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案:《全反射》教學設計

2021-01-07 高考網

  本文題目:高三物理第一單元章節教案:全反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麼是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理解光的全反射現象,掌握髮生全反射的條件.

  2、理解臨界角的物理意義,會根據公式確定光從介質射入真空(空氣)時的臨界角.

  能力目標

  能判斷是否發生全反射,並能解決有關的問題.

  能運用全反射的知識分析和解釋一些簡單的現象了解光的全反射在光導纖維上的應用.

  情感目標

  1、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自然界中許多美好的現象進行充分的認識,學會用科學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

  2、了解我國光纖技術的進展以及光導纖維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培養愛國主義熱情和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1、初中沒有學過全反射,它對學生是一種新現象.建議作好演示實驗,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全反射現象,知道在什麼條件下發生全反射.

  2、全反射現象是生活中常遇到的,要讓學生認識並掌握全反射現象產生的條件:一是光由光密介質進入先疏介質,二是入射角大於,或等於臨界角.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光密」和「光疏」的概念,要知道「密」和「疏」是相對而言的,並且要注意不要把其與介質的密度混同起來.

  3、要讓學生正確理解臨界角的概念、這就要做好演示實驗,要讓學生看到:

  ①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時折射角趨近於90°,再增大入射角,光密介質中的折射光消失.

  ②隨著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的亮度不斷增強,折射光的亮度不斷減弱,當折射光消失時,反射光最強.

  4、要讓學生會用全反射的知識對一些生活中的全反射現象進行分析.建議介紹一下光導纖維可以將市場出售的纖維飾品讓學生看一下以得到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講過全反射之後,建議小結一下,說明光射到透明介質界面上時,一般來說,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只有發生全反射時沒有折射光線.

  '

  --示例

  全反射

  (-)引入新課

  通過光的折射實驗演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關係,然後由光的可逆性推斷可能發生的現象,並用實驗證實全反射現象.

  (二)教學過程

  1、做好演示實驗:光的折射和光的全反射實驗.

  2、帶領學生分析發生全反射的條件:

  光由光疏介質進入光密介質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不會發生全反射,而光由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先達到90°,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

  入射角必須大於一定的角度:臨界角

  強調:

  全反射:光照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光線全部反射回原介質的現象叫全反射.

  A、產生全反射的條件:①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②入射角大於或者等於臨界角.

  B、當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在入射角逐漸增大的過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漸增強,折射光的能量逐漸減弱,當入射角等於臨界角時,折射光的能量已經減弱為零,發生了全反射.

  C、當光由光密介質射火光疏介質時,應先判斷會不會發生全反射.為此應畫出入射角等於臨界角的光路,然後再根據折射定律或反射定律進行定量計算或動態分析.

  3、稜鏡:通常指截面是三角形的三稜鏡.

  探究活動

  (一)

  1. 利用光的全反射的有關知識自製光導纖維.

  2. 查閱資料,了解我國光纖的發展和過程.

  (二)

  實驗研究:

  題目:「海市蜃樓」實驗模擬

  內容:本實驗的關鍵在於配置密度分布不均勻的蔗糖溶液,做法如下:先在玻璃缸析出時為止,這樣就配置了濃度很高的蔗糖溶液,再在蔗糖溶液上面緩慢加入清水,加入清水時要注意不能讓溶液與清水混合。過1~2天後,由於蔗糖分子內擴散,在玻璃缸中就形成了密度分布布均勻的蔗糖溶液,當光在其中傳播時,可清晰的看到溶液中彎曲的光路,如圖所示。

  建議:配置溶液工作應提前1~2天完成,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

相關焦點

  •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彈性碰撞模型及應用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彈性碰撞模型及應用 高考微信   彈性碰撞問題及其變形在是中學物理中常見問題,在高中物理中佔有重要位置
  •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電磁感應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電磁感應 2012-05-09 14:54 來源:[標籤:來源] 作者:
  • 初二物理教學設計:光的反射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索反射現象的規律  教具:畫有角度的可摺疊的白色硬紙板、一面鏡子、兩個光源、一張白紙、大頭針(或牙籤)、鉛筆、直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問題引入  為什麼我們既能看到發光的物體又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
  •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2018-11-20 14:27:32 來源:網絡整理
  • 高三物理教案:《圓周運動複習》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  已經要求學生在課前對圓周運動基本概念進行自主複習 問:1)在圓周運動章節中,描述圓周運動的物理量有哪一些? 2熟練掌握不同類型傳送裝置相關物理量的關係及計算。 2)讓學生熟悉圓周運動相關物理量及其關係。
  •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呼吸》優秀教學設計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呼吸》優秀教學設計 2018-11-12 14:49:15 來源:3edu教育網
  •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分子動理論、能量守恆定律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分子動理論、能量守恆定律 高考微信   高中物理公式大總結
  • 高三物理複習如何教學,一個剛帶高三的年輕教師的反思(乾貨)
    第一次執教高三物理,剛開始時,不知從何處下手,對於高考怎麼考,高考怎麼複習,一片空白。幸運的是搭檔王老師對我悉心指導,讓我迅速成為一個合格的高三物理老師。結束了高考前的忙碌,終於有時間靜下來整理一下一年來的高三物理教學工作。葉瀾教授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不奢望成為名師,但也希望通過反思、總結,能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 滬教版高二年級物理教案:動量定理
    一、教學目的:1。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2。能從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動量表達式。3。會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物理現象,並能掌握一維情況下的計算問題。二、教學重點: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
  •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密度
    課題 第三節 密度 執教   教學   目標 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特性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進行相互區別、辯認的一種性質,例如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質的特性,這節課我們來學生物質的另一種特性——密度   二教學過程設計 1. 建立密度的概念   (1)實驗:用天平測出木塊和石塊的質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測出木塊和石塊的體積。
  • 【教案】物理 | 《光的反射》
    今天給大家更新的是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光的反射現象,知道什麼是入射光線
  • 高三物理公式: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式總結
    高三物理公式: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式總結 2012-10-09 17:5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三物理教案:《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物理教案: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複習  第3課時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導學目標 1.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並能進行電路動態分析及電路的相關計算.2.能利用U-I圖象進行分析並計算
  • 高三物理教案:《牛頓第二定律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的重點是會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解決重點的關鍵是注意解題的要領,明確研究對象,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然後進行正交分解。  二、【教學目標與解析】  1.教學目標  (1).理解牛頓第二定律,能夠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力學問題  (2).理解力與運動的關係,會進行相關的判斷  (3).掌握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目標解析  (1)理解牛頓第二定律就是指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
  • 高三英語教案:《Angkor wat》教學設計
    高三英語教案 Angkor wat  教學目標  1.重點詞彙、短語、句型結構  1 )firm, go ( link v. ) , turn( link v. )
  •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是硫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質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初中的《常見的酸一一硫酸》基礎之上的,對其物理性質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脫水性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是在學習過電離理論及氧化還原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一步認識濃硫酸的性質。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新陳代謝與ATP2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新陳代謝與ATP2 2013-01-11 13:5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三生物教案:《生物模型的構建》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生物教案:生物模型的構建  2012高考第二輪複習專題——解題技巧之生物模型的構建  一、考綱要求  新的課程標準對生物模型的構建和應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 高三生物教案:《重難點總複習人與生物圈教案》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生物教案:重難點總複習人與生物圈教案  【教學內容】  第六章:人與生物圈(二)  【重點與難點】  重點: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
  • 初中物理《密度》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會用密度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驗認識到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且單位體積的同種物質的質量是一個定值,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不同,密度是表徵物質特性的一個物理量。【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探究活動,培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