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堂物理課讓宇宙浪漫如詩

2021-01-17 網易體育

記者張叢博

如果你拿起《七堂極簡物理課》這本書,或許會一改過往對物理課的刻板印象。名曰科普讀物,更像是富有哲思的文學作品,會忍不住用筆勾畫出某一段話,甚至一句話讀上幾遍來玩味,不是因為艱澀,而是因為優美。

物理當然不只是定理和方程這麼簡單,卻也不是那些高深複雜術語所表現出的那麼莫測。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曾經說過一句話:「物理學不告訴我們世界是什麼,而是告訴我們關於世界我們能夠談論什麼。」

這本書同樣無法回答你地球的過往與未來,但其提到的科學的思辨精神、動人的人性故事都會帶來啟發。如一位讀者的讀後感:「懷著對世界永恆的好奇心,我們就絕不只是一粒塵埃那麼簡單。對這個變化著的世界多一分了解,對生命就多一分熱愛。」

作/者/專/訪

卡洛:報紙文化版帶給我好運

從航天事業發展、引力波的探測、科幻小說熱再到一系列好萊塢大片……埋頭塵俗的人們開始仰望星空,如孩童般好奇起這個宇宙。

但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不太喜歡上枯燥的物理課,也許你印象中曾在昏昏欲睡中,被猛敲黑板的老師驚醒,然後撂來一句「劃重點!」一個連高中物理老師都頭疼的人,聽頂尖物理學「大牛」講課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近日,對這本不足百頁的薄書的魅力,大河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本書作者、圈量子引力開創者之一、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

「說得晦澀難懂容易,解釋得清楚簡潔難」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本講述高深物理的書竟找不到一條腳註,讀懂也不需要多麼深的知識積累。

卡洛說,這本書是為那些科學知識相對較少,並且只想知道主旨不在意細節的讀者寫的,所以嘗試在不簡化現代科學理論的前提下抓住主要思想,而不加入與理解主要思想無關的內容。

「我認為如果重要的理論被很好理解的話,它的表達一定是最簡潔的。」卡洛舉例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利雷的話「說得晦澀難懂容易,解釋得清楚簡潔難」。

書中富有思辨哲理的段落很多,也難怪大河報記者詢問卡洛對科幻電影的看法,他給出了看似互相矛盾的回答:「有時覺得科幻電影很重要,教會了大家一些關於相對論的知識,模擬了我們渴望到其他星球的想法。但有時候我也發現科幻作品有些枯燥,因為真實的世界和科學有很多科幻作家的想像和變化,這個世界已經有我們的想像力難以匹配的奇異和美麗了。」

談到全球科普書籍暢銷,卡洛把這種現象歸為「人們對於科學的好奇心」,「大家注意到科學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並且想知道得更多」。

希望中國為人類去其他星球探索道路

在中文版扉頁,卡洛表露了從小痴迷於中國這一遙遠又豐富神秘的文化。

他向大河報記者講述了中國情結:「年輕時讀過《紅樓夢》,喜歡孔子和老子,後來訪問中國後發現,中國和世界的差異比我預想的小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本想法和感受,差異只表現在外表上。中國在處於偉大變革的時代,使得很多人有珍貴的選擇機會,去追尋更高的社會地位、財富或者追隨興趣、追求真善美。我覺得追隨興趣和追求真善美更好。」

卡洛還對中國航天發展寄予厚望,「我希望中國能夠為人類去其他星球探索出一條道路」。

中國古代莊子「莊周夢蝶」的故事流傳甚廣,卡洛有時也會在講座裡提及,「它是一個很好的哲學故事。我認為它很好地解釋了這個觀點:我們永遠不能對任何事情都有百分之百把握,甚至我們的身份都有可能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卡洛認為,我們不應該追求確定性,因為確定性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應該堅定信念,相信生活中美的部分。他幽默地打趣說:「畢竟,即便假設我是一隻想成為卡洛的蝴蝶,有變化了嗎,我還得面對我就是卡洛這樣讓人感覺討厭的事實。所以理解這個,我們就可以微笑著,開開心心做我們自己,即使我們可能只是一隻蝴蝶。」

一本來自周末副刊連載的書

今年4月12日,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開通了微博,如今已擁有超過400萬粉絲,每條微博都能有上萬轉發、評論。卡洛是否也會在中國開通微博和讀者互動?他直截了當:「這是很好的建議,我應該這麼幹。」

聽說這次採訪將刊登在大河報文化周刊上,卡洛很高興,因為本書內容最初是發表在當地報紙的周日文化版開闢的科學板塊上,他說:「報紙的文化版帶給我好運,我認為報紙文化版是一個了解文化界正在發生什麼的重要途徑。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媒介。」

得知很多中國年輕人將大部分時

間花費在了快速的碎片化閱讀,卡洛的看法是大家需要放慢腳步,「慢一點的閱讀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比對著手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好得多。」

最後,他特別為大河報讀者手書了問候語,並用不熟練的筆畫籤下了自己的中文名。

名/家/書/評

一本小書的緣分

李淼(著名物理學家,現任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

1989年,我在羅馬大學物理系訪問。那一年的羅馬平淡無奇,我卻遇到了特殊的人。其中一位正是在羅馬大學物理系做博士後的卡洛·羅韋利,也就是本書的作者。

在羅馬時,我去卡洛的住處吃過一頓他親手做的飯。那個時候,超弦理論已經紅了幾年,而圈量子引力(見本書第五課)因李·斯莫林和卡洛的一篇著名論文突然備受矚目,在物理學界似乎一夜間聲名鵲起。

冥冥之中的因緣實在玄妙,沒想到一別二十七年後,我會以這樣的方式與卡洛重逢。我這才意外得知卡洛也進入了科普寫作領域,而且再次一鳴驚人。

卡洛通過語言的穿透力將過去一百年中的物理學進展和成就傳遞給了讀者,書裡沒有任何艱澀的表達,不會將對現代科學知之不詳的讀者拒之門外,同時洋溢著詩意與激情。一些圖成了輔助直覺的得力工具。他不僅給大家介紹了愛因斯坦著名的廣義相對論,還講述了量子,宇宙,粒子,甚至圈量子引力。

卡洛在本書《尾聲》所陳述的觀點我幾乎完全贊同。為什麼說幾乎?因為只有一段話我不同意,這段話就是:「在德國唯心主義思想的鼎盛時期,謝林認為人是自然的頂峰,因為人類能夠意識到自身。如今,從我們當下對自然界的認識來看,這個觀點不禁令人莞爾。」我倒是覺得人類的出現非常偶然,地球是我們宇宙中的一顆珍珠,我們是偶然出現在這顆珍珠上的可以認識宇宙的罕見物種。

內/容/梗/概

本書中,卡洛·羅韋利用詩一般簡潔優美的語言講述了20世紀以來現代物理學的偉大理論發現,由最美的理論(相對論),量子,宇宙的構造,粒子,空間的顆粒,概率、時間和黑洞的熱,尾聲等七堂課組成,使得我們窺見科學的深刻與美麗。來先一睹幾段書摘感受下:

當我們談及宇宙大爆炸或空間的肌理時,並不是在延續幾十萬年來,人們圍坐在夜晚篝火旁講述的天馬行空的故事……黎明時獵獲的羚羊和前晚故事裡講的羚羊相距並不遙遠。界限是模糊的,神話與科學相互滋養。但知識總是有價值的。捉到羚羊,我們就能填飽肚子。

請注意這段話一開始「在我看來」這幾個不同凡響的字眼,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達爾文在自己的筆記中以「我認為」這幾個字為開端來介紹他物種進化的偉大思想,而法拉第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介紹電磁場這個具有革命意義的概念時,則提及自己「猶豫不決」。偉大的天才都懂得三思而行。

十萬年前,或許正是出於這種好奇心,我們這個物種從非洲出發,學著眺望遠方。夜晚,我在飛越非洲大陸時浮想聯翩,假如在我們這些遙遠的祖先中,有一個站立起來,朝著北方的曠野行進,他仰頭看天時,會不會想到在遙遠的未來,他的一個子孫正在這片天空中飛行,思考著事物的本質,而起因正是與他一樣的好奇心。

本文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世界美如斯——讀《七堂極簡物理課》
    在我的少年時代,就對宇宙的奧妙、世界的構成等終極問題充滿興趣與想像,讀罷《七堂極簡物理課》,它勾起了我更多追問渺遠的衝動,也讓自我在哲學意味濃厚的文筆中歷經了一次探索宇宙物理的歷險。   《七堂極簡物理課》(後簡稱《物理課》)的作者卡洛•羅韋利是義大利物理學家,也是圈量子引力理論的開創者之一。加之帶有詩性的文筆,羅韋利的這本科普小書可讀性頗高。
  • 量子理論物理學家新作《七堂極簡物理課》風靡歐洲
    原標題:量子理論物理學家新作《七堂極簡物理課》風靡歐洲——— 科普讀物擊敗《五十度灰》 《七堂極簡物理課》 的作者卡洛·羅維利。 首次亮相義大利圖書市場,它就悄無聲息地擠下長期壟斷榜首的《五十度灰》———義大利量子物理學家卡洛·羅維利新創作的科普「小書」《七堂極簡物理課》憑藉讀者間口口相傳,幾個月間史無前例地「瘋狂」追加印刷18次。企鵝英國去年11月發行了英文版,《標準晚報》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英文版銷量已突破30萬冊,被英國多家主流報刊評選為「2015年年度圖書」。
  • 薦書:《七堂極簡物理課》
  • 七堂極簡物理課
    出版單位: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意]卡洛·羅韋利著    在本書中,義大利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用詩一般簡潔優美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20世紀以來現代物理學的偉大理論發現。相對論,量子力學,宇宙的結構,空間的顆粒,時間的本質……在這七堂簡單明了的物理課裡,作者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奇妙的物理學的世界,也帶我們輕盈地飛過重重障礙,窺見科學的深刻與美麗。沒有繁瑣的方程,只有詩意的講述,即使沒有科學背景的人也能輕鬆讀懂。
  • 黃磊朗讀《七堂極簡物理課》 明星跨界科普靠譜嗎
    日前,網絡平臺喜馬拉雅FM和企鵝蘭登聯合推出黃磊朗讀的 《七堂極簡物理課》,目前收穫了超過35萬次的播放量,其中付費收聽量達到7.1萬次。面對「黃磊+物理」這樣的組合,有人說新鮮有餘而專業不足,無非是黃磊的粉絲得到了物理這樣一款周邊產品;不過也有人認為,高深枯燥的物理理論得到了黃磊這樣一個「明星代言人」,明星的引介似乎把科普的門檻往下再降了一點點。
  • 科普讀物《七堂極簡物理課》擊敗《五十度灰》(1)
    《七堂極簡物理課》的作者卡洛·羅維利。首次亮相義大利圖書市場,它就悄無聲息地擠下長期壟斷榜首的《五十度灰》———義大利量子物理學家卡洛·羅維利新創作的科普「小書」《七堂極簡物理課》憑藉讀者間口口相傳,幾個月間史無前例地「瘋狂」追加印刷18次。企鵝英國去年11月發行了英文版,《標準晚報》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英文版銷量已突破30萬冊,被英國多家主流報刊評選為「2015年年度圖書」。
  • 《七堂極簡物理課》的作者 又給你帶來一本新書
    10月16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科學家宣布了一則重磅消息: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並同時「看到」這一壯觀宇宙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意味著什麼呢?科學家由此預言「可以大膽設想,時空穿梭、星際穿越是有可能的。」 如果你想了解引力波,了解神奇的物理世界,不妨讀一讀這本書。
  • 普羅大眾要理解量子力學,先上七堂極簡物理課吧
    寫下暢銷書《七堂極簡物理課》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Carlo Rovelli),近日再推新書《現實並非如此:量子力學之旅》(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 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 轉述《七堂極簡物理課》5、我們將見證自己文明的滅亡
    今天是轉述《七堂極簡物理課》的最後一期節目,書中標題叫做尾聲。我們僅僅是世界中的一小部分說到這裡,我們已經從空間的深層結構旅行到了已知的宇宙邊際。在課程結束之前,我想回過頭來談談我們自己。隨著知識的不斷增長,我們越來越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我們只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這一事實日漸清晰,而在近一百年間尤為明顯。我們曾經以為自己居住的星球位於宇宙中心,但事實並非如此。
  • 《詩的秘密:給孩子的28堂詩詞課》:上好28堂詩詞課,就能培養出...
    殷怡航的父母對她對於古詩詞興趣的培養方法特別值得我們學習:殷怡航的父親非常喜歡古詩,母親做過語文老師,但他們並不要求女兒背詩,只是出於興趣培養的目的,「能背出當然好,不背也無所謂。」  小時候,殷爸爸常用故事形式,給女兒講詩詞後面的故事,還陪她玩詩詞遊戲,帶她領略詩中自然之景、景中之情。比如,「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 如果你對天體物理感興趣,一定要讀一讀這本:《七堂極簡物理課》
    這本書的確是來講知識的,但最大的看點並不是高深的量子力學和宇宙大爆炸,是將一門科學化繁為簡之後與語言表達的藝術碰撞。讀書之前,先被裡面的一句話打動了:「只有熱量存在的時候,過去和未來才有區別。」也許,當物理學被人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出來的時候,它就成了哲學。在這本只有一釐米厚的小書裡,我可以把科普當自助旅行,不必完成任務式地機械化遊覽,記不住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並不影響什麼。
  • 七堂極簡物理課-摘要
    第三章 宇宙的構造世界是一片均勻 沒有盡頭的疆域。 天圓地方已經過去,太陽系中心,地球公轉+自轉。第四課。粒子 我們身邊所有的物體都是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則由更小的粒子,比如虧克構成,其中,膠子的粒子幫助虧克粘在質子和中子中 。
  • 《寫作七堂課》這是我讀過的最全面最系統的寫作書籍
    前些天,看到土豆老師在轉發《寫作七堂課》的書評,忍不住到微信讀書APP去找來看。看到書皮上秋葉特訓營這幾個字,我有點小失望,原來只是一個寫作訓練營自己出的一本書呀,不是什麼流傳百年的經典寫作指導書籍,網上寫作訓練營隨便都能找出近百個。雖然這麼想,但還是決定花幾分鐘的時間快速翻閱一再退出。結果,真的是應了那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是真的被內容驚呆了,一句話,太強大了!!
  • 宇宙山河浪漫,人間點滴溫暖,都值得你用文字記錄下來
    一說起寫作,肯定少不了要說說秋葉大叔的寫作營,還有這一本《寫作營七堂課》,如果我們見面,我是那種在朋友堆兒裡又有趣鬼點子又多的人,我喜歡說,也一直想把自己說的這些寫出來,但是一到了下筆,就不知道該怎麼開始了。我相信好多小夥伴和我一樣,想把內心深處的想法表達出來,使它躍然紙上。
  • 《創意寫作七堂課》:凌晨老師的科幻創作經驗談
    《創意寫作七堂課》封面內容簡介《創意寫作七堂課——你也能寫出一個好科幻故事》是由著名科幻作家、科幻教育家凌晨老師總結多年創作心得《創意寫作七堂課》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創作出版的。全書分為三部分,分別從「認識科幻文學」「科幻文學規律」和「創作科幻文學的技巧」三方面,幫助創作愛好者們更細緻地了解這個創作門類的必要知識。在書中,作者以廣博的科幻文學知識,將科幻文學掰開揉碎,幫助寫作愛好者們深入了解一個好的科幻故事、科幻小說應該具備哪些要素。
  • 自我營銷七堂課 |第4課:自我認知 · 我的職業與生活規劃是什麼?
    11月30日下午15:00青藤書院會議室熟悉的面孔帶來不一樣的內容陳江會老師以新穎的方式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自我營銷七堂課之第4課大學與高中的學習區別是什麼呢?
  • 極簡物理課:為物理不及格的你講一下霍金和「黑洞蒸發」
    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圈量子引力理論的開創者之一——卡洛·羅韋利曾在他的暢銷科普著作《七堂極簡物理課》裡寫道:「霍金利用量子力學成功地證明了黑洞總是『熱的』,像火爐一樣放熱。從來沒有人觀測到這種熱,因為在我們觀測到的真實的黑洞中,這種熱非常微弱。但是霍金的計算令人信服,在各種場合被人們引用,黑洞的熱也被普遍認為是真實存在的。」
  • 文藝復興時期的浪漫:宇宙星辰,皆可為詩
    儘管如此,彌爾頓描繪人類墮落的人間舞臺仍然是一個獨特的、穩定的、處於宇宙中心位置的體系。因此,和《神曲》一樣,《失樂園》的空間結構以不盡相同的方式表明了宇宙秩序和等級。 詩中有四個區域,頂端是上帝、聖子和眾天使居住的「天堂」,往下是「混沌」,其間懸掛著由一根金鍊從天堂垂下來的新創造的世界。
  • 科大生活|印象最深的一堂課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每一天都有幾百堂涵蓋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各類線下課程在進行著。相信「上課」是每一位科大學子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中國科大的學生,有沒有一堂課給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陳同學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課應該是第一節無機化學實驗課吧。在這之前我高中也沒正經接觸過化學實驗,所以這也可以算是我第一節的實驗課。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生前最後一堂課獻給了廣大中學生
    據了解,今年八月,張俐娜院士在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仍堅持為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的參與中學生帶來一堂「綠色化學」科普課,不料這堂課成為張俐娜院士生前最後一堂課。張俐娜院士畢生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工作,在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領域潛心研究,攻堅克難,取得一系列開創性的研究成果:針對農林廢棄物中大量的纖維素以及海產品加工廢棄物中的甲殼素和殼聚糖等天然高分子,她利用水溶劑實現其「綠色」轉化;開創了一系列嶄新的無毒、低成本的「綠色」溶解技術,並初步實現綠色工藝生產再生纖維素纖維和甲殼素纖維的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