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風高夜,梧桐山裡的那些事……

2021-01-18 鳥獸蟲木

一群人翻過梧桐山邊界的鐵絲網,不小心觸碰到了警戒,邊防軍警和警犬開始追捕。


為了迷惑警犬的嗅覺,有關係的人去買通動物園的飼養員,用布袋裝著老虎的糞便,一路潑灑,警犬以為有老虎出沒,便不敢跟蹤。


這是60年代「逃港潮」的真實記錄。


偷渡者之所以選擇梧桐山作為越境的中線,就是看中了這裡密林和大石。


三十多平方公裡的梧桐山,是以濱海、山地和自然植被為景觀主體的森林公園,是珠三角珍稀動植物的庇護地和資源庫之一。


梧桐山地理位置,東至鹽田港,南臨大鵬灣,與香港新界山脈相連

半個月前,上弦月已過,月未滿。


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手持電筒向山澗進發……他們是誰?來自哪裡?要去哪兒?


咦,手電的亮光中出現了它們▼



左側是球馬陸,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受驚或受到觸碰會縮成球形,靜止不動或順勢滾到別處。


影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裡面的「赤焰金龜」原型就是它。


旁邊葉片上晶瑩剔透的珠子,是一種椿象(臭屁蟲)的卵。


一種尺蠖,身體細長,動起來時一屈一伸像個拱橋,休息時,身體能斜向伸直如枝狀。成蟲是一種蛾子▼



被寄生了的毛毛蟲, 毛毛蟲體內的營養,會慢慢被寄生蟲給掏空▼



義大利麵條般的是笄(Ji-1)蛭渦蟲,長20-30釐米,長的能有半米長,頭部如鏟狀(見圖右下角),喜歡陰溼的樹根底下或牆角邊▼



也叫蚯蚓殺手,遇到蚯蚓先纏殺再分泌消化液。以土壤中的小動物和有機物為食。


石縫中的大綠臭蛙。其實它一點都不臭,只是受刺激時,分泌的黏液有大蒜味而已……來一個大眼瞪小眼▼



石縫中的黑眶蟾蜍。體表疣粒含有很多毒腺,但不會輕易釋放毒液,所以經常輕輕地邀請他們到手上來▼


華南湍蛙,華南特有種,近年來在越南北部也有發現。華南湍蛙生活在山溪和石潭中,晚上棲息時多在急流邊的石壁上,頭朝向水的方向,遇驚就跳入水中▼


                                                野鷹/攝

環紋華遊蛇,常在山區平緩的溪流間及周圍活動,喜歡吃魚類和蛙類▼


強調一下:捕蛇者是兩爬專家,請勿隨意模仿


在兩爬專家的指引下,很多人都克服了自己的恐懼,第一次摸到了蛇,興奮的神情溢於臉上▼


再強調一下: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觀察學習完畢,讓遊蛇回家,在溪流中跐溜一下,不見了蹤影……▼

香港瘰螈,是香港唯一一種蠑螈,分布在深圳/香港。多住在石子/沙子地的溪流中,吃昆蟲和蚯蚓,肚皮有橙色斑紋,尾巴扁扁的,用於遊泳。▼



它已被列入CITES附錄II之中,在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級別為「NT」(近危)。亦受香港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第170章)的保護。


生活在香港和深圳的它,面臨汙染和棲息地分割、生境退化的威脅,也面臨著捕捉作為寵物貿易的風險,數量正逐漸減少。


不厭其煩地再強調下: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紅脖頸槽蛇,後毒牙類毒蛇,喜歡吃青蛙。背鱗的猩紅色,受驚時局部皮膚會擴張,起警戒作用。


發現它時,它就靜靜地盤在路邊的灌木中,性格溫順……▼


請跟著我複習: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靜悄悄地拍了一分鐘的視頻,小傢伙轉過頭來對我「略略略」 地吐信子。好啦,我不打擾你覓食了.……▼


結束夜觀時看見正在睡覺的變色樹蜥,被驚擾了的它睜開了眼睛。晚安,祝你好夢▼


梧桐山裡的夜觀是第二次,上次螃蟹帶隊我押尾,一直是前怕豺狼後怕虎的狀態。


打著手電,但總感覺手電以外的黑暗太過寂靜,總會有些什麼可怕的東西蹦出來。


這次卻完全不一樣。


第一天夜觀時掉隊,跟不上前邊的樹蛙又離大部隊很遠,蕭瑟山風中只聽得見不遠處的鵝叫以及腳踩落葉的聲音,內心卻出人意料地沒有恐慌。


你知道周遭的環境不會傷害你,各種生靈都在暗夜中守護著你……就是有那樣的安全感。



白天,我們在微涼的天氣中醒來,穿行林間與山澗,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這是溪邊生長的烏毛蕨,還未完全伸展的葉片,如嬰孩一般握緊拳頭,展示蓬勃的生命力。▼


這些疙瘩都可以叫蟲癭 ,是木蝨的若蟲引起的。


小木蝨在葉片上產卵,葉面會產生微小的點狀物,其後卵子孵化為若蟲,吸食汁液並刺激植物,使得葉片產生反應而隆起,小若蟲就藏匿在這球狀空間裡養尊處優,不用辛勞地用膳、休息和長大。


直至若蟲成長羽化為成蟲之前,蟲癭囊成熟開始裂開,於是出現上圖「開花」的情況,而此時成蟲小木蝨離囊而去,尋找配偶,繁衍下一代。


螞蟻和蚜蟲,兩者是共生關係。


蚜蟲為螞蟻提供食物,螞蟻保護蚜蟲,給蚜蟲創造良好的取食關係,就如人類飼養牲畜一樣。蚜蟲屁股排出的蜜露,是螞蟻喜愛的食物。


冬天來了,螞蟻甚至會把蚜蟲和卵一起搬到窩裡,免得受凍。怕溫度太低影響孵化,在晴朗的日子還會把卵搬出來曬一曬。


有時蚜蟲缺乏食物的時候,還會把它們搬到食物充足的地方。


鹽膚木,漆樹科。果期在十月,果子大小如黃豆▼



成熟時色澤豔紅,在成熟過程中,果皮表面還會析出少量白色鹽味的結晶體,也稱「鹽霜」▼



全草可藥用的毛麝香,雄蕊4根,內藏,花柱頂端膨大▼

以上兩者都是生長在巖壁上的食蟲植物,喜溼喜光又耐陰,葉面布有密集的分泌黏液的腺毛,昆蟲停在葉片時就會被黏液粘住。


等昆蟲逐漸被黏液中的蛋白質分解酶消化完以後,葉片會重新張開並分泌黏液。


本身有葉綠素可進行光合作用,利用「吃肉」來彌補氮元素的不足。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這是苔蘚所給人帶來的意境之美,這些在牆角在石壁上貌不驚人的青苔,也能給人帶來獨特的禪意▼



苔蘚依靠孢子進行繁殖,孢蒴猶如一群小鳥棲息在細細高高的枝幹上,或竊竊私語,或引吭高歌,別有一番趣味▼



人面蜘蛛,學名斑絡新婦。總喜歡張羅結網後安坐在大網中央,所結的網直徑可達一米以上。


蜘蛛絲強度很大,甚至能捕捉住雀鳥和蝙蝠。從腹面看過去,可清晰看到在腳關節處的黃點斑紋,正是此品種的特徵。


對了,這是個雌性,巴掌大。雄性則很小一隻,拇指甲大▼



說起蛾子,大家的普遍印象都是灰褐色的、毛茸茸的,顏值較低。但其實蛾子的毛毛蟲也有很絢麗的顏色,圖中這隻茶斑蛾色彩也很豐富。


它的寄主為茶樹、油茶、青紅榆等,幼蟲會咬食葉片,嚴重時全葉食盡,僅留主脈和葉柄▼



再來個高顏值的毛毛蟲,似乎擁有金屬盔甲,外皮白色帽翅,這是黃綠枯葉蛾的幼蟲,成蟲的蛾子也很美,只可惜並沒有勇氣帶毛蟲回家等它羽化。


如不慎碰到毒毛,皮膚會紅腫疼痛,甚至引發皮炎和全身不適。So,眼看手勿動▼



這是夜行俠豹貓的糞便。豹貓是廣東省重點保護的陸生保護動物,是衡量生態指標的關鍵物種,是肉食動物,吃鳥類以及其他小型哺乳動物。


糞便中的纖維,便是沒有消化的毛髮。擅長奔跑,能攀援上樹(下圖是在樹幹上拍的)▼



這是一隻雄性的螽斯,它對配偶是極其挑剔。


因為在交配過程中,它不僅提供精子,還會提供特別的新婚禮物。如圖中的分泌物,富有營養,供雌性在交配過程中及交配後食用以補充能量▼



水池邊的曉褐蜻。翅膀有褐斑,額頭有金屬光色。它有一對複眼,裡邊有幾萬隻小眼。


複眼上半部分的小眼睛,專門看遠處的物體;下半部分的小眼睛,專門看近處▼



來一個正面照,雙刀上有明顯的三個黃點,是廣斧螳螂的特徵。肉食又好鬥,被稱為「鐮刀殺手」。


因準備捕食時前臂會抬起,就如人們禱告狀,所以也稱「禱告蟲」 ▼



下山路上,看到灌木叢裡的胡蜂抱團過冬,以抵禦寒氣▼



半個月前,上弦月已過,月兒未滿。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手持電筒向山澗進發...



他們是鳥獸蟲木自然解說員培訓中級(太陽鳥)班的學員!


來自天南海北,要去荒野裡。


用那幾天最喜歡的一張照片結束本文


和大自然相處,我話不多,多深情脈脈以記錄畫面。懂得聆聽自然,才可守護這一群生命。


本文轉載自鳥獸蟲木太陽鳥班第一期學員葉舟的公號「舟遊視界 」,已獲得原作者授權。


鳥獸蟲木自然解說員培訓

冬季最後兩場蒲公英班招募中

深圳場:11月25日-26日(第10期)

廣州場:12月02日-03日(第11期)

如果你也渴望找到走進自然之門的秘籍

我們在這裡等你☟☟☟

招募丨初級自然解說員培訓之蒲公英班


— END —

撰文丨葉舟

攝影丨葉舟、貓頭鷹、野鷹

編輯丨晚晴

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更多內容:

寒假出發丨斯裡蘭卡丨遇見高黎貢丨奇趣婆羅洲丨野性臺灣丨探險南丫島丨解說員培訓丨廣州課程丨深圳課程

相關焦點

  • 梧桐山夏日美景,90%深圳人沒見過!
    位於深圳東部的梧桐山,在深圳久住的人都很熟悉,運動愛好者也會經常到這裡爬山。徒步的過程中還能偶爾看到專業的登山客不時的從山上的某個角落走出來,也會時不時走到一塊大空地看到情侶在山間泉水旁吃著西瓜乘涼,夏日的愜意時光就是如此吧。即使登山是很消耗體力的事,但我們一小行人在整個過程中,更多的是感嘆大自然的奇妙與散發出來的清靜優雅的自然氣息。
  • 梧桐二三事:風送梧桐葉,天涼好個秋
    早在《詩經》中,便有鳳與梧桐的一體雙生的記載:「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作為鳳鳥青睞的棲居之所,梧桐被賦予了「高潔美好」的文化內涵。初唐詩人虞世南《蟬》云:「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人以蟬自況,以挺拔疏朗的梧桐為棲身之處,喻指自己品格美好。
  • 法國梧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但很浪漫
    我們管這種樹叫「法國梧桐」。可是,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並非來自法國。你相信麼?其實,叫「桐」的植物有很多,它們之間的關係,你很可能理不清。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叫慣了的「法國梧桐」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梧桐樹,而是一種被稱為三球懸鈴木的植物。因三球懸鈴木的葉子似梧桐,常被人誤以為是梧桐。  法國梧桐,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是懸鈴木屬的一種落葉大喬木,高度可達30米,一直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懸鈴木根據每個果柄上所掛果子多少不同,又分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等不同種類。
  • 上海的「法國梧桐"
    上世紀初,從法國移民到此,原是慰解法國人的思鄉之情,誰知道落地生根,像個中法混血兒,落戶當年上海的法租界。對近代以來的中國人來說,「法國」還有「巴黎」,代表的是摩登的浪漫世界,具有神奇的誘惑。所以,香謝麗舍大街上的「法國梧桐」,只因為葉子和中國古代的梧桐樹有一點類似,就成為人了上海人口中的「法國梧桐」。
  • 法國梧桐「穿新衣」 越夜越美麗!
    1月8日晚上6時許,南京市鼓樓區北京西路亮化工程首場秀,近百年的法國梧桐火樹銀花   農曆新年即將來臨,為迎接這一傳統佳節,增加節日喜慶氣氛,南京市城管局在北京西路兩側的法國梧桐樹上,裝飾了LED景觀燈。
  • 直播車:22歲女大學生獨自登梧桐山失蹤 疑似屍體被發現
    原標題:直播車:22歲女大學生獨自登梧桐山失蹤 疑似屍體被發現 警方通報畢敏儀生活照>深圳新聞網7月24日訊(記者 張釗)這幾天,22歲女孩畢敏儀獨自登梧桐山失聯的消息牽掛著眾多市民的心。
  • 周九良——南京的梧桐,很美
    與梧桐商量過後的故事,每一段都是一則小小的故事,梧桐想要點不一樣的,我想給梧桐她想要的。我喜歡周九良喜歡到曾一度想為了他去學三弦這是一個可笑的幼稚的想法卻偏偏在我的腦子裡徘徊不去或許是總聽奶奶講故事的原因一句梧桐美,種滿南京城
  • 月黑風高,鬼火熒熒,他們居然幹起了這種事……
    >   就知道你點進來想知道他們幹了啥   試想一下,   在一個月黑風高
  • 講真,你不知道「法國梧桐並非梧桐」這件事吧
    法國梧桐中文學名「三球懸鈴木」,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雖名叫法國梧桐,但它並不是從法國來的,也不是梧桐樹。它的原產地是英國。因為它是雜交,在歐洲被廣泛的栽培後,法國人在上海的法租界大量作為行道樹栽植,當人們第一次見到這種樹時,見這種樹葉子和梧桐挺像的,又因為是法國人引進的,因此稱為「法桐」,即「法國梧桐」。
  • 法國梧桐or中國梧桐:今後幾人識梧桐?
    △泡桐很多人在談論梧桐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國梧桐——誤把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法國梧桐,當做咱中國的梧桐。△中國梧桐老一輩人,常常想起童年時在樹下乘涼、跳皮筋的日子,那些依偎在一起的人反反覆覆走過的這些街巷......
  • 福建獵人曾在深山打死老虎:山裡老虎其實很怕人
    在那年4月的一個清晨,六點時分,十幾名來自隔壁梧桐鎮的獵人,每人扛著一支獵槍,還帶著幾隻獵狗,威風凜凜地從村裡經過,往村外的山裡走去。  到了上午9點多,獵人們下山回來了。鮑先生注意到,他們比往常打獵回來要興奮得多,鮑先生還隱隱約約地聽到他們的談話,其中有提到老虎,仔細一看,有一個獵人的肩膀上,扛著一隻金黃色皮毛的獵物。
  • 清貴梧桐——許冬林
    在喬木的世界裡,梧桐獨具清貴氣質。它枝高葉大,挺拔茂盛,氣宇軒昂。《太平御覽》裡有「井梧棲靈鳳」的句子。古時的殷實人家常在院子裡,在井邊,栽種梧桐,除了梧桐形態豐茂可彰氣勢,還因為梧桐是祥瑞的象徵——神鳥鳳凰非梧桐不棲。
  • 法國其實並沒有法國梧桐,是真的嗎?
    A  法國梧桐不是梧桐  對於老昆明來說,「法國梧桐」絕對不是什麼陌生的事物。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叫慣了的「法國梧桐」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梧桐樹,而是一種被稱為三球懸鈴木的植物。因三球懸鈴木的葉子似梧桐,常被人誤以為是梧桐。  法國梧桐,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是懸鈴木屬的一種落葉大喬木,高度可達30米,一直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懸鈴木根據每個果柄上所掛果子多少不同,又分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等不同種類。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所謂「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法國梧桐可以說是南京的最有名的景觀樹。除了南京,還有哪裡的法國梧桐最好看?▲上海的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遙想民國當年,那些鼎鼎大名的文人政客
  • 中藥課堂:臭梧桐
    臭梧桐 為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嫩枝和葉。主產於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夏季尚未開花時採收,曬乾。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 辛、苦、甘,涼。歸肝、膽、脾經。
  • 「法國梧桐」: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
    我們常常會在道路兩旁看到掛著「法國梧桐」牌子的高大樹木,但是細細觀察你會發現,這種樹木與我們經常見到的梧桐卻並不相同。那麼,「法國梧桐」到底是不是梧桐呢?我國民間有「鳳凰非梧桐不棲」的傳說,雖然鳳凰是傳說中的生物,但梧桐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常說的梧桐,其實是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喬木,它的樹幹端直,樹皮灰綠色,葉表面光滑,背面有星狀毛,開淡黃色的小花。
  • 閱社紀事(十一):《中國閱讀大辭典》對《梧桐影》進行了介紹
    二月三日微信群中見北京戴建華《日讀書志》「籤名本巡禮」介紹《桐溪書聲》:浙江桐鄉有梧桐閱社,有刊曰《梧桐影》,主編春錦先生惠贈此冊,為前五期文選。「梧桐影」一語,唐宋人集中多有,「立盡梧桐影」即數見,多月下悽美之句。餘最喜「雲陰更雜梧桐影,野氣仍連菡萏香」(孔平仲)、「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裡」(李曾伯)。倘燈下讀書,月中吟哦,有桐影婆娑,亦復佳勝。
  • 一葉知秋的梧桐
    梧桐是我國一種古典而風雅的樹木,其「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妍雅華淨,賞心悅目,人家齋閣多種之」。《詩經·大雅·卷阿》云:「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莊子·秋水》云:「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
  • 南京人叫了多年的「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為南京「梧桐」正名
    然而,此梧桐非彼梧桐,南京人叫了多年並引以為豪的行道樹「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也不是產自法國。「法桐」的真名叫懸鈴木南京人所統稱的「法桐」,其實包括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三種植物,其正名分別為一球懸鈴木(也叫美桐)、二球懸鈴木(也叫英桐)和三球懸鈴木(也叫法桐),其中大多數為二球懸鈴木,極少數為一球懸鈴木,而至於三球懸鈴木,據說在南京已經看不到蹤影了。
  • 梧桐將秋聲,悄悄地刻錄到了我碎影流年裡,讓我沉思,讓我遐想
    三兩天淅瀝的秋雨,有一時沒一時的飄來,其間也不乏有一時沒一時的秋風,在秋風秋雨的聲息裡,偶一抬頭,即見鄉路的縱深處,梧桐的樹葉,在搖曳,在飄落,似有預約。 平日裡,我並沒有過多地去在意梧桐。印象中,梧桐的舒枝綻葉也不過就在暮春初夏的那會兒,不承想,感覺上的長長的夏天也就那麼匆匆地過去了。蟬鳴漸去,蟋蟀唧唧,天高了,雲淡了,月白了,風清了。這時,梧桐則由起先的蔥蘢豐茂而漸漸地清寒起來,疏朗起來。梧桐,立在秋天,立在秋天裡的縱深處,預約著秋風,預約著秋雨,預約著黃昏。於是,我發現,我們似乎也只在秋天裡才真正發現梧桐,發現梧桐的收梢,梧桐的謝幕。古有「一葉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