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這與日本人身處島國,內心深處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向有關。日本人還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和《日本妖怪大全》等書,還配有精美插圖。
《妖怪大全》中收錄妖怪 764 種、神明 112 種,乃日本妖怪文化集大成之作。其創作者水木茂,是日本現代著名的妖怪畫師,是日本二戰後讓妖怪文化復興的靈魂人物。大多數日本人對妖怪的啟蒙,都是從水木茂的漫畫開始的。
他查閱了大量的古籍資料,到各地走訪搜集各種各樣的民間傳說,基於此創造出來近八百種妖怪,極具日本色彩。
日本是個水域文化國家,所以很多妖怪和水有關,誕生了山童、河童、小豆洗、雨降小僧等水妖。比如小豆洗,就是用篩子在水中撈人來吃的妖精;橋女則是為情投水自盡的鬼。
同時日本境內多山,所以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比如雪女,據說是由被情人拋棄於雪山中的女子所化,經常誘惑上山的行人,凡對其動情的人便會凍死。
因為鬼怪太多,古代的日本政府還專門設立了陰陽師這個巫師職務。
陰陽師的權力在日本平安時期達到鼎盛,這個時期,日本正處於動蕩時期,人心不定,妖怪之說盛行。這個時候的妖怪,代表著恐懼與威脅,多來源於人們對天災的解釋。
但是到了日本江戶時代,日本社會安定,手工業發展,人們安居樂業。妖怪不再是可怕的存在,而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小幫手。這時候的妖怪,搖身一變成了住在各種器具裡的小精靈。
日本動畫《鎌倉物語》中的妖怪形象就源自這種風格。
近幾年以妖怪為主題的日本漫畫,電影,動漫,遊戲等風靡,而關於妖怪的討論也層出不窮,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夏目友人帳》《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等作品中,都有妖怪登場。如今,妖怪在日本不僅存在於傳說之中,更是形成了一種文化體系。
據說,日本的妖怪百分之七十都來自於中國,百分之二十來自於印度,只有百分之十來自於本土。
日本受漢文化的深刻影響,生活中,習俗中,到處透露著中國文化的影子。
日本妖怪中比較有名的河童,其根源就來自於中國傳說的「河伯娶妻」。只是傳到了日本,河伯就成了鳥頭人身背龜殼的樣子,也從伯變成了童。
在日本,妖怪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和學術,不僅有詳實記載者各種妖怪種類的書籍,還有專門展示妖怪畫作的畫展,妖怪學已經成為了日本人類學的一個正式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