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液居然是這樣:加水注射、常溫保存

2020-11-25 驅動之家

12月7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對於戰地的醫療人員來說,儘快給病患補血是生死攸關的事情。不過,科學家們有望在未來10年內藉助人工血液及時拯救更多創傷患者的性命

科學家們希望,人工血液能夠凍幹,並以粉末狀儲存,從而方便戰場上的護理人員和軍醫使用。該項技術突破的核心在於模擬紅血細胞的微小合成細胞。紅血細胞會捕捉氧,然後在身體內流動時緩慢釋放氧。

該類人工細胞的開發者是華盛頓大學團隊,它會將氧帶到體內組織,已經被證明適用於動物。

該合成血細胞的大小只有人類紅血細胞的2%,能夠在常溫下保存混入水後即可使用。領導該項研究的艾倫博士向媒體表示,「它是一種看似辣椒粉的乾粉。它能夠存儲在醫療人員平常帶上救護車或者放在背包的吊針袋,保質期為一年或以上。需要使用時,給塑膠袋混入無菌水後,即可進行注射。」

該人工血液名為ErythroMer。

在針對老鼠的試驗研究中,研究人員用人工血液來替代大容量的血液,證明人造細胞能夠像老鼠自有的細胞那樣捕捉氧和將氧釋放於體內組織。針對老鼠的進一步試驗也證明,人工血液能夠救醒失掉40%血液的動物。

事故中的創傷患者有可能會在送往醫院的路上因為循環性休克而死亡。創傷引發的大量失血意味著人體組織得不到足夠的氧,因而開始衰退。雖然人工血液不會取代人體的血液,但它可為病患贏得被送往醫院接受輸血所需的時間。

艾倫博士在談到人工血液的潛在用途時表示,該類血液可用於救醒在難以到達地區發生事故的創傷患者或者戰場上受傷的戰士。他說道,「ErythroMer會是一種血液替代品,醫護人員可以隨身攜帶,將其取出,注入水,即可進行注射。」

「目前還沒有簡單實用的方法來給醫院以外的創傷患者輸血。而復甦延遲會嚴重影響救治結果;我們的目標是提供及時而有效的救護。」

以往的合成血液產品碰到有效釋放氧和適應體內酸鹼度變化方面的問題,但據研究人員稱,ErythroMer已經克服了這些問題。此外,他們表示,概念驗證研究顯示,ErythroMer還避免了會導致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血管收縮問題。

該團隊相信,如果接下來的臨床測試能夠按計劃順利進行,那人工血液有望在未來十年內正式推出。

艾倫博士將於本周末在聖地牙哥舉行的美國血液學會會議上介紹他們的研究結果。

相關焦點

  • 人造血液研究新進展:可保存一年以上 適合任何血型
    血液的保存面臨巨大的瓶頸制約。圖據東方IC據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該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
  • 日本成功研發人造血液:適合任何血型,可保存一年以上
    IT之家9月12日消息 人造肉過後,人造血液也來了。9月11日,據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成功研發出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
  • 人造血液或迎來數十年來首個重大突破
    Allan博士的實驗小組正在研究他們發明的人造血液能否讓動脈正常工作。這是他的實驗室最近開展的人造血液臨床前研究之一,如果足夠幸運的話,他們可能會改寫人類在人造血液研究領域長達幾十年失敗的頹然之勢。血液除為細胞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外,更重要的是它通過血紅蛋白把氧氣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每年有無數人死於外傷,即使倖存下來,氧氣的消耗也會造成組織永久性地損傷。科學家們一直在開發一種血液產品,可以在嚴重的創傷性失血中作為替代品。
  • 「人造血液」可以取代血液嗎?
    那麼:什麼是人造血液,未來會取代血液嗎?下面就一探究竟吧!人造血液(Artificial blood),又稱氟化碳乳劑人工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人造血液主要有三種:(1)人工合成的血紅蛋白;(2)用天然血紅蛋白製成的人工紅血球;(3)人工合成具有攜氧功能的氟碳化合物。
  • 加入水就能注射:人工血液未來十年內或用於救命
    該合成血細胞的大小只有人類紅血細胞的2%,能夠在常溫下保存,混入水後即可使用。領導該項研究的艾倫博士向媒體表示,「它是一種看似辣椒粉的乾粉。它能夠存儲在醫療人員平常帶上救護車或者放在背包的吊針袋,保質期為一年或以上。需要使用時,給塑膠袋混入無菌水後,即可進行注射。」該人工血液名為ErythroMer。
  • 飲料"常溫保存"範圍引質疑 "常溫"究竟是多少?
    (記者 張子森 攝)   記者諮詢部分飲品企業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他們說的「常溫」居然從5℃到25℃不等  無論是牛奶還是飲料,多數都標有「常溫保存」字樣,但很多市民不清楚「常溫」到底是多少攝氏度。在對多家牛奶和飲料生產企業進行的採訪中,記者獲悉「常溫 」的範圍竟從5℃到25℃不等。這麼大的溫差讓人不得不考慮:如果在這樣的「常溫」下食品變質,應該由誰負責呢?
  • 改進型人造血液正在路上
    近日,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兔子身上試驗並獲得部分成功。而且,這種人造血液適合任何血型,可保存一年以上。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即溶型人造血粉末:即將進行人體血液替代品試驗位於聖路易斯的Allan博士的實驗室裡的一幕——在將血紅細胞注入試管的同時,人們用微小的工具來測量兔子主動脈的反應,計算主動脈的收縮強度。Allan博士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確保在給兔子注入由其研發的人造血液後,兔子主動脈的反映情況與注射前一致。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Allan博士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確保在給兔子注入由其研發的人造血液後,兔子主動脈的反映情況與注射前一致。最近進行的試驗,不僅僅是該團隊開展的諸多試驗中的一部分,也意味著其在這若干試驗之後,將對人體進行血液替代品試驗。同時,也展示出其試驗構思的初期步驟,伴著好運,這些構思能使其從該領域幾十年以來的失敗陰影中走出來。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 潮科技
    即溶型人造血粉末:即將進行人體血液替代品試驗 位於聖路易斯的Allan博士的實驗室裡的一幕——在將血紅細胞注入試管的同時,人們用微小的工具來測量兔子主動脈的反應,計算主動脈的收縮強度。Allan博士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確保在給兔子注入由其研發的人造血液後,兔子主動脈的反映情況與注射前一致。
  • 人造血液能否代替人血 人造血液的原材料是什麼
    ,人造血液的存留時間就會縮短,只有八九個小時的時間,如果用來替代人血,很可能會發生危險,所以人造血液是不能替代人血的。不過人造血液的研究團隊目前還在進行研究,未來可能會研究出能替代人血的人造血液。一、人造血液的原材料是什麼人造血液的主要材料是氟碳化合物乳劑,氟碳化合物乳劑的顏色主要以白色為主,雖然與人血的顏色不同,但用氟碳化合物乳劑製作出來的人造血液卻跟人血中的紅細胞擁有一樣的作用,既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又擁有載氧能力,所以很多醫生都把人造血液稱作紅細胞的替代品,但可惜的是,人造血液不能在血管中存留很長時間,所以不能完全替代人血
  • 人造血液小常識
  • 日本公布「人造血液」研究新進展:新增凝血功能
    2019年日本成功開發出「升級版人造血液」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該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 這種人造血液主要由人造血小板和人造紅細胞構成。研究人員用一種叫做脂質體的細胞膜成分製成非常微小的 「袋子」,然後分別往裡面填入止血成分和能夠運輸氧的成分。
  • 人造血液成功誕生!不受任何血型限制!
    目前研究的人造血都是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比較常見的是人造紅細胞和血小板——此次報導的這種人造血就是。它用一種叫做脂質體的細胞膜成分,製成非常微小的「袋子」,然後分別往裡面填入止血和運輸氧的成分。「人造血可以通過『基因改造』,用基因敲除的方法,敲掉血液細胞表面的抗原,使得輸血可以不用再配型。」
  • 日本團隊研製出人造血液,能救命嗎?
    >替代血液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近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隊宣布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這種人造血能在常溫下保存1年以上不用考慮血型不同的問題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人造血液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 科學家製造出人造血液可以輸注到任何病人身上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裡研製出了人造血液,他們聲稱這種血液可以輸入病人體內 這種人造血液是由日本Tokorozawa市國防醫學院的科學家製造的。
  • 人造血液何時替代人血?
    (東方IC/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得益於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十年後人造血液或許就會在急救手術、血液病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替代血液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紅色黏稠液體並不能輕易被模仿,更別說超越了,好在科學家們越挫越勇,更得益於一些新科技的加入,或許很快能破解這一重大醫學難題。
  • 人造血液是否可以替代人體血液,成為「萬能血」?
    那麼,什麼是人造血液?它又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下面,就跟著小編去一探究竟吧!⬇⬇⬇人造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目前,人造血液主要有三種:(1)人工合成的血紅蛋白;(2)用天然血紅蛋白製成的人工紅血球;(3)人工合成具有攜氧功能的氟碳化合物。
  • 日本研發人造血:可保存一年,適合任何血型
    不久前,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這種人造血能在常溫下保存1年以上,不用考慮血型不同的問題。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人造血不是還原人體全血那麼,到底什麼是人造血呢?
  • 「常溫保存」讓人犯迷糊 多少度才算常溫?
    2013年08月14日 10:11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六安網訊報導,「說是常溫保存,究竟多少攝氏度才算常溫?」日前,市民劉先生致電熱線,就盒裝牛奶上標註的「常溫」提出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