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銀杏是很多地方種植的觀賞性植物,它的葉子很有特色,像一把小扇子,到了深秋還會變成金黃色,是山林和路邊一道最美的景色。銀杏樹的果實還可以食用,有藥用價值。但是銀杏果有毒性,如果食用不當可能會導致死亡。
進入初冬,很多地方的銀杏果開始掉落。路邊撿到的銀杏到底能不能食用?食用銀杏有哪些重要的注意事項呢?
是藥也是「無解的毒藥」
銀杏果也稱白果,古籍記載,銀杏果有「斂肺氣、定咳喘」的作用。銀杏果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一些餐館也會把銀杏作為食材的佳餚。所以路邊、山林銀杏果往往會引來人們採集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銀杏果有毒性,絕對不能隨意食用。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韓磊表示,銀杏果裡有氫氰酸、白果酸、白果醇等物質,有很大的毒性。輕則可以引起一些腸胃道反應,比如嘔吐、噁心、口唇發麻等情況;如果嚴重,會導致中樞神經麻痺,神志不清和死亡。這種毒素目前沒有有效的解藥,只能對症處理。
銀杏食用有講究
如果銀杏有毒,餐館裡賣銀杏的豈不是「居心叵測」?銀杏到底還能不能吃了呢?
答案是:可以。但是怎麼吃,很有講究。
銀杏果首先不能直接食用,必須經過加工去掉中間的芯。其次必須充分加熱,熟透的銀杏果所含的毒素才會減弱。很多中毒事件,都是因為食用了未煮熟或者未炒熟的銀杏果導致的。
但即便正確加工,銀杏果也不宜多吃,一般成人的食用量一次最好不要超過10顆,兒童的肝腎功能比較脆弱,最好不要食用。另外,也不要長期食用銀杏,否則會增加中毒的風險。
一旦發生銀杏中毒,要馬上就醫,在就醫前最好自行催吐。
能不吃就不吃
那麼,銀杏的營養成分到底怎樣呢?
銀杏對人體的營養價值不是很高,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不可把銀杏當做常規食物大量食用。
它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是不可自己亂用。很多人用銀杏葉泡水喝,來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但也有一定的中毒風險。銀杏中的銀杏苷有一定的藥用作用,必須要經過非常複雜的化學提純才可以安全地使用。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主任醫師戴淑青介紹,即使中醫入藥,使用銀杏作為藥材的時候也不多見。
總之,銀杏有毒,普通人從銀杏當中獲取營養成分的風險太高,不吃銀杏既不會導致我們缺失某些營養,也不會導致某些疾病無法治療,所以還是少吃為好。
監製:郭靜
總臺央廣記者:鶴佳
編輯:富賾 畢利偉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云聽App,搜索《新聞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