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會寫進我們的基因?

2021-01-09 大科技雜誌社

環境因素會遺傳

有一句諺語我們都聽說過,叫「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意思是富貴傳不過三代,貧窮也不會延續到第九族,鼓勵人們勤儉節約,發憤圖強。

但是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卻顛覆了這個傳統說法:在生物學裡,貧窮不僅影響一代人,它還會改變基因,一代代地傳承給子孫後代。

這個觀點並不奇特,環境可以改變基因的理論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已經逐漸深入人心。有研究機構發現經歷了美國「9·11事件」的孕婦,她們的SERT基因被大量關閉,這個基因是情緒的一種「開關」,它的狀態直接影響了人們的情緒狀況。這種「關閉」的基因狀態也影響了下一代,通過跟蹤調查她們的孩子,這些受到創傷的母親生下的孩子的SERT基因也被大量關閉,使這些孩子更容易焦慮和憂鬱。

關於社會環境和地位會影響基因的研究也不止一個。此前,有研究稱,貧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患精神疾病。為證明這個觀點,科學家跟蹤了上百名貧困地區的兒童的一種叫做SLC6A4的基因的變化,這個基因生產血清素轉運蛋白,將血清素轉運到大腦,使大腦保持興奮,而血清素的缺乏會造成抑鬱症。他們發現,來自貧困背景的人在這個基因上或基因附近發生了比富裕環境的兒童更高程度的甲基化,這可能抑制了貧困兒童血清素轉運蛋白的產生,從而使他們大腦可利用的血清素減少,導致了抑鬱症的發生。

但是最新的研究發現,長期的貧窮環境改變的不僅僅是這一個基因,研究組發現,在1500多個基因的2500多個位點上,由於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導致DNA甲基化水平變高。而人類體內總共只有約25000個基因,換句話說,貧窮會在基因組中近10%的基因上留下印記。

什麼是DNA 甲基化?

DNA甲基化指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的現象。當甲基化發生時,通常會抑制基因產生作用。DNA甲基化會對衰老和致癌等產生作用。

這一結果意義重大。我們早已知曉,社會經濟水平對人的健康狀況有重大影響,但此前我們並不知道究竟如何影響了我們的身體,背後的原理是什麼。研究結果表明,DNA甲基化可能發揮了重要作用,社會經濟地位和DNA甲基化之間的聯繫,符合我們之前的認知。在基因組變化的過程中,生活經歷逐漸影響了基因組的結構與功能,影響到免疫反應、骨骼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等,甚至還會導致與壽命相關的端粒縮短,這一切都會給人們的壽命和健康狀況帶來不可預估的不良影響,並且這種影響將通過基因的遺傳傳遞給子孫後代。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基因的變化早已不再是不可逆的了。基因診斷,讓我們可以根據基因的變化預測疾病的發生;基因治療讓我們可以改變疾病易感基因,生產更有針對性的藥物。另一方面,只要努力,社會地位可以提高,祖輩傳下來的基因也可以改變,人生也會隨之改變!

相關焦點

  • 貧窮會寫進我們的基因:環境引起的DNA甲基化會遺傳
    環境因素會遺傳 有一句諺語我們都聽說過,叫「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意思是富貴傳不過三代,貧窮也不會延續到第九族,鼓勵人們勤儉節約,發憤圖強。
  • 貧窮會在基因留下印記?網友戲稱為貧窮限制想像力找到了有力證據
    美國西北大學近期研究發現,貧窮可以嵌入基因組的大片區域,會在人類基因組中近10%的基因上留下印記。研究表明,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與DNA甲基化水平有關,DNA甲基化在後天形成,是能夠潛在影響基因表達的遺傳印記,不過,基因會記住貧窮的機制,還沒有被揭曉。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14期:窮天生註定?美研究發現貧窮會在基因...
    貧窮會在基因留下印記 窮天生註定?研究顯示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與DNA甲基化水平有關,這是一種重要的遺傳標記,有可能在超過1500個基因中的2500個位點影響表達,意即貧窮會在近10%基因組合中留下印記,事實上,此前研究已表明社會經濟地位是攸關人類健康和疾病的有力決定因素,較低的教育程度或收入,預示有增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傳染病與癌症的風險。
  • 貧窮能影響基因 還會遺傳給下一代?這真不是開玩笑
    但美國西北大學最新研究顯示,貧困可以在遺傳基因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記!難道說父母都很窮,自己就只能「認命」了?事實上,遺傳學的一些道理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這就要讓我們娓娓道來。遺傳基因與環境的關係眾所周知,通過遺傳基因父母能把一些特徵遺傳給孩子。基因存在於細胞核中,且位於染色體上。
  • 貧窮的本質,窮人為什麼很難擺脫貧窮?諾貝爾獎得主給了我們答案
    賽後,他的一番話,道出了貧窮的本質,他說:沒學歷沒技術的人,為了生活,他們工作到深夜,對於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下一頓吃什麼,根本沒時間思考未來如何發展,來來去去都是一個死胡同。我不禁想到剛畢業工作的時候,因為身上沒多少錢,所以為了生存,每天忙於工作賺錢,但還是很窮,每個月除去房租生活等費用,基本沒剩什麼錢,根本無暇考慮未來。
  • 別給子女種下「貧窮基因」
    是的,我們的爸爸媽媽也總是這樣教我們,但凡買點什麼,都會被一頓教訓,說我們不像他們不知道節儉,只知道當下只知道吃,就算家庭情況還不錯也還是會說,我不由得對這種所謂的「哭窮」教育產生了懷疑。「哭窮」教育究竟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
  • 吸引力法則:「口袋」貧窮和「腦袋」貧窮,讓吸引力對症下藥
    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則故事: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說可以讓他們每人提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三年過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裡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打火機了。
  • 一項顛覆三觀的研究:「窮」不但會改變你的基因,還會影響下一代
    關於「窮」有一個更加可怕的事實,就是:「窮」不但會改變你的基因,還會影響下一代。之前,美國西北大學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貧窮的群體,身體裡8%的基因會發生改變,還會遺傳。據了解,這項研究始於1893年,追蹤了至少3代人最後得出來的結果,所以可信度很高。但是,為何「貧窮」會造成內在基因的改變呢?
  • 寶寶吃母乳鬧肚子,被診斷為乳糖不耐受,這是貧窮基因嗎?
    該症狀存在與否和基因變異有關,不具傳染性。有些寶寶的症狀會隨時間減輕或加重。 從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分布來看,多數祖籍西歐的人基因中存在變異,意味著他們能夠終生消化乳糖,而東亞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和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族則多數沒有該變異,意味著他們成年後會出現乳糖不耐受。
  • 《貧窮的本質》—2019諾貝爾經濟學獲獎作品:精英教育會導致貧窮
    經濟學家、哲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認為:貧窮會導致令人難以容忍的人才浪費,貧窮並不僅僅意味著缺錢,它會使人喪屍挖掘自身潛力的能力。充分運用科學的強大力量、接受有關資料結論的開放性,以及關注窮人生活的特定具體問題。這些資料表明,我們應在某些情況下擔心陷入「貧窮陷阱」——「貧窮陷阱」並不存在於每個領域。
  • 貧窮,愛情的反義詞——《春風沉醉的晚上》
    沒人喜歡貧窮。對任何人來說貧窮都是一場無奈的際遇。沒有積蓄、居無定所、食不果腹、心情抑鬱、前途渺茫……在鬱達夫的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中,作者塑造出一個貧窮潦倒的青年作家。小說裡,青年作家經濟拮据住進了貧民窟。
  • 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班納吉:怎麼擺脫貧窮,貧窮的本質是什麼
    那麼中國人貧窮的本質又是什麼,脫貧致富中是什麼在阻礙中國的窮人變富有呢,接下來重點討論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我們先看一個小例子,一位普通教師的吐槽「我為什麼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孩子」,教師吐糟的是在一次課外輔導中接收一位穿著潮牌衣服卻十分調皮不認真學習的學生,輔導的是小學語文課程。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睡個懶覺他都能給你整出一首詩,而且這首詩還被寫進了語文課本!
  •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會對我們的未來產生什麼影響?
    小鯨覺得肯定有很多人會嘗試的!而且這種技術現在已經出現了。2020年的諾獎化學獎被授予了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卡彭蒂耶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她們因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而獲此殊榮。舉個形象的例子:就像咱們寫文章,要對文本進行修改一樣,首先要把錯誤或想要修改的地方找出來
  • 貧窮到底有多可怕?限制想像、改變思維,甚至改變人的基因
    就這樣,我們搭成了一個組合,他交給我一些技巧,每到一處都說是為我籌集學費,果然有好心人慷慨解囊。就這樣,我在希望中和他一路走一路擺攤表演,只是,我竟然不知道走向何方。三、因為貧窮,我無奈回歸家鄉結果呢?
  • 美媒:「種族主義暴力致死」寫在美國基因裡
    她說:「顯然,我們的聲音還不夠大。我們到這裡來抗議,只是為了讓人們覺得我們的命很重要……這不僅僅是過去幾年的事,情況一直如此。」就連她的姓氏,都是非洲裔美國人遭受壓迫留下的證據,她一個字一個字拼出自己的姓氏:「布-拉-漢-姆,這是奴隸主給我們的姓氏。我的曾曾祖母是南卡羅萊納州的一名奴隸。」
  • 基因改造後的我們,還是人類嗎?
    劉慈欣認為,當科幻變為現實,沒人會感到神奇,它們很快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科幻小說將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變成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名科幻作家,我想我們的責任就是在事情變得平淡之前把它們寫出來。」那麼,他是怎麼看待基因編輯的?
  • 被「妖魔」的轉基因|吃了轉基因食品會影響我們的基因嗎?
    由於消化道的分解,DNA分子或其中的基因序列不可能完整且具備功能地穿過消化道進入人體血液並擴散到身體各處,從而影響人類遺傳。很多人害怕轉基因,是因為認為食物中的轉基因會進入身體從而改變和危害人類。針對這一問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院長羅雲波,在日前由墨子沙龍於上海舉辦的「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中進行了回答:「我們每天都在吃來自不同生物的基因,消化道會把這些基因完全分解到一個更小的單元,而這些單元是不會被整合到人的基因裡的。」
  • 被飢餓貧窮壓得喘不過氣,看她去抓螃蟹煮湯,進空間種田
    被飢餓貧窮壓得喘不過氣,看她去抓螃蟹煮湯,進空間種田在茫茫人海中,能被各位看官賞識,小編真是深感榮幸,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四本種田文!不管你之前看沒看過種田文,看了小編推薦的小說,肯定不會讓你失望,這四本小說都是小編精挑細選,而且很多小說小編都有看過的,質量絕對保證,其中,第二本《農女當家:帶著空間好種田》被飢餓貧窮壓得喘不過氣,看她去抓螃蟹煮湯,進空間種田!好書不容錯過,你還在等什麼?趕快點擊閱讀吧!
  • 一國將「中國模式」寫進課本,被稱小中國,總統一口流利「京腔」
    衣索比亞是位於非洲東北部的一個國家,我們知道,非洲是古老而落後的,先進的文明似乎照不到那個地方,同樣,那個地方的人民也承受著落後、苦難與孤獨。衣索比亞是個海拔很高的國家,高原面積佔全國四分之三,這是個最接近天空的國家,卻有著大地般穩健踏實的步伐,在充斥著先進文明金錢噪音的世界裡,遺世而獨立地發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