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遺傳因子)是遺傳的物質基礎,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遺傳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技術的應用領域包括基因檢測、基因編輯、基因診斷、基因治療和基因克隆等方面。
上周,據外媒報導,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一個陪審團裁定,拜耳集團應向一名男子支付8100萬美元(約6.3億元人民幣)賠償金,此人因使用拜耳旗下孟山都的Roundup草甘膦除草劑而患上癌症。最近基因產業還有哪些大事發生呢?那麼就來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看看吧。
貧窮會在基因留下印記 窮天生註定?
千萬別讓窮忙成為你的印記,因它不僅影響健康還將造成基因遺傳!根據美國西北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社會經濟地位(SES)與DNA甲基化(DNAm)水平有關,這是一種重要的遺傳標記,通過這種潛在機制,貧窮可對廣泛的生理系統產生持久性影響。
研究顯示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與DNA甲基化水平有關,這是一種重要的遺傳標記,有可能在超過1500個基因中的2500個位點影響表達,意即貧窮會在近10%基因組合中留下印記,事實上,此前研究已表明社會經濟地位是攸關人類健康和疾病的有力決定因素,較低的教育程度或收入,預示有增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傳染病與癌症的風險。
學者解釋人類在整個發展過程中的驚豔都會在基因組合中得以體現,並且塑造其結構和功能,這種模式凸顯了一種潛在機制,通過這種機制,貧窮可對廣泛的生理系統產生持久性影響,而研究人員表示將持續研究以確定DNA甲基化是否確實是種重要的機制。
虛增利潤+違規關聯交易?華大基因又發澄清公告
4月8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回應了關於公司虛增利潤、關聯交易等質疑。華大基因在公告中稱,上述問題主要系信息系統不完善延遲確認收入所致,公司不存在虛增收入或利潤的情形,與華大智造的關聯交易合同金額在股東大會批覆範圍內。
據了解,4月4日晚間華大基因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根據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首先,華大基因由於訂單型業務存在跨期撤銷交付並導致相關收入成本核算跨期問題,導致公司2017年少計收入50萬元、淨利潤42萬元。其次,因訂單型業務存在樣本編碼重複並導致收入重複核算問題,2017年公司多計收入38萬元、淨利潤32萬元。最後,由於部分項目型收入核算與會計政策不一致,相關收入核算不規範,2017年華大基因多計收入1327.94萬元、淨利潤1244.94萬元。
水稻基因組編輯工具盒再添新成員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周煥斌課題組、周雪平課題組和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宏輝課題組合作開發了一系列基於Cas9-NG的各種水稻基因組定點編輯工具,並成功用於水稻單基因敲除、多基因敲除、單鹼基編輯(鹼基對G·C和A·T的互換)以及靶基因轉錄激活調控。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周煥斌指出,該成果對於水稻基因功能解析和分子精準育種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加速實現水稻缺陷型基因的修飾矯正,有利於縮短水稻育種進程和延長現有優良品種的應用周期。
科學家揭示紅樺白樺種間雜交與基因漸滲規律
自然雜交與基因漸滲廣泛存在於動植物間。基因漸滲指兩物種的雜交後代與親本反覆回交,把某一親本的性狀帶至另一親本,後泛指某一種群的基因被整合到另一種群中。此前研究表明,漸滲通常由豐富度相對較低的物種到豐富度相對較高的物種發生,由二倍體到四倍體發生。
日前,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王年課題組研究發現,紅樺和白樺之間漸滲方向並不受倍性和豐富度的影響,若倍性、種間豐富度等影響漸滲的多種因素同時起作用,漸滲方向則難以判斷,不符合一般漸滲規律,這為人工培育樺樹新品種提供了新思路。3月27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學經典期刊《植物學年報》(Annals of Botany)上。
我國漢族人群重型痤瘡遺傳易感基因找到
痤瘡的發病由多基因共同調控,也可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多方面的影響,是一種複雜性疾病。據悉,雲南大學、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合作,在中國漢族人群重型痤瘡的治療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找到了遺傳易感基因。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何黎教授團隊長期致力於痤瘡研究,先後開展了從痤瘡遺傳模式到疾病易感基因的系列工作。此前,何黎團隊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研究員團隊與國內多個機構合作,運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法,首次在中國人群中發現了兩個和重型痤瘡相關的易感基因SELL和DDB2,這兩個基因分別與雄激素代謝通路、炎症過程及疤痕形成有關。
科學家鑑別出400多個與精神分裂症發生相關的風險基因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奈山醫院的研究人員應用一種新型的機器學習方法對超過10萬多人進行研究,在大腦13個區域中鑑別出了413個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基因,通過對組織中的基因表達情況進行檢測分析不僅能幫助研究者鑑別出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基因,還能發現出現異常表達的大腦區域。
TET2基因突變對血紅細胞成熟的影響
在靜脈中,幹細胞不斷成熟並發育成不同的血細胞,這是身體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現在,哥本哈根大學和海德堡EMBL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切地發現了血液中幹細胞的特定突變如何阻礙這種成熟過程。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當TET2基因被抑制時,小鼠血細胞在分子水平上會發生什麼(許多患有白血病和其他疾病的患者通常具有TET2突變)。研究結果發表在《Genome Research》雜誌上。
血友病基因療法臨床結果積極 可提高凝血因子至正常水平
4月3日,Sangamo Therapeutics和輝瑞(Pfizer)公司宣布,雙方聯合開發的治療A型血友病的基因療法SB-525,在1/2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中期數據。數據表明SB-525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而且能夠劑量依賴性提高凝血因子VIII(FVIII)的水平。
罕見皮膚病基因療法!Krystal公司首創局部基因療法KB103獲歐盟授予優先藥物資格
Krystal Biotech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基因療法治療罕見皮膚病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授予其先導候選基因療法KB103(bercolagene telserpavec)治療營養不良型大皰性表皮鬆解症(DEB)的優先藥物資格(PRIME)。在美國,FDA已授予KB103治療DEB的快速通道資格和孤兒藥資格。
特殊藥物或能通過誘發幽門螺桿菌基因突變來有效抑制胃癌發生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目前作為一種化療製劑治療多種類型的藥物或許在治療胃癌上也表現出了巨大潛力;研究者發現,除了已知能阻斷癌細胞的生長外,名為DFMO(二氟甲基鳥氨酸)的藥物還能直接作用幽門螺桿菌降低其毒力,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是引發胃癌的主要原因。
年齡越大 越容易得癌症?
癌症的發生從40歲以後開始呈增長趨勢。
隨著年齡增加,男性比女性患癌症的概率更高。從患病年齡來看,絕大多數大家熟悉的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等。年齡越大,患癌風險越高,這是控制環境汙染、食品安全都不能逆轉的。步入高危患癌年齡時,應該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
癌症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每個人體內大概有兩萬多個基因,已知真正和癌症有直接關係的大概有一百來個,這些致癌基因中突變1個或者幾個,癌症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基因突變發生在細胞分裂的時候,每一次分裂都會產生突變。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年齡越大,越容易得癌症!
年齡越大,細胞累計分裂的次數越多;同時歲數增加,免疫系統越弱,對癌細胞的清除能力減弱。免疫系統就好比警察,老警察腿腳慢,必然追不上年輕的賊。隨著年齡增加,保持免疫系統強健是保證自己遠離癌症的關鍵。
為什麼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容易患癌症?
人體器官在經年累月被不良生活習慣侵蝕後,要不斷進行修復,而組織修復都需要靠細胞分裂來完成。器官長期慢性損傷,會導致組織反覆修復。細胞分裂次數變多,就容易誘發癌症。
比如長期抽菸或者霧霾損傷肺部細胞,因此長期抽菸或者重度霧霾容易患肺癌。科學界最新的研究論文顯示:吸菸者肺癌中基因突變的數目是不吸菸者的10倍還多。不吸菸者或偶爾吸菸的人癌症基因平均突變數是18,而長期吸菸者平均基因突變數是209,最多的一個吸菸患者高達1363。
癌症潛伏至少在10-15年,一切結果都是動態積累所造成的。我們能做的是早檢測、早預防,為癌症與我們的生活之間樹立防火牆。
諾華買入阿斯利康前工廠 為其全球首款SMA基因療法上市做準備
諾華公司在基因治療方面有很大的發展計劃,2018年4月,其宣布以87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基因治療公司AveXis,目前AveXis正在建立一個工業製造網絡,幫助諾華實現其在基因療法方面的目標。4月1日,AveXis宣布,購買了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前阿斯利康工廠,這也使其擁有的生產基地數量增加為4個。
諾華收購AveXis,被外界視為該公司新執行長Vasant Narasimhan在2月初上臺後的第一次豪賭,「要加強公司的藥品研發能力,把振興業務的希望重押在基因療法的新藥上。」
癌症基因檢測持續火爆 貝瑞基因孫公司控股子公司增資擴股
據悉,貝瑞基因全資孫公司雅士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善覓控股擬通過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進行融資。公告顯示,此次交易完成後,新進投資者將擁有一名董事席位,貝瑞基因持有善覓控股 38.39%的股份,佔其董事席位 的 1/2 以下,將不再擁有其財務和經營政策決定權,交易各方未訂立表明控制權的例外協議。
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之後,善覓控股的腫瘤基因檢測業務將獲得資金支持,從而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也將厚增貝瑞基因2019年利潤約9200萬元至9700萬元。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