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一讀EDU微信公眾號(微信id:yidu_edu),第一時間接收最新專題文章!
全文3406字,預計閱讀6分鐘
什麼,英國大學校長的年薪比英國首相還要高?!
陶行知曾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想要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它的校長。
近年來,有關國外大學校長高收入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
國外校長的高收入到底是否合理?它背後所象徵的薪酬體系、校長的職責範圍、遴選與考核的標準是什麼?本文將逐一探討。
01
國外大學校長的收入現狀
英國、澳大利亞
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雜誌(Times Higher Education)發布了英國大學校長年薪榜,榜單包括156所大學校長2016—2017年度的年收入總額和各分項收入。
數據顯示,英國校長平均年薪(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補貼等)為268103英鎊,比上一年度增加10180英鎊,增幅為3.9%;加上養老金,總收入平均值達289756英鎊,較上一年度增長3.2%。
其中,有13位大學校長的年薪超過40萬英鎊,64位校長的年薪超過30萬英鎊。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英國大學普通教職工平均年薪僅為37463英鎊,不到大學校長平均年薪的15%;
2016—2017年,英國大學校長平均年薪增幅是普通教職工(較前一年增長1.1%)的近4倍;
大學校長年薪也是英國首相15萬英鎊年薪的近2倍。
2015-2016年英國大學校長總收入排名TOP10
《澳洲人報》於日前也公布了2016年澳洲38位大學校長的薪資排行 ,其中12位大學校長的年收入超過了100萬澳元,收入最高的是雪梨大學校長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其年薪高達140萬澳元。
美國
據《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發表的數據,美國有66所大學在2015年發給校長超過百萬美金的薪資福利。
進一步分析這些高收入校長所在的學校,可以看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58位)來自高排名的私立大學。
收入最高的公立大學校長是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麥可·克羅(Michael Crow)校長和德州大學系統總校長威廉·麥克雷文(William H. McRaven),2015年他們均獲得了150萬美元的年薪,在總排名榜上分列第22、24名。
居於榜首的維克森林大學校長內森·哈奇(Nathan O. Hatch),他在2015年的總收入高達400萬美元,這其中包含近100萬美元的基本薪資、獎金和非稅收福利,以及超過300萬美元的遞延酬勞。
背景知識
遞延酬勞(Under deferred compensation)是指,學校董事會選擇將一定比例的資金(包括用於補充退休計劃的資金)放在一個帳戶中,並在校長任職一定年限後再發放給校長。
《高等教育紀事報》記者丹·鮑曼(Dan Bauman)說:「這是一種吸引學校領導人繼續留任的方法。」
2015年美國收入最高的私立大學校長TOP10(來源:高等教育紀事報)
在此之前,不少獲得超高薪資的美國大學校長已經引起了公眾與媒體的關注。
2013年,理察·萊文(Richard Levin)卸任耶魯大學校長後,學校向他一次性支付了一筆高達850萬美元的「額外退休金」。華爾街日報形容這筆退休金在大學校長中是「前所未有的」。
同樣於2013年卸任俄亥俄州立大學校長一職的戈登·吉(E. Gordon Gee),也因在任內最後一年的薪俸超過600萬美元而被媒體廣為報導。
對於這種「天價」薪酬,美國大學學費與績效中心(Center for College Affordability and Productivity)主任理察·維德(Richard Vedder)表示,校董們認定在這個成王敗寇的社會,具備最頂尖才能的人要得到豐厚的回報。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2015年摘得美國大學校長薪酬榜首位的內森·哈奇,在其任期內共為學校募得7.95億美元的款項,相比其百萬年薪的報酬,他的貢獻算是「物超所值」。
質疑
大學校長們的高薪依然引起了民眾和有關機構的一些質疑。
英國學院聯盟(UCU)在2017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英國高校校長27萬的平均年薪幾乎是其他教職工的7倍,還有10%的高校無法做到信息公開。因此,聯盟秘書長薩莉·亨特(Sally Hunt)表示:「公正公開地討論高校教職工薪資及其透明度的時機已經到來了。」
美國國會也同樣關注這一問題,共和黨在稅改法案中試圖對這些「百萬俱樂部會員」課徵特別稅,規定免稅機構必須為領取超過百萬美元薪資前5名的高薪職員支付20%的稅金。
據泰晤士高等教育雜誌報導,英國民眾普遍質疑大學管理層的構成和專業性,認為大學行政領導具有商業機構工作背景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更多地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管理大學。而普通教職工及其代表的意見對校長的決策幾乎沒有影響。
此外,有很多反對者不了解大學這一組織機構的薪酬結構,只看到了校長的高收入,卻沒有看到校長作為學校主要負責人所承擔的繁重責任和風險。
因此,了解國外校長的薪酬結構和遴選考核機制,或將有助於理解校長的高薪現象,同時對我國高校的校長聘任、考核、薪酬體系設定等有積極啟示和借鑑意義。
02
大學校長為何收入高?
國外的大學校長為何收入如此之高?他們都承擔著哪些職責呢?
工作職責
美國著名教育家克拉克·克爾(Clark Kerr)曾說:
大學校長被期望是學生的朋友、教師的同事、校友的好友、校董的好行政管理者、公眾的好演說家、基金會和聯邦部門的機敏議價者、州立法議會的政客、對捐贈人有說服力的外交家……而首要的是,他必須樂意乘飛機旅行,在公眾場合吃飯,出席公共儀式。沒有人能完美地做到所有這一切。有些人甚至一件也做不好。
可見,大學校長所承擔的工作內容與職責是複雜的、高壓力的。因政策環境、學校性質等因素的差異,不同的校長有著不同的具體職責,難以用一言以蔽之。
不過,國外大學校長們的職責也有不少共同點。例如,他們都主要負責學校的發展方向規劃和對外事務部署,其他事務則由分管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的若干名副校長來協助完成。
牛津大學原校長科林·盧卡斯(Colin Lucas)指出,大學戰略是學校領導者明晰大學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並使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的思考過程,實施戰略規劃是校長的重要任務。
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校長卡洛·克裡斯特(Carol Christ)也表明,高校的校長還需要能夠去發現、去決定哪些是戰略性的機遇,能夠根據特殊的外部環境確定一些目標,並且知道自己學校的優勢和劣勢。
同時,大學校長往往也肩負著完善學校內部組織機構,組建優秀教學管理團隊,籌集和分配經費,以及參與高層次的社會活動等職責。
劍橋大學原校長艾莉森·理察(Alison F. Richard)說,她最主要的工作是籌集資金、引進高層次人才、制定學校的戰略。
蘇黎世理工大學校長裡諾·古澤拉(Lino Guzzella)認為,校長有責任去平衡不同的聲音,傾聽不同的意見,但更有責任最終做決定,這不是一個特權,而是一個神聖的使命。
任職條件
耿有權等人通過對美國排名前20位的一流大學校長的學習經歷、學科背景、學術榮譽、校長經歷、工作經歷等素質維度進行研究後發現:
美國絕大多數高校校長都獲得過世界著名大學學位,且均為專業學科領域的學術精英,或是有過豐富的任職經歷,多數曾在高校、政府等機構的高級管理職位上有過多年工作經驗。
陳偉等人以英美大學校長為切入點,總結了大學校長的基本任職條件:
具備較高的學術成就和聲望
具有很強的籌集經費的能力
具有較強的行政管理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
對大學發展具有創新能力和改革意識
其中,籌集經費、聚合資源的能力越來越得到校董會的重視。
有調查顯示,美國大學校長用於籌款的時間和精力最多。近些年,一部分美國大學也專門聘請有關人士出任校長,例如哈佛大學原校長拉裡·薩莫斯(Larry H. Summers)就曾擔任過美國財政部長。
遴選與考核
想成為一名大學校長,拿到較高薪水,還要經歷重重「考驗」。
陳偉等人概括了國外大學校長的選聘流程:
組建選聘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校內外專業人士組成)
發布校長職位空缺公告,受理申請或推薦
選聘委員會審讀候選人材料
面談
董事會聘任
整個遴選過程要花費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候選人圈」從最初應聘的100人左右,經過層層考察與篩選,最後縮小至3~5人。
最後僅存的幾位佼佼者將被校董會邀請到校園做正式訪問,並就學校的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基本事務展開探討、提出建議。期間,候選人所表達出的治校方略將決定他們是否能打動校董會並最終贏得校長職位。
在英美等國家,學校董事會(英國大學一般稱為理事會)作為學校最高決策和權力機構,有權決定學校的各項事宜和校長的任免。
除了要滿足能力和背景的硬性要求、經歷「過五關斬六將」的選拔過程,國外大學校長在任期內也面臨著一系列嚴格的考核。
每年,校長需要向董事會做年度總結匯報,內容包括學校的資金運轉、預算執行、學術表現以及招生培養等方面的情況,並要提出下一年的戰略規劃目標與重點。董事會評估和反饋校長的年度總結,以評估結果為標尺,來決定校長的薪水。
另外,校長在任期內每三或五年也要接受一次評估,評估將決定他們的去留。美國大學校長考核的內容主要由學術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內外部關係處理等5個方面的「評估信息包」組成。考核方式一般採取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03
小結
通過簡單梳理國外大學校長的職責、遴選過程和考核要求,我們可以看出,國外大學校長一般都承擔著來自學校內部、外部的諸多責任與風險,要經歷嚴格的遴選過程和較為頻繁的質性、量化考核。
這也能一定程度解釋,為何國外大學校長往往會有較高的薪酬福利,他們的高收入與高責任、高風險、高難度是掛鈎的。
本期作者
方略研究院北京研究分站 刁若塵
一讀EDU編輯部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一讀EDU微信公眾號(微信id:yidu_edu)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