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光學晶片

2020-12-03 光明網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體的最小活性單位,按目前的認識,人體中存在著十萬種以上的蛋白質,它們在肌體中分別承擔不同任務,發揮著各自的作用。而蛋白質的組成具有多樣性和可變性,蛋白質的表達受著多種因素的調控,在生命發育不同階段的蛋白質的種類和構成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組織中細胞表達的蛋白質也有很大的差異,在病理或治療過程中,細胞蛋白質的組成及其變化與正常過程中的不同,因此,蛋白質研究是在一個更加深入、更貼近生命本質的層次上去探討和發現生命活動的規律和重要生理、病理現象的本質。可是要識別和檢測蛋白質,並認識其生理功能,卻是件非常艱巨和繁重的工作。蛋白質光學晶片技術的發展為蛋白質的研究和檢測提供了新途徑。

蛋白質光學晶片技術與已經面市的瑞典BIOCORE和新近見報的美國SELDI等蛋白質晶片技術同屬納米生物技術的一支。此方法將高解析度的生物光學顯微成像技術和集成化多元蛋白質晶片技術相結合,發展形成了新型的並行、快速生物分子識別和檢測技術。它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對生物活性無影響,還可以進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檢測,為一些尚無答案的生物醫學理論問題提供解答。其應用不僅局限於科學研究,而且可以直接為醫院診斷提供一種常規免疫檢查的新手段,使以往難以觀察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過程以直觀的圖像顯示出來,為識別和檢測生物分子,及時地觀察生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認識生物分子功能提供了可能性,從而獲得很多傳統技術所難以提供的信息,還可以廣泛地用於生物醫學研究、健康預測、臨床診斷、新藥的篩選和鑑定以及生物工業流程中的活性檢測等。

1998年,中科院力學所靳剛研究員等研製的該晶片系統通過了中科院專家組的鑑定和驗收,其性能指標被認為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隨後,他們又對蛋白質晶片系統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在逐步完善該系統的同時也開拓了該系統應用領域。靳剛研究員說,該晶片系統還能夠發展特殊用途的晶片衍生系統,如生物分子識別的專家系統,疾病診斷系統,藥物篩選系統以及生物工業流程中的生物活性檢測系統;還可以並行發展成細胞晶片等,以開展蛋白質組研究和細胞組織工程。

相關焦點

  • 蛋白質晶片技術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朱衡教授 在線講解「蛋白質晶片...
    HuProtTM人類蛋白質組晶片,涵蓋~20,000個人重組蛋白質,是迄今為止通量最高的人類蛋白質組晶片,為蛋白質組學研究提供了強大的工具。該晶片已經在各個蛋白質組學和其他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如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標誌物的發現、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翻譯後修飾、酶學研究等。     作為蛋白質晶片技術的鼻祖和人類蛋白質組晶片的開發者,朱衡教授已在該領域發表近100篇研究論文,被引用次數累計近10,000次,單篇被引次數>2,000次。
  • 微流控晶片技術在蛋白質藥物質控中的應用前景
    而微流控晶片的研究和發展給蛋白質藥物質控開拓了新的思路。    微流控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跨學科領域,融合貫穿了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和微系統工程學科等。所謂「微流控晶片」,又稱晶片實驗室(Lab-on-a-Chip),是指把生物和化學領域中所涉及的樣品製備、生物與化學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位集成或基於一塊幾平方裡面的晶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學反應過程,並對其產物進行分析的一種技術。其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
  • 蛋白質晶片-未來臨床診斷的縮影
    編者按: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作為蛋白質組學重要研究工具、以高通量著稱的蛋白質晶片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到底蛋白質晶片包含哪些內容,其發展趨勢如何呢?廣州博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陽長期從事生物晶片、蛋白質晶片的研發和應用開發工作。
  • 人工智慧首次預測蛋白質「光學指紋」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合肥6月9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教授與其合作者合作,通過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中的神經網絡技術,模擬了蛋白質肽鍵結構與性質之間的構效關係,大大降低了計算量,為預測蛋白質的光學特性提供了一種高效的工具
  • 矽光子晶片的奧秘:光學計算
    近年來,光子晶片發展勢頭正猛,其中兩家初創公司(Lightmatter和Lightelligence)都展示了為人工智慧加速設計的光學計算晶片,還有其他幾家公司仍在研究這項技術。以Lightmatter為例,它在上周Hotchips上發布了AI光子處理器,該處理器利用光來計算和傳輸數據。
  • 蛋白質晶片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
    作為一種新型自動化、微型、高通量的新型生物晶片,蛋白質晶片在原發性肝癌的檢測上有很強的臨床應用價值,蛋白質晶片以蛋白質為研究基礎,來分析腫瘤產生及轉移。蛋白質晶片的出現為探究腫瘤相關的蛋白質、特異性標誌物、藥物治療靶標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本文針對蛋白質晶片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作用做出如下綜述。
  • 華科納米等離子光學傳感晶片突破
    打開APP 華科納米等離子光學傳感晶片突破 MEMS 發表於 2020-11-09 11:48:23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劉鋼教授團隊利用其擁有的國際最新納米等離子光學晶片專利技術,成功研發基於新型納米等離子光學晶片技術的高靈敏度光學檢測系統,可以快速特異性測量樣品中的新冠病毒顆粒的濃度,使得新冠肺炎早期無症狀感染現場快速無創檢測成為可能。
  • 全球第一 廣州造蛋白質晶片操作儀
    信息時報訊(記者 孫婷婷 實習生 周月 通訊員 葉國 賴偉敏)昨日,「廣東省生物晶片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廣州開發區成立,記者獲悉,該聯盟已開發出全世界第一款全自動蛋白質晶片操作儀,預計在今年6月份形成第一臺樣機,將用於腫瘤篩查、蛋白質的篩選及研究等領域。
  • 帶硫系玻璃晶片的超級光學示波器
    這種示波器的發明是光學分析工具領域的重大進步,可以檢測下一代超高速光纖通信系統,該系統可以用於寬帶網際網路和雲計算。來自雪梨大學光學系統超寬帶設備中心(CUDOS)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用硫系玻璃光學晶片提高了光學示波器的解析度,相比於傳統的電子設備提高了近20倍。
  • 研究人員正在研發可編程光學晶片
    矽光子學是下一代晶片技術和光通信技術的根基,定位於實現光學互連、微波光子電路以及集成光學傳感器等新興應用。「硬連接」的,但是通過光學器件的重構可以使得光線走向更加靈活自由,使得可編程光學電路稱為一種可能。
  • 新冠病毒蛋白質組晶片問世,助力戰「疫」!
    據悉,3月2日14時14分上海交通大學陶生策研究團隊完成了首款新型冠狀病毒蛋白質組晶片的構建。為了構建新型冠狀病毒蛋白質組晶片,陶生策研究團隊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全部預測基因(27個)進行了密碼子優化,並通過全基因合成獲得一套完整的表達克隆。
  • 國家蛋白質中心團隊:蛋白質晶片揭示早期新冠患者血清抗體的規律
    antibody interactions at amino acid resolution【1】(於曉波/李永哲合作團隊研發出可實現胺基酸水平血清抗體全景式掃描的SARS-COV-2蛋白質組晶片),設計和開發出了SARS-CoV-2病毒全蛋白質組多肽晶片。
  • 下一個光學原子鐘晶片比咖啡豆還小
    這種精度就需要用到原子鐘,而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開發了一個光學原子鐘晶片比咖啡豆還小。原子鐘利用原子在一定條件下發出的信號為一秒鐘的基礎。今天大多數原子鐘都使用銫原子的自然振動來測量微波頻率,這是目前國際上對秒定義的基礎。
  • 晶片實驗室:開發微型超解析度光學顯微鏡
    想像一下,把顯微鏡縮小,然後將其與晶片集成在一起,就可以使用它實時觀察活細胞內部。如果像今天的智慧型手機相機一樣,可以將這種微型顯微鏡也集成到電子產品中,那不是很好嗎?如果醫生設法使用這種工具在偏遠地區進行診斷而又不需要大型、笨重和敏感的分析設備,該怎麼辦?
  • 內地誕生首塊檢測SARS病毒抗體的蛋白質晶片
    內地誕生首塊檢測SARS病毒抗體的蛋白質晶片   中新社上海五月三十日電(許曉青)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今天宣布,所屬生化與細胞所胡賡熙研究組利用已獲得的SARS病毒五種主要結構蛋白,與上海數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出內地首塊檢測SARS病毒抗體的蛋白質晶片
  • 新一代光學晶片面世:「隱形衣」成現實
    近日有消息稱,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科學家研製出了一款新型晶片,可以將其用於隱形裝置,例如打造「隱形衣」。新一代光學晶片面世:「隱形衣」成現實(圖片來自Yahoo)    據悉,利用該晶片的裝置能夠實現彎曲光線的效果
  • 晶片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一種新方法
    由歐盟資助的ChipScope項目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光學顯微鏡策略。 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仍然是實驗室的標準設備,是光學基本定律的基礎。因此,解析度被衍射限制到所謂的「阿貝極限」——結構特徵小於200nm的最小值不能被這種顯微鏡分辨。
  • 鳳凰光學推出AI顯微鏡 內置高性能華為晶片
    打開APP 鳳凰光學推出AI顯微鏡 內置高性能華為晶片 王曄 發表於 2020-11-23 15:11:10 在11月22日由中電海康集團,鳳凰光學承辦,浙江烏鎮街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AI技術在顯微成像方向應用研討會暨液晶數碼智能一體顯微鏡新品發布會上,鳳凰光學正式推出這款產品。
  • 可鑑別SARS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蛋白質晶片研製成功
    據今天下午召開的相關新聞通氣會通報,科研人員製備出了針對SARS病毒蛋白質的特異性抗體,利用已表達的多種病毒蛋白質開發出蛋白質晶片,此晶片可用於SARS病人和疑似病人的鑑別診斷,也可用於觀察感染SARS病毒之後體內特異性抗體的動態變化,幫助監視病情發展。  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孫兵研究組與有關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成功製備了針對SARS病毒S、N蛋白的特異性抗體。
  • 內置華為晶片 鳳凰光學發布全新AI智能數碼顯微鏡
    內置華為晶片 鳳凰光學發布全新AI智能數碼顯微鏡2020-11-24 00:15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除了手機、平板、手錶、音箱等產品之外,華為晶片還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