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質晶片-未來臨床診斷的縮影
編者按: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作為蛋白質組學重要研究工具、以高通量著稱的蛋白質晶片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到底蛋白質晶片包含哪些內容,其發展趨勢如何呢?廣州博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陽長期從事生物晶片、蛋白質晶片的研發和應用開發工作。
-
蛋白質光學晶片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體的最小活性單位,按目前的認識,人體中存在著十萬種以上的蛋白質,它們在肌體中分別承擔不同任務,發揮著各自的作用。而蛋白質的組成具有多樣性和可變性,蛋白質的表達受著多種因素的調控,在生命發育不同階段的蛋白質的種類和構成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組織中細胞表達的蛋白質也有很大的差異,在病理或治療過程中,細胞蛋白質的組成及其變化與正常過程中的不同,因此,蛋白質研究是在一個更加深入、更貼近生命本質的層次上去探討和發現生命活動的規律和重要生理、病理現象的本質。
-
蛋白質晶片技術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朱衡教授 在線講解「蛋白質晶片...
HuProtTM人類蛋白質組晶片,涵蓋~20,000個人重組蛋白質,是迄今為止通量最高的人類蛋白質組晶片,為蛋白質組學研究提供了強大的工具。該晶片已經在各個蛋白質組學和其他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如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標誌物的發現、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翻譯後修飾、酶學研究等。 作為蛋白質晶片技術的鼻祖和人類蛋白質組晶片的開發者,朱衡教授已在該領域發表近100篇研究論文,被引用次數累計近10,000次,單篇被引次數>2,000次。
-
全球首版新冠病毒蛋白質組晶片成功製備!三龍灣科研團隊參與研發
遏制疫情傳播,研製新冠病毒疫苗、找到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已成為全球病毒研究專家和醫藥學家的當務之急。 日前,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與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陶生策課題組通力合作,合成得到了新冠病毒的全套27個蛋白質的表達克隆,在此基礎上,成功製備新冠病毒的20個蛋白並於3月2日製備了第一版新冠病毒蛋白質組晶片。
-
王傳福:晶片不是神造的,而是人造的!
當初中國造港珠澳大橋,想引進荷蘭的一個專利,卻以15億的天價賣給我們。中國沒有依靠荷蘭的沉管技術,不僅自研成功,還多了400多項專利;其實絞吸船同樣是這樣研發的,天鯤號還成為了全球第一。德國盾構機當年要價7億,我們自研出來賣向全球,只要7000萬。現在同樣,中國北鬥衛星組網成功,美國GPS也馬上升級,合肥長鑫儲存、中微蝕刻機、立訊精密代工、京東方屏幕、比亞迪半導體,都是能打破壟斷的科技企業。
-
這個「廣州軍團」,火了!
而坐落於廣州高新區的泰鬥微電子是國內北鬥/GNSS晶片龍頭企業,36.9%國產北鬥晶片出自這家「隱形冠軍」。隨著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廣州北鬥產業有望迎來「爆發期」。衛星全球組網,廣州北鬥產業有望迎來「爆發期」!
-
這個「廣州軍團」,火了
來源:廣州日報7月31日,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而坐落於廣州高新區的泰鬥微電子是國內北鬥/GNSS晶片龍頭企業,36.9%國產北鬥晶片出自這家「隱形冠軍」。隨著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廣州北鬥產業有望迎來「爆發期」。 衛星全球組網,廣州北鬥產業有望迎來「爆發期」!
-
上海造中國第一晶片製造高地
如今,答案已經逐漸明晰:上海要「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而臨港新片區作為上海新的發動機與增長極,無疑要在更高層級謀求創新突破。一方面,臨港新片區需要頂科論壇的溢出效應落地、開花、結果。
-
被晶片包圍的今天 你可知晶片是如何造出來的?
最近一段時間,國人對晶片格外關注,我們天天談論晶片和使用晶片,可你知道晶片是怎麼造出來的嗎? 1.晶片的設計、製造與封裝由不同公司完成 美國電子工程師傑克·基爾比1958年發明集成電路(晶片)後,在晶片生產初期都是「一條龍」,即設計、製造、封裝都由一家公司完成。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可高端光刻機為何只有荷蘭能造?
說起光刻機的原理其實也很簡單,就和照相機一樣,通過曝光的方式把設計好的晶片電路圖成像在矽基晶圓上,最後用光來雕刻晶片電路圖。因此在光學技術上有較大優勢的日本,在光刻機領域其實是有很大話語權的。比如日本的佳能,尼康都是光刻機市場的大佬,曾經的荷蘭ASML公司,在他們面前只能算小弟。
-
大造晶片運動來了……
最近,網絡甚至曝出了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把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明列為核心成員的事情…… 眼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造晶片運動正在興起,各家企業都在紛紛轉產半導體了。 當下全國到底有多少企業在轉產半導體? 據媒體報導,2020年前8個月,中國有近萬家企業轉投晶片行業。
-
蛋白質晶片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
作為一種新型自動化、微型、高通量的新型生物晶片,蛋白質晶片在原發性肝癌的檢測上有很強的臨床應用價值,蛋白質晶片以蛋白質為研究基礎,來分析腫瘤產生及轉移。蛋白質晶片的出現為探究腫瘤相關的蛋白質、特異性標誌物、藥物治療靶標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本文針對蛋白質晶片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作用做出如下綜述。
-
國家蛋白質中心團隊:蛋白質晶片揭示早期新冠患者血清抗體的規律
責編丨兮截至4月28日,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已經蔓延到全球超過200個國家或地區,累計國外報告確診病例超過300萬,累計死亡超過20萬人例。尤其是新冠病毒感染攜帶者和早期新冠肺炎患者,他(她)們的症狀輕、隱匿性強,無法全部得到及時有效的檢測,給世界各國的疫情防控帶來的巨大的挑戰!
-
參賽企業路演項目|蛋白質晶片高通量食品安全領域快速檢測產品
本期推出14號參賽企業企業名稱:福建藍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別:成長組參賽項目:蛋白質晶片高通量食品安全領域快速檢測產品企業簡介:福建藍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立於2011年10月11日,研發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LANDHOWBIO USA),由中美博士組建,其中以有在世界著名的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
生物谷專訪--廣州瑞博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黃若磐總裁
黃若磐博士是美國RayBiotech公司、Panohealth公司、廣州瑞博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其它幾個公司的創始人及CEO,也創立了廣州華南生物晶片研究中心,此外還擔任美國Emory大學,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汕頭大學的客座教授。
-
全球組網成功,北鬥「芯」龍崗造
在這背後,一家龍崗企業也貢獻了力量:龍崗企業華大北鬥研發了全球首顆支持北鬥三號信號體制的多頻高精度SoC晶片,並實現了批量生產。遙望星空,龍崗智造正為北鬥衛星「保駕護航」。「全球首顆支持北鬥三號信號雙頻高精度晶片」龍崗造 華大北鬥是一家總部位於龍崗區坂田街道的從事衛星導航定位晶片研發的創新企業,屬於北鬥產業鏈中的上遊基礎元器件環節。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讓他們振奮不已。
-
量子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技術含量成為全球第一
打開APP 量子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技術含量成為全球第一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6:00:06 美國之所以能在世界大戰後一舉成為全球無可爭議的強國,是因為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已經超越了世界。 從實際角度來看,我國在科技領域的部署遲到,但隨著國家對科學研究的重視度提高,現在中國科學技術可以說是後來居上。以電子產品和通信領域為例,目前國產手機佔全球市場份額的大部分,而在通信領域,5G技術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
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冷眼世界觀,歡迎大家收看我的評論文章: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王傳福,現為比亞迪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主席;廣東省第十二屆工商聯副主席。王傳福在中國也是一位傳奇人物,做任何事情都帶著一股不服輸的精氣神。
-
寒武紀估值破千億,AI晶片的造富時代已來?
在「AI晶片第一股」的光環下,寒武紀在無形中承載著整個AI晶片產業的期待,是AI晶片國產化替代的一股重要激流。01AI晶片股為何如此受追捧?根據全球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2013年至2018年期間,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為9.3%,2019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總收入為3304億美元,不過受貿易摩擦影響,較2018年度下降了16.0%。儘管全球集成電路總收入有所下降,但AI晶片的發展前景不會改變。
-
新冠病毒蛋白質組晶片問世,助力戰「疫」!
據悉,3月2日14時14分上海交通大學陶生策研究團隊完成了首款新型冠狀病毒蛋白質組晶片的構建。為了構建新型冠狀病毒蛋白質組晶片,陶生策研究團隊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全部預測基因(27個)進行了密碼子優化,並通過全基因合成獲得一套完整的表達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