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頂尖「粵菜師傅」出爐!他們帶來拿手好菜…

2021-01-08 大洋網

粵港澳大灣區名廚匯聚世界美食之都,佛山這場「粵菜師傅」技能大賽誰與爭鋒!12月28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在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落下帷幕。來自廣東21個地市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選送的近150名廚藝大師進行火熱比拼,大灣區頂尖「粵菜師傅」最終出爐!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大賽設置多重獎勵,包括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晉升職業資格等級、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等,為培育和扶持更多優秀的粵菜師傅保駕護航,助力深入推進實施「粵菜師傅」工程。

現場:

這場粵廚技能大賽佛山元素「霸屏」

在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閉幕式上,香雲紗時尚秀《美·秀》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獨具佛山特色的香雲紗與粵菜美食相結合,撈起魚生、家鄉釀鯪魚、艇仔粥、辣味煲仔飯等美食依次展開。


佛山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腹地,是嶺南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有著深厚的粵菜文化歷史底蘊。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以佛山為代表的嶺南文化元素處處可見。在開幕式上,嶺南文化特色節目《粵菜江湖 風雲再起》拉開活動序幕,該節目展現的武術、粵劇,是嶺南的重要文化符號。在佛山的美食展位上,鑊耳牆、豐收大盤魚、雙皮奶等嶺南文化元素也隨處可見。


開放包容、兼收並蓄,是嶺南文化的一大特徵,在粵菜中具體體現為三大菜式,即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值得關注的是,大賽首次引入粵菜三大菜系這一概念。在中式烹調師粵菜工匠組,大賽也將首次採用三個菜系單獨評比。

「不時不食」「粗料精做」是粵菜的一大特色,這也非常考驗粵廚的匠心。在比賽開幕式上,粵菜三大菜系的粵菜師傅代表們分別展示了各自的拿手絕活。其中,廣府菜的粵菜師傅代表、順德名廚林潮帶現場展現了「氣球上蒙眼切土豆絲」這一絕技。

為了增加難度,林潮帶還在砧板上放了幾顆釘子,頭頂一碗水,這不僅考驗廚師的刀工,更考驗廚師的專注程度。舞臺上的主持人以及臺下的嘉賓、觀眾屏息凝神,見證著粵廚的精湛刀法。在眾人的見證下,不一會兒,土豆絲就被切成細絲,薄如蟬翼!而氣球毫髮無損,頭頂的一碗水也穩如泰山,這令現場嘉賓、觀眾嘆為觀止!在林潮帶身後還有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代表們進行同臺演繹,充分彰顯粵菜師傅的新老傳承。


據悉,此次大賽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佛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辦,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協辦。其中,賽事支持單位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和場地支持單位廣東順德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獲頒紀念牌匾。

犀利:

一場高水平、高質量的烹飪角逐

在閉幕式上,最驚心動魄的環節莫過於頒獎儀式。第三屆粵菜師傅技能大賽裁判長、註冊資深中國烹飪大師、中國粵菜烹飪大師黎永泰對參賽人員進行技術點評並宣布成績。


「此次大賽展現了粵菜師傅的工匠精神、拼出了最高烹飪水平,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遊客、觀眾也獲得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總體而言,這是一場高水平、高質量的烹飪角逐。」黎永泰表示,此次大賽呈現出三大特徵:參賽選手學歷是歷屆大賽中最高的;烹飪中充分展現粵菜三大菜系的風味特色;食材使用地道、合理。

黎永泰建議粵菜師傅們在研製菜餚的同時也要加強對粵菜飲食文化研究,菜餚的裝盤要與時俱進。此外,要嚴格遵從大賽規則,防止偏差和隨意性。

據了解,中式烹調師(廣府菜)和中式麵點師粵菜工匠組,中式烹調師「潮汕菜」和「客家菜」,中式烹調師和中式麵點師粵菜新星組均設置一、二、三等獎。前三等獎的選手由競賽組委會頒發豐厚獎金。粵菜工匠組中式烹調師「廣府菜」前4名、「潮汕菜」及「客家菜」第1名及中式麵點師前4名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按有關要求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並可申請晉升競賽工種的高級技師。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以大賽為契機,在粵港澳大灣區、廣佛全域同城化的利好加持下,廣州、佛山如何利用廣佛極點優勢,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廣州市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主任尹伊表示,「在此次大賽中,廣州的金牌數佔比較大,展示了廣州落實粵菜師傅工程的成效。佛山也是具有鮮明廣府文化特色的城市,廣佛要做好聯動,共同推進粵菜文化傳承。」據悉,作為此次大賽的東道主,佛山派出8名選手參賽,其中7人獲獎,實力不容小覷。


 各組別一等獎名單:

 「中式麵點師•廣式點心」工匠組一等獎:廣州 李國友

 「中式麵點師•廣式點心新星組」一等獎:江門 馮高翔

 「中式烹調師•粵菜工匠組廣府菜系列」一等獎:廣州 肖金旺

 「中式烹調師•粵菜工匠組潮汕菜系列」一等獎:潮州 翁泳

 「中式烹調師•菜工匠組客家菜系列」一等獎:惠州 鄒建平

 「中式烹調師•粵菜新星組」一等獎:惠州 張正龍

 比賽「東道主」佛山獲獎名單:

 中式麵點師•廣式點心新星組:劉家傑 二等獎。

 中式烹調師•粵菜工匠組廣府菜系列:呂文鋒 二等獎;郭元增 三等獎;陳永洪 優勝獎。

 中式烹調師•粵菜新星組:梁均毅 二等獎。

 中式麵點師•廣式點心工匠組:鄒越奇 優勝獎;梁嘉裕 優勝獎。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王名潤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名潤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羅林

相關焦點

  •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成立
    廣東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成立金羊網  作者:崔文燦  2020-08-02 8月1日,廣東省首家「粵菜師傅」產業學院於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花都校區成立。
  • 你一定不知道,湛江的粵菜師傅竟然這麼強!
    ,外界都知道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分天下;說到粵菜大廚,外界都知潮菜大廚、順德大廚。一個大廚又會帶出家鄉的「後浪」跟進,逐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湛江師傅」群體。但湛江菜的名氣並不如潮汕、順德菜那麼大,湛江廚師群體也十分低調,他們一直以餐飲界以實力派的身份,擔當起烹飪和傳播粵菜的使命。2但是今天,湛江大廚的實力已經不允許他們再低調下去了!
  • 蓬江「粵菜師傅」培訓走進...
    蓬江「粵菜師傅」培訓走進棠下五洞 2020-08-14 2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粵菜名廚|唐宮廣東區質量處總廚張勤生:粵菜有靈魂 要用心呵護
    電影《比海更深》中,母親淑子一邊煮菜,一邊傳授訣竅:「這魔芋要慢慢冷卻,放上一晚上才更入味,」其實,做廚師也是一樣。在張勤生看來,一道菜是有靈魂的,而一個廚師的經驗積累則代表了他對這一道菜的理解。作為一名粵菜師傅,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沉澱,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更好地詮釋出每一道菜的靈魂。
  • 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教師劉普暢:用心烹飪31年 傳承粵菜好風味
    鍋鏟交響10分鐘,一道粵菜「香煎黃金斑」出鍋了,食材產自三水蘆苞。劉普暢是一名從洗菜工成長起來的三水粵菜大師,用心烹飪31年。在2008年,他放棄大酒店的高薪邀約,回到家鄉三水蘆苞,在佛山市實驗技工學校擔任烹飪專業教師,積極帶徒傳藝,推動粵菜技能傳承與創新,推廣地道三水風味。
  • 舌尖上的美味,龍川客家菜師傅「煉」成記~
    眾所周知說到粵菜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為廣東地區三大菜系風味各具特色而客家菜在粵菜系中獨樹一幟獨特的飲食文化奇巧的烹飪技巧形成了一道道客家美食味覺風景線在「粵菜師傅」實操培訓室裡,客家菜專業培訓老師通過邊烹飪食材邊講解客家菜烹飪技巧,進一步加深學員對地道的客家菜的認識和烹飪的方法。
  • 從烏蒙山到大灣區:那些被改變的命運
    從烏蒙山到大灣區,他們所在廣州港班的34名同學,並肩在廣州乘風破浪。 個體命運的改變,源於廣東「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擁有937萬戶籍人口的畢節,正通過職業教育破解人口控制和脫貧致富難題。
  • 粵菜,為何能成為八大菜系第一大菜系
    小編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外地,北上廣深,大江南北見到最多的也許就是川菜館,湘菜館了,相對而言,粵菜除了廣東以外,外地基本上比較少見。但是有很多人卻認為粵菜才應該是第一大菜系。是不是真的呢?一般而言粵菜價格相對價格也比較貴很多,粵菜講究的食材本身的味道。廣東又是沿海省份,農業發達,食材比較豐富,做法比較精緻。比較跟廣東人的性格相似。廣東人感覺比較低調,粵菜就如同廣東人的性格,粵菜美食家,從來不會刻意的去宣傳粵菜。粵菜比較注重細節。據說學習做粵菜的過程非常久,從選材到刀工,再到烹調,從一個學徒,成長為一名大廚,需要十多年的時間。
  • 探訪蘭州特色產業:高原夏菜和新鮮百合48小時來到粵港澳大灣區
    11月24日下午,記者探訪了位於榆中縣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蘭州高原夏菜榆中專供基地項目。  記者在該基地看到,高原夏菜有娃娃菜、生菜、胡羅卜等多個品種。這裡出品的高原夏菜會直供粵港澳大灣區。「我們的菜品採摘下來後,經過分揀、包裝,將採取全冷鏈配送的方式,在48小時內就可以實現從田間地頭到大灣區當地居民餐桌。」
  • 美食探店|「廣州外灘」邊的粵菜館,一人獨吃五菜一湯
    在廣州要找一家傳統粵菜店並不是什麼難事但絕大多數人沒試過像西餐出菜順序的粵菜前菜、頭盤、主菜、主食>仿真傳統雙扇門的設計磚紅色的外皮,正中是獸面銜環打開菜單,仿佛就走進粵菜的大門02揭秘「西餐式」粵菜>傳統的粵菜館「大碟大碟上」如果三五知己去吃可能點兩三個菜便足矣而這裡推出了「單人粵菜套餐」讓你可體驗一套西餐流程一次性吃7樣美食!
  • 粵菜特色美食——明爐烤乳豬,賣相可愛,口味優秀,千萬別錯過!
    粵菜是我國八大傳統菜系之一,也就是廣東菜,粵菜主要由廣府菜、潮汕菜和客家菜這三種地方的風味構建而成的,有著十分鮮明的菜品特色。粵菜在烹飪的時候,用料是非常講究的,很新奇也很多樣化,像有一些蛇、龍蝨等這些食材,在其他菜系裡根本就不會食用到的,但是在粵菜中,卻是道難得的美味。
  • 粵菜經典——明爐烤爐豬,看著就想流口水,香濃味美,孩子愛吃
    粵菜,直白點說就是廣東菜,主要由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這三種地方風味構成,是我國八大傳統菜系之一,菜品特色很鮮明,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製作粵菜的時候,食材用料是最為講究的,極具多樣性,例如龍蝨和蛇這樣的食材,在其它菜系基本見不到,但是在粵菜中,這都是很尋常且很受歡迎的美食。
  • 高校食堂為避H7N9推出奇葩菜:番茄炒菠蘿(圖)
    是你的菜嗎?  【記者追訪】乍看一眼以為是番茄炒雞蛋,仔細瞅瞅原來是番茄炒菠蘿!15日中午,網友「大臉BigFace」、湖北經濟學院的喻同學在微博上發出該校食堂的新菜品,吸引了不少網友的目光:「我怎麼沒見過這麼奇葩的菜,很想嘗嘗!」  昨日,喻同學介紹:「這道菜是九華食堂的新菜品,剛看讓人覺得十分新奇,菜裡除了番茄和菠蘿外還有豬肉,酸酸甜甜味道不錯。尤其受女生喜愛。」
  • 御彩酒家:吃粵菜嘆早茶,品味廣府飲食文化
    除了蝦餃幹蒸等日常茶點,御彩還有尋常酒家不常見的高桶葡撻,撻皮香酥、白切葵花雞、金沙龍蝦、四寶拼盤等以傳統的粵菜結合創新的名菜美點。作為御彩酒家運營總監李永生及出品部行政總廚黃興強近期揭開御彩最新菜式的神秘面紗。御彩酒家每一季主打的都是當季最新鮮最時令的食材,在打好粵菜基礎的原則上加入其他地方的烹調方法和擺盤方式,帶來色香味俱全的新式粵菜體驗。
  • 推薦幾道東莞新派粵菜,來溫暖一下你的味蕾
    今天,筆者向大家推薦幾道東莞新派粵菜,來溫暖一下你的味蕾。 在冬天,這種親手揭開乾鍋蓋子的體驗簡直不要太爽,蒸騰的熱氣展現的是人類對自然的不屈,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首先推薦的一道暖心菜是紅燒乳鴿。粵菜中的紅燒乳鴿,其實在東莞好吃的乳鴿也是有的。0/200 這家店的紅燒乳鴿,選用八兩到八兩半的乳鴿,精心醃製後生炸。主理人陳敬峰見過凌晨兩點的菜市場,更感受過上千度的油飛濺到皮膚上。
  • 粵菜經典美食——明爐烤乳豬,口味優秀賣相好,錯過可惜
    下面和大家說一說粵菜,這是我國的八大傳統菜系之一,其實直接來說就是廣東菜,粵菜主要由廣府菜、潮汕菜和客家菜,這三種地方性特色風味共同構建而成,具有著十分鮮明的菜品特色。粵菜在烹飪的時候,食材用料是非常講究且多樣的,像蛇還有龍蝨等食材,其它菜系基本都不會使用,但在粵菜當中,卻是十分難得的美食。粵菜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在調味料與烹飪技法方面,也都有著極強的創新能力,例如蠔油與沙茶這類地方性的新式調味品,甚至與外來的咖喱,粵菜在烹飪之時都會用到,然後粵菜比較擅長的烹飪技法,就是焗和小炒,大廚對火候的把控可尤其到位。
  • 【嶺南文史】番菜東傳廣府 妙廚融匯中西
    晚清時期的廣東人,首先從歐美商人的僕人或學徒開始做起,逐漸發展成為西餐師傅,隨後流布國外和國內主要城市。在這個過程中,融合了西餐特色的粵菜也隨之盛行全國、走向世界。  華僕廚子  西餐東傳的首站就在嶺南。一般談及廣州西餐的起源,往往前溯自1860年太平館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