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撒哈拉追隨三毛的足跡,去觸摸柔軟的沙子,去享受旅行的美好
兇猛但充滿誘惑的撒哈拉沙漠不適合居住,但是卻非常適合去旅行。這裡的生活和都市生活截然不同,黃沙遍野,荒蕪的沙漠是人群恐懼者的天堂,沒有公交地鐵,沒有喧鬧的街時,沒有西裝革履行色匆匆的商界精英。女作家三毛在她的書《撒哈拉的故事》中給大家介紹她在撒哈拉奇妙生活,勾起千千萬萬讀者對一望無垠的沙漠的嚮往之情,成了眾多文藝女青年心中的終極流浪聖地。去沙漠吧,去放飛自己,去觸摸那柔軟的沙子。
三毛和先生在撒哈拉度過了他們認識中最精彩最浪漫的一段時光,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以為撒哈拉沙漠其實也有適宜人類生存發展的地方。如果因為《撒哈拉沙漠》裡的故事就準備辭職移居北非,我勸你去你家附近最繁華的商場裡冷靜一下。「撒哈拉」是阿拉伯語裡沙漠的意思,沙漠指的是地表全部被沙土顆粒覆蓋的荒蕪區,這裡幾乎沒有雨,方圓幾百裡看不見一顆樹的地方。百度百科裡說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這裡沒有交通擁擠、沒有空氣汙染、這裡什麼都沒有。
在書裡有一個片段,因為三毛在物質資源極其匱乏的撒哈拉,遠在臺灣的家人把對三毛的思念和愛都換成一批批坐飛機去的肉乾果蔬,於是三毛那段時間都沉迷廚房,對把幾片蔬菜和一塊肉經過一番操作變成美味佳餚。三毛的丈夫荷西是一位外國人,對三毛媽媽寄的食材很多都不認識,有一次三毛煮了一個細細長長的東西,荷西很興奮的問她,這是什麼東西?三毛說這是雨。她說春天在高山上下的第一場雨會被一根根凍住,紮好就會背到山下,是非常稀有的東西。荷西回答她,吹牛大王,我還要。
如果你愛三毛,不如去摩洛哥吧。摩洛哥境內也有撒哈拉沙漠,傳說三毛當年去的也是在摩洛哥的撒哈拉沙漠。以前摩洛哥是全世界籤證最難辦理的地方,但是自從摩洛哥成為我國的免籤國家之一後,這裡也成為說走就走的旅行地之一,訂一張機票就能馬上飛過去,方便得就像從廣州去哈爾濱。
撒哈拉沙漠在赤道附近,全年接受太陽的直射,所以四季變化自然不明顯,就算有也看不出來,這裡沒有樹,春太天開花,秋天落葉,這裡也沒有足夠的水蒸氣,幾場暴雨或暴雪告訴你,看!這是我的冬天!這裡每天都很熱,中午的最高溫可以達到四十攝氏度,是會連汗水都要被蒸發出來的高溫,但是過幾個小時太陽掛不住了,酷暑也就撐不住了,隨即氣溫快速下降,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天過完春夏秋冬,廣東人可能略有體會吧。
所以去沙漠記得帶足夠的衣服,千萬不要妄想用意念抗過寒冷的夜晚。還記得荷西帶三毛去看化石的那晚,結果荷西不小心深陷泥潭之中,短短幾個小時就被凍得臉色鐵青,陷在沼澤裡的雙腿還被凍傷了。在沙漠,披肩是女生的必備品,拍照的時候披肩隨風飄動,好不瀟灑動人。在白天強烈的紫外線下可以用來遮陽,等太陽稍稍下去一些,就可以圍在身上,保暖又好看。
在城市裡生活一定會知道,黑夜並不是黑的,是流光溢彩、燈紅酒綠的。晚上起床上廁所都不會害怕,因為樓下的街市會把家裡偷偷照亮,匡衡再也不用鑿壁偷光去讀書了,天空也不是黑色的,是漂亮的顏色,有時候是暗暗的橙,有時候是幽幽的藍。如果你來到撒哈拉,千萬不要被寒冷嚇跑,因為這裡晚上實在是太美了。
沙漠的晚上是全黑的,一望無際的沙土上沒有一點光亮,但是當你稍稍仰起頭,上空那片布滿星辰的蒼穹,你會發現一片密布的星雲。就算前面經歷再多波折,當你看到這一片星海的時候都會覺得不虛此行。
當你在一片漆黑的靜謐沙丘上,脫掉厚厚的登山鞋站在柔軟得像水一樣的細沙上,這時來自沙漠的冷意慢慢地從腳底爬上來,但是當一整片的星空譁地一聲在頭頂抖開,細膩地鋪陳出一整幅吵鬧又沉默的畫卷時,這些寒意就會被忘卻。北鬥星、天狼星、土星都悄悄站在低空等你發現,好像伸手就能摸到他們。月亮不知道跑哪裡去了,沒有月光的星空,顯得星星更加明亮。那些來自億萬年前的星光,此刻終於到達地球,照耀在茫茫沙漠中的我們身上。
在星光的保護下度過一夜好眠,等到第二天,睡眼惺忪時側臉看向遠處,迎接你的又是一望無際的地平線,就這樣躺著靜靜的看太陽一點點滑出地平線,細細感受寒夜一點點消散,肢體緩緩解凍。很快,金燦燦的太陽就完整地掛在天上,沒有一點餘韻。
在沙漠中開車也非常有意思,越野車用四個特大的輪子帶著我們一路狂奔。沙漠裡每天都被風沙吹蝕,形成了廣闊無垠的一座座沙丘,勾勒出的曲線氣勢恢宏精美無比,當地人也把這景象稱為上帝的曲線。沙漠中的沙丘最高能形成數百米的落差,越野車跟著地勢左避右閃再加減檔加速,遇到高坎,全車人大力怒吼好多聲才能攀上,突然遇到深谷,就像一滴水在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跌倒谷底,叫人兩眼發黑。心跳完全降不下來,坐在車裡隨時可以體驗飛車的刺激。
在沙漠裡,我們人類顯得多麼渺小,每一步都顯得這麼小,在這種龐大的世界,是和自己深度對話的最好的時機,思考從哪裡來,思考要到哪裡,甚至思考小區樓下那家麻辣鮮香的重慶火鍋店。最後,由衷的祝你在撒哈拉沙漠之旅可以給你留下記憶一輩子的美好回憶。