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鬧市中不乏粵菜身影,
但隱於古北別墅的這一粵菜新貴
——文杏館,偶遇一次就叫人心心念,
於是,不惜遠途驅車前往的食客絡繹不絕。
這一幢樹宅相守的銀杏公館,
用釋情佛意的雅致空間,
與玩味的新派粵菜和分子料理,
成為都市人尋片刻停泊的首選之地。
樹宅相守的銀杏官邸
—
極具玩味兒的釋情佛意
粵菜新貴「文杏館」,於2020尾聲時破繭而出,在上海西郊的虹橋基金小鎮揭開面紗。與鬧市的喧囂隔絕,「小鎮」祥和寧靜,又瀰漫著生活氣,而藏身於此的「文杏館」則仿佛帶人踏進了王維的一首同名禪詩《文杏館》裡。
詩中無一句釋言佛語,卻可讀出玩味兒的釋情佛意,如若館內處處細節勾勒出的詩情畫意,超凡脫俗。餐廳外觀低調不起眼,走進一瞧才知極盡巧思,別有天地。
用餐空間環繞一處頗有和風意味的池塘小院兒分布,小院兒流水潺潺、水汽氤氳、錦鯉遊動,滿院生機。院內一棵銀杏樹直白地為「文杏館」點了題。秋時金葉璀璨,春夏綠意盈人,而此時的冬日,光禿禿的樹幹也別有意境,像是窗外正待填色的水墨畫。
室內也隨處可見銀杏的設計元素,於細微之處點到為止,訴盡風雅。此外,餐廳將原石、原木等元素與貴金屬結合,軟裝取材講究但低調克制,非富麗堂皇,卻愈顯清高。
多處禪意設計,穿漢服或日式和服來打卡,即刻便成大片。館內的包間也取意別致,坐擁庭院最佳視野的寰宇間、迎風破浪的汀雨舟、詩情畫意的雲平闕、低調點題的棟裡雲和人間雨,以及形單麗影的凌霄閣,各具風情。
落座後眼到之處皆清幽雅致,像是來到避世離俗的友人的一方居所做客,又在古典與現代之間達到微妙平衡。望著影映於牆角詩筆空靈的《文杏館》,讓人不免短暫做了個夢,仿佛在說:此地自非人間。
新派粵菜「食」尚家
—
分子料理出其不意
在耳濡目染文杏館的
文雅舒心之後,
該好好讓味蕾也享受享受了。
作為新派粵菜的食尚家,「文杏館」在保留傳統粵菜原有精髓的基礎上,融入創新分子料理,為食客提煉製作獨一無二的味蕾驚喜。
餐廳由主廚何柱君先生坐鎮,連續兩年攜團隊摘星的他,秉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風格,傳統料理出身的他精製細做又無畏創新,叫人放心將味蕾交付於他。
流金映月翠玉龍
光聽菜名就覺是玉盤珍饈的流金映月翠玉龍,是山珍+海味+河鮮的真正演繹。以雲南竹笙承底、澳洲小花龍為主料,配搭鮮掉眉毛的江南大閘蟹,食材考究、做法耗時耗力,叫人一試難忘。
當然,「流金」亦是這道新式粵菜的靈魂,用土雞等熬製數小時過濾而成的金湯汁,在雅致清新之外添上一抹誘人的底色。夾取一塊澆滿蟹黃的蝦肉,裹上金湯汁入口,口感層次豐富,蝦肉嫩彈,鮮香濃鬱。
川味辣子雞配分子小籠包
「文杏館」獨創的分子料理川味辣子雞配分子小籠包讓人眼前一亮。川味辣子雞色香俱全,但一旁的小籠包讓人乍一看便發出內心os:這明明是蛋黃怎麼說是小籠包?小心翼翼拎起一隻「蛋黃」入口,蛋黃怎麼是芒果味!
這便是分子料理對常規食材的顛覆,以新奇的創意解構提醒食客:別只訴諸視覺,親自嘗一嘗才知道。在酣暢享味辣子雞後,舌尖稍有些麻度與辣意之時,咬破一隻「蛋黃」,清甜不膩的芒果汁小籠包在口中瞬間爆漿,頗有「心機」。
紫銅古法火焰雞
還未從分子料理的新奢式味蕾衝擊中走出,一道紫銅古法火焰雞又驚豔視覺。主廚運用傳統古法炮製技法,將雞炸至金黃後掛水風乾,而後置於銅鍋中用白酒澆制,瞬間火苗燃起,激發出雞肉的鮮美滋味,外脆裡嫩,骨香味濃。
東方明珠
隨後一道「東方明珠」亦超凡脫俗,主廚選用東星斑,將魚肉砌成「明珠塔」,搭配鮮美金湯汁,魚蓉珍珠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而不寡。烹飪手法保證了東星斑魚肉的原汁原味,肉質鮮美,嫩滑無比。
經法國藍帶薰陶的「文杏館」的甜點大師們,則為傳統的甜品理念錦上添花。不僅形色誘人,從食材到製作都極其講究搭配與平衡,中西食材的新意混搭,也就「文杏館」的藍帶甜品師想的出吧!
新派年味與新年驚喜
—
新年必點
今年年夜飯,
文杏館亦特別準備了
精緻好味的年夜飯套餐。
此處,不免要落些筆墨於愛的年夜飯中的兩道菜式。一道為煎烹鮮椒麻M9和牛,上桌時,精巧的擺盤為冬日視覺平添亮眼色彩,從色相上便年味十足。
煎烹鮮椒麻M9和牛
以上乘的M9和牛為主角,用青藤椒、紅椒和花椒醞釀出經典鮮香的椒麻味型。和牛肉汁飽滿,在主廚的巧心烹飪下保留鮮嫩肉質,香脂氣一口入魂,卻無半點油膩感,食肉一族可放心落胃。
油雞樅爆大響螺
另一道油雞樅爆大響螺,則與煎烹鮮椒麻M9和牛的鮮豔擺盤截然不同,無嬌豔著色卻足夠賞心悅目,一眼就知曉這定是道頭牌。主廚將其片成薄片,用「山之精靈」油雞樅爆炒,鮮香兼具。
潮式薄切大響螺
作為潮菜高貴與聲望的代表,響鑼質地脆嫩,口感類幹鮑,飽滿鮮甜,與油雞樅的菌香融合,鮮香濃鬱。主廚何柱君先生還為我們現場演繹了響螺的另一種潮汕道地食法——潮式薄切大響螺。
響螺切薄片,在雞油上湯中過油撈出,雞汁浸潤螺肉,又保留著響螺滑、彈、爽、鮮的原始味道,自有滋味。美食家蔡瀾說,「懂得品嘗響螺,是件陽春白雪的雅事」,「文杏館」則將這一「雅」從面做到了裡。
杯盞茶碟,金樽莫空
—
細節處的考究品質
而館內承載餐食的杯盞茶碟,也傳遞著「文杏館」的生活美學和品質態度,亦是對精製細作的食物的尊重。老闆懷有對傳統瓷器的熱愛,融入歐洲名瓷梅森Meissen精髓,私人訂製符合「文杏館」氣質的餐具。
24K金湯碗
光滑細膩的白色陶瓷餐具以全鍍金邊鑲嵌,形狀與文杏館LOGO相得益彰;24K金的湯碗自帶貴族氣質,彰顯文杏館精緻典雅、不拘一格的形與美。
老闆對紅酒文化也頗有研究,館內多處設計透露出紅酒木塞的靈感來源,彰顯典雅風範。酒櫃中擺置著GAJA、SALON、十四代、Latour、TALTARNI等豐富藏酒,懂酒的老饕怕是發現寶藏了。
此地甚好,人間如何?
挑個好日子,一一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