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世間萬物盡在過悠閒的日子,只有人類為著生活而工作

2020-12-06 愛琴海ai讀書

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是我幾年前讀過的書,其中有一篇文字給我留有深刻的印象,至今記憶猶新。它關於人類的工作與生活,題為《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

它提到了一直迷惑我的問題,即我們為什麼要工作?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到底是該任勞任怨的工作,還是儘可能悠閒的生活?相信同樣的問題也困惑過周邊的大多人吧。在《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裡,雖然沒有這些問題的明確答案,但卻給人以方向,讀後讓人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記得當時我拿整篇文章來發了朋友圈,意在尋找更多的感同身受者,也想讓並不曾覺悟的朋友讀後能有所觸動。

而今,時隔了三五年的時間,我再次打開這本書,重讀這些文字,驚嘆於有新的感觸油然而生,索性將這些心裡的話落筆於此,與大家共勉。

01我們工作,是因為在日益進步的文明中,生活變得複雜

講到人,最最難於理解的是他對工作所抱的觀念,以及他自己要做的工作或社會需要他做的工作。

起先,人類的勞動和動物並未有多大差別,僅僅為了填飽肚皮,然後有一個棲身之所。可是後來,隨著文明的進步,活下去變得複雜,隨時隨地有義務、責任、恐懼、障礙和野心等等左右著人們的思想。

「人往高處走」,這一觀念總是驅使著人們在生活的道路上馬不停蹄地往前。而「溫飽思淫慾」,就像是一種人的本性一般,讓人覺得追求欲望的滿足無傷大雅。

人們首先要滿足個人的需求、欲望,比如可口的食物、舒適的住所、額外的休閒娛樂、衣物、出行的裝備等等;繼而是子女,要給他們好的生活條件、好的教育、準備房子車子、積攢下儘可能多的錢財等等。

所有這些,都是人們工作的理由。不過,即便是拋卻這些個人的責任、義務、野心、欲望,只單單說午餐吃些什麼,人就比鴿子複雜得多。因為我們午餐所用到的食材、器具已經精細、繁瑣到涉及千萬人。那些種種複雜的種植、貿易、運輸、遞送、烹飪等整個流程,參與其中的人多得難以計數。

無疑,進步和便捷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給人類本身帶來太多附加的勞動。所以,人類獲得食物要比動物困難萬倍。

如此,來自個人的和外界的雙重需求似乎使得人們不得不工作。

當然,我們完全可以像鴿子那樣自力更生;自己去種植、製作食物,像著作《瓦爾登湖》的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獨自生活數月,衣食住行幾乎全都自給自足。

但現實中的人們畢竟追求安逸者多、自找麻煩者少,人們只一心去做好自己手頭的那份工作,至於其他則靠工作得來的金錢換取即可。有種手到擒來的簡單和便捷。殊不知,到頭來,卻是繞了太多彎路。

林語堂說,人類的生活太複雜了,只是 一個供養自己的問題,已經要費去我們十分之九以上的活動力。所以,文明大約是尋覓食物的問題,而進步便是使食物難於得到的一種發展。

02活著的意義,世間萬物盡在過悠閒的日子,只有人類為生活而工作

我想那森林中的野獸,它的第一個思想一定是說人類是唯一工作的動物,因為世間除了一些馱馬和磨坊裡的水牛之外,所有的動物甚至家畜等都不必工作的。警犬很少去執行任務;看門的狗總是玩耍的時候多,並且在陽光溫暖的時候,總要舒舒服服地在地上睡一下,那貴族化的貓更用不著為了生活而工作。

「世間萬物盡在過悠閒的日子,只有人類為著生活而工作。」當我看到這段話,忍不住思索活著的意義。

我們肯定不是為了工作而活著,但讓我們細思極恐的是,在我們活著的大多時候,都是工作著的。

有人把這當作一種光榮,因為努力賺錢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有人把這當作使命,因為人活著總要有所求,而養家餬口、積累財富似乎是一切的基礎。這當然完全說得過去,只可惜,人們往往一條路走到黑,到頭來模糊了最初的意念,終至為工作而工作,為賺錢而賺錢。

任誰都嚮往簡單、輕鬆的生活,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最原始的生活節奏任誰都羨慕,但也僅是羨慕而已,因為人們仍然熬夜趕工、熬夜狂歡;陶淵明的「世外桃源」、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人們只是誇讚、敬仰,乃至五體投地,卻少有隨從者,究其緣由一來耐不住寂寞,二來耐不住清貧。

當然,世間大多是飲食男友、庸常之人,平日被各種慾念、誘惑所縛,既沒有動物的簡單,又沒有哲學家的覺悟,有的只是對工作、對物質的執著。

話到這裡,說回活著的意義。因為每個人的追求不同,答案也各不相同,但是我覺得人活著首先得快樂,而清心寡欲者總比慾海難平者快樂許多。

很多時候,人們應該著眼自然界,看看那些簡簡單單只為活著而活著、無所求的動物,或許能有所了悟。還有參透了生死和苦樂的僧侶,以及充滿智慧的哲學家,他們放下一切,看透一切,萬般自在,同樣也是為活著而活著。

然,為活著而活著,正是活著最直接的意義。

03到底是該任勞任怨的工作,還是儘可能悠閒的生活?

人們在鄉村勞苦工作,希望能夠到都市去,在都市裡賺足了錢,可以再回到鄉村去隱居。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個故事,有關一位富翁和漁夫的對話。大意是這個萬貫家財的老富翁在海邊無憂無慮地曬太陽時,規勸偶遇的青年漁夫要好好打漁,換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魚,賺更多的錢,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一樣在老之將至之時到海邊無憂無慮地曬太陽。誰知等他大道理一籮筐滔滔不絕終於住口時,青年漁夫的一句話令他啞口無言。

是啊,青年漁夫什麼都不做,就可以在海邊曬太陽,何苦再去繞那大圈子?這個看似很新穎可笑的小故事,實則在人們之間普遍存在著。

在農村生活的人,憧憬城市;而一旦踏足那裡,便又開始回味往昔。幾乎所有從農村出來的人,老來沒有不回歸故土的。

林語堂說,如果你在都市街上散步,你可以在大街上看見美容院、鮮花店和運輸公司。在後面的一條街上可以看見藥店、食品雜貨店、鐵器鋪、理髮店、洗衣店、小餐館以及報攤。如果那都市很大,就是閒逛了一個鐘頭,還是在那都市裡,只不過多看見一些街道,多看見一些藥店、食品雜貨店、鐵器鋪、理髮店、洗衣店、小餐館和報攤。

可是,儘管城市的繁華與單調如此讓人乏味,還是吸引著無數人前來,但最初人們為什麼對都市如此神往,來做什麼?毋庸置疑,來尋求工作的機會,來求生存、謀生活。

但人們之所以又會在老年,或者賺足了錢回到鄉村隱居,唯一的原因是在城市找不到真正的生活。似乎人在城市身不由己,就像那上了發條的鐘表,甚或不停旋轉的陀螺,一旦開始工作,就無止無息。

而所謂的工作看似十分緊要、急不可待,也無非是「洗衣服的去洗理髮匠和餐館堂倌的衣服,餐館裡的堂倌去伺候洗衣匠的飯食,而理髮匠替洗衣匠和堂倌剃頭」如此而已。

文明帶給大家便捷和負累,在城市,人們為了打了折扣的、並不徹底的休閒而任勞任怨地工作,甚至忘掉遊戲,迂腐至極而不自知,真是令人費解。

所以,很多人都有必要好好想想,鄉村和都市,哪個才是你的心之所屬?大家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到底是該任勞任怨的工作,還是儘可能悠閒的生活?除了工作和賺錢,是否還有其他更有意義的追求?

如此種種,至關重要。切勿只甘心做那唯一的、為生活而工作的動物。

相關焦點

  • 林語堂談工作:只有人類為著生活而工作,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世間萬物盡在悠閒過日子,只有人類為生活工作著。"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說到。滄海一粟,滔滔一瞬,他們短暫地存在,沒在歷史長河中激起任何波瀾;胡楊三千年生,三千年死,三千年腐,萬年裡一直佇立著…萬物都在緘默中悠閒地過完了一生,不被世俗所擾,也沒有兒女情長牽絆。
  • 高配生活距離你很遠,過平凡日子也挺好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個人對於浩渺的世界來說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只有10%的人有大成就。而這10%裡的人,只有1%的人特別拔尖兒。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既然我們做不了馬雲,董明珠,李開復等牛人,做自己的一兵一卒,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有何不可?哪怕是山重水複疑無路,轉個臉轉個心,柳暗花明又一村。
  • 時間控制世間萬物,人類怎樣回到過去?專家:除非打破這個悖論!
    時間控制世間萬物,人類怎樣回到過去?專家:除非打破這個悖論!我們對於時間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將時間當作是一種衡量尺度,認為時間是維持著世間萬物的根本。而有些人則認為時間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他只是為了誤導人類發展的一種假象而已,不過還是有很多的人認為時間是存在的,而且在世間只有時間才是最真實的存在。
  • 簡單日常心情說說 努力把不鹹不淡的生活過得合口味罷了
    簡單日常心情說說 努力把不鹹不淡的生活過得合口味罷了時間:2020-06-08 18:01   來源:非主流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簡單日常心情說說 努力把不鹹不淡的生活過得合口味罷了 總覺得所有的快樂都源於生活裡的心動 把節奏放慢,生活是,愛也是 努力把不鹹不淡的生活過得合口味罷了 生活就是沒事找點樂子
  • 適合十一月發的朋友圈:希望十一月世間萬物都過得漂亮
    3、希望十一月世間萬物都過得漂亮。  4、暗紅躲在秋色裡,偷偷張望明天的驚喜。  5、十一月中旬,晴暖如春,明明指的是愛情。  15、站在十一月的時間軸上,暗示自己苦澀難捱的日子總會過去。    16、在十一月裡藏好來自十月的浪漫,想你看到屬於我的所有美好。
  • 如果世間萬物能跨越相愛出自哪首歌?阿YueYue《雲與海》歌詞
    近段時間以來,在抖音等各大短視頻平臺上面有一首歌已經刷屏了,這首歌當中有一句歌詞是:如果世間萬物能跨越相愛,這是一首什麼歌呢?據悉,這首歌的名字叫做《雲與海》,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1、抖音如果世間萬物能跨越相愛是什麼歌  「如果世間萬物能跨越相愛」是歌曲《雲與海》當中的一句歌詞,演唱者是阿YueYue。
  • 蘇軾臨終給兒子的詩:世間萬物,猶如過眼雲煙
    每個人剛來到這世間都是懵懂無知、純潔無瑕的,人們告訴你這是「山」,這是「水」,那麼在他眼裡,「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了,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可是人總會長大,這時你會發現,這世界是那樣的複雜,山不是單純的山,水也不是單純的水,這時候你會產生困惑,甚至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 林語堂先生教你翻譯 "之乎者也"
    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世間》《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雲》《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1966年定居臺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 林語堂先生的英語學習秘方
    平時,「發燒友們」都吃著本庸醫開的藥方,不痛快,今天我就把壓箱底兒的秘方——來自林語堂先生的金玉良言,開給大家,大家視情況「內服外用」。林語堂先生可能有些朋友不熟悉,先介紹一下先生。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秘方01學習英語的時候,一定要學習一個完整的句子,不要只記單詞。在學英語句子的時候,要把句子的語法、語調和發音腔調完整學起來。
  • 李清照一首很深情的詞,被林語堂翻譯成英文,文風優美,廣受讚譽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與南宋之交,因此其早期詞作多寫悠閒生活,而到後期,金兵入侵、李清照南渡,由於國破家亡,加之丈夫趙明誠去世,詞風轉為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我們今天介紹的這首李清照的代表作,寫於李清照南渡之後,情感基調悲涼哀婉。這首詞作便是《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既然時間已經控制了「萬物」,那我們人類怎樣才能回到過去?
    現如今我們人類對於時間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有很多人認為他們是直接將時間當作是一種衡量的尺度,認為事件是維持的時間萬物的根本,而有些人則認為,時間根本就不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只是為了誤導人類發展的一種假象而已,不過還有很多人認為時間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在世間只有時間才能最真實的存在,其實我們這樣看來時間的說法有很多種。
  • 晚安心語簡短語錄說說:願你的生活常溫暖,日子總是溫柔又閃光
    晚安~」「日子總是在一點一點變好的,就算經歷過很喪的時光,未來的日子,也會加倍變得美好的。晚安~」希望你所有善良有人懂,眼睛裡面住星星,心裡有顆大太陽,感受生活明朗,萬物可愛。晚安~願你的生活常溫暖,日子總是溫柔又閃光。晚安~我再也不吃醋再也不胡思亂想再也不等你,是的我累了,你要跟誰好就好去吧。
  • 暗示不想談戀愛的文案#等你信訊全無 我再去愛這世間萬物
    展信佳 卿滿目山河空念遠 在嘛 嘀嘀嘀嘀嘀嘀嘀~~ 1.我盡力喜歡過,但聚散不由我. 2.我不喜歡有人能牽動我的情緒.
  • 世間萬物相生相剋,那麼病毒有天敵嗎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如果食肉動物比食草動物還多,那麼自然界哪來那麼多肉給食肉動物吃的呢?處在食物鏈不同環節的生物數量是相對恆定的,因為只有保持這種相對恆定的狀態才能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如果這一平衡被打破就必然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的破壞。比如貓、蛇、鷹、鼬等物種是老鼠的天敵。
  • 萬物質能交換:顛覆人類生活方式的猜想,諾貝爾獎都無法衡量其價值
    生活中有陰陽平衡,也有施與受的平衡,就是給的和接的平衡,付出與收穫平衡;也有捨得平衡,你得到了想要的就必然要付出,這就是有舍必有得,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你得到了某些東西,卻不捨得以等量的能量去交換,必定要受宇宙平衡法則的懲罰。
  • 我會慢慢放下你,然後試著去愛這世間的萬物。
    你設想過所有和他的關係,是戀人、是家人、是朋友。但事實是,你們不是戀人、 家人、 甚至可能還不是朋友。你知道你們沒有可能,但是你不死心,你還想給他發消息,你經常翻開開以前的聊天記錄,聊天記錄你看著看著你笑了。可是笑著笑著你卻哭了,你哭著對自己說算了,要不就這樣吧。你哭著給他發去最後一條微信:「要不你把我刪了吧,不然我總想找你聊天。」
  • 會有更多未知病毒闖入人類的生活,我們只有敬畏自然,保護環境,才能...
    新冠疫情的降臨,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社會的脆弱,一個以1300毫升腦容量而著稱且經歷了7000年文明洗禮的種群,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回溯人類的發展史,隨著科學和技術的日益精進,為我們提供了洞悉世界的手段和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礎。依靠技術的進步,我們「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的夢想成真。然而,人類自己創造出的技術,已造成對我們生存環境的巨大破壞。
  • 武則天親自建城,海岸線媲美墾丁,靠小吃出圈,還是林語堂的故鄉
    chapter 1# 初識那座,叫做漳州的閩南小城 # 「漳州是一個悠閒的城市,生活節奏很慢。我手拿一瓶加了片仔癀草的甘蔗汁,東走西看,走時慢慢走,看是慢慢看,踩著歲月流淌的石板,走過古樸的騎樓,才知道這裡竟然還是林語堂的故鄉。
  • 林語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最多的中國作家
    他就是林語堂。他獲得過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是保密的,期限是五十年。目前可以查到的,都是五十年前的名單。目前能夠查到的確切名單,中國作家只有兩位獲得提名:胡適與林語堂。胡適一次,林語堂兩次。
  • 她淘到空間小戒指,只想養花賣菜賣水果,日子悠閒的空間文
    她淘到空間小戒指,只想養花賣菜賣水果,日子悠閒的空間文哈嘍各位書蟲們大家好呀,非常感謝你點進這篇文章,我是勤奮的小編小影視解說,最近啊一直都很喜歡看空間類的小說,重生啊、穿越呀、都是女主帶空間的小說呢,有喜歡同類型的小夥伴們,可以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