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一、品名
異名:香白芷、異形當歸。為傘形科植物川白芷的根。
二、功效
祛風,燥溼,消腫,止痛。治頭痛,齒痛、鼻淵、寒溼腹痛,帶下,癰疸瘡瘍,皮膚燥癢癬。
三、產新時間,加工、炮製及藥材質量
產新時間:頭年秋季下種,次年夏秋季8月間葉黃時採收。唯河北安國有在春季清明下種當年寒露採收者。其質量不如秋播者好。
加工、炮製:挖取根部,去掉地上部分及鬚根,冼淨泥土,曬乾。杭州地區將處理乾淨的白芷放入缸內,加石灰拌勻,放置一周後,(以針刺斷面不入為度)取出曬乾。曬時要勤翻動,如遇陰雨天時可用微火烘乾,然後再撞去粗皮。
藥材質量:以獨支、皮細、外表土黃色、堅硬、光滑、香氣濃者為佳。
四、產地分布
白芷主產於四川,河北,河南,浙江為白芷四大歷史產區。按照產區不同,又分別稱為川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杭白芷。川白芷主產於四川遂寧、安嶽、南川、達縣。正常年間,全川產量4000噸,其中素有「川白芷之鄉」的遂寧白芷年產量約為2300-2500噸,產量最大,質量最好,被奉為地道藥材。除國內銷售外,還供出口。
五、十年價格及走勢特點
1、價格列表(以荷花池藥市價格為基準)
1990年—2003年川白芷價格統計表
單位:元/公斤(以四川遂寧白芷(統)為例)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1月 | 2.5 | 4.2 | 9 | 2.8 | 3 | 4 | 4.1 | 8 | 8.3 | 4 | 2.3 | 2.9 | 4.2 | 2.8 |
2月 | 2.5 | 4.2 | 10 | 2.5 | 3 | 4 | 4.2 | 8 | 8.3 | 4 | 2.3 | 3 | 4 | 3 |
3月 | 2.5 | 4.5 | 12 | 2.5 | 3 | 4 | 4.5 | 8 | 8 | 4 | 2.3 | 3.5 | 3.8 | 3.5 |
4月 | 2.5 | 4.5 | 14 | 2.5 | 3 | 4 | 4.8 | 8 | 7.6 | 4 | 2.3 | 3.5 | 3.8 | 4.5 |
5月 | 2.5 | 4.8 | 13 | 2.5 | 3 | 4 | 5 | 8 | 7.6 | 4 | 2.3 | 3.6 | 2.8 | 4.3 |
6月 | 2.8 | 5 | 10 | 2.6 | 3 | 4 | 5.2 | 7.5 | 7.6 | 4 | 2.2 | 4 | 2.8 | 4 |
7月 | 3 | 5.2 | 8 | 2.7 | 3.1 | 4 | 5.5 | 7 | 7.5 | 4 | 2.8 | 4.2 | 2.7 | 3.6 |
8月 | 3.3 | 5.4 | 6.5 | 2.8 | 3.2 | 4 | 5.8 | 6 | 6 | 4 | 3.2 | 4.5 | 2.8 | 4 |
9月 | 3.6 | 5.6 | 5 | 2.9 | 3.5 | 4 | 6 | 6.5 | 5 | 3.5 | 4 | 4.7 | 2.6 | 4.5 |
10月 | 3.8 | 5.8 | 4 | 3 | 3.8 | 4 | 6.5 | 7 | 4.5 | 2.3 | 3.5 | 4.5 | 2.6 | 4.5 |
11月 | 4 | 6 | 3.5 | 3 | 4 | 4 | 7 | 7 | 4.2 | 2.3 | 2.8 | 4.4 | 2.6 | 4.5 |
12月 | 4 | 7.5 | 3 | 3 | 4 | 4 | 7.5 | 7.3 | 4 | 2.3 | 2.6 | 4.2 | 2.6 |
|
2、價格走勢特點
80年代末,川白芷市價僅2.5-3元,藥農生產積極性受挫,產量逐年滑坡,90年川白芷產量又受旱災影響,市價從3元左右升為5元左右。91年下種面積有所增加,但庫存耗盡,加上產區遭受災害,產量銳減,供不應求,年底價格上升至8元左右。川白芷是頭年秋季下種,次年夏秋季8月間葉黃時採收,91年秋季下種的要到第二年夏秋季才可採收,1992年上半年貨緊,川白芷達到了歷史最高價14元左右,產新後產量大大增加,價格暴跌至3元/公斤。93年庫存豐厚,產新又增貨源,價格降為2.5元左右。價低傷農,94年價低走暢,價格反彈至4元左右。95年種少,但庫存充裕,價格平穩。96年因價低大面積減產,銷勢較好,價格從產新前的4元漲到年底的7.5元左右。97年上半年貨緊,價格又升為8元左右,但96年的下種量有所增加,導致97年產量增加,97年產新後價格下滑為6.5元左右,但庫存已在產新前耗盡,而白芷的用量增加,年底又由6.5元升為7.3元,98年產新前又升為8.3元,兩年高價鼓勵了農民種植白芷的積極性,98年產大於銷,產新後價格下跌至3元左右,99年庫存積壓,銷勢疲軟,產新後市價又跌至2.3元左右,產地跌至2元以下。2000年由於價低種植面積減少,又受天氣乾旱的影響減產,產新後被拉升到4元左右,但庫存仍有量,年底走勢不佳,價格又降為2.6元左右。2001年初走勢轉暢,價格趨升,產新後因受乾旱和減種的影響減產,9月價格被拉升為4.7元左右,但庫存仍有量,10月始價格緩緩下降,2002年產新前降為2.6元左右,產新後因2001年下種時升價,有所增產,但祁白芷、禹白芷等其它地方所產白芷減產,川白芷價格穩定,走勢暢快。然而2002年秋播時,產地價低,農民下種少,又巧遇主產地遂寧歷史以來的最大一次城市改造佔去了相當一 部份白芷地,直接影響今年產量,今年年初走暢,3月價格由2.6元升為3.5元。4月受「非典」影響升為4.5-5元,之後由於走勢疲軟,加之產新臨近,降為3.6元左右,產新後由於減產量達三至四成,而白芷庫存薄弱,價格漸升,現價格堅於4.5元左右。
由於白芷供求持緊,估計後市仍有升幅空間。
2003年11月15日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