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撒哈拉追隨三毛的足跡,去觸摸柔軟的沙子,去享受旅行的美好

2021-01-07 英英旅遊那些事

去撒哈拉追隨三毛的足跡,去觸摸柔軟的沙子,去享受旅行的美好

兇猛但充滿誘惑的撒哈拉沙漠不適合居住,但是卻非常適合去旅行。這裡的生活和都市生活截然不同,黃沙遍野,荒蕪的沙漠是人群恐懼者的天堂,沒有公交地鐵,沒有喧鬧的街時,沒有西裝革履行色匆匆的商界精英。女作家三毛在她的書《撒哈拉的故事》中給大家介紹她在撒哈拉奇妙生活,勾起千千萬萬讀者對一望無垠的沙漠的嚮往之情,成了眾多文藝女青年心中的終極流浪聖地。去沙漠吧,去放飛自己,去觸摸那柔軟的沙子。

三毛和先生在撒哈拉度過了他們認識中最精彩最浪漫的一段時光,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以為撒哈拉沙漠其實也有適宜人類生存發展的地方。如果因為《撒哈拉沙漠》裡的故事就準備辭職移居北非,我勸你去你家附近最繁華的商場裡冷靜一下。「撒哈拉」是阿拉伯語裡沙漠的意思,沙漠指的是地表全部被沙土顆粒覆蓋的荒蕪區,這裡幾乎沒有雨,方圓幾百裡看不見一顆樹的地方。百度百科裡說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這裡沒有交通擁擠、沒有空氣汙染、這裡什麼都沒有。

在書裡有一個片段,因為三毛在物質資源極其匱乏的撒哈拉,遠在臺灣的家人把對三毛的思念和愛都換成一批批坐飛機去的肉乾果蔬,於是三毛那段時間都沉迷廚房,對把幾片蔬菜和一塊肉經過一番操作變成美味佳餚。三毛的丈夫荷西是一位外國人,對三毛媽媽寄的食材很多都不認識,有一次三毛煮了一個細細長長的東西,荷西很興奮的問她,這是什麼東西?三毛說這是雨。她說春天在高山上下的第一場雨會被一根根凍住,紮好就會背到山下,是非常稀有的東西。荷西回答她,吹牛大王,我還要。

如果你愛三毛,不如去摩洛哥吧。摩洛哥境內也有撒哈拉沙漠,傳說三毛當年去的也是在摩洛哥的撒哈拉沙漠。以前摩洛哥是全世界籤證最難辦理的地方,但是自從摩洛哥成為我國的免籤國家之一後,這裡也成為說走就走的旅行地之一,訂一張機票就能馬上飛過去,方便得就像從廣州去哈爾濱。

撒哈拉沙漠在赤道附近,全年接受太陽的直射,所以四季變化自然不明顯,就算有也看不出來,這裡沒有樹,春太天開花,秋天落葉,這裡也沒有足夠的水蒸氣,幾場暴雨或暴雪告訴你,看!這是我的冬天!這裡每天都很熱,中午的最高溫可以達到四十攝氏度,是會連汗水都要被蒸發出來的高溫,但是過幾個小時太陽掛不住了,酷暑也就撐不住了,隨即氣溫快速下降,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天過完春夏秋冬,廣東人可能略有體會吧。

所以去沙漠記得帶足夠的衣服,千萬不要妄想用意念抗過寒冷的夜晚。還記得荷西帶三毛去看化石的那晚,結果荷西不小心深陷泥潭之中,短短幾個小時就被凍得臉色鐵青,陷在沼澤裡的雙腿還被凍傷了。在沙漠,披肩是女生的必備品,拍照的時候披肩隨風飄動,好不瀟灑動人。在白天強烈的紫外線下可以用來遮陽,等太陽稍稍下去一些,就可以圍在身上,保暖又好看。

在城市裡生活一定會知道,黑夜並不是黑的,是流光溢彩、燈紅酒綠的。晚上起床上廁所都不會害怕,因為樓下的街市會把家裡偷偷照亮,匡衡再也不用鑿壁偷光去讀書了,天空也不是黑色的,是漂亮的顏色,有時候是暗暗的橙,有時候是幽幽的藍。如果你來到撒哈拉,千萬不要被寒冷嚇跑,因為這裡晚上實在是太美了。

沙漠的晚上是全黑的,一望無際的沙土上沒有一點光亮,但是當你稍稍仰起頭,上空那片布滿星辰的蒼穹,你會發現一片密布的星雲。就算前面經歷再多波折,當你看到這一片星海的時候都會覺得不虛此行。

當你在一片漆黑的靜謐沙丘上,脫掉厚厚的登山鞋站在柔軟得像水一樣的細沙上,這時來自沙漠的冷意慢慢地從腳底爬上來,但是當一整片的星空譁地一聲在頭頂抖開,細膩地鋪陳出一整幅吵鬧又沉默的畫卷時,這些寒意就會被忘卻。北鬥星、天狼星、土星都悄悄站在低空等你發現,好像伸手就能摸到他們。月亮不知道跑哪裡去了,沒有月光的星空,顯得星星更加明亮。那些來自億萬年前的星光,此刻終於到達地球,照耀在茫茫沙漠中的我們身上。

在星光的保護下度過一夜好眠,等到第二天,睡眼惺忪時側臉看向遠處,迎接你的又是一望無際的地平線,就這樣躺著靜靜的看太陽一點點滑出地平線,細細感受寒夜一點點消散,肢體緩緩解凍。很快,金燦燦的太陽就完整地掛在天上,沒有一點餘韻。

在沙漠中開車也非常有意思,越野車用四個特大的輪子帶著我們一路狂奔。沙漠裡每天都被風沙吹蝕,形成了廣闊無垠的一座座沙丘,勾勒出的曲線氣勢恢宏精美無比,當地人也把這景象稱為上帝的曲線。沙漠中的沙丘最高能形成數百米的落差,越野車跟著地勢左避右閃再加減檔加速,遇到高坎,全車人大力怒吼好多聲才能攀上,突然遇到深谷,就像一滴水在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跌倒谷底,叫人兩眼發黑。心跳完全降不下來,坐在車裡隨時可以體驗飛車的刺激。

在沙漠裡,我們人類顯得多麼渺小,每一步都顯得這麼小,在這種龐大的世界,是和自己深度對話的最好的時機,思考從哪裡來,思考要到哪裡,甚至思考小區樓下那家麻辣鮮香的重慶火鍋店。最後,由衷的祝你在撒哈拉沙漠之旅可以給你留下記憶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相關焦點

  • 三毛筆下的撒哈拉原來這麼美,還有這山谷中藏著的寧靜,超值遊玩
    曾經很嚮往三毛筆下那些生動有趣的地方,之所以會了解摩洛哥,也是因為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曾經我以為撒哈拉只是一個遙遠的國度,不止是離我們太遠,還因為摩洛哥的籤證是世界上最難辦的國家之一。如果你也要去探索三毛筆下的這個遙遠國度,那麼一定要嘗試這條路線:從撒哈拉到天空之城——舍夫沙萬。踏入這方土地一直覺得這裡有種很特別的感覺,直到柚子的那句「摩洛哥這股子中世紀風情混合的近代殖民文化讓我深深地愛上了她」,沒錯,就是這樣的感覺,至今回想起來都覺得迷人異常!
  • 西撒哈拉人4年洗一次澡,三毛為何對撒哈拉沙漠情有獨鍾
    三毛近似做作的表示了自己的喜歡,還安慰自己慢慢會好的。為了避免把這裡的日子過得不真實,甚至決定只用現在賺的錢。在白手起家的頭兩個月裡,荷西不得不連續加夜班,三毛則獨自承擔著粗重的家務。淡水要去來回幾十裡鎮上買,她提著十公升的水箱,累的汗流如雨、脊椎痛的發抖;煤氣用完了,她沒有力氣去換,用鐵皮炭爐子生火,濃煙嗆得它淚流不止。
  • 如果有一天我累了,就去旅行,心累了,就去流浪
    旅行的是一種見識勝於知識的強烈途徑,當然卻並沒有任何的側面抨擊。在個人看來,從一個女性的角度來看,旅行至少平復一個人的浮躁,可以看淡許多,也可以懂得許多,旅行至少能夠學到,曾經在書上沒有過的閱歷和所聞,可以是知識的升華,也可以是氣度的培養。
  • 一隻極樂鳥從撒哈拉沙漠飛過臺灣海峽,三毛,可千萬別掉落凡塵
    突然想起三毛,輝煌半載,人前媚笑人後悽涼,她的結局多少愛慕者痛惜,可於她自己,未必不是最好的解脫。 三毛,生來好象也是為了遠行,她把家安在漂泊中,飛越了夢中的千山萬水,看到了別人一生也看不到的風景,愛了命中注定相遇的人,遍覽了人世間的繁華,做了一生想做的事。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讀懂這4點,身處沙漠也可以很幸福
    這本書的形成,源於三毛的一個「執念」。因為無意間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了撒哈拉沙漠的介紹,就種下了一個沙漠夢:走進撒哈拉,認識沙漠,似乎是她與生俱來的使命。在沙漠裡,她走入了婚姻,學著與當地居民相處,感受著沙漠上的風土人情,隨筆記錄了12個沙漠故事,成為了這本讓萬千讀者沉迷的《撒哈拉的故事》。
  • 我的姑姑三毛:故事未完,她的足跡永不消失|逝世30周年
    數十年來,這位傳奇女子用她的文字感動了世人,《撒哈拉的故事》至今以各種文字在國際上流傳,很多人都想活出像她一樣的自由靈魂。正如為三毛拍下最後一張肖像的攝影師肖全所說:「三毛最大的精神是決定自己的人生。」作為三毛一手帶大的侄女,陳天慈用22篇回憶性質的散文,回顧了自己幼年與姑姑一起生活的日子。她說:「小姑不會被遺忘。三毛在用她一貫充滿幽默和創意的方式帶領大家,體會人生的美好與遺憾。
  • 一起去體驗東南亞海島遊,在長灘島,觸摸細膩的沙子
    長灘島的面積不大,但長灘島有一段長達四公裡的白色海灘,這個海灘的沙子十分的細膩,所以這個海灘也被譽為「世界上最細的海灘」。接下來小編要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長灘島。首先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長灘島按照開發的順序分為了三個區域,分別為s1區域、s2區域和s3區域。
  • 《撒哈拉的故事》教給我們面對陌生生活環境的三種態度
    在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書中,面對浩瀚的荒漠,陌生的生活環境,三毛和荷西卻有著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他們熱愛生活,樂於助人、善於思考,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生活的熱度和溫度同時,也讓我們學會了面對陌生的生活環境,更好地適應生活的三種態度。三毛本名陳懋平,旅行和讀書是她生命中的兩顆一級星,最快樂與最疼痛都夾雜其中。
  •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
    我是從一本刊物上知道臺灣知名作家三毛的死訊的,而且同期一起刊發的是她給著名作家賈平凹的信,而賈平凹也寫了《哭三毛》一類的文章,藉以祭奠三毛的不幸離世。我說三毛不幸離世,是基於這麼多年我看到的關於三毛死因的資料的總結,三毛行為不和眾人同,讓她的家人不理解,她的朋友不理解,她一生都在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可惜,荷西也不幸離世,她在這個世界上就如同行屍走肉了。
  • 「一顆沙,變成撒哈拉」
    三毛晚上好,各位讀者好久不見今天來分享一本書----《撒哈拉的故事》,作者三毛01撒哈拉的故事,寫的是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的故事短篇集,把「撒哈拉」寫成了「綠洲」把「失望」寫成「希望」把「單調」寫成「充實」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也是三毛的魅力。
  • 2020全球10個最便宜的旅行目的地,你想先去哪個?
    小編接上期文章繼續給大家分享「2020全球10個最便宜的旅行目的地」,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波多黎各如果你想去北美旅行,這裡可能是最好的去處,那裡真的非常迷人,尤其是從食物到住處等各種東西都在波多黎各都很便宜實惠。
  • 閱讀積累 ▏《撒哈拉的故事》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由十幾篇精彩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飯店》,是三毛適應荒涼單調的沙漠生活後,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章,從此之後,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三毛用自己的心去適應、關懷這片大沙漠,在她的筆下,那些撒哈拉沙漠的人和物變得豐富多彩。
  • 三毛給荷西做菜,說食材是春雨、魚線和魚翅。荷西:你當我是白痴
    三毛說:在這個人為了愛情,去沙漠裡受苦時,我心裡已經決定,要跟著他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了。三毛口中的這個人,就是她的丈夫荷西。高中時看到三毛的文,驚為天人,無 比豔羨。一群情竇初開的小女生,從題海裡抬抬頭,喘口氣,嚮往著三毛筆下的撒哈拉。也嚮往著她與荷西的美好愛情。
  • 你出門自拍的樣子,很三毛
    從《撒哈拉的故事》到《背包十年》,再到《尋路中國》,我們看到了旅行路上觀察和思考,可能比拍照和留念更重要。不管你是否已經踏上旅程,都希望這篇關於旅行的思考和書寫,能為你的旅途帶去啟發。撰文|秋廈撒哈拉的故事流浪者之夢背後,掌握住人生的意義《撒哈拉的故事》作者: 三毛 版本: 皇冠出版社 1976年5月時至今日,在各個社交網站上,當一個女生po出旅行照,被評價「像三毛」仍是很能滿足人虛榮心的褒獎。臺灣作家三毛離世已26年,像三毛那樣流浪和燃燒般地活一次,依然是幾代人憧憬卻難以真正實踐的夢。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將沙子挖空,底下剩下的是什麼東西?
    ——《使至塞上》王維一提到作家三毛,人們都會聯想到撒哈拉沙漠,那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陌生主要是很多人都沒有實際到過撒哈拉沙漠,熟悉卻是因為電視和書籍中早已充滿了對沙漠的介紹。這個形成約250萬年以前的沙漠,地處非洲北部,地廣人稀氣候條件也非常的差。
  • 「可夢讀書」《一個人的撒哈拉:三毛傳》原書精華
    (四)與荷西的撒哈拉絕戀三毛依然選擇了去西班牙馬德裡療傷,和荷西再續前緣。這一次重逢後,三毛和荷西相處的時間又多了起來。有一天傍晚,荷西約三毛去他家裡。三毛一進臥室就驚呆了,整整一面牆上,全部都是三毛的黑白照片。看著滿目的泛黃照片,再看看眼前的這個人,三毛心想,這輩子,除了這個人,我還能要誰呢?
  • 師永剛談三毛:6歲被老師體罰是她人生改變起點
    今年是三毛辭世二十周年,那些熱愛三毛的人們,用歌聲、用文字,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這個奇特女子的懷念:她的作品被重新編排再版,在紀念她離世20年的展覽中,她穿過的衣服、親手粘貼的相冊、與荷西的結婚紀念物悉數展出,甚至有人希望像她那樣來一次環球旅行,去一次撒哈拉沙漠。
  • 三毛的愛情高於生命,我想代替荷西送三毛一句話
    她就是三毛!三毛和荷西相識於大學,他們在大學開啟了一段美好的愛情。逛街、看電影、讀書學習,戀愛的時光美好又短暫,直到有一天,荷西告訴三毛:如果你願意,請等我六年,我要讀4年大學,服2年的兵役,等我回來,我就娶你!
  • 在撒哈拉大沙漠,到了晚上仰望星空,感覺特別的浩瀚
    喜歡就請多多關注,小編會帶來更多文章當我們置身於我們那個旅行的途中精華所在,就是來到撒哈拉沙漠了,也可以想像到撒哈拉沙漠的宏偉和壯觀,沙漠清晨可以在這裡享受著日落的風景,可以悠閒時在大小沙丘上走走停停,甚至是可以聆聽一下風的聲音和大漠的大自然的歌聲一般。
  • 撒哈拉的沙漠有多厚?沙子下面又藏著什麼?
    作為一個沿海人,每次去海灘最愛幹的事情就是壘沙堡,然後挖沙子。去過沙漠的朋友都知道,踩在沙子上的時候有往下陷的感覺,也總感覺踩不踏實,和踩在雪上的感覺有一點點像,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不知道腳下的這片沙到底有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