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人員通過雙單原子亞納米反應器實現高效電化學固氮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微納米反應器與反應工程學研究組研究員劉健團隊,與天津大學教授梁驥團隊、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教授孫成華團隊合作,通過亞納米空間限域策略,開發Fe-Cu雙單原子亞納米反應器,用於電催化N2還原反應,實現NH3高效率合成,為電催化固氮提供新思路。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通過雙單原子亞納米反應器實現高效電化學固氮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微納米反應器與反應工程學研究組研究員劉健團隊,與天津大學教授梁驥團隊、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教授孫成華團隊合作,通過亞納米空間限域策略,開發Fe-Cu雙單原子亞納米反應器,用於電催化N2還原反應,實現NH3高效率合成,為電催化固氮提供新思路。
-
「獨當一面」——單一晶面碳化鉬的高效電化學固氮
▲第一作者:巴坤;通訊作者:孫正宗,李震宇 通訊單位: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 論文DOI:10.1021/acscatal.0c01127 全文速覽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可控地進行電催化氮氣還原(NRR)是實現氮氣高效循環利用的關鍵步驟
-
空穴來風,風馳電掣:空位工程調控的固氮電催化劑
近些年來, 利用電化學手段在常溫常壓下將氮氣電催化還原為氨氣的固氮方式, 憑藉其能耗低、綠色環保等優點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設計和開發高效的催化劑為氮氣的吸附和活化提供活性位點對電化學固氮意義重大, 但是目前電化學固氮性能的改善不盡人意。
-
合肥研究院構建高效硼摻雜氮化碳納米片光催化劑應用於固氮合成氨...
此工作通過非金屬原子摻雜策略調控半導體的能帶結構及光/電化學性質,顯著提升了光催化固氮合成氨的活性,為未來常溫常壓下開發新的合成氨催化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的參考價值。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構建高效硼摻雜氮化碳納米片光催化劑應用於固氮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構建B-N-C鍵用於穩定氮化碳光催化劑表面暴露的活性氮原子並且促進氮氣分子吸附和活化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納米反應器策略合成負載型雙金屬催化劑
負載型雙金屬納米催化劑是多相催化領域中一類重要的催化劑,被廣泛應用於電化學、生物質轉化、精細化工等各種催化過程。浸漬法是製備負載型金屬催化劑最常用的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但可控性差,得到的雙金屬納米粒子尺寸較大、粒徑分布廣、合金程度低,從而導致催化性能差,金屬利用率低。
-
單原子鋅修飾的中空碳殼作為雙功能反應器實現高穩定鋰硫全電池
▲圖一:Zn1-HNC作為雙功能的納米反應器用於鋰硫全電池的示意圖>B Zn1-HNC對多硫化物的催化吸附性能作者首先研究了該納米反應器對多硫化物的催化活性,作者首先通過Li2S6對稱電池表明該納米反應器對多硫化物的液液轉化具有高的催化活性,Li2S的成核試驗驗證了該納米反應器對多硫化物的強的催化轉化能力,能夠較大程度上的提高正極的理論容量。
-
趙川教授團隊有機修飾的釕納米晶體催化劑實現高效氮氣電解合成氨
隨著電化學技術的發展,利用電化學的手段實現常溫常壓條件下氮氣電解合成氨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與傳統工業哈珀法相比,電化學合成氨的原料氮氣和水來源廣泛,同時能量可來自於再生能源,被認為是一種綠色環保研究方法。然而由於氮氮三鍵的惰性和競爭性HER的存在,導致了目前多數催化劑的選擇性和產率依然很低。
-
趙川教授團隊有機修飾的釕納米晶體催化劑實現高效氮氣電解合成氨
隨著電化學技術的發展,利用電化學的手段實現常溫常壓條件下氮氣電解合成氨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與傳統工業哈珀法相比,電化學合成氨的原料氮氣和水來源廣泛,同時能量可來自於再生能源,被認為是一種綠色環保研究方法。然而由於氮氮三鍵的惰性和競爭性HER的存在,導致了目前多數催化劑的選擇性和產率依然很低。
-
北大王憶平教授課題組通過合成生物學實現「超簡固氮基因組」構建
相反,生物固氮是大自然提供的天然綠色氮肥,通過少數原核微生物中的複雜固氮酶系統,在常溫常壓下將大氣中的氮氣轉換為生物體可利用的氨的過程。將固氮酶系統直接導入植物細胞內,使主要農作物具有自主固氮功能的氮素的屬性,從而擺脫農業生產對工業氮肥這一高耗能高汙染化工產品的依賴,一直是生物固氮研究領域實現農業生產「綠色革命」的夢想。
-
王憶平研究組在構建穩定通用高效固氮酶系統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通過生物工程方法,改造現有固氮系統,並最終將改造後的固氮系統直接導入到植物的線粒體、葉綠體等靶細胞器,實現植物(農作物)自主固氮,徹底擺脫農業生產對工業氮肥的依賴,是生物固氮研究領域實現農業生產「綠色革命」的夢想。合成生物學的發展為這一夢想的實現帶了新機遇。
-
關於電化學合成氨的一些思考-離子液體作為溶劑用於電化學合成氨
當然這個體系的核心是發展高效的催化劑。我們比較熟悉的是水的分解,製備氫氣(HER)和氧氣(OER),用於能源的存儲。而二氧化碳和氮氣的還原主要是製備一些高附加值的化學品。圖1(Seh et al., Science 355, 146 (2017))HER和OER是最近研究比較熱門的話題。水分解以水溶液作為電解質,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劑的開發。
-
上海交大:綠色,安全,通過電化學方法生產氧化石墨烯的最新進展
本文要點:通過綠色,安全,快速地電化學方法生產氧化石墨烯成果簡介 人們對開發高效生產氧化石墨烯(GO)的途徑有著廣泛的興趣。雖然常規化學氧化被廣泛用於合成GO,但它存在一些內在問題,例如反應時間長,爆炸風險和環境汙染。
-
科學網—共生固氮:根瘤菌的「精準扶貧」
這是根瘤菌進入大豆的根系內並形成根瘤,與大豆共生固氮,供給大豆氮素營養需求,促進其生長和蛋白含量提高。 近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作物—固氮根瘤菌特異與廣譜共生的分子機理與設計」年度檢查暨大豆根瘤菌田間應用示範諮詢論證會在鄭州召開。與會專家表示,精準選育優良根瘤菌、在氮素相對貧瘠的土壤中使用好根瘤菌菌劑,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共生固氮效果,實現根瘤菌對大豆氮素需求的「精準扶貧」。
-
弗魯克FLUKO與天津大學聯合自主研發的FT微通道反應器
八卦魚形微反應器」FT系列是弗魯克FLUKO與天津大學聯合自主研發的微通道反應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設計)。雙方憑藉多年的研究成果、應用經驗以及對過程反應的深刻理解,結合多年的實驗摸索,成功開發設計了「八卦魚形反應器」,在微通道反應器領域中獲得更進一步的提升。
-
龍安泰環保|氨氮廢水的高級氧化處理技術之電化學催化氧化
但是常見的物理、化學、生物等水處理技術都存在成本過高或二次汙染等問題,因此需要一種更為高效的技術對水中的氨氮進行處理。高級氧化技術(AOPs)得以不斷發展和運用,高級氧化技術主要通過反應產生的強氧化物質(·OH、H2O2、ClO-等)來降解氨氮廢水。近年來,隨著對高級氧化技術處理氨氮廢水的深入研究,在已有的高級氧化技術的基礎之上不斷改良,已經在氨氮廢水處理方面獲得更大突破。
-
難降解廢水生物電化學系統強化處理的研究進展
其本質為EAB通過特定的細胞膜蛋白、細胞結構或可溶解性的氧化還原電子介質實現微生物與固態電極間的電子傳遞過程。BES主要由4部分組成,即電極、微生物、基質和外電路。如圖 1所示,BES基本構型及原理為附著在陽極上的微生物與溶液中基質(有機物)相互反應產生電子及氧化產物等,產生的電子經外電路傳遞到陰極,與陰極上的電子受體相結合,生成還原產物。
-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
增強催化劑活性與選擇性的關鍵是如何在催化劑表面合理設計與構築針對特定催化反應的活性位點,其中通過缺陷工程改變催化劑的物理化學性質,調節催化劑對反應物或反應中間體的吸附與活化過程,是光/電催化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空位缺陷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常用的手段,空位缺陷可作為催化反應的活性中心進一步增強催化劑的內在性能。
-
北京大學潘鋒團隊發現新型光催化材料,常溫常壓下可同時催化形成兩種固氮產物
02、研究進展近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潘鋒教授領導的清潔能源中心研究團隊成功合成了一種W18O49納米線光催化劑,它可以在常溫常壓下通過還原和氧化兩種反應途徑,同時產生NH4+和NO3-實現氮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