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取個好中文名有多重要? 可口可樂曾叫"蝌蚪啃蠟"

2021-01-1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27日報導 英媒稱,住宿出租平臺Airbnb在進入中國市場兩年後,有了一個中文名字:"愛彼迎",寓意"讓愛彼此相迎"。Airbnb被大多數年輕人使用,但它的中文名似乎並不得人心,中國的年輕人並不買帳。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27日報導,Airbnb的官方微博帳號已經更名為"Aribnb愛彼迎"。在一條介紹更名的視頻下方,700多條留言大都反應名字難聽,有的認為有歧義跟歌曲"愛拼才會贏"音相似,有 "拉低了貴司水準"的嫌疑。還有網友給出了自己的版本,比如"愛比鄰"—取自"天涯若比鄰"。還有"愛比贏或者愛比比"。

BBC記者試圖聯繫Airbnb回應中文名的批評以及是否考慮換中文名,尚未得到回應。

國際翻譯家聯盟譯員、中國翻譯家協會專家會員周裕波對BBC中文記者表示:"好的翻譯要有口採",指翻譯後的作品好聽、讓人享受和(對產品)有好處。

報導稱,在中國大陸,Airbnb要和"小豬"和"途家"分蛋糕,而後兩者則有更多的本地信息。"愛彼迎"或許是想先讓中國用戶有親切感,再步步為贏。

Airbnb未來的業績如何,以及這個名字的表現如何,就只待市場考驗。但洋品牌糟糕的中文譯名確實會拖市場的後腿。

洋品牌有哪些糟糕的中文翻譯?

可口可樂如今已經深入人心,算是翻譯界的經典案例。但這個品牌的中文名也曾跌至谷底,一蹶不振,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今天這個曾經失敗的案列並不大為人所知,它只存在翻譯系和市場營銷專業的教科書裡。

19世紀20年代,Coco Cola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的中文譯名為"蝌蚪啃蠟"。從字面意思來看,它意味著喝可樂就跟蝌蚪啃蠟一樣。

後來Coco Cola 意識到這個名字差強人意,登報350英鎊徵新名字。一位中國的教授拿下獎勵,將拗口的"蝌蚪啃蠟"換為如今家喻戶曉的可口可樂。

快餐品牌肯德基曾經把 "令人不禁吮指的美食(finger lickin good)"翻譯為"吃手指",讓消費者以為真要把自己的手指啃了。

早期德國車Mercedes-Benz最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時音譯為"笨死"。後來更名為"奔馳"後才聽著順耳和舒心,並幫助提高了銷售額。

國際知名的財務公司KPMG的中文名"畢馬威"也是讓人容易聯想到"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別名"弼馬溫"。

品牌顧問張羅明對BBC表示:"洋品牌的中文名除開要能朗朗上口外,還要保持它在國外的調性。"她表示,調性指如果品牌在國外是高端產品,翻譯過來的中文名就不該自降身價。

報導稱,中國的千禧一代未來將成為消費的主力。Airbnb稱中國旅行者已經在Airbnb的全球房源內入住超過530萬次。2016年,中國的出境遊人數增長了142%。

在中國國內,Airbnb約有8萬個房源,已有160萬境內外旅客入住國內房源。

報導稱,Airbnb正打算鼓勵中國居民分享房屋,開發市場潛力。但似乎應該有個合心意的中文名字。


資料圖片: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在華90年:譯名蝌蚪啃蠟沒人買 掏20萬廣告費打敗北冰洋
    其實,在洋品牌的中文名裡,還有遠比這更奇怪的。可口可樂的中文譯名曾為「蝌蚪啃蠟」,這個名字也使得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上一度遇冷。這是可口可樂公司在131年歷史中所遭遇的小麻煩,後來,公司還是抓住機會進入了中國市場,也抓住機會走向了全球,並成為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飲品之一。
  • 輕鬆一課丨猜猜「蝌蚪啃蠟」是啥?
    那麼,你知道可口可樂這個中文名兒是怎麼來的嗎?恐怕你就要回答說不知道了。其實呀,可口可樂這個中文名的來源還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呢。 早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可口可樂就曾進軍中國,不過最初,他們將「Coca-Cola」這個詞翻譯成了「蝌蚪啃蠟」。這個名字簡直是讓人望而生畏,誰都不會把它和一種好喝的飲料聯繫在一起。
  • 那個叫「激烈的海膽」的歪果仁,麻煩也給我起個洋氣的中文名好嗎?!
    外國版「知乎」Quora上有這麼一個問題:What are some
  • 老牌國民汽水要IPO了,曾打敗可口可樂,一年賣出3個億
    在他領導下,短短數月,食品廠在全市鋪了三十多個汽水批發店,購買了幾臺進口大卡車晝夜不停地往批發店送貨,由批發店將汽水銷往個體戶、經營戶、食品商店和餐飲店,改變了當時企業只管生產,不管營銷的被動局面。這種銷售方式在當年是西安的營銷模式第一例,後來被雪菲力、津美樂等知名企業爭相效仿使用。
  • 一文告訴你取個正常英文名有多重要,千萬不要再用Kevin、Jason!
    所以到底要取什麼英文名好呢?外國人是怎麼取名字的?根據美國社保局的一份嬰兒名字採樣數據報告統計,其中包含了192萬多條美國人的姓名、性別、取名數量等數據,通過數據分析來判斷到底什麼樣的名字更符合外國人的取名標準。
  • 蝌蚪面/程兆強
    山西麵食多,花樣兒多,導遊說是因為山西是產麥大省,糧食作物較為單一,加上典型北方氣候,果蔬相對少,為不使人們因常食麵食而感乏味,就變著樣兒做麵食,讓人樂意吃,吃著香,吃得開心。 聽了導遊的講解,我想起家鄉濟南的麵食。作為北方城市的濟南,歷史上也曾以種植小麥為主,雖說麵食沒有山西的多,可一樣有著許多的花樣。
  • 如何取好英文名?這5個坑和1個建議你一定要看
    今天來和大家聊聊老外取英文名時有哪些原則和方法值得大家學習,還有哪些取英文名的雷區要避開。起一個英文名,不管它好不好聽,用的人多不多,復不複雜,只要你喜歡,那就完全沒問題。同時,Vichy 還是一個化妝品牌的名字,中文叫薇姿,如果你的中文名剛好也叫薇姿,那……好吧。雖然有些美國人也會使用特殊的拼法起名,但非母語使用者,由於缺少對外語的敏感性,很難判斷拼法的可行性。所以除非你真的有研究,否則還是謹慎使用。
  • 美華人入鄉隨俗取英文名 不了解文化「雷」倒老外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無論在美華人或到中國發展的美國,不少人入鄉隨俗的取個中文或英文名字。  巴沙迪那白人居民Sean Terry表示,七年前在中國大陸開設工廠,為了拉近與客戶間關係、也因特別喜歡老虎和北極熊,便取中文名「熊猛虎」,「讀音相近更貼近自己喜好」。然而,這中國名卻讓他喜憂參半,「喜的是名字確實讓許多客戶印象深刻,憂的是有時開會念到他名字就會引來一片笑聲」。
  • 為什麼好文案月薪10萬理所應當,看看這些絕妙的翻譯
    中國有句古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寶馬予英雄,鮮花贈美人。 「寶馬香車」自青銅時代開始就一直是古代富貴人家的象徵,現代人對好車的傾慕正如古人對好馬的渴求,所以譯名無論在發音,意義還是產品特性上,都無可挑剔。(此處應有掌聲)Coca-Cola-可口可樂原意:以調味料的古柯葉Coca leaves和可樂果Kola nuts命名。
  • 取個好名字有多難?二胎爸爸瘋狂下載20多個取名app
    原標題:取個好名字有多難?二胎爸爸瘋狂下載20多個取名app這段時間,全國各地公安部門陸續公布了2018年新生兒「爆款名字」。其中,杭州伢兒中,1萬名女寶有44個叫「一諾」,1萬名男寶有22個叫「浩然」和「宇澤」。
  • Polestar中文名發布:重新認識一下,我叫極星!
    還在老家瑞典的時候,我就聽說老外到了中國都會有個中國名字,後來有人告訴我大家都叫我北極星。這名字很棒,但是有點不夠正式,可能是因為那時候的我離中國還很遙遠吧。不過現在不同了,我已經準備要在中國落地生根了,需要一個富有寓意的中國名字,所以「極星」這個新名字應運而生——極,諧音吉,因為我現在已經是吉家人了;星,star的中文翻譯,取閃耀亮眼之意。怎麼樣,很不錯吧?
  • 6個以上蘋果APP要取中文名字 靠譜
    16個以上蘋果APP要取中文名字 靠譜  蘋果針對中國市場宣布了一項重要更新,以後大部分原生應用都有中文名了。未來用戶更新系統之後,只要語言設置為「簡體中文」,Wallet、Safari、FaceTime等等這些應用就會自動變為中文名稱。
  • 14個冷知識:真實存在於世界,或許也曾知曉過的奇怪知識
    二·黑斑羚可以調整自己的分娩時間,假如在分娩期遇到不適合分娩的環境,它們最多可以將分娩期延長1個月左右的時間。三·人在睡著時嗅覺感受器處於「閉合」狀態,感受不到任何氣味,也就是說人在睡著時是不能依靠嗅覺察覺火災的危險。
  • 那些好玩的中國(外國)人(品牌)的英文(中文)名
    Summer我曾在一家被外企收購的國企做過外方總經理助理,大家都習慣喊我英文名。到了單位不久,發現亞太總部的HR部長也叫Summer,但她年齡比我大一些,我們又經常一起開會,於是大家就喊她大Summer,喊我小Summer。其實我那時候研究生畢業,已經26歲了,一點也不小了,但是聽到大家這麼喊我,我還挺開心的,感覺自己年輕好多歲。
  • 可口可樂秘方值790億,放保險柜藏著,為啥還把配方印包裝上?
    導語:可口可樂秘方值790億,放保險柜藏著,為啥還把配方印包裝上?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最喜歡喝的飲料大概就是可樂或者雪碧這種汽水了吧,其實這並不奇怪,自從可樂在市場上出現的時候就一直很銷售的很好,不知道大家對這一種飲品究竟有多少了解呢?
  • 這些車的中文名讓人跌眼鏡
    有些車,好不容易起了個中文名,發現根本沒人記住,就乾脆用回英文名了。比如【思威】,你知道是哪款車嗎?不不不,不是斯威,雖然是有斯威這麼個汽車品牌。但思威是日本車,具體點是本田旗下的車型,就是大名鼎鼎的CR-V。無論是媒體文章還是咱們日常吃瓜談論,我們都稱呼為CR-V,很少說思威。相信聽到思威這個車名很多人都是懵圈的。
  • 如何給孩子取一個地道好聽的英文名?
    小貝覺得,不是每個學英語的中國人都要起英文名,中文名的拼音照樣可以代表自己,跟外國人交流時,告訴人家我們的中文名字的含義,還能讓外國人對咱們的中國文化讚嘆不已呢。但是,有一些情況卻是例外。1、有的中文名字的拼音會引起尷尬。比如叫「詩婷」的,中文聽起來詩情畫意的,像是大家閨秀。
  • 百度百科9年常青,"蝌蚪團"撬動億萬網民
    在速朽的網際網路時代裡,9年時間長盛不衰,擁有浩如煙海的1100多萬個詞條,經歷8100多萬次編輯,540多萬人參與編寫……當我們習慣享受百度百科帶來的便捷時,百度百科已經成就了一個網際網路平臺的奇蹟。而百度百科「蝌蚪團」,不僅自身發光發熱,還承擔了傳承百度百科文化、培養新人的重任,百度百科也用其9年的長盛不衰證明了,好的平臺用戶運營,既要抓住核心力量做貢獻,又要兼顧公平,只有打造出良好的「內生」機制,才能讓平臺活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