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保存」讓人犯迷糊 多少度才算常溫?

2020-12-04 中安在線網站

 2013年08月14日 10:11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六安網訊報導,「說是常溫保存,究竟多少攝氏度才算常溫?」日前,市民劉先生致電熱線,就盒裝牛奶上標註的「常溫」提出了質疑。

  半個月前劉先生的朋友送來了一箱某品牌純牛奶,劉先生收下後隨手就放在廚房的儲藏櫃裡,等想起來再拿出來喝時發現味道已經不對了。劉先生一翻包裝箱發現上面標註著「常溫保存,保質期45天」的字樣,按生產日期來推並未過保質期,但味道怎麼就變了呢?「究竟多少攝氏度才算是常溫?」劉先生對此十分疑惑。

  「常溫密封」、「常溫下保存八個月」……在市場上走一圈,會發現很多食品的外包裝上都標註著「常溫」,這「常溫」的概念是什麼?具體範圍是多少?不同食品的「常溫」難道都一樣?對此不少消費者都是一頭霧水。

  在市區梅山路一大型超市內,記者就「常溫保存」所指的具體範圍諮詢了該超市的銷售人員。銷售人員李女士告訴記者:「常溫就是天氣預報裡的溫度,一般20℃-30℃以內都可以算作常溫。」而在相隔不遠的另一家超市裡,銷售人員卻表示,常溫是指自然溫度,36℃以下都是常溫。看來,這「常溫」究竟是多少,不僅消費者搞不清楚,銷售人員也說不清,五花八門的解釋讓人聽後一頭霧水。

  「常溫」究竟該如何界定?昨日,記者從市衛生監督局了解到,目前,食品標註「常溫保存」的情況比較常見,事實上,「常溫」並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氣溫,而是指在自然狀態下人們可適應的溫度。至於「常溫」的確切範圍,由於我國南北方冬夏季節溫差比較大,因此尚無相關法規統一「常溫」的溫度,在目前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中,對「常溫」也沒有做具體的解釋,不過行業內一般都大致理解為室內日平均溫度。

  據介紹,不同種類的食品有不同的保存條件,準確來講,在食品外包裝上簡單標註「常溫保存」並不科學,商家最好能註明具體溫度以供消費者參照。在此,也提醒廣大消費者,不同食品的保溫條件有差異,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記者 李珊珊)

相關焦點

  • 飲料"常溫保存"範圍引質疑 "常溫"究竟是多少?
    (記者 張子森 攝)   記者諮詢部分飲品企業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他們說的「常溫」居然從5℃到25℃不等  無論是牛奶還是飲料,多數都標有「常溫保存」字樣,但很多市民不清楚「常溫」到底是多少攝氏度。在對多家牛奶和飲料生產企業進行的採訪中,記者獲悉「常溫 」的範圍竟從5℃到25℃不等。這麼大的溫差讓人不得不考慮:如果在這樣的「常溫」下食品變質,應該由誰負責呢?
  • 「常溫保存」應是多少度?(圖)
    「常溫保存」食品,到底是多少度?昨日,我市三大商場在醒目櫃檯設置「常溫保存」警示牌,提醒市民具體的保存溫度。  超市許多普通包裝的食品和自產散裝食品上,標註的保存方式大多為:常溫保存。武漢近期處於梅雨天氣和長期高溫,有不少食品因難堪天氣變幻,在常溫下出現發黴變質。究竟常溫的具體溫度是多少?
  • 食品貯藏:「常溫」到底是多少度?
    人民網銀川8月19日電 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會看到商品外包裝上貯藏條件多為「常溫保存」「常溫避光保存」。可是,對於「常溫」的解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寧夏平羅縣工商局執法人員在工作中,就經常遇到此類問題。  8月17日,平羅縣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工商執法人員巡查路邊攤點時,一般會要求經營者把飲料放入冷櫃或者室內。
  • 巴氏奶和常溫奶 哪個更健康?
    走進超市裡,各種類型的牛奶產品五花八門,一般人們會習慣將它們分為「鮮奶」和「常溫奶」兩種。前者因為採用的是巴氏殺菌法,也稱為「巴氏奶」。一些消費者不知道「常溫奶」是使用了超高溫殺菌法,因此在密封的包裝裡可以長時間保存,下意識以為是因為加入了防腐劑,所以更願意選擇巴氏奶。到底哪種奶更營養,哪種奶更安全呢?今天我們就好好說說這兩種奶,到底該怎樣選擇才合理。
  • 巴氏奶VS常溫奶,哪個更勝一籌?
    什麼叫常溫奶? 現在市面上的牛奶按類型分可分兩種:一種是新鮮牛奶,採用巴氏法殺菌,保質期短;一種是常溫奶,採用超高溫殺菌,保質期較長。這種殺菌方式生產的牛奶,優點是對牛奶營養物質破壞少,充分保持牛奶的鮮度,缺點是不能長期保存,保存時間只有10天左右。
  • 請問帶皮的嫩玉米常溫25度能存儲幾天
    採摘適度的嫩玉米常溫下約(48小時)兩天味道變化不太大,其實玉米採摘後會逐漸老化,3-5天或更長時間,只要玉米沒有發生黴變或產生異味,多煮一會兒依然能夠食用,只是味道差一些。如果是甜玉米,有普甜,加強甜和超甜之分,常溫下保存差異會更大。超甜玉米兩天後還能吃,普甜和加強甜的玉米的糖分轉化後甜味基本消失。
  • 「常溫、陰涼、涼暗」到底是多少溫度?一文說清楚藥品儲存技巧
    「常溫、陰涼、涼暗」到底是多少溫度?這都是由於不正確的貯藏方式造成的,如果保存不當,就有可能提前過期。想要正確儲存藥品,首先得會看藥瓶上這幾個術語。藥物保存關鍵詞藥品說明書中有一些常用術語,如密閉、密封、遮光、陰涼處、涼暗處、冷處和常溫等,要正確理解其含義。
  • 常溫發黑處理步驟解析
    常溫發黑處理步驟解析 發布時間:2015/12/3 10:01:42 點擊次數:1393次 常溫發黑處理過程的實施需要經歷一個嚴格的過程,常溫發黑處理實際上指的就是發藍處理,常溫發黑處理本身有很多的特徵優勢,它是一種成本耗費較低,並且效果較好的工藝手段
  • 為什麼超市裡的巴氏滅菌奶必須放在冰箱,UHT奶卻可以常溫保存?
    經歷了兩次革命之後,牛奶的保質期得以延長,牛奶才漸漸成為家庭的常備消費品。1864年,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在研究酒類的存貯時發現,短時間快速將酒加熱至55℃-60℃,可以消滅導致酒類變酸的微生物,從而延長酒的保存時間。後來這一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酒類、牛奶等液態食品的加工。按這種方法加工的牛奶,被稱為「巴氏滅菌奶」。巴氏滅菌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牛奶正式脫離「自然物」屬性,成為一種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商品,牛奶的推廣範圍得到擴大。
  • 巴氏奶和常溫奶有什麼區別?
    巴氏奶和常溫奶屬於兩種不同類型的牛奶,其區別在於殺菌工藝不同。巴氏奶採用的是巴氏殺菌法,殺菌溫度低於100℃,屬於低溫滅菌法。經過巴氏殺菌後,牛奶中仍保留了部分無害或者有益菌及細菌芽孢,因此巴氏奶需要在4℃左右的低溫下保存,保質期較短。
  • 人造血液居然是這樣:加水注射、常溫保存
    該合成血細胞的大小只有人類紅血細胞的2%,能夠在常溫下保存,混入水後即可使用。領導該項研究的艾倫博士向媒體表示,「它是一種看似辣椒粉的乾粉。它能夠存儲在醫療人員平常帶上救護車或者放在背包的吊針袋,保質期為一年或以上。需要使用時,給塑膠袋混入無菌水後,即可進行注射。」
  • 常溫乳酸菌產品功能不及低溫乳酸菌產品
    專家提醒,功能不及低溫乳酸菌產品卻價格相等,常溫乳酸菌產品的謊言還需消費者知情並理性購買此類產品。  常溫產品均無菌可言  目前在北京大型超市能夠買到的常溫乳酸菌產品為娃哈哈乳酸菌飲品、喜樂常溫乳酸菌飲料、洽洽新動力乳酸菌以及黑牛旗下仔仔乳酸菌飲品。
  • 常溫超導體的劃時代意義
    常溫超導體的意義2018《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評選出爐,居十大人物之首的是22歲中國天才科學家曹原。2018年3月5日,《自然》背靠背發布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關於「魔角」石墨烯的重磅論文。魔角石墨烯示意圖「魔角」石墨烯研究最讓人興奮的地方之一,是它對高溫超導體的理論意義,雖然它也是在接近絕對0度的狀態下做的,但它以極為簡單的形式模擬了高溫超導體的特性。對高溫超導體的研究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摸底北京常溫乳酸菌飲料市場 存放無章混淆功效
    相比之下,由廣州喜樂食品企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喜樂品牌的乳酸菌飲料品種最多,僅在京客隆一家超市,北京商報記者就發現有喜樂陽光、喜樂活力、喜樂益生元等5款常溫乳酸菌產品在售。   在回龍觀商品交易市場北京商報記者也發現除了娃哈哈、喜樂兩個常溫乳酸菌產品以外,還有夏進乳業生產的味度乳酸菌飲品。該市場人士介紹,目前賣得最好的是喜樂,因為價格便宜且種類多樣。
  • 闢謠:中國天才發現常溫超導?假的
    原文關鍵文字如下:此後的107年,科學界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一直希望研製出能夠在常溫條件下實現「超導體」性能的材料,卻都以失敗告終,直到中國科學家曹原的出現。中國,也必將成為真正的世界科技強國!評論裡一片厲害了我的國,少年強則中國強。我起初以為是民科,看後就忘記這件事了。
  • 常溫水橡膠接頭是怎樣製作的
    常溫水橡膠接頭是怎樣製作的常溫水橡膠接頭常溫水橡膠接頭一般由內膠層、增強層有多層刮膠錦綸帘子布、中膠層、外膠層、端部加固金屬環或鋼絲圈,經高溫、高壓硫化成型後,與金屬法蘭或平行接頭松套組合而成的複合橡膠管。
  • 美國科學家實現「超高壓常溫超導」
    攝氏14度,265萬個大氣壓。Adam Fenster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成功地獲得了一種常溫超導材料。這種材料能夠在大約攝氏14度(287K)的常溫條件下表現出超導性。然而這是在265萬個大氣壓的超高壓條件下實現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出現在了15日的《自然》雜誌上。
  • 【網絡闢謠】食物放常溫解凍更快,營養損失小
    謠言:解凍食材從冰箱裡拿出來在常溫放置就可以,這樣解凍更快營養損失小,而且更好吃。 2.常溫存放的食物 蜂蜜、鹹菜、果脯:高濃度高滲透壓,細菌不易生長一定要放冰箱的話記得用密封袋裝好後擠出空氣冷藏保存。
  • 紅燒肉常溫軟包裝罐頭加工工藝研究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採用蒸煮袋 軟罐頭對熟肉製品等進行包裝技術的研究,以軟包裝作為肉類罐頭食品的包裝物,因其具有食用方便 常溫貯存等特點,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深受人們的喜愛。 在軟包裝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由三層材料複合而成的蒸煮袋—鋁箔袋,外層材料為聚酯薄膜 中間材料為鋁箔 內層材料為聚丙烯薄膜,層與層間藉助於膠粘劑加工複合為一體。
  • 餐桌上的進化論:大有學問的常溫奶
    由於牛奶不易保存,在常溫下容易滋生大量細菌,所以牛奶一度是窮人無奈下的食物選擇,有錢人則對它敬而遠之。隨後,技術的發展為牛奶的流行帶來了新的機遇。19世紀中期,巴斯德滅菌法出現,牛奶逐漸進入大眾消費視野。到了20世紀,隨著火車的出現使運輸牛奶更為便捷以及冰箱的問世是的牛奶更易保存,牛奶逐漸在全球範圍內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