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教案:《電離平衡和電化學》教學設計

2021-01-11 高考網

  「高三化學教案:電離平衡和電化學」,希望可以給大家的學習或教學提供更多的幫助。

  (1)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了解鹽溶液的酸鹼性。理解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因素。理解弱電解質的電離跟鹽的水解的內在聯繫,能根據這種聯結關係進行辯證分析。

  (2)能用電離原理、鹽類水解原理分析比較溶液的酸鹼性強弱,判斷溶液中某些離子間濃度大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理解原電池原理及構成原電池的條件。理解原電池反應和一般氧化還原反應的異同。能分析常見化學電源的化學原理。

  (4)理解化學腐蝕和電化腐蝕、析氫腐蝕和吸氧腐蝕的異同。了解生產實際中常見的金屬防腐方法的化學原理和金屬防腐的一般方法。

  (5)理解電解的基本原理。記住電解反應中常見離子在陰、陽極的放電順序。陽極上失電子順序為Al>Zn>Fe>Sn>Pb>(H)>Cu>Hg>Ag>S2->I->Br->Cl->OH->含氧酸根離子>F-??;陰極上得電子順序為O2>Cl2>Br2>I2>S>Ag+>Hg2+>Cu2+>(H+)>Pb2+>Fe2+>Zn2+>Al3+>……

  (6)電解原理的應用:氯鹼工業、冶煉鋁、電鍍、精煉銅等。

  近幾年考查這方面內容的試題在高考所佔的比例較大,在理科綜合試題每年都會2-3道選題、一道大題,在化學單科試題也常會有大題出現。

  [複習重點]

  1.本章內容的核心是實質是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具體應用,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原電池反應、電解反應中都涉及到化學平衡移動原理。下表列舉了這部分內容中的跟平衡移動有關的一些實例:

  表:化學平衡與其它各類平衡的關係

  知識內容與化學平衡之間的聯繫

  弱電解質的電離電離平衡實質上就是一種化學平衡,可以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作定性的、或定量的分析。根據電離度大小可比較弱電解質相對強弱,根據相應鹽的水解程度也可比較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

  水的電離水是一種很弱的電解質,加酸、加鹼會抑制水的電離,升高溫度會促進水的電離。Kw=[OH-][H+]是水的電離平衡的定量表現,H+、OH-濃度可以用這個關係進行換算。

  鹽類水解鹽類水解(如F-+H2OHF+OH-)實質上可看成是兩個電離平衡移動的綜合結果:①水的電離平衡向正方向移動(H2OH++OH-),②另一種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向逆方向移動(HFF-+H+)。也可以看成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升高溫度會促進水解。

  中和滴定水的電離程度很小,H++OH-=H2O的反應程度很大,所以可以利用這個反應進行中和滴定實驗,測定酸或鹼溶液的濃度。

  原電池反應和電解反應原電池反應和電解反應實質是氧化還原反應,其特點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分成了兩個電極反應(卻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分別在不同的電極上發生反應)。一些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如鋼鐵的吸氧腐蝕正極的電極反應O2+2H2O+4e=4OH-)涉及到水的電離平衡移動造成pH變化。電解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鈉等溶液過程中,在陰極或陽極附近由於電極反應而使水的電離平衡發生移動造成pH變化。

  2.本部分內容的知識體系

  3.原電池

  (1)原電池的構成條件:這是一種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從理論上說,任何一個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均可設計成原電池。

  a.負極與正極:作負極的一般是較活潑的金屬材料,作正極的材料用一般導體即可

  b.電解質溶液:

  c.閉合迴路

  注意:通常兩種不同金屬在電解溶液中構成原電池時,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但也不是絕對的,嚴格地說,應以發生的電極反應來定.例如,Mg-Al合金放入稀鹽酸中,Mg比Al易失去電子,Mg作負極;將Mg-Al合金放入燒鹼溶液中,由於發生電極反應的是Al,故Al作負極。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1)電極反應(以銅鋅原電池為例):負極:Zn-2e-=Zn2+(氧化反應)

  正極:2H++2e-=H2↑(還原反應)

  (2)電子流向:從負極(Zn)流向正極(Cu)

  (3)電流方向:從正極(Cu)流向負極(Zn)

  (4)能量轉變: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

  (3)電極反應:

  在正、負極上發生電極反應不是孤立的,它往往與電解質溶液緊密聯繫。如氫-氧燃料電池,它的負極是多孔的鎳電極,正極為覆蓋氧化鎳的鎳電極,電解質溶液是KOH溶液,在負極通入H2,正極通入O2,電極反應:

  負極:2H2+4OH--4e-=4H2O

  正極:O2+2H2O+4e-=4OH-

  負極的反應我們不能寫成:2H2-4e-=4H+。因生成的H+會迅速與OH-生成H2O。

  (4)金屬的腐蝕:

  金屬的腐蝕分為兩類:

  (1)化學腐蝕:金屬或合金直接與周圍介質發生反應而產生的腐蝕。

  (2)電化腐蝕:不純的金屬或合金因發生原電池反應而造成的腐蝕。

  最普遍的鋼鐵腐蝕是:負極:2Fe-4e-=2Fe2+

  正極:O2+2H2O+4e-=4OH-

  (註:在少數情況下,若周圍介質的酸性較強,正極的反應是:2H++2e-=H2↑)

  金屬的腐蝕以電化腐蝕為主.例如,鋼鐵生鏽的主要過程為:

  2Fe-4e-=2Fe2+

  O2+2H2O+4e-=4OH-

  2Fe(OH)3=Fe2O3?nH2O+(3-n)H2O

  (5)金屬的防護

  一般有三條途徑:其一是改變金屬內部結構,如製成合金,其二是塗保護層,其三是電化學保護法。例如在鐵表面鍍上鋅或錫,即成白鐵與馬口鐵,但一旦破損,因原電池反應,白鐵外面的鋅可進一步起保護作用,而馬口鐵外面的錫反而會加速腐蝕(鐵作負極被溶解)。

  4.電解原理及其應用

  直流電通過電解質溶液時使陰陽兩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電解是一個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

  從參加反應的物質來分電解反應可分成五類:

  (1)H2O型:實質是電解水。如電解硝酸鈉、氫氧化鈉、硫酸等溶液。

  (2)溶質型:溶質所電離出來的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如電解氯化銅、溴化氫等溶液。

  (3)硫酸銅溶液型:電解產物是金屬、氧氣與酸。如電解硫酸銅溶液生成單質銅、氧氣和硫酸,電解硝酸銀溶液時生成單質銀、氧氣和硝酸。

  (4)氯化鈉溶液型:電解產物是非金屬單質、氫氣與鹼。如電解氯化鈉溶液時生成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電解溴化鉀溶液時生成溴單質、氫氣和氫氧化鉀。

  (5)電鍍型:鍍層金屬作陽極,陽極反應是:M-ne-=Mn+,鍍件作陰極,陰極反應是:Mn++ne-=M。(電解精煉與電鍍,實質上是相同的)

  [典型題析]

  [例1]熔融鹽燃料電池具有高的發電效率,因而受到重視,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鹽混和物作電解質,CO為負極燃氣,空氣與CO2的混和氣為正極助燃氣,製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電池。完成有關的電池反應式:

  負極反應式:2CO+2CO32--4e-=4CO2

  正極反應式:

  總電池反應式:

  [解析]本題屬於那種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的題型,從通常原電池的電解質溶液,一下過渡到熔融鹽,不少人無法適應,當年高考失分也很嚴重。其實,我們只要從最基本的一點-燃料電池分析,其總電池反應式應為:2CO+O2=2CO2,然後逆向思考正極反應式-應為總反應式減去負極反應式,就可得出結果:O2+2CO2+4e-=2CO32-。

  [例2]普通乾電池中裝有二氧化錳和其它物質,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A.和正極作用把碳變成CO2

  B.把正極附近生成的H2氧化成水

  C.電池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D.和負極作用,將鋅變成鋅離子Zn2+

  [解析]鋅錳乾電池的負極材料是鋅,故負極反應是Zn-2e-=Zn2+。正極導電材料是石墨棒。兩極間為MnO2、NH4Cl、ZnCl2的糊狀物。正極NH4+發生還原反應生成NH3和(H),繼而被MnO2氧化為水,使碳極附近不致產生H2氣泡而使電極極化,故MnO2也可稱為正極的去極劑,使正極附近生成的H2氧化為水。正極反應:

  2MnO2+2NH4++2e-==Mn2O3+2NH3+H2O

  電池總反應為:Zn+2MnO2+2NH4+=Zn2++Mn2O3+2NH3+H2O

  本題答案為B。

  [例3]將0.lmol?醋酸溶液加水稀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減小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電離平衡向左移動D.溶液的pH增大

  [解析]答案為D。

  主要考查電離平衡知識。弱酸的電離可聯繫到溶液的pH、物質的量濃度、水的電離平衡等基礎知識,要用到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要注意酸溶液稀釋時,溶液的c(OH-)增大,同樣鹼溶液稀釋時溶液中的c(H+)增大。

  [例4]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Na2A、NaHA兩溶液中,離子種類不相同

  B.在溶質物質的量相等的Na2A、NaHA兩溶液中,陰離子總數相等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

  [解析]答案選C。

  主要考查電離平衡、鹽類水解等理論知識。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平衡都會反映到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的關係之中,從分析離子關係角度考查電離平衡和鹽類水解平衡理論知識,可以較好地區分學生對相關理論內容的理解水平。

  根據題給條件可判斷,H2A的第一級電離就較弱,屬於弱酸。所以在Na2A、NaHA溶液中由於水解和電離,兩溶液中所含離子種類數肯定相同。在Na2A溶液中,由於A2-水解,陰離子總數增加,在NaHA溶液中由於HA-水解陰離子總數要減小,所以兩溶液中陰離子總數前者多。任何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跟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必定相等。所以,在Na2A溶液中H+濃度小於OH-離子濃度。

  [例5]剪長約6cm、寬2cm的銅片、鋁片各一片,分別用接線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塊塑料板上(間隔2cm)。將銅片與鋁片分別和電流表的「+」、「-」端相連接,電流表指針調到中間位置。取兩個50mL的小燒杯,在一個燒杯中注入約40mL的濃硝酸,在另一隻燒杯中注入40mL0.5mol/L的硫酸溶液。試回答下列問題:

  (1)兩電極同時插入稀硫酸中,電流表指針偏向(填「鋁」或「銅」)極,鋁片上電極反應式為;

  (2)兩電極同時插入濃硝酸時,電流表指針偏向(填「鋁」或「銅」)極,此時鋁是(填「正」或「負」)極,鋁片上電極反應式為。

  [解析]電極的確定依賴於具體的電極反應,在這個問題上,學生易受思維定勢的影響,以為金屬越活潑,便一定是負極,殊不知,在濃硝酸中,Al表面產生了鈍化,發生反應的是Cu。因此,當Al、Cu同時插入稀硫酸時,電流表指針偏向Al。(電流方向從正極到負極)。電極反應式為:Al-3e-=Al3+。而當Al、Cu同時插入濃硝酸時,電流表指針偏向Cu,Al作正極,且電極反應式為:NO3-+4H++3e-=NO+2H2O。

  [預測與訓練]

  1.0.100mol?L-1的Na2S的溶液中,下列關係不正確的是()

  A.c(H2S)+c(HS-)+c(S2-)=0.1B.c(Na+)+c(H+)=2c(S2-)+c(HS-)+c(OH-)

  C.c(OH-)=c(H+)+c(HS-)+2c(H2S)D.c(Na+)+c(H+)=c(S2-)+c(HS-)+c(OH-)

  2.在某未知溶液中再溶入CH3COONa晶體,測得[Na+]與[CH3COO-]幾乎相等,則原溶液可能是()

  A.HCl溶液B.NaOH溶液C.KCl溶液D.KOH溶液

  3.已知同溫同濃度時①H2CO3比H2S電離度大,②H2S比HCO3-電離度大,則下列反應不正確的是()

  (A)Na2CO3+H2S=NaHCO3+NaHS

  (B)Na2S+H2O+CO2=NaHS+NaHCO3

  (C)2NaHCO3+H2S=Na2S+2H2O+2CO2

  (D)2NaHS+H2O+CO2=Na2CO3+2H2S

  4.將0.03molCl2緩緩通入含0.02molH2SO3和0.02molHBr的混和溶液中,在此過程中,溶液中的[H+]與Cl2用量的關係示意圖是(溶液的體積不變)()

  ABCD

  5.下列操作中,能使電離平衡H2OH++OH-,向右移動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將水加熱到100℃,使pH=6

  6.要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且使pH<7,可採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NaOHB加少量NH4ClC加少量鹽酸D加熱

  7.在室溫下,0.1mol/L100m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其溶液的pH減小,但又要使醋酸電離度減少,應採取()

  A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B通入少量氯化氫氣體

  C提高溫度D加入少量純醋酸

  8.下圖為氫氧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圖,按照此圖的提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a電極是負極

  B.b電極的電極反應為:4OH-—4e-=2H2O+O2↑

  C.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具有應用前景的綠色電源

  D.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不需要將還原劑和氧化劑全部儲藏在電池內的新型發電裝置

  9.電解原理在化學工業中有廣泛應用。右圖表示一個電解池,裝有電解液a;X、Y是兩電極板,通過導線與直流電源相連。回答以下問題:

  (1)若X、Y都是惰性電極,a是飽和NaCl溶液,實驗開始時,同時在兩邊各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則

  ①電解池中X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在X極附近觀察到的現象是。

  ②Y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檢驗該電極反應產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電解方法精煉粗銅,電解液a選用CuSO4溶液,則

  ①X的電極材料是,電極反應式為。

  ②Y電極的材料是,電極反應式為。

  (說明:雜質發生的電極反應不必寫出)

  10.某種胃藥片的制酸劑為碳酸鈣,其中所含的制酸劑質量的測定如下:

  ①需配製0.1mol?L-1的鹽酸和0.1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

  ②每次取一粒(藥片質量均相同)0.2g的此胃藥片,磨碎後加入20.00mL蒸餾水;

  ③以酚酞為指示劑,用0.1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定,需用去VmL達滴定終點;

  ④加入25.00mL0.1mol?L-1的鹽酸溶液。

  (1)寫出實驗過程的步驟(寫編號順序)______________。

  (2)下圖所示的儀器中配製0.1mol?L-1鹽酸溶液和0.1mol?L-1氫氧化鈉溶液肯定不需要的儀器是(填序號)_________,配製上述溶液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填儀器名稱)__________。

  (3)配製上述溶液應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

  (A)50mL、50mL(B)100mL、100mL

  (C)100mL、150mL(D)250mL、250mL

  (4)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胃藥中含碳酸鈣的質量是________。

  11.將0.05mol/L的鹽酸溶液和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以1︰2的體積比混和,所得溶液的pH=12,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pH=3的某一元弱酸溶液20mL,達到終點時消耗NaOH溶液12.5mL,試求:

  (1)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的濃度;

  (2)此一元弱酸的物質的量的濃度;

  [參考答案]

  1D。2D。3CD。4A。5B。6BD。76B。8B。

  9.(1)①2H++2e-=H2↑放出氣體,溶液變紅。

  ②2Cl--2e-=Cl2↑把溼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放在Y電極附近,試紙變藍色。

  (2)①純銅Cu2++2e-=Cu②粗銅Cu-2e-=Cu2+

  10.(1)這一問主要是為了考查學生對中和滴定實驗過程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而設問的。為了保證所得滴定結果的準確度,同一樣品溶液要重複滴定2次以上。所以操作步驟應為:①②④③②④③(或②①④③②④③)。

  但有好多學生沒有想到要重複滴定一次,回答成①②④③。

  (2)第(2)問的回答也是要從中和滴定實驗操作過程去聯想回憶。答案為:A、C;玻璃棒、燒杯。

  (3)要滴定2次以上,所以樣品溶液的總體積應超過75mL,應選B。

  (4)CaCO3+2HCl=CaCl2+CO2+H2OHCl+NaOH=NaCl+H2O

  11.(1)0.04mol/L(2)0.025mol/L(3)4.0%

相關焦點

  • > 高三化學教案:《電離平衡和電化學》教學設計
    「高三化學教案:電離平衡和電化學」,希望可以給大家的學習或教學提供更多的幫助。  (1)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了解鹽溶液的酸鹼性。理解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因素。理解弱電解質的電離跟鹽的水解的內在聯繫,能根據這種聯結關係進行辯證分析。
  • 高二化學教案:《電離平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2.了解電離平衡常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今天學習的內容是:「電離平衡」知識。  1.弱電解質電離過程(用圖像分析建立)  2.當則弱電解質電離處於平衡狀態,叫「電離平衡」,此時溶液中的電解質分子數、離子數保持恆定,各自濃度保持恆定。
  • 高三化學教案:《難容電解質的溶解平衡》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 高三化學教案:難容電解質的溶解平衡  【要點掃描】  1、能運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解決沉澱的溶解和生成、沉澱的轉化問題。  〖思考2〗 AgCl的Ksp=1.80×10-10,將0.001 mol/L NaCl和0.001 mol/LAgNO3溶液等體積混合,是否有AgCl 沉澱生成?  〖小結〗 1、沉澱的生成  ①當溶液中Qc _____ Ksp時,平衡向_________的方向移動——有沉澱生成。
  • 高三化學教案:《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離子反應  【考綱掃描】  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並能進行有關計算。  【高考預測】[《學海導航》p10 例1、2 p11 2]  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的核心內容,從近幾年高考命題來看,該部分知識的考察主要體現在離子方程式書寫、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及推斷等,尤其是根據信息書寫離子方程式或化學方程式的形式應該留意。
  •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是硫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質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初中的《常見的酸一一硫酸》基礎之上的,對其物理性質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脫水性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是在學習過電離理論及氧化還原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一步認識濃硫酸的性質。
  • 高三化學教案:《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化學反應速率  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及其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與活化能有關。  3、知道焓變和熵變是與反應方向有關的兩種因素。  4、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和化學平衡。  5、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的影響規律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的初步知識是中學化學的重要基本理論。
  • 高三化學教案:《物質的組成》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物質的組成  1、了解分子、原子、離子等概念的含義。了解原子團的定義。  2、了解元素與物質的關係。氧元素和鹼金屬、某些鹼土金屬還能形成化合價為-1價的過氧化物,如Na2O2和BaO2以及超氧化物,如KO2。  (3)酸:由氫和酸根組成,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酸是一種電解質,在電離時生成酸根陰離子,其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
  • > 高三化學教案:《滷素》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滷素  1.通過實驗了解氯氣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在生產中的應用。  2.認識氯氣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反之,也有許多物質能使氯水、溴水褪色,發生的變化可屬物理變化(如萃取),也可屬化學變化,如歧化法(加鹼液)、還原法(如Mg、SO2等)、加成法(加不飽和的有機物)等。值得一提的是有時雖然發生化學變化,但仍生成有色物,如Br2與Fe或KI反應。  2.區分清楚萃取和分液的原理、儀器、操作以及適用範圍與其他物質分離方法不同。  萃取和分液是物質分離的眾多方法之一。
  •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呼吸》優秀教學設計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呼吸》優秀教學設計 2018-11-12 14:49:15 來源:3edu教育網
  • 2021高考化學複習「五合一」專題設計-95-電離能與電負性
    2021高考化學複習「五合一」專題設計,包括教學設計PPT、教學視頻、配套練習Word版、學案Word版、問卷星在線測試、問卷星在線測試Word版。 共有130個專題,包括基本概念、電化學原理及應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學實驗、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 具體專題設置,見下圖:
  • 高三物理教案:《全反射》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物理第一單元章節教案:全反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麼是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理解光的全反射現象,掌握髮生全反射的條件.  能運用全反射的知識分析和解釋一些簡單的現象了解光的全反射在光導纖維上的應用.  情感目標  1、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自然界中許多美好的現象進行充分的認識,學會用科學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  2、了解我國光纖技術的進展以及光導纖維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培養愛國主義熱情和科學態度.
  •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2018-11-20 14:27:32 來源:網絡整理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新陳代謝與ATP2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新陳代謝與ATP2 2013-01-11 13:5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電磁感應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電磁感應 2012-05-09 14:54 來源:[標籤:來源] 作者:
  • 高中化學《離子反應》教案
    離子反應——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會書寫酸、鹼、鹽的電離方程式,能從電離的角度重新認識酸鹼鹽。【過程與方法】通過書寫酸鹼鹽的電離方程式重新認識酸鹼鹽,學生分析歸納總結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探究物質奧秘的樂趣,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
  • 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  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實質。  1.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6.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鈹元素的氫氧化物(難溶於水)是兩性氫氧化物,並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Be(OH)2+H2SO4?BeSO4+2H2O;Be(OH)2+2NaOH?Na2BeO2+2H2O。  7.製冷劑是一種易被壓縮、液化的氣體,液化後在管內循環,蒸發時吸收熱量,使環境溫度降低,達到製冷目的。
  • 高三生物教案:《重難點總複習人與生物圈教案》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生物教案:重難點總複習人與生物圈教案  【教學內容】  第六章:人與生物圈(二)  【重點與難點】  重點: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森林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主體  A.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的能量基地。它每年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大約是3.1×1017KJ,佔陸地生態系統每年固定太陽能總量的63%。  B. 維持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平衡。  3. 森林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巨大作用  A. 防風固沙:森林能降低風速、穩定流沙。
  • 高二化學教案:《沉澱溶解平衡教學案》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二化學教案:沉澱溶解平衡教學案  第1課時 沉澱溶解平衡原理  [目標要求] 1.能描述沉澱溶解平衡。  2.溶解平衡的建立  以AgCl溶解為例:  從固體溶解平衡的角度,AgCl在溶液中存在下述兩個過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和Cl-脫離AgCl的表面溶於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正、負離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析出——沉澱。
  • 2013年高中三年級化學暑秋課程大綱
    2013年高中三年級化學暑秋課程大綱 講次 高三暑期(五級上) 高三秋季(五級下) 高三寒假(六級上) 高三春季(六級下) 第1講 物質分類和化學能量 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 化學實驗 實驗基本知識、物質的分離 物質結 2013年高中三年級化學暑秋課程大綱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甲烷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甲烷 2013-01-13 23:5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