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水就能注射:人工血液未來十年內或用於救命

2021-01-17 網易科技

2016-12-07 06:04:38 來源: 網易科技報導

舉報

網易科技訊 12月7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對於戰地的醫療人員來說,儘快給病患補血是生死攸關的事情。不過,科學家們有望在未來10年內藉助人工血液及時拯救更多創傷患者的性命。

科學家們希望,人工血液能夠凍幹,並以粉末狀儲存,從而方便戰場上的護理人員和軍醫使用。該項技術突破的核心在於模擬紅血細胞的微小合成細胞。紅血細胞會捕捉氧,然後在身體內流動時緩慢釋放氧。

該類人工細胞的開發者是華盛頓大學團隊,它會將氧帶到體內組織,已經被證明適用於動物。

該合成血細胞的大小只有人類紅血細胞的2%,能夠在常溫下保存,混入水後即可使用。領導該項研究的艾倫博士向媒體表示,「它是一種看似辣椒粉的乾粉。它能夠存儲在醫療人員平常帶上救護車或者放在背包的吊針袋,保質期為一年或以上。需要使用時,給塑膠袋混入無菌水後,即可進行注射。」

該人工血液名為ErythroMer。

在針對老鼠的試驗研究中,研究人員用人工血液來替代大容量的血液,證明人造細胞能夠像老鼠自有的細胞那樣捕捉氧和將氧釋放於體內組織。針對老鼠的進一步試驗也證明,人工血液能夠救醒失掉40%血液的動物。

事故中的創傷患者有可能會在送往醫院的路上因為循環性休克而死亡。創傷引發的大量失血意味著人體組織得不到足夠的氧,因而開始衰退。雖然人工血液不會取代人體的血液,但它可為病患贏得被送往醫院接受輸血所需的時間。

艾倫博士在談到人工血液的潛在用途時表示,該類血液可用於救醒在難以到達地區發生事故的創傷患者或者戰場上受傷的戰士。他說道,「ErythroMer會是一種血液替代品,醫護人員可以隨身攜帶,將其取出,注入水,即可進行注射。」

「目前還沒有簡單實用的方法來給醫院以外的創傷患者輸血。而復甦延遲會嚴重影響救治結果;我們的目標是提供及時而有效的救護。」

以往的合成血液產品碰到有效釋放氧和適應體內酸鹼度變化方面的問題,但據研究人員稱,ErythroMer已經克服了這些問題。此外,他們表示,概念驗證研究顯示,ErythroMer還避免了會導致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血管收縮問題。

該團隊相信,如果接下來的臨床測試能夠按計劃順利進行,那人工血液有望在未來十年內正式推出。

艾倫博士將於本周末在聖地牙哥舉行的美國血液學會會議上介紹他們的研究結果。(皓慧)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作者:皓慧 責任編輯: 李德雄_NT2021

相關焦點

  • 人工血液有望未來十年內被用於拯救創傷患者
    不過,科學家們有望在未來10年內藉助人工血液及時拯救更多創傷患者的性命。科學家們希望,人工血液能夠凍幹,並以粉末狀儲存,從而方便戰場上的護理人員和軍醫使用。該項技術突破的核心在於模擬紅血細胞的微小合成細胞。紅血細胞會捕捉氧,然後在身體內流動時緩慢釋放氧。該類人工細胞的開發者是華盛頓大學團隊,它會將氧帶到體內組織,已經被證明適用於動物。
  • 人工血液有望十年內推出,形狀似幹辣椒粉
    這種功能類似於人體內天然的紅細胞,其捕捉氧,然後在身體內流動(血液流動)時緩慢釋放氧。這意味著,人造血液已經在動物實驗中獲得成功。並且,這種血細胞可以製成乾粉末,長期儲存。它的大小只有人類紅血細胞的2%,能夠在常溫下保存,混入水後即可使用。領導該項研究的艾倫博士在接受 MedicalResearch 的採訪時表示,「它是一種看似辣椒粉的乾粉。
  • 人造血液居然是這樣:加水注射、常溫保存
    不過,科學家們有望在未來10年內藉助人工血液及時拯救更多創傷患者的性命。科學家們希望,人工血液能夠凍幹,並以粉末狀儲存,從而方便戰場上的護理人員和軍醫使用。該項技術突破的核心在於模擬紅血細胞的微小合成細胞。紅血細胞會捕捉氧,然後在身體內流動時緩慢釋放氧。
  • 「人造血液」可以取代血液嗎?
    那麼:什麼是人造血液,未來會取代血液嗎?下面就一探究竟吧!人造血液(Artificial blood),又稱氟化碳乳劑人工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人造血液主要有三種:(1)人工合成的血紅蛋白;(2)用天然血紅蛋白製成的人工紅血球;(3)人工合成具有攜氧功能的氟碳化合物。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由Allan博士Docotor實驗室研發的人工血液,可以冷凍乾燥成粉末,然後在需要時與無菌水混合溶解使用。得益於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十年後人造血液或許就會在急救手術、血液病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替代血液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紅色黏稠液體並不能輕易被模仿,更別說超越了,好在科學家們越挫越勇,更得益於一些新科技的加入,或許很快能破解這一重大醫學難題。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 潮科技
    由Allan博士Docotor實驗室研發的人工血液,可以冷凍乾燥成粉末,然後在需要時與無菌水混合溶解使用 由於獻血不足,同時由於愛滋病及其它致病菌的威脅,血液製品的短缺一直是一個難題。得益於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十年後人造血液或許就會在急救手術、血液病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 由Allan博士Docotor實驗室研發的人工血液,可以冷凍乾燥成粉末,然後在需要時與無菌水混合溶解使用
  • 基於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的雙交聯生物混合注射水凝膠用於血管化
    它經過血管生成肽的修飾,可用於再生醫學,特別是組織血管化。該水凝膠由合成的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基共聚物和硫代明膠(Gel-S)組成,並經過模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QK肽修飾。其具有溫度響應以及促組織血管化的特性,可用於細胞和藥物遞送以及血管生成的基礎研究。裝載細胞的生物混合水凝膠的製備原理如圖1所示。
  • 救命「人工肺」核心材料PMP-還有哪些用途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ECMO屢屢出現在急救場景中,進入公眾視線,ECMO即體外膜肺氧合治療儀,俗稱「人工肺」,ECMO是目前針對嚴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譽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最後救命稻草」。
  • 水凝膠生物傳感器:可用於疫苗的可植入納米技術?
    美國國防部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已與矽谷的Profusa合作,開發了一種由水凝膠製成的納米技術(類似於軟性隱形眼鏡),該技術可通過以下方式注射並植入皮膚下:疫苗作為運送系統。一種是3毫米長的水凝膠線,這種材料的聚合物鏈網絡用於某些隱形眼鏡和其他植入物中。該線繩用注射器插入皮膚下,包括經過特殊設計的分子,當身體開始抵抗感染時,該分子會向身體外部發出螢光信號。另一部分是附著在皮膚上的電子組件。它通過皮膚發出光,檢測螢光信號,並產生另一個信號,佩戴者可以將該信號發送給醫生,網站等。這就像皮膚上的血液實驗室,可以在其他人出現之前先吸收人體對疾病的反應症狀,例如咳嗽。」
  • 人造血液何時替代人血?
    (東方IC/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得益於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十年後人造血液或許就會在急救手術、血液病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替代血液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紅色黏稠液體並不能輕易被模仿,更別說超越了,好在科學家們越挫越勇,更得益於一些新科技的加入,或許很快能破解這一重大醫學難題。
  • 血漿和血清,誰才是救命稻草?
    為弄清這個問題,得先從了解血液開始。識血 於常人而言,血並沒有很好的寓意。人們對血的印象,也大都建立在開創性傷口滲出的鮮紅色之上,對於血液本身認識並不深刻。血液在心血管系統內循環流動,主要起運輸物質的作用。
  • 男孩成江蘇首例「諾西那生鈉」鞘內注射治療患兒
    11月27日,1歲9個月的男孩哲哲因脊髓性肌萎縮,在蘇大附兒院接受「諾西那生鈉」鞘內注射治療,成為江蘇省首例接受該藥治療的患兒。注射:簡單的動作反覆練習哲哲患病後,父母為他做過康復等手段治療,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湯繼宏告訴包先生,今年2月,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並成為中國首個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藥物。但由於是進口藥,代價較為昂貴,一支69.97萬元,而且要終身治療。
  • 血漿和血清,誰才是救命稻草?-虎嗅網
    為弄清這個問題,得先從了解血液開始。識血 於常人而言,血並沒有很好的寓意。人們對血的印象,也大都建立在開創性傷口滲出的鮮紅色之上,對於血液本身認識並不深刻。血液在心血管系統內循環流動,主要起運輸物質的作用。
  • 吸血鬼是長壽未來?美國研究發現:注射年輕血液,能逆齡54%
    注射年輕血液能逆齡一直以為吸血鬼通過血液可以實現永恆只是一種傳說,現在發現,竟然是有科學依據的?eNAMPT,這是一種學名為細胞外煙醯胺磷酸核糖轉移酶的物質,可以讓衰老的生命變得更加年輕,通過靜脈注射的方法,將年老的實驗動物中注射了年輕實驗體eNAMPT酶之後,平均壽命只剩下兩個月的老年實驗體,又活了4.6個月,最大的壽命延長了15.8%。
  • 人造血液是否可以替代人體血液,成為「萬能血」?
    那麼,什麼是人造血液?它又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下面,就跟著小編去一探究竟吧!⬇⬇⬇人造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目前,人造血液主要有三種:(1)人工合成的血紅蛋白;(2)用天然血紅蛋白製成的人工紅血球;(3)人工合成具有攜氧功能的氟碳化合物。
  • 血液注射基因編輯工具治療遺傳病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網易科技訊 11月17日消息,據美聯社報導,歷史首次,研究人員為了治癒一名患者嚴重的遺傳疾病,在他的血液中注入了基因編輯工具。
  • 人工血液的誕生將為醫學界帶來福音
    當他們需要使用的時候, 用無菌水衝洗袋子,混合,並在現場就可隨時準備注入。」人造血細胞,大約為正常紅細胞大小的五十分之一 , 是由合成聚合物包裹的純化人類血紅蛋白製造, Doctor說。血紅蛋白是血紅細胞內的組分,攜帶氧氣到達全身。據估計,多達70%的戰場上死亡是由於失血引起的衝擊而非危及生命的重要器官受傷, Doctor說。
  • 血液腫瘤治療藥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血液腫瘤 / 血癌是個籠統的稱呼,同其他癌症一樣血液腫瘤也是由於異常細胞的生長增殖不受控制引起的,在多數情況下這些不正常的細胞的源起部位是骨髓,這也正是血液細胞產生的地方,血液腫瘤的種類多種多樣,分類的標準通常是它們影響哪一種血細胞 (紅細胞、白細胞或者血小板),現在已知道血液腫瘤包括有 40 多種白血病、50 多種淋巴瘤以及多種骨髓瘤
  • 前沿 | 注射年輕老鼠血液蛋白質可延長衰老老鼠壽命
    我們知道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NAD分子不可避免地會減少,許多研究人員對於尋找抗衰老乾預措施頗感興趣,希望當人們衰老時仍能維持正常NAD水平。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細胞代謝》雜誌上,研究人員在實驗中讓一組衰老老鼠注射從年輕老鼠體內提取的濃縮eNAMPT蛋白質,另一組衰老老鼠注射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