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1500萬裡程的價值》娛樂時代的到來,敲響群體盲從的警鐘

2021-01-10 浮生掠影ln

《黑鏡》第一季一共三集,三個不同的故事看似簡單,實質上是探討更深層次的哲學,如人性、社會。《黑鏡》第一季第二集「一千五百萬的價值」在我看來,完全是應驗了半個世紀前安迪·沃霍爾口中所說的:「我們終將娛樂至死」。

那是一個高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封閉的房間,徒立四壁的屏幕,眼中一切的景象完全被屏幕取代。門把是一個符號,能開的時候顯出來,不讓出門的時候自動隱藏。人們穿一樣的衣服,做一樣的工作,吃一樣的食物,穿一樣的衣服。沒有私人物品更沒有私人空間。生活已經被電子屏上各種娛樂節目塞滿。

這種生活就像《娛樂至死》這本書中提到的那樣: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地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電視的一般表達方式是娛樂。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一安迪·沃霍爾恍如先知的預言:我們終將娛樂至死

故事中的生活,除了人是真實的之外,其餘的都是虛擬的。人們在房間裡觀看屏幕上連續滾動的各種廣告和選秀節目,甚至他們可以以虛擬形象代替本人坐在選秀節目現場,與他們在房間內的行為表現一致,連表情也能複製。觀看屏幕上的節目已經成為一種義務,主人公Bing花去裡程數跳去無聊的廣告和選秀節目,可是新的廣告和娛樂節目接踵而至。在Bing試圖閉上眼睛的時候,電視屏幕的警報器就會響起,要求他停止遮擋眼睛。這一看,主人公最終還是沒忍住,點開了一個頻道看了一小會兒電影。原來,屏幕上滾動的各種廣告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取人們每天騎單車所賺的裡程數。

生活就是如此的單調和重複,這種生活安迪·沃霍爾曾經敏銳地意識到,他認為時代膨脹的大眾文化和工業社會下的消費欲望——「我們終將娛樂至死」。

1963年,他拍了一部電影《沉睡》。這部長達8個小時的電影沒有任何情節,只有詩人John Giorno的睡眠,幾乎可以稱為有史以來最無聊的電影。評論界當下無語,誰都看不下去,哪怕幾十年後,豆瓣上一篇影評都沒有;他還自拍了自己吃漢堡的視頻。用45分鐘拍攝了另一個男人吃蘑菇的全過程——名為《吃》;用整整8個小時,紀錄從黃昏到凌晨的時間段內,帝國大廈及周圍天空的光線變化,名為《帝國大廈》。這種特有的單調、無聊和重複,它使藝術脫離了內容中心的意義屬性,不再具有內涵的核心,而純化為某種娛樂傳達的空虛符號。

時間朝前推移,20世紀中後期,網絡慢慢發展起來,並成為傳媒主流時候,我們才發現,各種直播平臺上無數人在上演《沉睡》《吃》,白巖松曾經在節目中說道:現在這個時代,免費的其實才是最貴的。我們生活中的這些碎片式的時間已經被各種短視頻和網絡直播所佔據,但是它浪費的卻恰恰是最為珍貴的時間。這就是娛樂至上時代的空虛本質:索性連內容都拋棄,直接消費無聊本身。

這種娛樂導向生活下,人們已經不會思考只會跟隨大眾娛樂的導向而盲從。

二被娛樂導向所控制的大眾盲從

主人公Bing無聊的生活被電梯裡的一場偶遇所打破。Abi臉上帶著恬淡的笑容,眼睛裡透著光。Bing偶然聽到了Abi優美的歌聲,並鼓勵她去參加比賽。為了能讓Abi能夠參加比賽,Bing不惜花費自己的裡程數買了票,送給Abi。去參加選秀比賽的路上,Abi送給Bing一個折好的企鵝,兩個人年輕人在恍如虛擬世界的有了一絲絲真實的情感悸動。

選秀比賽沒有什麼公平可言,大眾的選擇完全掌握在評審的手中,他們不注重實力,只看中人 被放在什麼位置才能更加具有娛樂性。雖然Abi的歌聲感動了所有的觀眾,但是,比起絕美的Abi當歌星,豔星帶來的關注會更大。大眾的獵奇心理被完全激發,沒有什麼比讓一個清純的女孩兒去當豔星更加滿足大眾口味的。已經被無數個娛樂節目摧垮的大眾,早已經失去了思考和辨別的能力,娛樂的風向朝哪兒吹,他們就往哪邊拐。就像《烏合之眾》所說的那樣,「群體的智力總是低於孤立的一個人,群體的表現是更好還是更差完全取決於環境,取決於群眾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麼性質。」

Abi站在舞臺中心無所適從,最終答應成為了一名豔星。屏幕上關於Abi的宣傳鋪天蓋地,Bing目眥欲裂,他自己的裡程數已經不夠他跳過關於Abi的廣告,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心儀的女孩兒露出豔俗的表情和動作。

Bing清醒地意識到,大眾被娛樂麻痺的心智,他決定反擊。拼命騎單車,節約生活成本,他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再一次攢夠了一張入場券。這此,Bing站在舞臺上,癲狂的身體在扭動,氣氛隨著肢體熱烈了起來,突然,Bing將一塊碎玻璃架在了脖子上。

此時,評委還在詢問這是不是他安排好的環節?娛樂時代已經沒有什麼真實性,沒有道德準則。所有的信息都是虛幻的,人們已經不知道虛幻從哪兒停駐,正如不知道真實可以從哪兒開始。

「我們的感官早已麻木,我很可能被真相嗆死,我們受不了真正美好的東西,無論你們發現多麼美好的事物,都要將其撕碎,碎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經過誇大,經過包裝,經過無數次機械化的過濾,直到一切都變成毫無意義的噱頭,而我們則日復一日地蹬車,去往何處?為了什麼?」

Bing在節目現場這一番言辭激烈的演講會讓大眾清醒嗎?

三娛樂時代的人們,爭取的獨立而不是自由

還沒等觀眾反應過來,評委的一席話展現了娛樂時代的底線,那就是沒有底線。他說:你剛剛的演出是我見過最精彩的表演。話音剛落,下面的觀眾振臂歡呼,緊接著評委再次說道:我們可以給你開一檔節目,你保持你的演出風格,每周兩次滾動播出。評委就像赫胥黎告訴我們的:在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裡,造成精神毀滅的敵人更可能是一個滿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讓人心生懷疑和仇恨的人。

這個提議受到了現場所有的觀眾認同,浪潮般的聲波再一次響起,匯聚到場中央:「同意——!同意——!同意——!」Bing睜著眼睛看著電子屏幕上那些熱烈的觀眾,他終於明白,他要對抗的從來都不是三位評委,而是群體。「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充耳不聞····凡是能夠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Bing作為渺小的個人難以抗拒時代的巨大洪流,他最終還是沉溺在現實的好處中。他成了新一期娛樂界的寵兒,那個曾經被視為革命精神的碎玻成為了他的一個表演道具,並且成了虛擬市場的搶手貨,Bing從底層的小房間換到了大房間裡,屏幕上已經沒有各種廣告,取而代之,一片綠意盎然,只不過,它依然是屏幕顯示出的假象。

這就是娛樂時代,快速消費、快速迭代的現實世界。

「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然後呢?快速消亡。

奧威爾曾經試圖通過《一九八四年》和《動物農莊》寓言故事來向大眾揭露,被扭曲和曲解的監獄式思想傳播更像一種難以根治的病毒,蠶食了人類的獨立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當這種思想成為領導者手中驅使群體決定是非的一把戒尺時,我們的生活完全成為了一個沒有聲音、沒有顏色、沒有未來的牢籠。

胡適曾經說:你們不要總爭自由,自由是外界給你的,你們先要爭獨立,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你仍然是奴隸,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見,要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地剝去露出裡面他裡頭很鮮嫩很清的那個勁。這也是這集背後帶給觀眾的思考,如何在紛雜花哨的娛樂時代中甄別信息,能夠保持自我獨立意識,才是讓我們的生活不被科技時代下的娛樂導向所遮蔽心智的唯一辦法。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的預測給我國敲響警鐘!
    然而,除了日本之外,我國這些年來的人口增長率一直都處於負增長的狀態,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我國60歲以上的人佔了總人口的16.1%,65歲的人佔了總人口的10.5%,而新生兒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少,最起碼減少了1500
  • 中國「人造太陽」即將面世,溫度高達2億度,給全世界敲響警鐘
    尤其「人造太陽」那高達2億度的超高溫度,更是給全世界敲響警鐘,那就是人類的新時代在緩緩拉開序幕。 中國的「人造太陽」其實是一種模擬太陽在發光發熱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反應而製造出來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不過與太陽比起來,它所產生的能量更加龐大。其產生的2億度超高溫足足達到太陽的四倍,這種溫度竟然在人類手中誕生,可謂堪比奇蹟。至於這樣的高溫,到底用什麼才能裝下呢?
  • "死亡作文"敲響生命教育警鐘
    "死亡作文"敲響生命教育警鐘 2008年08月04日 14:53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應該說一篇「死亡作文」為我們敲響了生命教育的警鐘。   一直以來,孩子們所接受的生命教育較為薄弱,面對孩子對「生」與「死」的主動探究,大多數家長往往採取迴避的態度,認為生死問題不是孩子應該關注和思考的問題。這樣就會給孩子傳遞關於死亡的錯誤信息,使孩子們對死亡缺乏理性的認識。
  • 環保組織為北大西洋露脊鯨數量下降敲響了警鐘
    環保組織為北大西洋露脊鯨數量下降敲響了警鐘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0-29 09:46:07 26日,環保組織為北大西洋露脊鯨數量下降敲響了警鐘。一位律師指出:「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前景將是嚴峻的。」露脊鯨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鯨類之一,具體分為北大西洋露脊鯨、北太平洋露脊鯨和南露脊鯨。在商業捕鯨時代,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銳減。自1972年以來,它一直是美國的保護物種。
  • 它被稱為「地球上最大的蝌蚪」,長達1000米,專家:警鐘已敲響
    它被稱為「地球上最大的蝌蚪」,長達1000米,專家:警鐘已敲響!眾所周知,我們頭頂有很多人造的飛行器在替我們注視著地球的一切,我們地球是一個非常神秘的行星,它養育了我們這麼多年,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珍貴的資源,讓我們得以繁衍生息。
  • 動物滅絕警鐘再度敲響
    在著名環保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9月公布的200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單」上,猿、珊瑚、禿鷹、海豚等常見的動物都存在滅絕危險,全球動物物種的滅絕警鐘再度敲響。本報綜合報導 今年9月份,總部位於瑞士格朗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2007年度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稱目前全球有1.6萬多個生物物種有滅絕危險,其中動物在這份紅色名單中佔據多數,北極熊、河馬、鯊魚、猿、珊瑚、海豚等人們非常熟悉的動物物種都存在滅絕危險。
  • 臺灣文化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敲響警鐘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潘罡的評論文章指出,這都因兩岸當前政治僵局,反映在文創產業上,不只意味臺灣少了商機,更嚴重的是臺灣文化發展前景敲響警鐘。評論摘編如下:大陸文化創作指標盛會之一的深圳文博會日前落幕,不論參展廠商與成交額都創歷史新高。
  • 超150人傷亡,黎巴嫩大爆炸,敲響化學安全的警鐘
    新聞黎巴嫩大爆炸,敲響化學安全的警鐘黎巴嫩大爆炸令人痛惜,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從2020年新年前夕到現在我們都一直關注著新冠疫情,關注著生物安全,但化學安全其實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起碼應該有所了解。化學品的危險性取決於其物理、化學性質及其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
  • 冰川消融,人類環保的警鐘已經敲響!
    地球早已為我們敲響警鐘,南北極的溫度都在不斷升高,其餘地方更是如此了。我國地形呈三級階梯狀,西藏地區地形為高,氣溫也極低,但近幾年來,西藏阿里地區也都已多次發生冰崩事件。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冰川面積已經減少了12442.4平方公裡,佔冰川總面積的20.6%,這說明我國五分之一冰川已消融,幾十年間,我國冰川整體萎縮了12442.4平方公裡,佔總面積的20.6%。這數據著實令人心驚!
  • 警鐘敲響!廣東高溫和乾旱將成為持「久」戰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廣東將敲響全新的警鐘,因為廣東有兩種天氣情況將會成為持「久」戰,一種情況是不斷發展的乾旱,一種是目前還看不到盡頭的高溫。首先關注一下乾旱。比較棘手的是,短期內廣東沒有大面積的強降雨來襲,因此乾旱的警鐘將持續敲響,同時應對乾旱將成為持「久」戰。廣東還將敲響全新的高溫警鐘,今天在廣東各主要城市中,廣州,韶關,惠州,梅州,汕頭,佛山,肇慶,江門,河源,清遠,雲浮,潮州,中山,揭陽等地將出現35~36度的高溫,另外在一些局部區域可能有38度的高溫來襲。
  • 日本人在深海一萬米的發現,看清後給全人類敲響了警鐘
    旅遊是一項很好的戶外活動,它能使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調節人心理活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本文章四方遊歷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閱讀。可是隨著地球上人類的發展,我們對於海洋的汙染和破壞卻越來越嚴重,而且已經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不僅威脅海洋的生存環境,更危險的海洋生物的生存狀況,在日本人看清了1萬米的深海之後,這裡面存在的東西是給我們全人類都敲響了警鐘。
  • 人類警鐘再次被敲響!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人類警鐘再次被敲響這再次敲響了警鐘,人類是時候「醒」來了這個時期地球上的人類與一次史無前例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作鬥爭,但同時也不要忘了我們依然處於氣候變暖的難題之下。上一次未來五年的全球氣溫預測已經在2020年給人類敲響了一次警鐘,這次對北極熊滅絕的預測再次敲響了警鐘,人類真不能再繼續「裝睡」了,是時候醒來了。
  • 流量時代,你註定是一千五百萬其中的一個
    直到現在才漸漸的明白,這一千五百萬裡程是什麼。《黑鏡》S01E02《一千五百萬》中的世界,已經完全變成現實。一千五百萬的入場券未來社會中,每個人房間的牆壁都是電子屏幕,屏幕滾動播放各種娛樂節目和廣告。電子屏的房間離不開的手機屏幕《黑鏡·一千五百萬》照進現實,我們都是騎單車的人。我們看似在努力工作,但工作的價值卻又微乎其微。我們的房間雖然沒有四壁的顯示器,但我們都有大屏的智慧型手機。
  • 雲南水利廳長:百年大旱敲響警鐘
    雲南遭遇百年大旱再次敲響了保護水資源的警鐘。3月22日,雲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周運龍在紀念「世界水日」的座談會上表示,如果只注重經濟社會發展,忽略水資源保護,經濟社會發展也將難以為繼。1000萬農村人口飲用水未達標2008年,雲南省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269立方米,農業灌溉畝均用水量505立方米,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周運龍指出,這反映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用水浪費嚴重,一些地區不顧水資源條件,過度開發、粗放發展,重建設輕管理、重開發輕保護、重利用輕節約。
  • 流量時代觀眾和自媒體人爭搶的一千五百萬
    直到現在才漸漸的明白,這一千五百萬裡程是什麼。 《黑鏡》S01E02《一千五百萬》中的世界,已經完全變成現實。 一千五百萬的入場券 未來社會中,每個人房間的牆壁都是電子屏幕,屏幕滾動播放各種娛樂節目和廣告。
  • 氫氣瓶爆炸敲響安全警鐘
    氫氣瓶爆炸敲響安全警鐘     本報1月4日刊發了《氫氣瓶爆炸 傷者成「黑人」》的報導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一些市民致電本報,對其居住、生活環境的安全性表示擔憂,同時提出了液化氣罐能否充氫氣
  • 納米比亞海岸發現7000多具海豹屍體,給全世界敲響警鐘
    根據環球網報導,上周納米比亞海岸發現7000多具海豹的屍體,給全世界敲響警鐘加拿大政府一直以保護鱈魚為由對海豹肆意濫殺,據悉加拿大每年至少捕殺40萬海豹,40萬已經是這次納米比亞死亡海豹數量的五倍多,如此龐大的數字和猖狂的行為居然沒有法律監管,甚至很多時候漁民的行為是受到政府的指使的,他們不僅搶奪雌海豹手中的小海豹,還將海豹中的脂肪提取出來製成保健品出售,可謂是為了金錢不擇手段,此外,加拿大政府居然還會在政治上對於捕殺海豹一事進行投票支持,實在是慘無人道。
  • 評:「世界最大機械鐘」將停擺 為誰敲響警鐘
    評:「世界最大機械鐘」將停擺 為誰敲響警鐘 這座巨大的機械鐘為誰敲響了警鐘?答案想必不言自明。
  • 南極凍土發現「史前生物」,距今有46000年歷史,人類警鐘已敲響
    南極凍土發現「史前生物」,距今已有46000的歷史,人類警鐘已敲響!史前生物的出現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因為它意味著冰川已經開始融化了,冰山下的未知也許就是我們人類的災難,未知病毒的入侵是否也會像這次疫情一樣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影響
  • 科學家:或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全球變暖除了會導致南北極的冰雪融化外,還有一個重大的問題會發生,那就是全球1500萬平方公裡的永久凍土會受到威脅。這些凍土層下面有著大量死去的動植物的屍體,隨著全球氣溫升高,這些凍土開始大面積解凍,而被凍封的動植物屍體開始分解,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再次加快溫室效應,全球的溫度升幅會加快,可能還會導致西伯利亞的一些大型火山口已開始崩潰,而這又會將地底更深處的溫室氣體釋放出來,去年西伯利亞苔原帶出現的7000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地下甲烷泡已為我們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