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升破6.55關口,續刷2018年6月以來記錄,創下近兩年半以來的新高。據相關數據顯示,人民幣匯率自今年6月份起就開始強勢走高,中美匯率從7.1964逐步升值至6.54水平,截止目前,反彈幅度已經超6500點。對於外貿人而言,匯率大跌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外貿行業人士表示,這波匯率跳水,對一些外貿企業打擊不小!
舉個例子,某公司8月底接了100萬美金訂單,交貨期60天。當時匯率是7,折合700萬人民幣,現在生產完了準備出貨,結果貨值變成了666,直接損失34萬人民幣。「也就是5%,很多大單子的淨利潤率差不多就5%,等於白幹。希望不要再跌了,你別看現在外貿行情好,很多外貿公司在哭。」匯損變高賣家如何應對?業內人士提出3點建議。
究其人民幣強勢走高的原因,有專家分析,主要是有以下幾種原因:
其一,美國大選。美國總統大選在前幾日膠著狀態時,直接拖累了美元,導致人民幣的大跳水。而隨著美國大選的塵埃落定,國際投資市場將對中美貨幣作出綜合對比和判斷,分析人士認為,從當前情況來看,外部環境存在緩和可能性,美聯儲貨幣政策或延續寬鬆,美元指數將進一步下跌,人民幣存在升值空間。
其二,中國自身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提升。深究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的原因,國家科技發展、核心競爭力和國力才是根本和關鍵。尤其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響下,中國在應對疫情和援助海外疫情方面都體現了正面的國際形象,這也在某一程度上促進了國際上以及國際市場對於人民幣的認可和信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也是全球市場風險偏好變化的一個縮影。
其三,疫情。僅從中美兩國當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情況而言,中國的經濟已經在第三季度實現全面復甦,並出現正增長的情況。而美國受疫情影響,第三季度經濟雖相較上半年有所緩和,但整體上仍處於弱復甦狀態。並且其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所以造成美元匯率受到壓力從而出現了貶值,造成我國人民幣匯率被動出現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