是有葷有素、安全衛生,還是光明村、小紹興等老字號定製出品。 黃浦老年人口比例大,居家養老需求旺盛;但對不少居家老人來說,自己買菜、燒飯頗為麻煩,到外面就餐還要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 紀錄片《尋味·王家沙》:老字號也可以是"網紅"
    原標題:75年的老字號,也可以是「網紅」 晨報記者 殷 茵 春節的蛋黃肉鬆八寶飯、清明節的馬蘭頭青團、中秋節的榨菜鮮肉月餅……每到傳統佳節,南京西路805號的王家沙門前總是排起長龍,這家中華傳統老字號不知何時起,已經成了「網紅」點心的代名詞。
  • 海南周刊 | 用雞屎藤、班蘭葉製作月餅 瓊海這家老字號試水新味道
    瓊海用雞屎藤、班蘭葉製作月餅  老字號試水新味道  瓊海的雞屎藤月餅。  班蘭月餅有豆沙、香芋兩種口味,薄如蟬翼的酥皮中加入了班蘭葉汁,保持酥軟可口的同時,增添班蘭獨有的天然芳香。  「班蘭的色彩很漂亮,味道也很獨特,清香撲鼻。」瓊海市民馬曉婧說,她很喜歡吃班蘭糕,「班蘭月餅我還沒有嘗試過,有機會的話很想嘗一嘗。」  「現在大家很關注綠色健康食品,班蘭月餅就是我們針對這一市場需求所做的一次嘗試。」
  • 用雞屎藤、班蘭葉製作月餅 瓊海這家老字號試水新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當清香的班蘭葉,遇上中秋月餅,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今年中秋節前,瓊海市昌隆酒店新推出一款班蘭月餅,成為當地月餅市場上的爆款,8月份生產的首批5000盒班蘭月餅,在短時間內就被消費者搶購一空。  班蘭,俗稱班丹或班蘭葉,印尼話叫Pandan,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常被用來製作食物。
  • 「上海福州路要拆了」?
    陪伴上海人155年的福州路,要拆了!》 這棟恢弘的上海書城,是上海市最大的綜合性書店,被稱為「世紀之交」的禮物。 老上海素有「吃在四馬路」的說法 (四馬路為福州路以前的稱呼)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 不少餐館陸續在福州路開業 直到現在 福州路上的老字號F4
  • 古代也有「超級月餅」,直徑二尺,繪製圖案精美
    月餅堪稱中秋節最有名的節令食品。隨著中秋節臨近,不光商家瞄準商機,就在前不久,各式月餅製作教程也輪番登上熱搜。資料圖:上海民眾排隊購買鮮肉月餅。隨著中秋臨近,上海老字號月餅的生意也開始火爆起來,有人甚至不惜排隊七、八個小時,只為能買到「網紅」月餅。 湯彥俊 攝有人感嘆,月餅好吃,做法難學;也有人討論兒時「月餅的味道」,好奇千百年前古人吃的月餅是什麼樣子。
  • 上海老字號「霞琦靈光」,直播間裡全部被秒殺
    從小到大,我吃了很多大白兔奶糖;也聽說過很多上海品牌,比如永久自行車、杏花樓月餅等。小時候就覺得,一件產品的產地如果在上海,就說明品質好,在全國都受歡迎。」「秒空」上海品牌不意外在5月4日的專場直播中,李佳琦不時用「寶藏品牌」來形容當天帶貨的上海品牌,就連「霞琦靈光」的組合名稱,也體現出他與吳敏霞對上海品牌的認可。「霞琦靈光是上海話『非常棒』的意思。」 直播間裡,吳敏霞一邊教李佳琦滬語,一邊向網友解釋。不過網友覺得,這個詞不僅形容上海品牌很貼切,用來形容他們這對新組合也十分恰當。
  • 129塊錢網購6隻海膽,打入雞蛋做燒烤,一隻賣到21塊錢,能好吃嗎
    129塊錢網購6隻海膽,打入雞蛋做燒烤,一隻賣到21塊錢,能好吃嗎 2020-11
  • 進價20賣500 直播間賣奢侈品有多坑?
    深燃發現,除了主播在直播間裡「賣力吆喝」之外,這類直播通常還會用公眾號文章引流。一個名為「男友會」的公眾號發文章稱,「奢侈品代工廠直播,188-399元就能買到萬元輕奢品質」,內文稱,奢侈品包包的代工廠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一家就在廣州,代工的國際大牌有MK、範思哲、小CK,從這家代工廠拿貨,沒有中間環節,幾百塊的價格就有上萬元的品質。
  • 又將一年中秋節,月亮胖了,月餅卻「瘦了」
    今年的月餅不貴,傳統口味仍是主流離中秋節還有大半個月的9月中旬,身在山東的陳女士就起了個大早去買月餅。這家的月餅在當地頗有名氣,每年到中秋節前一周就不賣了。儘管當天下著小雨,銷售處前還是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陳女士買了傳統的五仁、豆沙、板慄月餅,還買了自己女兒愛吃的蓮蓉蛋黃和今年的新品五香牛肉月餅。「我們還是吃老口味的多,孩子願嘗嘗新鮮。」陳女士說。
  • 所巷有人賣麻雀! 死雀現剝2元一隻,有人幾十隻地買來吃
    浙江在線12月29日訊前天13:30,欽先生來電:鳳起路農貿市場後面有一條小巷叫所巷,每天都有人在這裡賣麻雀,據說每天能賣幾百隻。麻雀都是死的,現場拔毛,2塊錢一隻,買的人挺多。他們說都是夜裡殺了,白天拿來賣,而且有人專門送來的,你們來看看吧!  鳳起路農貿市場蠻熱鬧的,白天進進出出的人很多,這也帶動了周邊一圈小巷子的生意。
  • 「上海福州路要拆了」?假的!竟有人信以為真?對不起,你低估福州路...
    陪伴上海人155年的福州路,要拆了!》並已自行刪除不實文章 不可否認的是 這條上海最知名的文化街 最近「文具一斤7.8元」的網紅文具店 也吸引了超多客流 今年8月初 這家店正式歇業
  • 擁有180家老字號企業 上海是老字號發展第一陣地
    尤其在上海這樣一座海納百川的城市裡,想要了解這座城市,就要從體驗這裡的老字號開始。  5月11日,由上海報業集團、東浩蘭生集團指導,新聞晨報·周到、上海日報·SHINE、上海外經貿商務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消費者喜愛的上海老字號品牌」體驗日活動,在上海展覽中心盛大舉行。
  • 外資品牌角逐糕點連鎖市場 老字號何去何從
    臺資企業上海克裡斯廷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主要生產各式中西糕點、麵包、裱花蛋糕、月餅、餅乾、糖果等六大類三千餘種產品。不久前,上海克裡斯廷食品有限公司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籤訂了初步投資意向書,丸紅首期投資達2.2億元。此外,克裡斯廷將再選擇一個戰略投資者,加速其國際化進程以及上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