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我國最大的肉食消費,儘管這麼多年來豬肉的價格一直上漲,但人均消費量還是不停的上升。其實不僅僅是我國,其他國家的人民對豬肉也很喜愛,尤其是德國更成為了世界第一消費大國。雖說幾乎全球人口都很喜歡吃豬肉,但是說到怎麼吃,還是國人更加精緻,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的做法,呈現出來的風味也不同。
如今五花肉很受歡迎,因其肥瘦相間吃起來口感相對嬌嫩而深受人們喜愛,在肉攤上這個部位的豬肉往往是最快賣完的。不過比起五花肉,豬的身上還有一個地方尤其金貴,農村老人稱其為「黃金六兩肉」,很多人只聽過但不了解,甚至不少人都沒見過,那這塊肉究竟在哪裡呢?
其實所謂的「黃金六兩肉」指的是豬脖子上的一塊肉,或許有人會感到納悶,人人都知道動物的脖子部分肉不多,營養價值不高,更因為有淋巴結而被認為有毒素不可以食用,為何到了豬身上就變成了黃金肉?其實這裡的脖子肉指的是豬的後勁,也就是豬的兩側肩胛骨中間位置。
這個位置由於連接肩胛骨和後頸,負責支撐豬平時的頭部運動,所以口感比較獨特。這裡既有肥肉又有瘦肉,甚至還有筋,幾乎集合了所有肉的優點,所以吃起來肥而不膩又有嚼勁,營養又豐富,所以尤其受歡迎。對於真正的吃貨來說,買肉的時候自然是要購買這塊後頸肉,不過由於它的特殊性,這種肉的產量很小,一頭豬只有幾兩, 因此顯得倍加珍貴。
在肉攤子上豬的後頸肉往往是最快賣完的,後來者就每份了。一些懂行的吃貨知道此肉難得,往往會向相熟的肉販子預定,不過它的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高,比一般的豬肉高一倍甚至兩倍。早年農村人自己有養豬,在殺豬的時候也會留下一些比較好的部位給自家小孩吃,豬的後頸肉無疑是首選,因為這塊肉容易嚼又好消化,對於小孩來說是增加營養的好食材。
說到後頸肉的做法,最經典的無疑是烤肉,將它切成均勻的薄片,放入用少許鹽巴、白糖、雞精、魚露、耗油調配好的醬料裡,醃製十五分鐘以後將後頸肉擺盤放入烤箱中,烤制在15~20分鐘左右,一盤外焦裡嫩的烤肉就做好了。其實除了烤肉,後頸肉也很適合用來紅燒、油炸、每一個吃貨的做法都不同,你有聽過「黃金六兩肉」的說法嗎?如果你對它有其它的了解,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