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持彩練當空舞 :幹細胞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

2020-11-30 健康界

正文  

幹細胞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科學家們不斷取得新成果。了解其背後的科學依據和臨床現狀,有助於行業內外對此進行重新審視。今天,我們分析總結一下幹細胞療法到底能在哪些用途上發光發熱。

撰文:步步先生   

來源:幹細胞者說

幹細胞療法是指利用幹細胞或幹細胞衍生的細胞,以特殊技術移植到體內,取代或修復病人受損的細胞、組織或器官。近三十年來,幹細胞臨床應用發展的趨勢很快。儘管與細胞治療相關的臨床實驗註冊數目呈現指數型增長。然而,真正有效的案例數目並不多,其背後的科學依據並不清楚,我們需要更加謹慎的審視。     國內外也充斥著各種幹細胞治療亂象,面對幹細胞治療的很多不確定性,我們應當理性看待。了解幹細胞治療背後的科學依據和臨床現狀,有助於行業內外對此進行重新審視。     今天借著兩篇國際知名期刊的經典綜述文獻[1,2],不吹不黑,我們科普一下幹細胞到底能在哪些用途上發光發熱。    

1、應用最成熟的幹細胞:造血幹細胞   

就目前而言,造血幹細胞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   是我們了解最多的成體幹細胞,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幹細胞,可複製,亦可分化。臨床上主要用於放療/化療之後補充造血幹細胞,進而重塑整個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     在過去的20年裡,造血幹細胞基因療法有效地治療了單基因遺傳病,諸如原發性免疫缺陷病、血紅素病變及神經代謝紊亂等。2016年,歐盟批准了世界上第一項造血幹細胞基因療法的產品Strimvelis,用於治療由腺苷脫氨酶(ADA)單基因引起的嚴重複合型免疫缺陷病。

預計2020年底,大概會有 5 項造血幹細胞基因療法產品在歐美獲批,進入臨床應用。此外,還有20項針對不同基因遺傳病的相關臨床試驗也在進行。  

造血幹細胞基因療法治療流程:

取病人骨髓和外周血,純化CD34+造血幹細胞,插入構建攜帶目標基因的病毒載體,得到健康造血幹細胞,回輸病人體內。

造血幹細胞基因療法治療缺陷:

首先,治療過程涉及:細胞收集、轉運、編輯及保存,需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標準。

其次,病人移植前,需接受化療來清除體內原有的造血幹細胞。因此化療的劑量控制也需要制定相應標準。

最後,使用γ-逆轉錄病毒基因修飾,病毒載體增強子可能會意外激活內源性原癌基因,引發惡性腫瘤。需改用慢病毒進行基因修飾,從而降低致癌風險。

造血幹細胞基因療法治療紅細胞遺傳病難度很大 (因為轉入的基因很難實現持續可控地紅細胞中特異性表達) 。 兩項針對β-地中海貧血症的臨床試驗報告顯示,接受治療的病人病情可以緩解,有的甚至不再需要進行長期輸血。一些早期實驗的結果顯示,造血幹細胞基因療法對鐮刀形貧血症、慢性肉芽腫病和範可尼貧血症臨床試驗也有一定的效果。

2、表皮幹細胞的應用:皮膚和角膜

表皮幹細胞

表皮幹細胞 ( Epithelial stem cells,EpSC ) 是各種表皮細胞的祖先細胞,來源於胚胎的外胚層,是一種位於表皮基底層的成體幹細胞。早期研究發現人表皮角質形成細胞中含有三種細胞類型,分別被稱為holoclone, meroclone和paraclone,holoclone細胞是移植實驗成功的關鍵。 1975年,人表皮角質形成細胞體外培養獲得成功。隨後,用於自體移植治療大面積的燒傷患者。目前,人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移植已經成為治療三級燒傷的常規手段。 表皮幹細胞基因療法現在已經可以治療一些皮膚遺傳病,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大皰性表皮鬆解症。大皰性表皮鬆解症患者的皮膚在受到輕微摩擦後就會出現水皰和血皰,可能發生在身體任何部分,嚴重時還會導致指甲脫落等症狀。 2017年,著名學術期刊《Nature》報導了一個利用基因改造後的表皮幹細胞成功治療一個年僅7歲的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男孩的案例。男孩身上80%的皮膚都植入了經基因工程改造後的表皮幹細胞。

角膜緣幹細胞

角膜緣細胞 (ocular limbal cell) 中也含有一種角膜上皮幹細胞,這對於眼角膜的損傷修復至關重要。角膜緣細胞移植能夠有效地促進角膜再生和視力恢復。通常情況下,從患者未受傷的眼睛中提取1-2平方毫米的角膜緣就能夠進行體外培養,再生出完整的角膜上皮,進行自體移植到受傷的眼部。 2015年,歐盟批准的第一個幹細胞藥物——HOLOCLAR,就是將自體角膜緣上皮幹細胞種植於纖維蛋白膠支架上的一種組織工程幹細胞產品,用於治療各種原因造成的中重度角膜緣幹細胞缺乏症成人患者。 

角膜緣細胞中也含有一部分holoclone細胞,但是克隆的大小、數目和細胞生長速率均不能夠準確預測治療效果。而轉錄因子p63作為一個重要的調控因子,可以幫助判斷角膜緣培養中的holoclone幹細胞含量。臨床試驗結果也表明,p63的表達水平與治療效果呈正相關,這也是目前找到的唯一的與長期療效相關的細胞分子標記物。 因此,體外培養的表皮移植體中haloclone幹細胞數目的多少決定了該移植體質量。

3、肌肉乾細胞:骨骼肌和心肌 

肌肉細胞主要包括骨骼肌細胞和心肌細胞。骨骼肌和心肌細胞從胚胎發育來源和再生能力上來看具有較大差異。在損傷情況下,骨骼肌細胞具有較高的再生修復能力,而心肌細胞則不可再生。

骨骼肌幹細胞

骨骼肌大約佔體重的40%,成人肌肉乾細胞具有強大的再生潛能,受損時可自我修復肌肉損傷。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肌的質量和強度會逐漸下降。由於成人肌肉乾細胞培養難度比較大,因而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1961年,Mauro發現肌衛星細胞,目前被認為是骨骼肌幹細胞。其位於肌肉膜和基底層之間,高表達Pax7。骨骼肌幹細胞(肌衛星細胞)在成年後便進入靜息狀態,只有在肌肉損傷時才會被再次激活,分化為肌原細胞修復肌肉纖維,同時自我更新,生成新的肌衛星細胞。

1990年,人們通過移植骨骼肌幹細胞來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症。雖然,在患者體內可以檢測到供體的骨骼肌幹細胞,但治療並沒有效果,這或許是因移植的細胞存活率和遷移能力較低的原因。

除此之外,幹細胞療法可以針對治療因衰老或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縮。針對局部性的肌肉損傷修復的骨骼肌幹細胞移植實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括約肌失禁治療等。

心肌幹細胞

心肌幹細胞一直沒有廣泛認可的特定細胞類型。2001年,一項研究聲稱骨髓移植有利於治療心肌梗塞,然而這項研究是充滿爭議的,因為其他課題組卻無法重複其研究結果。人們猜想骨髓基質細胞移植可能是通過旁分泌的方式促進心肌細胞的存活及血管生成來發揮作用的。另一項研究則表明,心臟細胞在人體發育過程中是可以分化為其他細胞的,但是在成年人體內不會發生。

利用多能幹細胞(ESC和iPSC)分化獲得的心肌前體細胞在動物體內實驗有一定效果,能夠可控分化成各種心臟細胞類型,但是面臨體外細胞擴增困難和免疫排斥的問題,且容易引發心律失常。

另一種方案是直接促進內源性的心臟再生,避免細胞移植問題。比如,激活內源性的心肌祖細胞或者誘導纖維細胞轉分化為心肌細胞,原位誘導細胞部分重編程或者使用外部的心臟補片。

4、爭議中的間充質幹細胞療法

間充質幹細胞 ( 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MSCs ) 被廣泛用於命名各種組織來源的貼壁生長的成纖維細胞群,甚至有些嚴格意義上並非是幹細胞的細胞群。

間充質幹/基質細胞

1976年,Freidenstein等首次發現在骨髓裡存在一群非造血的骨髓基質細胞,呈克隆性貼壁生長,形態和成纖維細胞相似。由於這些細胞具有多能性,可以分化為中胚層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及脂肪組織等。1988年,Freidenstein和Owen 將其命名為間充質幹細胞。 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準確。原因有二:第一,間充質是一種胚胎結締組織,可生成各種結締組織,血液和血管等。但出生後,間充質幹細胞顯然不具有這一特性。第二,不同的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不同的特化神經嵴及中胚層。無論是在胚胎發育時期還是出生後,都不存在共同的間充質幹細胞祖先。 雖然間充質幹細胞的理論基礎不紮實,但不影響其實際應用。目前,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已經超過900項,用於治療各種疾病。

通常,間充質幹細胞移植後會很快消失 [3] ,可能是通過旁分泌發揮功能。 與傳統意義上的幹細胞移植治療(用於組織再生)有很大不同。因此,有些專家認為其不屬於幹細胞治療的範疇。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間充質幹細胞的治療功效是基於其獨特的免疫調控功能和血管再生功能,而非其「乾性」。 

目前來看,間充質幹細胞已成為全球開展臨床研究項目數最多的細胞,全球也有近十款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諸如用於治療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Temcell 產品,用於治療克羅恩病的 Alofisel 產品等。幹細胞的火爆伴隨著幹細胞亂象。很多人願意付費進行一些未經審批註冊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實驗。他們使用未經純化的骨髓 (註:應該是BMMC) 或者是吸脂吸出物 (註:應該是SVF) 直接進行移植。其結果存在很大風險,國際知名期刊NEJM有報導稱有人在直接注射脂肪幹細胞 (可能是SVF) 治療黃斑變性之後出現急性失明 [4] 。 可見,目前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亟需規範化管理,其分類也亟需細化,不能一概而論。

組織特異性幹細胞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廣義上的「間充質幹細胞」中確實存在一些組織特異幹/祖細胞。但是不應被籠統叫做為間充質幹細胞,應該根據其來源和分化方向進行更為細緻的分類。比如在脂肪幹細胞,就是從脂肪組織中得到的一種間充質幹細胞。再比如牙髓幹細胞等等。 目前,用於鑑定的細胞表面分子標記物也並不太靠譜。比如人體很多組織都存在CD146+(CD45-CD31- )細胞,雖然來自不同組織,卻具有共同的分子標記物,且都可在體外擴增。事實上,同為CD146+細胞,卻在轉錄組和分化結果上差異卻非常大,這就是組織特異性。不同來源的細胞只能分化為具有組織特定的細胞,而不能隨意分化為其他譜系細胞。

5、幹細胞在神經再生方面的應用

在哺乳動物中,大腦發育基本上在胚胎時期就已經完成了,只有一小部分神經組織在兒童期和成年期持續發展。因為 成人神經細胞的再生能力較弱,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細胞退化嚴重,容易引起神經退行性疾病,比如帕金森、亨廷頓、視網膜退行性疾病等。

胎兒細胞

胎兒細胞(Foetal cell)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移植胎兒細胞可以取代退化的神經元。儘管這一療法確實有效果,但是細胞來源非常困難,並且存在嚴重的倫理問題。

以帕金森病為例,患者因其多巴胺能神經元退化,分泌多巴胺水平過低,引起行動障礙。目前治療手段是使用多巴胺能藥物,但長期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運動障礙和神經精神併發症)。理論上,只要重建患者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就可有效治療帕金森病。

在30年前,歐美及加拿大便有人嘗試移植胎腦組織給病人。結果發現,儘管療效因人而異,但胎腦細胞移植法確實能重建多巴胺能神經元。由於胎腦細胞來源的稀缺性,進行胎腦細胞移植並不太現實,且有巨大的倫理問題。因此,如何開發多能幹細胞來修復神經組織是幹細胞療法的熱門研究問題。

多能幹細胞

1998年首次報導人胚胎幹細胞(ESC)培養成功,2007年首次報導人誘導的多能幹細胞(iPSC)獲得成功。目前已有實驗表明,人胚胎幹細胞可以誘導分化成類似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細胞,這些細胞在功能上和分子表達譜上都與胎兒腦細胞非常相似,為臨床應用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目前,世界各地多家機構準備或已經開始相關臨床試驗,這將是攻克帕金森病或其他退行性疾病的重要一步。在中國,中科院動物所周琪院士團隊開展相關臨床試驗,在方案中,研究人員把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注入患者大腦紋狀體,以期達到多巴胺神經元再生的效果。在日本,京都大學教授高橋良輔,也開展類似的工作,使用的是iPS細胞來源的多巴胺能祖細胞,以一名50多歲的男性帕金森病患者為對象實施了全球首例臨床試驗。

6文末小結

幹細胞療法是當今醫學研究最前沿也是最熱門的方向之一,取得了令人興奮的成果。每一項成功的臨床試驗,背後都有紮實的基礎研究作為鋪墊,其中涉及幹細胞本身的生物學特性、適應症的選擇,給藥方式的選擇,細胞的選擇和給藥的劑量,這些都是成功的非常關鍵因素。

通常,造血幹細胞移植只需靜脈輸注即可,而表皮幹細胞則需要局部移植,至於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幹細胞治療更為複雜。最後,我們如果能夠從成功案例中總結制定一套完善的評價標準,便可將其推廣到其他幹細胞及基因治療中,推動其發展。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將遇到挑戰和阻礙,我們仍然相信幹細胞治療將克服困難,成為可靠的治療方式。

參考資料:

[1 ]Luca M D ,et al. Advances in 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 development[J]. Nature Cell Biology, 2019, 21(6). 

[2]Helen M. Blau, Ph.D., George Q. Daley, M.D., Ph.D.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NEJM (2019) 

[3]Phinney, D. G. & Prockop, D. J. Concise review: mesenchymal stem/multipotent stromal cells: the state of transdiferentiation and modes of tissue repair–current views. Stem Cells  25, 2 896–2902 (2007) 

[4]. Kuriyan, A. E. et al. Vision loss afer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utologous 「stem cells」 for AMD. N. Engl. J. Med.  376, 1047–1053 (2017)

相關焦點

  • 《誰持彩練當空舞》網絡閱讀量達1410萬人次
    記者   鄧放   攝  本報訊    9月13日,河南日報推出「牢記囑託出彩中原」大型系列述評之六《誰持彩練當空舞》,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進行了全媒體轉發和推送,河南廣電各媒體、河南地市黨報聯盟也進行了報導。
  • 誰持彩練當空舞?
    這部分爆炸波就像在太空中舞動一條彩練,絢麗奪目。
  • 嚴老師講的科普之一:誰持彩練當空舞之人造彩虹
    「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雲影共樓飛」、「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心動了嗎,心動了就自己動手製造一道彩虹吧。
  • 誰持彩練當空舞
    於是想起毛澤東著名的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激昂詩句:「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2    就是這樣,在許多外地或異域的友人面前,我對天津總會表現出不加掩飾的眷戀與自豪。友人們在深受感染的同時,也極為欣賞我的鄉情。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全球臨床研究進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幹細胞被應用到了重症以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當中,在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國已經啟動了多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項目,已發表的數據證實了這種療法的初步療效。在國際上,美國、英國、日本、韓國以及以色列等國家也紛紛批准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幹細胞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抗疫創新療法。
  • 中國啟動首批兩個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治帕金森和視網膜問題
    中國啟動首批兩個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治帕金森和視網膜問題 趙永新/人民日報 2017-04-12 08:14
  • 回顧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進展,2021年幹細胞技術走向如何?
    回顧2020年的幹細胞研究進展,如果讓小編用一個關鍵詞形容,那麼用「穩定推進」最為合適。2015年之前我國幹細胞經歷了一股「幹細胞熱潮」,2016起,我國的幹細胞研究便在國家的監督調整之下逐步開放,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有序開展並穩定推進!
  • 誰持彩練當空舞?胖五讓你高攀不起!
  • 教師說|誰持彩練當空舞,守得雲開見月明
    六年級的英語學習開始對孩子的寫作有了要求,基本上每個單元都有話題作文,而我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平時的寫作訓練也比較少。為了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我們先利用手機等工具拍攝視頻,分步講解作文的寫作步驟,做成微課的形式,讓孩子了解如何寫作文。再對他們寫的作文普遍出現的錯誤集中講解訂正,最後讓他們再寫一遍。就這樣反覆幾輪之後,孩子們的作文水平顯著提高,不僅可以寫得對,還可以寫得好!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從事十幾年幹細胞研究的專家崔軒銘博士指出,幹細胞具有強大的抗炎和免疫調節功能,同時具有修復關節和成骨損傷的作用我國幹細胞治療RA的研究進展我國已進行了一系列的幹細胞幹預RA的臨床實驗,早在2001年科學家就為頑固性、難治性RA患者進行了自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經過幹細胞技術的不斷優化,目前的臨床應用已較為成熟。
  • 幹細胞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展
    幹細胞有利於修復病變或受損的器官和組織,用於神經肌肉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治療,取得了較大進展。研究人員亦將其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研究。 並且研究人員認為,將幹細胞實質性注射到誘發的腦損傷中並不是解決精神疾病的適當方法,靜脈輸注可能是更佳選擇。
  • 幹細胞療法在部分中樞神經性疾病的進展和挑戰
    圖1 幹細胞來源及可分離增殖的細胞(圖片來源:doi: 10.1111/cns.13247)2、臨床進展近幾年幹細胞基礎及臨床試驗發展火熱,迄今為止,世衛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處已註冊了超過3,000表1全球已上市幹細胞產品數據來源:藥渡諮詢整理分析3、幹細胞治療在中樞神經性疾病上的進展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一系列不同的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紊亂,它們的治療選擇範圍有限,與其他治療領域相比,改進治療的藥物批准率仍然較低
  • 「凡是收錢的,都是國家沒有批准的」 幹細胞臨床試驗破局
    在中國,被神秘化的「幹細胞」更多與美容、高收費聯繫在一起,亂象叢生,一度阻礙了嚴肅的科學臨床進展。(東方IC/圖)因混亂不堪被叫停多年後,中國的幹細胞臨床研究正重新得到許可,小心翼翼地重啟大門。自從2015年8月國家衛計委、國家食藥總局聯合發布《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國內各地區的三甲醫院備案報送後,這一中國首個針對幹細胞臨床研究的規範性文件,正帶動新一輪的行業熱潮。由於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被稱為「萬用細胞」的幹細胞,自從1968年走出實驗室,已成全球醫學研究熱點。
  • 重視臨床研究促進幹細胞研究發展
    幹細胞自發現以後就被認為可應用於醫學的諸多領域:人類可將幹細胞分化成精子用於延續生命;化學燒傷以後的角膜損傷可用幹細胞復明;脊髓損傷的患者甚至可通過幹細胞的幫助重新站立起來等等。近年來,國家對幹細胞研究的支持力度呈上升趨勢,在上個月公布的2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名單中,幹細胞相關研究就達600餘項,也體現了幹細胞研究的價值所在。
  • 看看臍血造血幹細胞最新應用進展
    日前在穗舉行的第一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上,廣州、上海的名院醫學團隊同時發布了自體、異體臍血造血幹細胞的最新應用進展,醫學專家們因為臍血已不局限於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疾病,擴展到神經系統等其他疾病而歡欣鼓舞。
  • 西安高新醫院獲批國家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
    11月23日,西安高新醫院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和項目順利完成國家衛健委、國家食藥監總局備案,已於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官方網站進行公布,成為陝西省第一家經國家「兩委局」成功備案的醫院!參與此次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項目備案的有全國百餘家醫療機構,僅西安高新醫院和四川省人民醫院、武漢市傳染病醫院(新冠項目)三家醫院的機構、項目雙備案成功;另有已成功備案的九家知名醫療機構的十個項目也通過備案。至此,全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100個,西安高新醫院成為陝西省第一家經國家「兩委局」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和項目成功備案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