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堂極簡物理課-摘要

2020-12-05 瓶子的第三隻眼

第一章:最美的理論

一個沒有浪費過時間的人終將一事無成。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最美的理論。空間不再是一種有別於物質的東西,而是構成物質的成分之一,是可以波動、彎曲、變形的實體。空間在有物質的地方會發生彎曲。

離地球近的地方時間過的慢。

一個恆星燃燒完之後,受不了巨大的壓力會坍塌,形成空間強烈彎曲,坍塌成一個真正的洞,這就是著名的黑洞。

空間和引力場就是一回事。

第二章。量子

量子誕生於1900年。

電子只有在特定的能量之下,才能從一個原子軌道跳躍到另外一個原子軌道上,並同時釋放或吸收一個光子。 這就是著名的「量子躍遷」。

每一種元素都是量子力學最主要的方程解,整個化學學科都基於這個方程。

電子的出現是一個概率。

所謂的真實不過是相互作用造成的。

第三章 宇宙的構造

世界是一片均勻 沒有盡頭的疆域。 天圓地方已經過去,太陽系中心,地球公轉+自轉。

第四課。粒子

我們身邊所有的物體都是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則由更小的粒子,比如虧克構成,其中,膠子的粒子幫助虧克粘在質子和中子中 。

量子力學描述這些粒子的性質和運動方式。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在波動中不斷的額產生和消失。

標準模型,描述了某些場,由某些常數決定的某些力的相互作用,表現出對稱性。暗物質由此發現。

第五章 空間的顆粒

圈量子引力。第一個結論是,空間是不連續的,不可以被無窮分割,而是微笑的顆粒,或者說空間原子構成。比原子核還要小几億億倍。這些空間的量子本身就是空間,空間就是一個個引力量子相互勾連而成。

第二個理論時,在空間是連續的物體存在其中的觀念消失後,時間不受事物影響,一直流逝也不復存在。時間的流逝發生在世界之內,從構成世界的量子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產生,這些量子事件本身就是時間的源頭。

量子引力的領域:時間和空間一起消失,世界融化成一團湧動的概率雲。時間和空間都蕩然無存。

第六章 概率、時間和黑洞的熱

什麼是熱?

只有存在熱量的時候,過去和未來才有區別。 熱量從熱的物體跑到冷的物體,將過去和未來分開。

這完全是隨機的。統計學角度,一個快速運動的熱物體原子更有可能撞上一個冷物體的原子。碰撞的時候熱量守恆。微觀世界的粒子運動都是隨機的。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沒有顏色,沒有物質,甚至沒有空間的世界,卻很難想像一個沒有時間的世界。 我們棲居於時間當中。

黑洞總是熱的。

引力、量子力學和熱力學這三者交叉之地,可能就是時間。

最後尾聲

並不是我們與世界的交流使人類從自然界脫穎而出。 事實上,世間萬物都在不斷的相互作用,彼此在身上都會留下對方的印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事物都在不斷的交換信息。

自然規律通過大腦的運作來決定我們的行為。我是否是我?一個人就是一個程序,複雜而又極其完備。

我們就是自然,是它數不勝數,千變萬化的表現形式之一。 自然無盡的組合,不斷調整,彼此關聯,互相影響,交換信息,人類只是它選取的一種形式。我們的靈魂不過是個樣本。

我們這個物種不會延續很久。

我們的生死有如星辰的生滅,個體如此,人類也是如此。生命正是因為短暫才寶貴。

自然是我們的家,在自然中我們就是在家。我們探索這個奇妙世界,空間是顆粒狀的,時間是不存在的,物體可能不在任何地方,但它並未原理真實的我們。

我們是世界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薦書:《七堂極簡物理課》
  • 世界美如斯——讀《七堂極簡物理課》
    在我的少年時代,就對宇宙的奧妙、世界的構成等終極問題充滿興趣與想像,讀罷《七堂極簡物理課》,它勾起了我更多追問渺遠的衝動,也讓自我在哲學意味濃厚的文筆中歷經了一次探索宇宙物理的歷險。   《七堂極簡物理課》(後簡稱《物理課》)的作者卡洛•羅韋利是義大利物理學家,也是圈量子引力理論的開創者之一。加之帶有詩性的文筆,羅韋利的這本科普小書可讀性頗高。
  • 量子理論物理學家新作《七堂極簡物理課》風靡歐洲
    原標題:量子理論物理學家新作《七堂極簡物理課》風靡歐洲——— 科普讀物擊敗《五十度灰》 《七堂極簡物理課》 的作者卡洛·羅維利。 首次亮相義大利圖書市場,它就悄無聲息地擠下長期壟斷榜首的《五十度灰》———義大利量子物理學家卡洛·羅維利新創作的科普「小書」《七堂極簡物理課》憑藉讀者間口口相傳,幾個月間史無前例地「瘋狂」追加印刷18次。企鵝英國去年11月發行了英文版,《標準晚報》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英文版銷量已突破30萬冊,被英國多家主流報刊評選為「2015年年度圖書」。
  • 黃磊朗讀《七堂極簡物理課》 明星跨界科普靠譜嗎
    日前,網絡平臺喜馬拉雅FM和企鵝蘭登聯合推出黃磊朗讀的 《七堂極簡物理課》,目前收穫了超過35萬次的播放量,其中付費收聽量達到7.1萬次。面對「黃磊+物理」這樣的組合,有人說新鮮有餘而專業不足,無非是黃磊的粉絲得到了物理這樣一款周邊產品;不過也有人認為,高深枯燥的物理理論得到了黃磊這樣一個「明星代言人」,明星的引介似乎把科普的門檻往下再降了一點點。
  • 科普讀物《七堂極簡物理課》擊敗《五十度灰》(1)
    《七堂極簡物理課》的作者卡洛·羅維利。首次亮相義大利圖書市場,它就悄無聲息地擠下長期壟斷榜首的《五十度灰》———義大利量子物理學家卡洛·羅維利新創作的科普「小書」《七堂極簡物理課》憑藉讀者間口口相傳,幾個月間史無前例地「瘋狂」追加印刷18次。企鵝英國去年11月發行了英文版,《標準晚報》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英文版銷量已突破30萬冊,被英國多家主流報刊評選為「2015年年度圖書」。
  • 七堂極簡物理課
    相對論,量子力學,宇宙的結構,空間的顆粒,時間的本質……在這七堂簡單明了的物理課裡,作者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奇妙的物理學的世界,也帶我們輕盈地飛過重重障礙,窺見科學的深刻與美麗。沒有繁瑣的方程,只有詩意的講述,即使沒有科學背景的人也能輕鬆讀懂。
  • 普羅大眾要理解量子力學,先上七堂極簡物理課吧
    寫下暢銷書《七堂極簡物理課》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Carlo Rovelli),近日再推新書《現實並非如此:量子力學之旅》(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 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 《七堂極簡物理課》的作者 又給你帶來一本新書
    如果你想了解引力波,了解神奇的物理世界,不妨讀一讀這本書。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之前的《七堂極簡物理課》是現象級科普暢銷書,在這本書裡,他從德謨克利特講到愛因斯坦,從法拉第講到引力波,從經典物理講到量子引力……卡洛·羅韋利這個物理學家很像詩人,看待世界或物理現實,如同一首抒情敘事詩,跟著他的筆,在奇妙的物理世界裡來一次深度旅行。
  • 七堂物理課讓宇宙浪漫如詩
    記者張叢博如果你拿起《七堂極簡物理課》這本書,或許會一改過往對物理課的刻板印象。名曰科普讀物,更像是富有哲思的文學作品,會忍不住用筆勾畫出某一段話,甚至一句話讀上幾遍來玩味,不是因為艱澀,而是因為優美。物理當然不只是定理和方程這麼簡單,卻也不是那些高深複雜術語所表現出的那麼莫測。
  • 轉述《七堂極簡物理課》5、我們將見證自己文明的滅亡
    今天是轉述《七堂極簡物理課》的最後一期節目,書中標題叫做尾聲。我們僅僅是世界中的一小部分說到這裡,我們已經從空間的深層結構旅行到了已知的宇宙邊際。在課程結束之前,我想回過頭來談談我們自己。一個物理系統擁有的其他物理系統的信息,不包含任何精神的或主觀的東西,只是受物理規律支配的某一事物狀態與另一事物狀態之間的聯繫。
  • 極簡物理課:為物理不及格的你講一下霍金和「黑洞蒸發」
    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圈量子引力理論的開創者之一——卡洛·羅韋利曾在他的暢銷科普著作《七堂極簡物理課》裡寫道:「霍金利用量子力學成功地證明了黑洞總是『熱的』,像火爐一樣放熱。從來沒有人觀測到這種熱,因為在我們觀測到的真實的黑洞中,這種熱非常微弱。但是霍金的計算令人信服,在各種場合被人們引用,黑洞的熱也被普遍認為是真實存在的。」
  • 《七堂極簡物理課》讀書筆記
    9.像我們這樣相信物理的人都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分別只不過是持久而頑固的幻覺。10.我們的生死如同星辰的生滅,個體如此,全人類也是如此。這就是我們的現實。
  • 轉述《七堂極簡物理課》4、時間或許並不存在
    例如,對於太陽系行星的運轉而言,熱量幾乎是無關緊要的,所以行星即使逆向運轉,也不會違反任何物理規律。可是一旦有熱量存在,未來就和過去不同了。舉個例子,如果沒有摩擦,鐘擺可以永遠擺動下去。如果我們把這個擺動過程錄下來,倒著播放,也不會覺得有任何問題。
  • 《寫作七堂課》這是我讀過的最全面最系統的寫作書籍
    前些天,看到土豆老師在轉發《寫作七堂課》的書評,忍不住到微信讀書APP去找來看。看到書皮上秋葉特訓營這幾個字,我有點小失望,原來只是一個寫作訓練營自己出的一本書呀,不是什麼流傳百年的經典寫作指導書籍,網上寫作訓練營隨便都能找出近百個。雖然這麼想,但還是決定花幾分鐘的時間快速翻閱一再退出。結果,真的是應了那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是真的被內容驚呆了,一句話,太強大了!!
  • 自我營銷七堂課 |第4課:自我認知 · 我的職業與生活規劃是什麼?
    11月30日下午15:00青藤書院會議室熟悉的面孔帶來不一樣的內容陳江會老師以新穎的方式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自我營銷七堂課之第4課大學與高中的學習區別是什麼呢?
  • 《創意寫作七堂課》:凌晨老師的科幻創作經驗談
    《創意寫作七堂課》封面內容簡介《創意寫作七堂課——你也能寫出一個好科幻故事》是由著名科幻作家、科幻教育家凌晨老師總結多年創作心得《創意寫作七堂課》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創作出版的。全書分為三部分,分別從「認識科幻文學」「科幻文學規律」和「創作科幻文學的技巧」三方面,幫助創作愛好者們更細緻地了解這個創作門類的必要知識。在書中,作者以廣博的科幻文學知識,將科幻文學掰開揉碎,幫助寫作愛好者們深入了解一個好的科幻故事、科幻小說應該具備哪些要素。
  • 《八堂極簡科學課》
    自序:《八堂極簡科學課》
  • 科大生活|印象最深的一堂課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每一天都有幾百堂涵蓋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各類線下課程在進行著。相信「上課」是每一位科大學子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中國科大的學生,有沒有一堂課給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陳同學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課應該是第一節無機化學實驗課吧。在這之前我高中也沒正經接觸過化學實驗,所以這也可以算是我第一節的實驗課。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生前最後一堂課獻給了廣大中學生
    據了解,今年八月,張俐娜院士在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仍堅持為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的參與中學生帶來一堂「綠色化學」科普課,不料這堂課成為張俐娜院士生前最後一堂課。張俐娜院士畢生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工作,在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領域潛心研究,攻堅克難,取得一系列開創性的研究成果:針對農林廢棄物中大量的纖維素以及海產品加工廢棄物中的甲殼素和殼聚糖等天然高分子,她利用水溶劑實現其「綠色」轉化;開創了一系列嶄新的無毒、低成本的「綠色」溶解技術,並初步實現綠色工藝生產再生纖維素纖維和甲殼素纖維的工業化。
  • 四年級作文:難忘的一堂課
    這真是難忘的一堂課!我不但收穫了知識,還很快樂。我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篇三:難忘的一堂課作文400字四年級李昶輝今年暑假期間,我上了一堂難忘的作文課。這是一堂難忘的作文課,因為在這堂課上,我們每個同學都玩得很開心,大家也都從中學到了新知識。篇四:難忘的一堂課作文400字四年級李奕杉每個人都經歷了自己最難忘的一堂課,而我最難忘的是小學生涯中的第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