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卡氏第一定理
(1)由彈性結構的應變能U等於外力功W,可得
(2)假設:僅在第i個荷載Fi的作用點產生一個δi方向位移的微小增量dδi,其他荷載作用點無位移變化,即δij=0,因此外力功的增量僅由Fi產生,即dW=Fidδi。
應變能也有相應的增量,即
(4)卡氏第一定理:彈性結構的應變能對於結構上與某個荷載Fi相對應的位移δi的偏導數,就等於該荷載的數值。
(5)適用條件:一切理想約束下的線性和非線性彈性結構。
注意:結構的應變能U等於每個杆應變能之和Ui。
2、卡氏第二定理
(1)荷載的餘功W*等於彈性系統的餘能U*,可得
(2)假設:第i個荷載Fi產生一個微小增量dFi,其他荷載值不變,即Fij=0,因此餘功的增量為dW*=δidFi。
相應地結構的餘能也有一個增量,即
(3)餘能定理
①內容:彈性結構的餘能對作用在結構上的某個荷載Fi的偏導數,就等於該荷載作用點沿該荷載作用方向的位移δi。
②適用範圍:一切理想約束下的線性和非線性彈性結構。
(4)卡氏第二定理(應用最廣)
①當為線彈性結構時,,則。
②卡氏第二定理:線彈性結構的應變能U對作用在結構上的某個荷載Fi的偏導數,等於該荷載作用點沿該荷載作用方向的位移δi。
③適用範圍:理想約束下的線性彈性結構。
注意:
(1)在卡氏定理計算中,若得正號,表示位移和荷載同向,若得負號,表示位移與荷載相反,與坐標無關。
(2)應變能要由內力或應變能密度計算出來,再由δi或Fi來套入公式中才行的。
3、單位荷載法
(1)原理
①先求導,後積分
②、、分別等於Fi=1單獨作用時產生的內力、、
Fi=1都是和荷載同一方向的。
(2)直接用單位荷載法來解。
(3)運用卡氏第二定理求位移時,當所求位移方向上不存在力的時候,採用附加力法,即在需求位移處沿位移方向加一對應的附加力,求得位移後再令附加力為零。
(4)外力若為M=Pa,求導時只能用M來表示,這是要建立出各種力之間與U的關係而不是外力之間的關係。
(5)快捷在寫出內力時可以馬上對荷載求導,然後再代入後面的積分。
(6)外力功等於構件變形能與彈性約束的應變能。
(7)對約束反力不是獨立荷載,所以要把R變成Pi的函數,再去求導偏導。
(8)兩個截面一對相反力,應變能對一對力偏導之和就是相對位移,若同一截面一對相反力,應變能對一對力偏導之和就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